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99阅读
  • 1回复

[规划其他]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镇村布局规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1-05
第一章  总      则  
1.1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工业向镇以上工业片区集中,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
1.2基本任务
在《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的指导下,进一步确定上党镇村庄布点,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及时清理多余的道路和弃用的老住宅、电力架线以及其它不再使用的基础设施,连片整理农业空间,保护和优化生态空间。
1.3规划依据
1.3.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29号】;
1.3.2《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苏建村(2005)125号】;
1.3.3省建设厅关于镇村布局规划编制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苏建村(2005)158号】;
1.3.4省建设厅关于统一全省镇村布局规划文本框架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苏建村(2005)192号】;
1.3.5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1.3.6《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1.3.7《上党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1.3.8《上会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1.3.9 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4规划范围
本规划涉及的范围是由原上党镇和原上会镇合并后的新的上党镇的范围,共计129.26平方公里。其中原上党镇镇域面积71.66平方公里,原上会镇镇域面积57.6平方公里。

第二章  现状综述
2.1基本状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上党镇由原上党镇和原上会镇合并而成。
原上党镇位于丹徒新区南5公里左右,东与丹阳市河阳乡毗邻,南与丹阳市司徒镇、丹徒区宝堰镇相连,西与句容市白兔镇、丹徒区高资镇交界,北与丹徒区谷阳镇接壤,是丹徒区中部的重要城镇之一。
原上党镇域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势,东北部为平原圩荡,西南部为丘陵地带,平均海拔34.0米。原上会镇地势较复杂,为丘陵地带,高差25-80米。
上党镇气候湿润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降雨量1059毫米,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日照数为2100小时,无霜期达230天。
上党镇域内水系发达,小金河穿镇而过。有仙人湖、上会水库等大小水库8座,以及南干渠、北干渠、长山干渠等重要水利设施。位于镇域西部的仙人湖平均水位26.5米,最高水位29.35米。拥有水面积6.4平方公里,三面临水的半岛延伸在湖中,半岛面积66.7公顷,沿湖边开辟了106.7公顷各种水产养殖基地。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及会议培训的理想境地,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上党镇农业生产以种植业、粮食生产为主,多种经济并存,有蚕桑、水产品、家禽饲养、板栗、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境内耕地33438亩,另有水面7800亩,急需开发的岗坡地、山地15000亩,地势层峦起伏,可用于发展各种种植和养殖业,是省内无公害的优质茶叶、水稻生产基地。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2.1原上党镇社会经济概况
原上党镇2004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3.6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8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58万元,财政收入1567万元。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5:60:25。2004年农业总产值比去年增长9%,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增长39%,第三产业比去年增长15%。
2.1.2.2原上会镇社会经济概况
原上会镇2004年完成社会总产值4.2357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389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915亿元,财政收入1678万元。2004年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年粮食生产1.3981万吨,比上年增长15.12%,优质无公害稻米、无公害蔬菜、家禽、特种水产养殖等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1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8%,实现利税3113万元,比上年增长19.64%,实现工业增加值4616万元,比上年增长26.95%;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三产稳中有进,实现三产增加值1.1108亿元,同比增长12.37%,商贸流通业稳步发展。
2.1.3  土地利用概况
上党镇土地总面积12926公顷,其中镇区建设用地222.3公顷, 占总面积的1.7%,耕地4204.1公顷,占总面积的32.5%,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1326.01公顷,占总面积的10.3%。土地利用结构大体合理。各类现状用地指标见下表:
序号 用地分类 面积(ha) 比例(%) 人均(㎡/人) 备注
1 总用地 12926 100 2452.3 按镇域总人口52710人计算
2 镇区建设用地 222.3 1.7 552.0 按镇区人口
4027人计算
3 农村居民点
建设用地 1326.01 10.3 272.4 按各村总人口48683人计算
4 独立工矿用地 50 0.4 —— ——
5 耕地 4204.1 32.5 797.8 按镇域总人口52710人计算
6 水域和其他用地 7123.59 55.1 1351.5 按镇域总人口52710人计算

2.1.3.1原上党镇土地利用概况
镇域现状土地利用除镇区建设用地和汽车工业园用地之外主要为农村居民点、水塘和农田。
上党镇土地总面积7166公顷,其中镇区建设用地132公顷, 占总面积的1.9%,耕地2230公顷,占总面积的31.1%,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602公顷,占总面积的8.4%。土地利用结构大体合理,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较高。各类现状用地指标见下表:
序号 用地分类 面积(ha) 比例(%) 人均(㎡/人) 备注
1 总用地 7166 100 2530.4 按全镇常住人口28320人计算
2 镇区建设用地 132 1.9 559.1 按镇区常住人口2361人计算
3 农村居民点
建设用地 602 8.4 231.9 按各村人口合计数25959人计算
4 独立工矿用地 50 0.7 —— ——
5 耕地 2230 31.1 787.4 按全镇常住人口28320人计算
6 水域和其他用地 4152 57.9 1483.8 按全镇常住人口28320人计算

(注:由国土部门提供的96年的耕地面积为4090.17 ha。)
2.1.3.2原上会镇土地利用概况
上会镇土地总面积5760公顷,其中镇区建设用地90.3公顷, 占总面积的1.57%,耕地1974.1公顷,占总面积的34.27%,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724.01公顷,占总面积的12.57%。土地利用结构大体合理,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较高。各类现状用地指标见下表:
序号 用地分类 面积(ha) 比例(%) 人均(㎡/人) 备注
1 总用地 5760 100 2361.6 按镇域总人口24390人计算
2 镇区建设用地 90.30 1.57 542.0 按镇区人口1666人计算
3 农村居民点
建设用地 724.01 12.57 318.6 按各村总人口22724人计算
4 耕地 1974.10 34.27 809.4 按镇域总人口24390人计算
5 水域和其他用地 2971.59 51.59 1218.4 按镇域总人口24390人计算

