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内容:
大同市市辖区现行的行政区划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形成的,是建立在“政企合一”的大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08年以来,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331.8万,其中城区72.3万、矿区50万、南郊区40.6万,以城区为中心连片的市区面积增加了3倍多。互助里、福康里等社区已经消失,云波里、恒安新区等各种拆迁安置区、商住区相继建成,几十家企业厂区关闭迁移,七十年代形成的行政区划早已面目全非,名存实亡。
现行行政区划不合理,带来的显著问题是市辖区各区“面积失衡、新区无名、区界交错、籍址混乱、矛盾重重”。巴掌大的城区被南郊区团团围困、矿区有天无地、御东新区在地图上找不到行政名称。城区、矿区、南郊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胶着一片”。
区界交错责权不明,使得城区、矿区和南郊区在社会治安、人口管理、企业注册、税收服务、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方方面面,困难多多、矛盾重重。很多人身份证、户口本上的住址早已查无此地,户籍与住址不符,户籍部门难以管理,群众生活、就业、入学受到影响。辖区面积不均衡,土地成了套在城区、矿区脖子上的绳索。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的计生站、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服务体系,因两区土地紧张不得不放弃建设。2012年国家和省支持的城区基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项目,因无地而搁浅,599万元资金沉睡至今。区域交错的地方,重叠管理、交叉管理造成行政效率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税收这类有利的事争着干,治安、环境卫生等需要投入大力气的事互相推,城市规划、行政审批、项目落地方面推诿扯皮的事时有发生。行政区划的不合理,形成机构重叠、管理混乱的局面,已经影响到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制约大同转型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作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城市发展讲求“多规合一”,发展更加注重规划先行。目前,全市城建格局已经打开,空间十分宽阔。然而,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合理,导致城市总体规划难以执行,土地、产业、基础设施等都难以在大区域内合理布局,资源难以形成合理有效的配置利用,行政区划的调整迫在眉睫。
为了科学实现区划调整工作,前几年,大同市邀请首都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在《大同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8-2030年)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区划调整方案,方案得到了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同意和肯定。2009年3月,大同市政府以《关于大同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政发〔2009〕52号)文件正式上报省政府,省政府在第65次常务会议上进行了讨论研究,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我市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并于2010年6月30日再次上报了《关于对大同市市辖区行政区划方案进行调整的请示》。
2012年,我省成立转型综改试验区。2013年,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争取调整大同市中心城区的城、郊、矿区设置”,我市也连续三年将此项工作列入市级《行动计划》。经过多次沟通与调整,2013年6月和2014年4月,大同市政府先后以同政发〔2013〕54号、55号文件和同政发〔2014〕24号、25号文件两次上报省政府和省民政厅。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与省政府、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沟通汇报。但时至今日,我市的行政区划调整仍没有得到批复。
据本人了解,要求行政区划调整的不止大同一家。国家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的数据显示,仅2013年—2015年,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获得批复的,就有83家,足以说明国家是支持此项工作的,是能获批的。那么,人家能获得批复,我们为什么不能?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做到家!我们还有潜力可挖!尤其是目前,在国家风纪严明大形势下,不利因素减少、阻力降低,书记市长新上任,占天时地利人和,正是推动此事的最佳窗口期。因此,为了大同市行政区划的早日获批,特提出如下建议:
1.市委、市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责成一名市级领导亲自挂帅,民政部门积极配合,指定专人,要认真研究国家、省当前行政区划调整的政策动向,加强与国家、省对口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有关行政区划调整动态。继续积极完善《大同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再报省政府,上报民政部。
2.负责此项工作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要以“创业要实、功不必在我”的精神,报上去要跟踪、要对接、要督促。报上去就万事大吉拉,没人跟踪没人问,那就是泥牛入海,或者是石沉大海。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跑、去做工作。工作中要坚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甚至要做点疏通感情之事,争取让大同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尽早获批,革除区划羁绊,造福大同人民。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177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赵通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积极推动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早日获批的提案”收悉。经我们认真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一、您的这一提案提得很好,切中要害,大同市现行市辖区行政区划是1970年形成的,建立在“政企合一”的大背景下,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主要问题是“城郊分割、犬牙交错、区界不明、矛盾重重”,城区、矿区、南郊区的行政区域界线不清,管辖范围重叠,仅口泉、平旺两个乡,就有8个国地税分局、3个公安分局,12个派出所。反映在税收、治安、户籍、环境卫生、城市规划、行政审批,项目落地等方面,扯皮不断,混乱不堪,有利的事争着干,没利的事相互推。这种机构重叠、管理混乱、互相扯皮的局面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管理盲区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关于行政区划情况和问题需要给您说明的是:我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民政部的高度重视,我们先后召开了全市和相关县区座谈会,并征求了相关县区和社会各界意见。2009年到2015年共3次向省政府上报调整方案。
2013年4月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争取调整大同市中心城区的城、郊、矿区设置”。为此,我市对原方案又一次进行了修改,调整方案经2013年6月13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6月14日,我市将《关于大同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关于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风险评估有关情况的报告》,分别以市政府文件同政发〔2013〕54号、同政发〔2013〕55号上报省政府。2014年4月4日,我市将《关于大同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关于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风险评估有关情况的报告》,分别以市政府文件同政发〔2014〕24号、同政发〔2014〕25号上报省政府。2015年新一届市领导非常重视大同市区划调整工作,2015年10月23日,市委书记张吉福、市长马彦平听取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情况汇报,重点听取了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利弊分析及风险评估等相关内容。2016年6月24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再次听取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汇报,并对修改完善方案做出新的指示,目前最新方案已起草完毕,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三、为尽快推进我市区划调整工作,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有关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动态,在市委、市政府正式研究通过调整方案后及时上报省政府。
http://www.sxdt.gov.cn/dtzww/zxgb/201703/d3d6fee733664351bf30262b4fb44bbe.shtml
之前网上流传的图
[ 此帖被fy960在2017-03-14 13:0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