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周浦镇是浦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古镇,境内地势平坦,河道纵横,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风景秀美,是江南的鱼米之乡。自上海开埠以后,周浦镇以便捷的交通使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素有 “小上海”之美称。
解放以后,特别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受浦东开发的辐射,周浦镇人民抓住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锐意改革,奋力进取,使全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周浦镇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成为南汇县的经济、文化重镇。
一
周浦镇地处上海市南汇县的西北隅,位于北纬31°07’,东经121º35'。东为瓦屑镇、南接下沙镇、西与闵行区浦江镇接界,北与康桥镇相邻。镇政府驻地东南距南汇县县城惠南镇27公里,北至外环线3公里,西北离上海市区人民广场21公里,东至浦东国际机场25公里,东南至芦潮港码头50公里。
周浦镇境域原为东海的一部分,南北朝至唐初自西而东先后成陆,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最初隶属于昆山县。唐天宝十载(751年)始,隶属于新建的华亭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隶属于新建的上海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南汇县建立,周浦镇隶属于南汇县,至今未变。
周浦因四周河道如网而得名。另名杜浦、澧溪和七家村。周浦之名最早见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成书的《云间志》中,当时为村。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成书的《上海志》县图上标有“周浦镇”。早在宋绍兴二年(1132年),周浦即为关隘要地,设置巡检司。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3年(1914年)周浦曾设为市。1949年5月,周浦地区解放后,至1951年8月,周浦曾是市的建置。
周浦镇处于北亚热带南缘,全年无霜期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物种繁多。自宋朝京都南迁(1127年)以后,一部分北宋名人学士迁至周浦镇定居。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在周浦镇西市建立永定禅院,规模为浦东三大寺院之冠。以后陆续有绅士、大夫、商贾到周浦镇定居,使周浦镇日益繁荣。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太常寺卿姚埙也到周浦镇定居,建造房舍,集资兴建桥樑。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后裔苏澧芳,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在现周浦镇牛桥村置地建宅定居。清雍正四年(1726年),南汇建县,知县莅任以后,在周浦镇西市建造征粮便民仓,全县岁漕均运至周浦镇入仓,促进了镇区商业的发展。至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全镇有商号数百家,集市繁荣,境域逐渐扩展。
解放以后,周浦镇辖境面积以1954年9月至1957年9月为最大。2001年底,周浦镇境域面积22.36平方公里,其中老镇区面积1.82平方公里,镇郊(农村)20.54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委员会、412个居民小组,有户籍人口18 194户、49 484人。2001年,周浦镇镇区内有基本单位902家,此外尚有个体工商户1 409户、社会团体8个。
1983年,周浦人民公社成为上海市郊区6个“千万富翁”之一。1990年,周浦乡被上海市定为对外开放单位,至1998年10月,接待7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153批、1 483人。
2001年,中共周浦镇委员会被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郊区工作委员会评为“六好乡镇党委”。
二
周浦镇人民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斗争传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对外敌的侵入,从不畏惧,勇于反抗。明代中叶,倭寇不时从海上入侵浦东地区。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倭寇曾盘踞周浦镇永定寺,骚扰劫掠,无恶不作。有名周浦人潜入倭营,凿沉倭舟,斩寇首级,毒毙倭群。
民国26年(1937年)底,侵华日军占领周浦镇后,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周浦人民与侵略者开展百折不挠的斗争,很多青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走上抗日第一线。不少民众为游击队领路、放哨。周浦镇的工商界积极捐米献粮,支持抗日游击队。