(注:由国土部门提供的96年的耕地面积为3159.3 ha。)
2.1.4  历史文化遗存和特色村庄
上党(古名上塘)行政区建制始于晚清,自古以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江南文明古镇之一,民间文化活动十分繁荣。上党挑花艺术乃其中的佼佼者,在汉族地区凤毛麟角,是比较少见的珍品,它代表吴文化和楚文明结合地域的一种特色。此外,上党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相传槐荫村东南原有一棵古槐树,神话故事《天仙配》中的董永和七仙女即相会此树下,由此演绎了一个千古流传的美丽爱情故事。
在村庄布局时,对有鲜明特色的槐荫村进行特别保留和保护。
2.1.5  人口与行政村概况
合并后的上党镇辖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129个自然村, 2004年末总人口 52710人。具体人口与行政村概况详见下。
2.1.5.1 原上党镇人口与行政村概况
原上党镇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04年全镇域常住人口 28320人,其中镇域人口25959人,全镇非农业人口2361人左右。
村庄呈散状布置,总体特征是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各行政村人口、用地数量汇总见下表:
行政村 自然村
(个) 现状人口
(人) 户数
(户) 建设用地
(公顷) 人均建设用地
(M2/人)
上党村 7 2459 789 52.5 213.5
金河村 6 2495 796 60.3 241.7
槐荫村 3 1832 495 40.7 222.1
古洞村 10 4301 1047 76.3 177.6
东沛村 18 4350 1333 125.7 289.0
墅山村 14 3726 1160 86.6 232.5
东贪村 6 3467 1046 74.5 215.1
莱村 5 1805 540 43.9 243.5
五塘村 7 1524 482 41.7 273.5
小计 76 25959 7688 602 232.0
居委会   2361 744 132 559.1
合计   28320 8432 734 259.2

2.1.5.2 原上会镇人口与行政村概况
原上会镇辖9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2004年全镇域常住人口 24390人,其中镇域户籍人口23789人,外来人口567人。全镇非农业人口5681人,镇区常住人口1666人。
村庄呈散状布置,总体特征是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各行政村人口、用地数量汇总见下表:
行政村 自然村
(个) 现状人口
(人) 户数
(户) 建设用地
(公顷) 人均建设用地
(M2)
枫庄村 4 1923 642 46.61 242.38
东方村 8 3573 1133 94.57 264.68
敖毅村 5 2348 750 76.6 326.24
其益村 2 1372 459 45.43 331.12
合偶村 3 1685 528 49.85 295.85
丰城村 5 2404 756 79.79 331.91
盘荣村 8 2018 599 77.31 383.10
薛村 7 3340 979 127.64 382.16
上会村 11 4061 1320 126.21 314.26
小计 53 22724 7166 724.01 318.61
居委会   1666 550 90.3 542
合计 53 24390 7716 814.31 333.88


2.2自然村概况
合并后的上党镇共有129个自然村,其中原上党镇域有76个自然村,7688户,25959人,村庄总建设用地面积602公顷。平均每个村庄342人,村庄总体上呈满天星布局,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乱,配套设施欠缺,环境较差。大多数为200人左右的村庄,800人以上的村庄只有8个,仅占村庄总数的10.5%。
详细情况汇总见附表1。(原上党镇现状村庄统计表)
另外原上会镇域现有53个自然村,7166户,22724人,村庄总建设用地面积724公顷。平均每个村庄429人,村庄配套设施欠缺,环境较差。村庄总体上呈满天星布局,分布零散,村庄规模较小,大多数为200人左右的村庄,800人以上的村庄只有6个,仅占村庄总数的11.3%。
详细情况汇总见附表2。(原上会镇现状村庄统计表)
2.3配套设施概况
2.3.1公共设施概况
2.3.1.1  中小学
合并后的上党镇共有中学3所,小学7所,中小学情况汇总见下表:
序号 学校名称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职工人数(人) 学生人数(人)
1 上党高级中学 —— 37840 —— 1280
2 支显宗中学 —— 76705 —— 1346
3 上会中学 8600 15000 121 1027
4 支显宗小学 —— 11000 —— 266
5 上党中心小学 —— 8076 —— 1550
6 东沛小学 —— 3427.8 —— 136
7 古洞小学 —— 3500 —— 210
8 上会中心小学 3000 4800 79 811
9 陶巷三联小学 1000 2500 15 461
10 薛村小学 650 1200 7 89

