切换到宽版
  • 2759阅读
  • 16回复

[自然地理]郯庐断裂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1-25
— 本帖被 keating 执行合并操作(2020-03-15) —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 地震1次,M7.0- 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 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 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摘自“减灾科普”2003-11-1)(曹科业)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1-25
郯庐断裂带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1-25
郯城县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位于该县马陵山西坡,处于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中部, 1668年7月25日郯城8.5级地震就发生在该断裂带上。国家地震局2006年8月将其批复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命名为“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
  该遗址在全世界仅存两处,在国内是惟一的第四纪活断层的地貌景观。在此可以看到一面是浅红色,一面是黄褐色,正可谓“泾渭分明”。浅红色的是地质构造新生代的土壤,而黄褐色的是中生代的土壤,两者相差的年代超过亿年,故而从中间的线上漫步而过,就可实现“一步亿年”的神话,蔚为大观。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1-25
郯庐断裂带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2-07
8.5级应为我国有地震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虽说有较为真实地记载,那时代还没有测量震级的仪器,怎样推算出震级的呢?郯城附近有目前我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邹县电厂,和即将投入运行的京沪高铁,“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不防”!既然重视,瞬间的毁灭性地震,电厂和高铁又怎样防范啊!?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0-02-20
斜穿中国的郯庐断裂带,发生过最大地震,未来百年内会大地震吗?
原创 未来科学 2020-02-19 16:32:48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最长的一条北北东向的断裂带,这可以说是一条非常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近期仍然存在新的构造运动方式,它的不同分段中活动程度不一的一条超长地震活动带。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有哪些类型的地震?


在介绍郯庐断裂带之前,先来科普下为什么会地震以及有哪几种类型的地震。
简单的说地震就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有很多中原因都会造成地震,比如各个板块之间相互挤压,或者板块中间存在破裂或者断裂带,甚至也有人工诱发的地震,水库蓄水或者地下核爆都能形成,但一般来说天然地震破坏力更为强大一些,根据这些类型的不同,地震可以分为:
1、构造型地震 2、火山地震
3、诱发地震 4、塌陷型地震
5、人工地震
其中构造型地震占了所有地震的绝大部分,火山行地震的威力也不容小觑,其他类型形成一般都是有感甚至是无感地震,仅仅是地震仪可以感知。构造型地震地壳变动超过岩层承受极限导致错位或者断裂而引发的地震,它可能存在与板块边缘,也可以存在于板块内部,一般引发构造地震的断裂带很长,所以它的影响面积很大,破坏性也可能很大。全球超过90%的地震都是构造型地震。




为什么会引发构造地震?
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继而引发构造地震的主要原因,整个地球直径1.27万千米,大约只有在表面以下不到100千米才是真正的岩层,再往下就是软流层和熔融态的地幔,因为岩浆会在对流效应下运动与造陆效应(大洋地下的山脊就是运动造就的),会导致覆盖在表面的地壳移动和错动,继而引发构造型地震。
板块运动的能量来源

k地震的威力怎么来区分?
一般我们经常能听到两个名词,一个是震级,一个是烈度,很多朋友都搞不清楚这两个名词,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搞明白,震级是表示这次地震的总释放能量大小,烈度在地面破坏力大小,简单的说,我们将一颗地雷埋在一米深以下爆炸和100米深爆炸的区别。


震级是一样的,但对地面破坏力就不一样了,目前已知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发生于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边的6.9级地震,震源深度达720千米,一般情况是震源越深,对地面破坏力越小,因此这种位于地幔层的地震,地地面没有什么破坏力,所以地震分类中有: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一般破坏力最大的是浅源地震,大部分浅源地震就只有数千米到十几千米不等(深度70千米内的称为浅源地震)。
烈度等级差异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0-02-20

关于郯庐断裂带以及历史上发生哪些超级地震?