周浦镇人民对反动、腐败的统治者敢于反抗和斗争。清咸丰三年(1853年)农历三月十二日,成千上万的周浦地区农民因不满官吏征粮盘剥,聚集周浦镇西市,把县粮仓及其官衙放火烧毁。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周浦镇学生积极响应,纷纷上街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民国17年(1928年),周浦初级中学学生为反抗反动校长,受到军警武装弹压,学生临危不惧,寸步不让,迫使教育局长宣布原校长离职才罢休。在解放前夕,周浦镇的进步学生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搜集国民党军政领导的活动情况,传送“攻心”信件,散发迎接解放的宣传材料,与反动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民国16年(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华火柴厂建立支部委员会,成立工人赤卫队,开办工人俱乐部和民众夜校,传播革命道理,唤醒广大民众,组织革命队伍。民国17年(1928年)初至民国19年(1930年)7月,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中华火柴厂工人多次与不法资本家开展斗争,获得了胜利。
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周浦镇人民为保卫祖国,建设家乡,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主人翁精神。解放初期,周浦镇的干部为保卫翻身果实,不取报酬,为土地改革、肃特,建立新政权,日以继夜地工作,不顾敌特恐吓,积极热情地完成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
1950年,当战火烧到中国鸭绿江边时,周浦镇城乡干群同仇敌忾,义愤填膺,不少青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前线。
在保卫祖国的事业中,当国家征集志愿兵或义务兵时,周浦镇城乡青年踊跃报名应征,让祖国挑选,年年都完成征兵任务,每年有几十名青年走上保卫祖国第一线。周浦镇还有200多名青年支边、支疆,为祖国边疆建设献出了青春年华。
周浦镇郊农民发扬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精神,先后参加南汇县开凿、疏浚河道的工程,共15条,并在境内开挖永安港、向阳河和梅林港,修筑了大量的道路和渠道,方便了交通,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
周浦镇咸塘港以东地区在唐代后期、五代十国初(907年)先后兴建盐场。随着海岸线东移,盐场废而农垦兴。宋建炎元年(1127年),宋都城南迁后,跟随宋室南迁的大批民众一部分人定居在周浦地区 。朝廷下令“开垦滩涂”,免征3年赋税,加快了农业发展。
周浦地区早期适宜种植杂粮、棉花等旱地作物,随着河道的疏浚,水利条件的改善,土壤的改良,逐渐种植水稻。至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大熟作物形成稻棉轮作制。周浦地区的粮棉生产虽有较长的历史,但农作物产量很低。解放前夕,主要农作物每亩产量:水稻200公斤~250公斤,三麦50公斤~100公斤,棉花12公斤~15公斤,油菜籽35公斤~60公斤。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农业,贷款支持农民发展生产。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兴修水利、革新生产技术、推广农业机械、指导科学种田、改良品种等措施,使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1983年,周浦人民公社早稻亩产256公斤,晚稻亩产320公斤,棉花皮棉亩产66.50公斤,油菜籽亩产167公斤。2001年,周浦镇10个村种植单季晚稻543.60公顷,总产量4 508吨,平均亩产达到553公斤(每公顷8 295公斤),种植业总产值达7 166.70万元(现行价)。
周浦地区的养殖业与农业同时产生。解放前,主要由家庭饲养家禽、家畜。1958年,周浦人民公社建立畜牧场和水产大队,各大队、生产队先后建立中心场和副业场,集体饲养生猪、奶牛和鸡鸭。为培育畜禽优良品种,南汇县在周浦镇区建立种畜场和浦东鸡良种场。周浦人民公社兴办种禽场。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后,周浦镇农村的养殖业逐步以养殖专业户为主。2001年,周浦镇农村上市生猪20 210头、家禽116.40万羽、水产品416吨,养殖业总产值达4 790.60万元(现行价)。
周浦地区的手工业随居民迁入而产生,在周浦镇建立盐仓和县粮仓后,促进手工业的加速发展。元元贞年间(1295年~1296年),黄道婆的纺织技术传入周浦镇,周浦镇出现家庭为单位,用自种的棉花,以人力纺纱、织布,由自织、自用逐步发展为商品出售。至明代,“杜布”远销外地。
宋、元时期,周浦地区各种商店渐多,清代时发展更快。清雍正四年(1726年)周浦镇区建立南汇县粮仓后,进一步促进镇区商业的发展。清代中叶,周浦镇区开设规模较大的有胡三省米行、顾恒泰米行等。清道光五年(1825年),周浦开设良利堂药店。清同治三年(1864年),在衣庄街开设三阳泰南货号,自设工场制造糕点,所产状元糕、浇切糖质优价廉,远近闻名,曾远销东南亚各国。民国初年,周浦镇商业空前发展。1949年6月工商户登记时,周浦镇有商业和饮食服务业企业609家。