2.3.1.2  卫生设施
原上党集镇和上会集镇各有1所卫生院,另外还有12所卫生服务站分别位于原上党镇的金河村、古洞村、五塘村、墅山村、东贪村、东沛村和槐荫村,以及原上会镇的盘荣村、薛村、枫庄村、东滨村和陶巷村,共有病床135张。
2.3.2 基础设施概况
2.3.2.1 道路交通
上党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处在镇江市、句容市、丹阳市与丹徒区的交汇之处。
镇域境内现有两条高速公路,镇域南侧有沪宁高速公路经过,现正在拓宽,宽度为41米;镇域西侧有镇溧高速公路经过,宽度为28米。
对外交通主要依托镇荣路和122省道。镇荣路贯穿镇域南北,现状宽13米,向北可联系镇江市区,向南可联系宝堰镇。122省道东西向从镇域南部穿过,现状宽10米,向西可联系句容市区,向东可联系丹阳市区。
镇村道路内部交通网络有待完善,村庄之间的联系道路宽3-5米不等。
2.3.2.2  供水
现状两片镇区分别由原上党水厂和原上会水厂集中供水,水源分别取自凌塘水库(仙人湖)和上会水库,自来水普及率约90%。
2.3.2.3  污水
全镇没有污水处理厂,生产生活污水基本未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造成一定的水环境污染。原上党镇区的工业污水由各自企业处理达标后排放于小金河中。汽车工业园的污水最终排至丹徒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3.2.4  雨水
镇域内水网纵横密布,其中小金河是主要河流,和仙人湖、海燕湖以及上会、丰城、文龙、盘荣、塔山、仙人山、群益等水库是主要的雨水受纳水体。
2.3.2.5  供电
原上党镇区东部有一座35kv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为2x6300KVA,电源引自官塘桥110KV变电所。村庄供电电源均来自镇区变电站,通过10KV供电线路架空敷设至各村庄。
而原上会镇区有一座35kv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电源是由110kv宝堰变接入,村庄供电电源均来自镇区变电站,通过10KV供电线路架空敷设至各村庄。
2.3.2.6  燃气
以瓶装液化气为主,尚未开通天然气。
2.3.2.7  邮政、电信
两处镇区各有一座邮电所,开展邮政和电信等多项服务,己实现电信网络化,电信线路已通至各行政村。
2.3.2.8  广播电视
两处镇区各有一座广播电视站,但规模小、不完善,有线电视用户不多,有线电视普及率较低。
2.3.2.9  环卫设施
两处镇区均配有一定的公厕、垃圾站,大部分村庄没有配套公厕和垃圾站等环卫设施。
现状综合评价:
上党镇与丹徒新区接壤,属城郊结合部的乡镇,又位于几条高速公路周边,属交通枢纽型乡镇。随着城市向南发展的推进,上党镇还将纳入城市建设范围。
上党现状人口规模及经济发展在丹徒区处于中等水平。镇域内村庄星罗棋布,布局散乱,分布密度高。村庄的规模小,人均建设用地较高,配套设施滞后。有必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针对现状情况,在镇村布局规划中,应考虑到以下要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丹徒新区的衔接;充分考虑优越的交通区位给上党镇带来的发展机遇,正确引导和控制工业项目的建设,实行可持续发展;利用镇域良好的生态资源建设度假区,建设生态化的新型城镇。
第三章  镇村布局规划
3.1规划原则与目标
3.1.1规划原则
3.2.1.1 遵循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撤并分散的自然村,科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利用土地,推进集聚发展。
3.2.1.2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原则。积极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集中居住,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鼓励进城进镇居住。
3.2.1.3  要与上党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3.2.1.4  与镇江市城镇体系规划保持衔接。统筹协调好城乡居民点与区域内的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关系,避免农民建房反复拆迁,造成浪费。
3.2.1.5  以规模大、区位好的现有村庄进行整治、集聚为主,以新建村庄为辅,村庄选址应考虑地质、基础设施条件和防洪、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的要求,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耕作半径合理。国家规定的行洪、泄洪区内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不得布局村庄。
3.2.1.6  规划撤并的村庄不考虑新建或改建,纳入所并入的村庄进行规划建设。
3.2.1.7  保留特色村落,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遗存,突出地方特色。
3.2.1.8  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置规模以及村庄布局规划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布局和市政设施配置;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规划保留村庄应加强配套完善,规划撤并村庄以维持基本设施条件为原则。
3.1.2规划目标
通过镇村布局规划,使上党镇农村人口集中居住,提高城市化水平,集约利用土地,促使农业产业化发展,把上党镇建设成为镇江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镇及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具有产业聚集规模与产业特色的南部区域重点中心镇;同时利用原上会镇区域内的众多水面和优良的耕地,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建设具有特色的渔业商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生产基地。
3.2人口框算与用地规模控制
3.2.1 总人口框算
依据《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的发展要求, 同时结合上党镇现状特点及自身发展条件,框算总人口为7.2万人。
3.2.2 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
由于拥有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上党镇将成为镇江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镇及城市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镇区的人口为4.5万人,建设用地控制为540顷。
3.2.3 村庄居住人口预测
上党镇现状耕地有63050亩,其中原上党镇现状耕地有33438亩(由国土部门提供的96年的耕地面积为61352.55亩),原上会镇现状耕地有29612亩(由国土部门提供的96年的耕地面积为47389.3亩),可以复垦的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约1173公顷,而镇区建设用地扩大约408公顷,汽车城建设尽量利用荒地,建成后用地面积约900公顷,同时考虑镇区发展备用地约100公顷,这样规划后总的耕地约62865亩,以每个劳动力10亩测算,同时考虑到从事水产养殖、林业、园地的人口数量,则可以估算出村庄农业人口规模为27000人左右。
3.3 村庄功能与布局
3.3.1村庄功能
各村均以第一产业为主,调整结构,以养殖业为主体,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同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拓展农业的发展领域,加强特种农产品的生产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同时利用镇域水域,大力发展养殖业。
3.3.2村庄布局
依据耕地的分布特点及耕作半径0.5-1.0公里的村庄布局要求,并结合现状村庄特征和发展条件,同时考虑到山体和丘陵地带较多的现状条件,对现状规模大、区位好、有发展潜力的村庄进行整治,规划形成“1主1园30点”的总体布局体系,分别为:
“1主”:即上党镇区;
“1园”:即精功汽车工业园区;
“30点”:即原上党镇的海燕、里墅、墅山、五塘、坞庄、槐荫、莱村、东贪、李韦、周岗、铜涵、东沛和丁村13个村庄,以及原上会镇的薛村、善庄、元庄、上会、步甲、丰城、盘荣、郦庄、其益、宝庄、合偶、东方、高陵、敖毅、刁巷、大李甲和枫庄17个村庄,共计30个村庄。
3.3.2.1镇区
规划将上党、古洞、东沛、金河和东贪5个村委的19个自然村并入镇区,即:东贪、谭家边、陈家、赵家边、山头上、大凌塘、搬头村、朱家、古洞、新农村、马家、朱家、西沛、墓头、唐家、何家巷、钱家庄、杨家山、义村。规划总人口为45000人,建设用地控制在540公顷左右。
3.3.2.2村庄
(1)海燕:规划以俞岗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4个,即:支字圩、俞岗、上圩、下圩。规划总人口5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4.5公顷左右。
选址原因:选址位于镇域西北部,海燕湖生态度假区南侧,地理位置优越,可以为将来景区开发服务,同时交通便利,符合居民点选址的要求。
(2)里墅:规划以里墅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5个,即:山下、西山头、上方头、里墅、寺门上。规划总人口10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9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现状里墅村人口规模较大,交通较便利,位于仙人湖生态度假区西侧,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3)墅山:规划以曹傅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5个,即:小傅家边、大傅家边、曹家边、仓前、庄上。规划总人口11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9.9公顷左右。
选址原因:选址位于镇域西北部,仙人湖生态度假区北侧,对外交通便利,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4)五塘:规划以五塘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7个,即:小葛庄、仙人洞、谌家边、五塘、西山头、前姚、后姚。规划总人口12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10.8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五塘村地处山体脚下,仙人湖生态度假区西侧,对外交通便利,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5)坞庄:规划以坞庄村为本体,合并坞庄、南岗和朝阳3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4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3.6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坞庄村紧邻仙人湖生态度假区,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可以较好地为将来景区开发服务,且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同时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6)槐荫:规划以槐荫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3个,即:槐荫、倪家庄、山头上。规划总人口12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10.8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槐荫村集中体现了上党镇的文化艺术内涵,且靠近镇荣公路和高速公路道口,交通较便利,同时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7)莱村:规划以莱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7个,即:莱村、莱村山头、北岗、彭桥、山头上、蒲村、郑家。规划总人口15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13.5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莱村位于镇域东部,与镇区交通联系便利,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8)东贪:规划以牧马村为本体,合并后庄、上南岗、牧马3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8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2公顷左右。
选址原因:东贪村位于镇域东部,汽车工业园东侧,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9)李韦:规划以李家村为本体,合并李家、韦家和秦坟墩3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4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3.6公顷左右。