本文开头简介了郯庐断裂带很长,从南到北总共延伸了大约2400多公里,共分为北段(黑龙江肇兴—沈阳),中段(沈阳—宿迁)和南段(宿迁—广济),穿越中国东部不同地区,规模庞大,构造复杂,断裂带自三叠纪末期诞生以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不断,最近记载的就有






  1. 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发生7.3级地震;
  2. 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
  3. 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发生7.5级地震;
  4. 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发生7.4级地震;
  5.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
其中1668年7月28日(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19-21时)山东郯城的8.5级地震规模极大,震中位于山东省郯城、临沭、莒县一带,震中烈度为12级(上文有介绍震级和烈度的差异),这破坏力史无前例,是我国大陆东部板块内部一次最强烈的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超过唐山大地震的11倍,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山东郯城麦坡地震遗址

另一次著名的地震是辽宁海城7.3级地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暂时还是唯一)被预测的地震,发生于1975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点36分,震中位于辽宁省海城县,里氏震级7.3级,震源深度16千米,由于提前进行预测并发布了短临预报,尽管人员伤亡仍然惨重,但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0-02-20


郯庐断裂带地震有规律吗?

地震的预测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到现在为止唯一一次就是上文所说的海城地震,曾经我们认为掌握了地震预测,但1976年的唐山地震狠狠的给了人类一记耳光,所以到现在为止,地震不可预测仍然是共识。


中国主要地震带

郯庐断裂带在历史上地震不断,但也无法找出一点规律,比如时间重复上,还是地点重复上,都毫无规律可言,自1400年以来,郯庐断裂带为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总共发生M7.0-7.9级地震5次,M6.0-6.9级地震11次,M8.5级地震1次,频率以中段为最高,北段只发生过一次5.8级,南段相对水平比北段稍高。


郯庐断裂带中段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小规模地震很少,发生的都是大地震,因为郯庐断裂带的中段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上,正面遭受应力极大,容易积累大量能量,因此要么不发生地震,一旦发生则是大地震或者超大地震。
尽管我们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时间,但仍然可以根据断裂带的发育评估未来是否有可能会发生大地震,构造地震大都是地层断裂,一次大地震能量释放后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对于这种长期积累应力的断裂带,比如在海城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次大型或者超大型地震,它可能至少需要上千年的积累才有可能发生第二次。海城地震从1975年开始到1978年余震彻底结束,未来可能会平安一段时间。


但这只代表海城地区,比如唐山地区的长周期地震大约是300年,但也有打破规律的,就一般而言,这个区域下一次发生地震可能至少需要250年以后。但在未来何时会发生,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0-02-20
看地图这样就省际范围看,湖南是发生地震可能最小的省份。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0-02-20
地震不可预测,地震局无能官员托辞。。。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0-02-20
中国中南地区真是一块宝地。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0-02-20
济南昨天的地震就是楼主说的这个地震带吧?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0-02-20
好文章,谢谢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0-02-20
安徽河南交界处即淮北永城一带因为煤矿而挖空,会不会是下一次大地震的发生地?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20-02-20
回 扬歌海上 的帖子
扬歌海上:看地图这样就省际范围看,湖南是发生地震可能最小的省份。 (2020-02-20 10:52) 

整个南方基本上除了云南,川西和广东福建沿海,好像都不在地震带上
做一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向小平同志学习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20-02-20
回 tigerto2001 的帖子
tigerto2001:济南昨天的地震就是楼主说的这个地震带吧? (2020-02-20 14:21) 

记者从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官方平台了解到,济南市位于华北断块东部,处于鲁西隆起与华北坳陷的转换带上,西有聊考断裂带,东有郯庐断裂带和南黄海地震重点区,周围有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及苏鲁交界、冀鲁豫交界地震重点区。济南市西距聊考断裂约80公里,东距郯庐断裂约165公里,处于地震震中网格的空白部位,缺乏强震产生的地质背景。

整体来说,济南地质构造复杂,但地下无大活动断层,强震发生概率小,基本不存在发生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历史上,济南辖区共发生过3次5级以上地震,分别为: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10月19日济阳5.0级地震;1622年(明天启二年)4月17日长清5.5级地震;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6月6日平阴5.0级地震。

近年来,几乎每年济南都会出现3级以下的地震,人们一般感觉不到。通常来说,5级以上的地震才会对老旧楼房等建筑产生影响,6级地震会对行走产生影响,7级地震会使站立产生困难。自1979年有地震监测以来,济南3级以下的地震每年都会发生,而3级以上的地震一般7到8年发生一次。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20-02-21
从我上小学时山东的杂志上就有这种文章。这个问题地震界已经讨论了好几十年,有什么实质性成果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