1956年,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周浦镇区的私营商业组成9个公私合营商店、9个合作商店、10个合作小组。1958年,合作商业和集体所有制的周浦供销合作社曾并入国营商店。1962年8月,国营、集体商业分开,城镇建立国营采购供应站,供销合作社恢复集体性质,分管农村商业,经营农资商品。周浦采购供应站后改名为周浦综合商店、周浦商业站,是镇区零售商业的主要单位。1989年底,周浦镇区内有批发为主的南汇县专业公司7家,零售商业61家,饮食服务业5家,个体户295户;有门市部、店、摊488个,从业人员3 568人。实现营业额6.07亿元。
90年代,多种经济成分的商业企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周浦镇出现一批受群众欢迎的货架敞开、商品自选、出门付款的超市。2001年底,周浦镇有商业企业297家,饮食服务业69家,个体商户1 409户,从业人员有6 492人,实现全年营业额11.44亿元,与1989年相比,从业人数增加82%,营业额增加88%。
周浦地区动力设备用于工业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机动轧厂“南昌公司”在周浦南八灶开设。民国2年(1913年),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振兴面粉厂创办于周浦镇东市。民国8年(1919年),大明电灯公司在竹行街开业。民国9年(1920年),规模较大的中华火柴厂在周浦镇北市设立。至解放前夕,周浦有工业企业29家,从业人员1 174人;有手工业作坊114户,从业人员257人。
1949年5月,周浦地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对私营工业企业贯彻“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扶持私营企业和手工业户恢复生产。同时,积极发展国营和合作社工业。1955年底,开始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基本完成。
1957年,中心乡开始兴办乡办工业,周浦镇兴办街道生产小组。1958年,周浦镇区公私合营工厂改为全民企业。组织起来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改为合作工厂。街道的生产小组改为镇办工厂。1962年,周浦镇镇区规模较大的8家工厂划归上海市有关工业局管辖。社办工厂(除为农服务的农机厂、饲料加工厂外)和镇办工厂由南汇县手工业联社接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周浦镇区的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89年底,镇区有各类工业企业120家(其中市属9家,军属2家,县属22家,镇办7家,乡村办55家,居委办2家,企事业单位办23家),从业人员23 333人,实现工业总产值(现行价)69 259.60万元。
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周浦镇,民营企业迅速崛起。2001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355家,其中市属8家,县属8家,镇属79家,村属78家,三资企业42家,私营、个体企业132家,其他集体8家,实现产值52.28亿元。
四
周浦地区文化历史悠久。宋室南迁,北方文人学士到周浦镇定居者不少。北宋诗人储泳即为其中之一,著有《易说》等多部作品。明代高恩著有《格言》、《觉后语》等作品40卷。清代,周浦镇的知名文人更多,曾任曾国藩幕僚的张文虎所著《小万卷楼丛书》60余卷,世称善本;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于鬯有各类著作上百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浦镇的名人较多,有的名扬国内外。针灸专家杨永璇所著《针灸治验录》在香港曾一再翻印,并传向国外。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周浦镇解放不久,即建立文化馆、俱乐部和图书馆。1954年,兴建周浦剧场。1984年,建造澧溪影剧院,1985年,建造周浦乡文化中心。自1986年起,周浦镇、周浦乡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推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周浦镇还有书画协会,老年大学开办书法班、绘画班,培养书画爱好者。2000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周浦镇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书画)之乡”。周浦镇有3人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另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协会会员多人。有1名是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
周浦地区的教育早期均为私学,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姚埙曾孙懋初在其宅后建培兰馆,是周浦地区有史记载最早的学馆。清同治七年(1868年),周浦镇始办社学。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又兴义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改办启蒙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周浦镇建立第一所小学——同仁小学堂。民国13年(1924年),建私立初级中学。至1949年解放时,周浦地区有小学16所(1所县立、15所私立),在校小学生2 844人,有初级中学2所(公立和私立各1所),在校学生411人。1953年,周浦镇略识或不识字人数占总人数的26%,农村的比例高于此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自1950年起,周浦地区开展冬学运动,农村办民校,城镇办职工夜校,动员学校教师到民校、夜校兼任教师。1951年,沈庄区配备农村业余教育专职教师7人,镇区企事业以职工总数1%比例配备专职职工教师,辅导一批有一定文化的工农青年为群众教师,在民校、夜校义务任教。经过扫盲运动,周浦地区在青壮年中扫除了文盲。