选址原因:李韦村位于镇域东部,汽车工业园东侧,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10)周岗:规划以周岗村为本体,合并西山头、东山头、周岗和小周岗4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4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3.6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周岗村对外交通便利,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11)铜涵:规划以铜涵村为本体,合并西山头、铜涵、安头、小对庄和对庄5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8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2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现状铜涵村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对周边村庄具有一定吸引力,对外交通便利,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12)东沛:规划以罗甲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7个,即:黄村、东沛、纪甲、束甲、罗甲、山头上、水晶庵。规划总人口12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10.8公顷左右。
选址原因:东沛村与其他居民点联系便利,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13)丁村:规划保留丁村,规划总人口5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4.5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现状丁村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对外交通便利,与汽车城联系方便,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14)薛村:规划以薛村为本体,合并薛村、丁甲、冯甲3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12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10.8公顷。
选址原因:现状薛村人口规模较大,对外交通便利,与其他居民点联系方便,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15)善庄:规划以善庄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5个,即:孙家庄、善庄、山头上、张沿沟、谢巷,规划总人口9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8.1公顷。
选址原因:选址位于沪宁高速公路以南,交通较便利,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同时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16)元庄:规划保留元庄村,规划总人口5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4.5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现状元庄村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对外交通便利,临近上会水库旅游度假区,可以为将来景区开发服务,同时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17)上会:规划以原上会镇区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6个,即:夏庄、鲍山头、梨头山、上会、西新、南新。规划总人口25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2.5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原上会镇区有一定人口规模,配套设施较完善,交通便利,符合居民点选址的要求。
(18)步甲:规划以步甲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4个,即:步甲、袁甲、马甲、曹甲。规划总人口4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3.6公顷。
保留原因:现状步甲村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19)丰城:规划以丰城村为本体,合并丰城、三里、东新3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11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9.9公顷。
保留原因:现状丰城村人口规模较大,临近未来风景区,对外交通便利,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20)盘荣:规划以倪庄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4个,即:倪庄、东岗、徐巷、沟南。规划总人口8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2公顷。
选址原因:现状倪庄村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临近未来风景区,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同时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21)郦庄:规划以郦庄村为本体,合并郦庄和蒋庄,规划总人口4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3.6公顷。
保留原因:现状郦庄和蒋庄村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临近文龙水库,自然条件较好,可以为将来景区开发服务,同时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22)其益:规划以下会村为本体,合并下会村和潘甲村,规划总人口10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9公顷。      
保留原因:现状下会村人口规模较大,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临近上会中学,交通便利,符合居民点选址的要求。
(23)宝庄:规划以东宝庄村为本体,合并东宝庄、西宝庄和毛家榨3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5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4.5公顷。
保留原因:与镇荣公路联系便利,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24)合偶:规划以大合偶村为本体,合并大合偶和小合偶2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9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8.1公顷。
保留原因:现状大合偶村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与122省道联系便利,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25)东方:规划以东会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4个,即:东会、亭子岗、胡巷、桥高。规划总人口12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10.8公顷。
选址原因:现状东会村交通优势明显,位于122省道以南,临近镇溧高速与122省道的互通口,同时与镇荣公路联系便利,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26)高陵:规划以后高陵村为本体,合并前高陵和后高陵周围2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8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2公顷。
选址原因:现状后高陵村有一定人口规模,同时具有一定的交通优势,位于122省道以北,临近镇溧高速与122省道的互通口,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27)敖毅:规划以陶巷村为本体,合并夏家边、陶巷、陈家边3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9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8.1公顷。
选址原因:现状陶巷村有一定人口规模,同时具有一定的交通优势,紧临122省道南侧、镇溧高速与122省道的互通口东侧,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宜作为农村居民点。
(28)刁巷:规划以刁巷村为本体,合并刁巷、陈甲和小丁巷3个自然村,规划总人口11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9.9公顷。
保留原因:现状小丁巷和刁巷村巨有一定人口规模,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同时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29)大李甲:规划保留大李甲村,规划总人口3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7公顷左右。
保留原因:现状大李甲对外交通便利,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30)枫庄:规划以枫庄村为本体,合并周围自然村5个,即:大丁巷、枫庄、夏巷、高庙、五谷。规划总人口1500人,用地规模控制在13.5公顷。
保留原因:枫庄村位于镇域最南部,与宝堰镇联系便利,不位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与其他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适中,同时考虑到耕作半径的要求,宜作为农村居民点保留。
自然村庄合并规划一览表
序号 规划保留点 合并自然村 现状人口(人) 规划人口(人)
名称 人口(人)
1 镇区 居委会 2361 11151 45000
上党村委全部自然村7个 2459
东贪 1918
古洞 930
新农村 110
马家 351
朱家 118
西沛 622
墓头 280
唐家 480
何家巷 265
钱家庄 220
杨家山 90
义村 947
2 槐荫 槐荫 1208 1832 1200
倪家庄 349
山头上 275
3 海燕 支字圩 450 911 500
俞岗 141
上圩 152
下圩 168
4 里墅
  山下 301 1389 1000
西山头 42
上方头 196
里墅 730
寺门上 120
5 墅山 小傅家边 152 1426 1100
大傅家边 380
曹家边 460
仓前 256
庄上 178
6 五塘 小葛庄 30 1524 1200
仙人洞 51
谌家边 194
五塘 551
西山头 164
前姚 164
后姚 370
7 坞庄 坞庄 532 671 400
南岗 93
朝阳 46
8 丁村 丁村 860 860 500
9 铜涵 西山头 115 1177 800
铜涵 530
安头 132
小对庄 60
对庄 340
10 东沛 黄村 264 1561 1200
东沛 660
纪甲 149
束甲 179
罗甲 113
山头上 109
水晶庵 87
11 周岗 周岗 465 702 400
小周岗 64
西山头 115
东山头 58
12 东贪 牧马 535 1194 800
后庄 412
上南岗 247
13 李韦 韦家 235 767 400
秦坟墩 67
李家 465
14 莱村 莱村 836 2631 1500
莱村山头 18
北岗 147
彭桥 392
山头上 256
蒲村 852
郑家 130
15 原上党镇 合   计 27796 56000
16 薛村 薛村 1112 1569 1200
丁甲 232
冯甲 225
17 元庄 元庄 991 991 500
18 善庄 孙家庄 230 1240 900
善庄 187
山头上 363
张沿沟 176
谢巷 284
19 宝庄 西宝庄 273 971 500
东宝庄 331
毛家榨 367
20 上会 夏庄 296 2630 2500
鲍山头 169
梨头山 155
上会 1469
西新 332
南新 209
21 其益 下会 1047 1372 1000
潘甲 325
22 丰城 丰城 1184 1434 1100
三里 210
东新 40
23 郦庄 郦庄 490 970 400
蒋庄 480
24 盘荣 倪庄 598 1194 800
东岗 90
徐巷 295
沟南 211
25 步甲 步甲 334 824 400
袁甲 94
马甲 170
曹甲 226
26 东方 东会 468 1570 1200
亭子岗 357
胡巷 633
桥高 112
27 敖毅 陶巷 667 1275 900
夏家边 396
陈家边 212
28 大李甲 大李甲 391 391 300
29 高陵 前高陵 295 1078 800
后高陵 783
30 合偶 大合偶 921 1289 900
小合偶 368
31 枫庄 大丁巷 689 2439 1500
枫庄 608
夏巷 594
高庙 32
五谷 516
32 刁巷 小丁巷 693 1487 1100
刁巷 690
陈甲 104
33 原上会镇 合   计 22724 16000
34 上党镇 合   计 50520 72000

3.3.3特色村庄的保护与利用
槐荫村集中体现了上党镇的文化艺术内涵,因此在镇村布局时对槐荫村进行特别保留和保护。
3.3.4居住模式
根据村庄的规模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居住模式引导村庄建设。主要包括有公寓式、联排式和独立式三种居住模式。住宅建设标准参照《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执行。
镇区、上会村:以多层公寓式住宅为主,条形排列式低层住宅为辅,严格控制独立式住宅的建设。
海燕、里墅、坞庄、墅山、五塘、宝庄、善庄、元庄、郦庄、高陵、丰城、盘荣:临近水面,自然景观条件较好,以条形排列式低层住宅为主,可以建设少量独立式住宅。
东贪、莱村、东沛、槐荫、周岗、李韦、铜涵、丁村、薛村、步甲、合偶、大李甲、其益、敖毅、东方、刁巷、枫庄:以条形排列式低层住宅为主,多层公寓式住宅为辅,严格控制独立式住宅的建设。
3.4镇域工业用地规划
上党镇规划形成以汽车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和以一、二类工业为主体的镇区工业园区。镇区与莱村之间控制为镇区工业发展用地。
村庄不得新建工业,现有工业应逐步向镇区工业园区集中,以切实保护镇域环境,发挥工业经济的规模效益,同时也利于污染的集中治理。
村庄现有工业已经形成规模并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应结合镇级工业集中区统一考虑。
考虑到近期发展需要,在镇荣路东侧控制65公顷左右的建设用地,作为独立工矿区的发展备用地。
3.5复垦土地
3.5.1村庄节约用地
村庄合并后,村庄总建设用地由现状的1326公顷缩减为243公顷,共可节约村庄建设用地1083公顷。
3.5.2规划实施后可节约用地
随着城镇发展规模的扩大,镇区、独立工矿区以及发展备用地将占用部分土地作为建设用地。镇域现状各类总建设用地为 784公顷,规划各类总建设用地为1654公顷,规划实施后新增建设用地923公顷。
镇域建设用地变化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位置 现状建设用地(公顷) 规划建设用地(公顷) 可节约建设用地(公顷)
1 村庄建设用地 原上党镇 602 99 503
原上会镇 724 144 580
2 镇区建设用地 原上党镇 132 540 -408
原上会镇 90.3 —— 90.3
3 城市独立工矿用地 原荣炳镇 50 1000 -950
4 镇工业集中区 原上会镇 —— 65 -65
合    计 1598.3 1848 -249.7