1952年秋,私立学校全部转为公办,部分学校合并。1958年前后,周浦镇区新建民办中学、周浦镇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周浦人民公社建立农业中学。2000年,周浦中学移址繁荣路,并改名为周浦高级中学,招收住宿生。至2001年底,周浦镇有小学8所,初级中学2所,高级中学1所,有学生9 463人;还有成人学校2所。与解放时相比,高中生从无到有,初中生增加7倍,小学生增加12%,九年制义务教育得以普及。
周浦地区的体育活动开展较早,清代中后期,球类运动日渐流行。解放后,周浦镇建立体育管理机构,增添体育设施,健全辅导网络,开展轰轰烈烈的全民健身运动。1991年7 月,周浦乡被评为“上海市体育先进乡镇”。1998年,周浦镇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称号。
周浦镇的中医医学历史悠久,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周浦人闾邱樒医术高超,名声远扬。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周浦人吴行之继承祖业,专长痘科,医名很响。清宣统二年(1910年)至1949年,先后有97名中医在周浦镇区开业。
西医始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1892年)。周浦镇最早的医院是平民医院,于民国10年(1921年)创办。1949年周浦地区解放时,有私立医院4所,病床近100张。
解放后,个体医生组织起来成立联合诊所,私立辅善医院由人民政府接收,改组为周浦人民医院。1979年、1984 年,周浦镇、周浦乡分别送走“瘟神”。
周浦人民公社成立后,各大队开始设卫生员。1966年,各大队先后建立卫生室,配乡村医生2名~3名,社员小病可就地治疗,大病转到公社卫生院。至2001年底,全镇10个村均有卫生室,配有专职医务人员16人。
五
周浦镇成集时间虽较早,但公用设施很差。解放前,居民饮用河水,照明大多用油灯,即使有少数居民用电灯,也限量使用。住房也很差,农村草房普遍,瓦房低矮。城镇住房阴暗潮湿,面积狭小。农民外出多数靠步行和小木船。农民收入很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心人民生活,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加快,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至2001年,城乡居民家家户户饮用自来水,用上电灯和液化气,有1 487户居民用上天然气。居民安装固定电话2.60万部,户均1部。电视机户均1台,有9 300多户接通有线电视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周浦镇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城乡居民住进高大宽敞的楼房,有的还建造了别墅。居住面积:城镇居民解放时的人均8.7平方米,至2001年增至20平方米,农村人均达到37.80平方米。
城乡居民出行方便,道路通到各村、各组。2001年底,经过周浦镇区或从镇区始发的公交车有37条线路、4 470班次,在白天平均每分钟有5个班次发往上海市区和其他城镇。除了公交车辆外,不少城乡居民自备摩托车,少数居民已有了自备轿车。
周浦镇城乡居民的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2001年,周浦镇镇属企业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666.67元,城镇退休人员按月由社保发给400元~500元。农民的收入逐年上升,全年人均为:1958年67元,1970年119元,1980年238元,1990年1 525元,2001年达到6 050元,城乡人民都实行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人民生活步入小康水平。
鉴古知今,周浦镇有过辉煌的过去,必将有更加灿烂的未来,周浦镇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一个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周浦,必将展现在上海的东部。
大事记
1949年
5月下旬 周浦设市,成立周浦市人民政府。
1951年
11月 周浦市改为南汇县直辖镇,原辖的10个乡建立沈庄区。
1957年
9月 南汇县进行撤区并乡,沈庄区划出下沙、召南、沈庄3个乡归下沙乡;划出瓦屑、怡园、横西3个乡和横沔镇归横沔乡。
9月 撤销沈庄区,建立中心乡。
1958年
9月 中心乡和横沔乡合并成立周浦人民公社。
1959年
6月 横沔区域划出,独立建立横沔人民公社。
1984年
4月 实行政社分设,周浦乡人民政府成立,周浦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不再行使行政职能,转为经济管理机构。
1995年
6月8日 原周浦镇、周浦乡建制撤销,建立新的周浦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2002年
7月 原瓦屑镇、周浦镇建制撤销,建立新周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