3.6镇域开敞空间规划
3.6.1农业生产空间
保护耕地,节约用地,村庄选址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协调。结合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归并,对老宅基、废弃地及时进行复垦,以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和质量。
3.6.2弱质生态空间
保护农村弱质生态空间,对仙人湖生态度假区和海燕湖生态农业观光区内的自然湿地、野生物种及其生活环境以及上会水库等水体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禁止或控制部分建设活动。开发建设活动要统一规划、慎重选址,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等要求,合理开发休闲观光农业。
第四章  配套设施规划
4.1公共设施布局规划
按规划村庄布点,并与区教育部门协调,现状扩大上党高级中学和上会中学,为整个丹徒区南片服务;易地重建支显宗中学;现状扩大上党、上会中心小学,并新建一所小学,为全镇域服务。
现状扩大镇区卫生院,改善医疗设备和内部环境,提高医疗服务人员的素质,更好地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而服务。
规划村庄按各自人口规模相应配套行政办公、公用礼堂、托儿所、文化站、老年活动中心、卫生所、运动场地、商业网点、市场等公共设施。

4.2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4.2.1道路交通
道路交通规划与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丹徒区工业园规划充分协调,并考虑村庄和城镇之间的联系, 保证镇域内道路形成网络。
(1)高速公路
沪宁高速公路从镇域南侧经过,现正在拓宽,宽度为41米;
镇溧高速公路从镇域西侧经过,宽度为28米;
规划沿江高速公路从镇域北侧经过。
(2)一级公路:镇荣公路、122省道在现状基础上拓宽,按一级公路(24-30米)要求控制,同时公路两侧各控制15-20米宽防护绿化带。镇区用地的发展要处理好与过境交通的关系。
(3)村镇道路:规划以镇荣路为主要骨架,村庄道路分别与之相连,形成镇村道路系统,达到镇村相通,村村相通的基本要求。道路标准参照《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执行。
村与镇区之间的联系道路,道路红线按12米控制,村与村之间的联系道路,道路红线按7米控制。
4.2.2给水
给水按照镇江市区域供水要求,集中由镇江市区域供水管网供水。从镇区自来水管网引出给水管,沿路敷设至各村,局部环网,边缘村庄增设加压系统。给水管沿村镇道路布置在西侧或北侧。
4.2.3排水
镇区生产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丹徒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管道沿道路敷设,一般布置在路东侧或南侧,污水泵站结合地形标高和输送距离合理设置。
村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合流制。污水排放前,要求采用化粪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等方法进行处理。有条件地区鼓励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污水资源化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设施等新技术进行污水处理。
4.2.4供电
供电电源35KV上党变的电源由镇江市供电局统筹安排。同时保留35KV上会变电所。
110KV供电线路采用架空敷设。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的要求110KV线路走廊不小于15米;
35KV线路近期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可采用架空敷设,线路走廊不小于12米。但远期35KV线路应采用电力电缆埋地敷设;
10KV及以下线路均采用电力电缆沿道路东侧或南侧埋地敷设。
规划每个村庄设置开闭所一座。
4.2.5邮政、电信
保留现有的两处邮政、电信支局。规划村庄电信由上党镇区电信系统统一供给,各村庄原则上不设模块局。以镇区邮局作为全镇电信交换中心,镇域内各居民点均采用光纤宽带介入,满足用户对通信的各种要求。每个居民点设一处邮电服务网点。
4.2.6广播电视
现状扩大镇区广播电视站,有线电视、广播网络规划全覆盖,管线与通信管线统一布置,一般布置在路东侧或南侧。
4.2.7燃气
全镇现状均以瓶装液化气为主,规划采用天然气,气源为镇区北部的天然气门站,同时鼓励使用秸秆制气,以及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每个村庄规划燃气调压站一座,燃气管沿村镇道路敷设,一般布置在路西侧或北侧。
工业区对天然气的压力要求各异,管网系统采用中压一级系统,中压管网将中压燃气送至各企业后,由各企业根据自身要求,利用调压装置进行调压。
4.2.8环卫设施
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区(市)集中处理”的要求,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点按70米一处设置,送至镇区垃圾中转站。同时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镇区设垃圾收集箱、垃圾中转站和水冲式公厕,各居民点设垃圾收集点;在镇区设环卫所,配备洒水车等环卫设施。
4.2.9防洪规划
4.2.9.1防洪标准
上党镇镇区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境内主要河流小金河、胜利河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仙人湖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海燕湖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水库按批准的防洪标准设防,一般为20年一遇。
4.2.9.2工程措施
实施河道清淤整治,对水库加固,加强圩区治理,确保引排畅通,完善排水体系,防止内涝。同时在镇区内与外围河流入口上设防洪闸以及排涝泵站。
第五章  实施措施建议
5.1建设引导
首先要严格控制非保留村庄新建住宅,利用基础设施配置的调控手段,增强保留村庄的集聚能力,同时,要限制村办企业的发展,村庄的工业企业要逐步向镇区规划工业用地内集中。
5.2土地复垦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多余的道路和弃用的老住宅、电力架线以及其它不再使用的基础设施,并将清理出的上述空间及时复垦,增加农业生产用地。
5.3建设控制
在规划沿江高速公路沿线左右各100米范围内严格控制新的开发建设,为高速公路的建设预留空间。
5.4水系防洪与生态保护
疏浚小金河,村庄内的水系局部河段要拓宽,增加过水断面,扩大泄洪能力。重点加强小金河、仙人湖、海燕湖和上会水库等水体的生态保护与治理,为仙人湖生态度假区、海燕湖生态农业观光区以及上会水库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打好基础,此外在开发时必须服从水库防洪规划。
第六章  附  则
6.1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和图纸两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2本规划经上党镇人大审议通过,由丹徒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丹徒区建设局负责解释。



附表1:原上党镇现状村庄统计表
序号 行政村 自然村 现状人口(人) 户数(户) 建设用地(亩) 人均建设用地
(㎡/人)
1 上党村 谭家边 335 117 152 304
陈家 126 42 39 206
赵家边 404 103 109 180
山头上 163 50 26 106
大凌塘 1050 350 390 247
搬头村 129 43 23 119
朱家 252 84 49 129
合   计 2459 789 52.5 213.5
2 金河村 杨家山 90 33 31 229
义村 947 316 274 192
山头上 256 77 46 119
蒲村 852 252 408 319
郑家 130 42 60 307
钱家庄 220 76 85 257
合   计 2495 796 904 241.7
3 槐荫村 槐荫 1208 323 446 246
倪家庄 349 86 124 236
山头上 275 86 40 97
合   计 1832 495 610 222.1

4 古洞村 古洞 930 169 288 206
坞庄 532 139 118 148
丁村 860 210 287 222
西沛 622 170 135 144
新农村 110 33 47 284
朱家 118 34 31 175
马家 351 91 77 146
西山头 130 40 23 117
南岗 350 85 93 177
朝阳 298 76 46 102
合   计 4301 1047 1145 177.6
5 东沛村 铜涵 530 165 216 271
周岗 465 144 166 237
小周岗 64 21 18 187
安头 132 43 49 247
西山头 115 32 40 231
东山头 58 14 18 206
黄村 264 86 112 282
东沛 660 181 342 345
小对庄 60 18 29 322
墓头 280 82 108 257
何家巷 265 83 150 377
对庄 340 100 162 317
唐家 480 140 184 255
纪甲 149 54 70 313
束甲 179 62 81 301
罗甲 113 38 49 289
山头上 109 40 52 318
水晶庵 87 30 39 298
合   计 4350 1333 1885 289.0
6 墅山村 支字圩 450 152 117 162
俞岗 141 39 55 260
上圩 152 46 98 429
下圩 168 65 105 416
山下 301 99 70 155
西山头 42 11 16 253
上方头 196 70 62 210
里土 730 235 312 284
寺门上 120 32 16 88
小傅家边 152 48 65 285
大傅家边 380 110 117 192
曹家边 460 125 117 169
仓前 256 68 94 244
庄上 178 60 55 205
合   计 3726 1160 1299 232.5
7 东贪村 东贪 1918 553 540 187
李家 465 136 216 309
韦家 235 72 54 153
秦坟墩 67 17 26 258
上南岗 247 72 66 178
牧马 535 196 216 269
合   计 3467 1046 1118 215.1
8 莱村 莱村 836 247 326 260.1
莱村山头 18 6 10 370.6
北岗 147 48 44 199.6
彭桥 392 118 125 212.7
后庄 412 121 154 249.3
合   计 1805 540 659 243.5
9 五塘村 小葛庄 30 9 25 555
仙人洞 51 16 55 718
谌家边 194 62 30 103
五塘 551 172 211 255
西山头 164 51 48 195
前姚 164 48 61 247
后姚 370 124 195 351
合   计 1524 482 625 273.5




附表2:原上会镇现状村庄统计表
序号 行政村 自然村 现状人口(人) 户数(户) 建设用地(公顷) 人均建设用地
(㎡/人)
1 枫庄村 大丁巷 689 241 17.49 253.85
枫庄 608 218 15.82 260.2
夏巷 594 175 12.71 213.97
高庙 32 8 0.59 184.38
合   计 1923 642 46.61 242.38
2 东方村 五谷 516 189 13.81 267.63
小丁巷 693 207 15.11 218.03
刁巷 690 217 15.84 229.57
陈甲 104 29 2.16 207.69
亭子岗 357 120 11.64 326.05
胡巷 633 175 16.97 268.08
东会 468 160 15.52 331.62
桥高 112 36 3.52 314.29
合   计 3573 1133 94.57 264.68
3 敖毅村 陶巷 667 219 22.26 333.73
大李甲 391 128 13.01 332.74
陈家边 212 58 5.9 278.3
前高陵 295 101 10.37 351.53
后高陵 783 244 25.06 320.05
合   计 2348 750 76.6 326.24
9.94 其益村 下会 1047 359 35.53 339.35
潘甲 325 100 9.9 304.62
合   计 1372 459 45.43 331.12
5 合偶村 大合偶 921 319 30.12 327.04
小合偶 368 100 9.44 256.52
夏家边 396 109 10.29 259.85
合   计 1685 528 49.85 295.85
6 丰城村 丰城 1184 365 41.32 348.99
三里 210 70 7.92 377.14
东新 40 10 1.14 285.0
郦庄 490 150 14.19 289.59
蒋庄 480 161 15.22 317.08
合   计 2404 756 79.79 331.91
7 盘荣村 倪庄 598 170 17.23 288.13
东岗 90 21 2.12 235.56
徐巷 295 83 8.42 285.42
沟南 211 68 6.91 327.48
马甲 170 60 9.95 585.29
曹甲 226 68 11.27 498.67
步甲 334 105 17.41 521.25
袁甲 94 24 4 425.53
合   计 2018 599 77.31 383.10
8 薛村 薛村 1112 373 45.72 411.15
丁甲 232 30 3.67 158.18
孙家庄 230 75 37.57 1633.47
元庄 991 340 26.67 269.12
善庄 187 56 4.39 234.75
山头上 363 75 5.89 162.25
冯甲 225 30 3.73 165.77
合   计 3340 979 127.64 382.16
9 上会村 夏庄 296 93 11.15 376.68
东宝庄 331 109 13.08 395.17
毛家榨 367 123 14.76 402.17
西宝庄 273 57 6.82 249.82
鲍山头 169 54 4.41 260.94
梨头山 155 38 3.11 200.64
西新 332 101 8.96 270.06
南新 209 62 5.51 263.63
张沿沟 176 65 6.42 364.77
谢巷 284 87 8.6 302.81
上会 1469 531 43.39 295.37
合   计 4061 1320 126.21 314.26




附表3:上党镇镇村布局规划成果汇总表
序号 现                  状 规                  划 规划可节约建设用地(ha) 备注
行政村
名称 自然村(个) 人口
(人) 建设用地(ha) 人均建设用地(m2/人) 行政村
名称 居民点
(个) 人口
(人) 建设用地(ha) 人均建设用地(m2/人)
1 镇区 —— 2361 132 559.1 镇区 2 45900 548.1 129.4 -191 镇区现状人口指居委会人口
2 上党村 7 2459 52.5 213.5  
3 金河村 6 2495 60.3 241.7
4 古洞村 10 4301 76.3 177.6
5 东贪村 1 1918 36 187.7
6 东沛村 18 4350 125.7 289.0 东沛村 3 2400 21.6 90 104.1  
7 槐荫村 3 1832 40.7 222.1 槐荫村 1 1200 10.8 90 29.9  
8 墅山村 14 3726 86.6 232.5 墅山村 3 2600 23.4 90 63.2  
9 东贪村 5 1549 38.5 248.5 东贪村 2 1200 10.8 90 27.7  
10 莱村 5 1805 43.9 243.5 莱村 1 1500 13.5 90 30.4  
11 五塘村 7 1524 41.7 273.5 五塘村 1 1200 10.8 90 30.9  
12 小  计 76 28320 734 259.2 —— 13 56000 639 114.1 95  
13 城市独立工矿用地 —— —— 50 —— —— —— —— 1000 —— -950  
14 原上党镇合计 76 28320 784 276.8 —— 13 56000 1639 292.7 -855  
15 镇区 —— 1666 90.3 542.02 上会村 2 3000 27 90 189.51 镇区现状人口指居委会人口
16 上会村 11 4061 126.21 314.26  
17 其益村 2 1372 45.43 331.12 其益村 1 1000 9 90 36.43  
18 枫庄村 4 1923 46.61 242.38 枫庄村 1 1500 13.5 90 33.11  
19 东方村 8 3573 94.57 264.68 东方村 2 2300 20.7 90 73.87  
20 敖毅村 5 2348 76.6 326.24 敖毅村 3 2000 18 90 58.6  
21 合偶村 3 1685 49.85 295.85 合偶村 1 900 8.1 90 41.75  
22 丰城村 5 2404 79.79 331.91 丰城村 2 1500 13.5 90 66.29  
23 盘荣村 8 2018 77.31 383.10 盘荣村 2 1200 10.8 90 66.51  
24 薛村 7 3340 127.64 382.16 薛村 3 2600 23.4 90 104.24  
25 小  计 53 24390 814.3 333.87 —— 17 16000 144 90 670.3  
26 工业集中区 —— —— —— —— —— —— —— 65 —— -65  
27 原上会镇合计 53 24390 814.3 333.87 —— 17 16000 209 130.6 605.3  
28 上党镇合计 129 52710 1598.3 303.2 —— 30 72000 1848 256.7 -249.7  
              





丹徒区上党镇镇村布局规划专家论证意见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29号)精神,2005年7月27日,丹徒区人民政府主持召开了《丹徒区上党镇镇村布局规划》论证会,丹徒区委、区政府和镇江市建设局、规划局、丹徒区发改委、区城管局、区国土局等20个部门的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会上专家论证组(名单附后)听取了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并审阅了相关规划文件,经过认真讨论,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一、原则同意丹徒区上党镇镇村布局规划。
二、该镇村布局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基础资料较为全面,现状分析较为透彻,符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村庄选址科学、合理,布局集聚规模较为适度。
四、文本规范,基本符号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及《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要求。
为进一步完善规划,专家组对该规划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1、进一步强化与主城区的对接。
2、处理好与上会片区的相互关系。
规划根据专家组意见进行补充、修改、完善,按规定程序报批。

丹徒区上党镇镇村布局规划专家论证组
                           二00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丹徒区上党镇镇村布局规划论证表


组织论证部门 丹徒区建设局 参加部门 镇江市建设局、规划局、丹徒区发改委、区国土局、区交通局等20多个部门
论证日期 2005年7月27日 专家组长 强南山
参加专家 强南山、王根生、耿金文、王宝海、韦玉秋、殷国祥
镇区现状人口 2361 镇区规划人口 50000
村庄现状人口 25959 村庄规划人口 6000
现状总人口 28320 规划总人口 56000
审核类别 审核内容 审核结论
符合/好 基本符合/较好 不符合/不好
与相关上位规划关系 符合县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符合乡镇总体规划 √    
因地制宜确定村庄布局 充分考虑自然村庄分布现状 √    
与道路交通关系 √    
与地形地貌关系 √    
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耕作半径 √    
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情况 等级以上文保单位 √    
地面其他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存 √    
村庄选址安全情况 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地带 √    
符合防洪要求 √    
征求乡镇、村组意见情况 征求村组意见情况 √    
征求乡镇意见情况 √    
规划成果符合相关要求情况 文本 √    
图纸 √    
自然村庄现状 规划农村居民点情况
自然村 个数 百分比(%) 农村居民点 个数 百分比(%)
<50人 3 3.9 按规模分 <300人 — —
51—100人 7 9.2 301—800人 4 57.1
101-300人 35 46.1 801—2000人 3 42.9
301—800人 23 30.3 >2000人 — —
合计 7 100
801—2000人 8 10.5 按特色分 特殊地形地貌 无
>2000人 — — 历史文化遗存 无
合计 76 100 合计 无
              


注:1、考核结果在选择项上打勾;
2、历史文化遗存指设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和有一定规模的建国前形成的街道、居住建筑群。
丹徒区上会镇镇村布局规划专家论证意见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29号)精神,2005年7月27日,丹徒区人民政府主持召开了《丹徒区上会镇镇村布局规划》论证会,丹徒区委、区政府和镇江市建设局、规划局、丹徒区发改委、区城管局、区国土局等20个部门的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会上专家论证组(名单附后)听取了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并审阅了相关规划文件,经过认真讨论,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一、原则同意丹徒区上会镇镇村布局规划。
二、该镇村布局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基础资料较为全面,现状分析较为透彻,符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村庄选址科学、合理,布局集聚规模较为适度。
四、文本规范,基本符号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及《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要求。
为进一步完善规划,专家组对该规划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1、考虑上会镇为拆并镇,建议工业集中区预留用地规模适当压缩。
2、处理好与上党镇的相互关系。
规划根据专家组意见进行补充、修改、完善,按规定程序报批。

丹徒区上会镇镇村布局规划专家论证组
                           二00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丹徒区上会镇镇村布局规划论证表

组织论证部门 丹徒区建设局 参加部门 镇江市建设局、规划局、丹徒区发改委、区国土局、区交通局等20多个部门
论证日期 2005年7月27日 专家组长 强南山
参加专家 强南山、王根生、耿金文、王宝海、韦玉秋、殷国祥
镇区现状人口 1666 镇区规划人口 —
村庄现状人口 22724 村庄规划人口 10000
现状总人口 24390 规划总人口 10000
审核类别 审核内容 审核结论
符合/好 基本符合/较好 不符合/不好
与相关上位规划关系 符合县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符合乡镇总体规划   √  
因地制宜确定村庄布局 充分考虑自然村庄分布现状 √    
与道路交通关系 √    
与地形地貌关系 √    
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耕作半径 √    
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情况 等级以上文保单位 √    
地面其他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存 √    
村庄选址安全情况 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地带 √    
符合防洪要求 √    
征求乡镇、村组意见情况 征求村组意见情况 √    
征求乡镇意见情况   √  
规划成果符合相关要求情况 文本 √    
图纸 √    
自然村庄现状 规划农村居民点情况
自然村 个数 百分比(%) 农村居民点 个数 百分比(%)
<50人 2 3.8 按规模分 <300人 — —
51—100人 2 3.8 301—800人 8 72.7
101-300人 20 37.7 801—2000人 2 18.2
301—800人 23 43.4 >2000人 1 9.1
合计 11 100
801—2000人 6 11.3 按特色分 特殊地形地貌 无
>2000人 — — 历史文化遗存 无
合计 53 100 合计 无
              


注:1、考核结果在选择项上打勾;
2、历史文化遗存指设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和有一定规模的建国前形成的街道、居住建筑群。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1-08
俺喜欢看地图。怎么全是文字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