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日落西山,还是前途光明? | 宁南山
解读科学,洞察本质
戳穿忽悠,粉碎谣言
导读
东北“衰落”只是在
中国内部,是它过去经济地位所依赖的
历史条件不复存在的必然结果;而放眼全球,改革开放后东北在以世界最快的速度进步。东北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继续上升、占全国比重继续下降乃大势所趋,中国这只联合舰队仍然会大踏步继续前进,而这个国家的每一寸角落,或早或迟,都将进入现代化。
大约从2014年开始,东北衰落就已经成了中国国内新闻的热门话题,这个话题的火热程度一直持续到已经2017年的现在。
在2017年初,种种数据表明,东北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向好发展。在2016年全国经济增速为6.7%,相比2015年的6.9%下滑的大环境下,黑龙江和吉林经济增速却开始回升——2016年前三季度,吉林GDP增长6.9%,而2015年为6.5%;黑龙江GDP增长6%,而2015年为5.7%。
更主要的是经济结构开始
变化。黑龙江能源工业一柱擎天的格局被打破,2012年能源工业占全省GDP 20%,2016年预计不足10%。而2016年预计全省GDP总量比2012年增加1400多亿元,在能源工业与2012年相比减少1600多亿元的情况下,黑龙江一增一减,在能源工业以外领域增加了3000多亿元的经济总量。
辽宁也开始出现探底,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经济颓势的扭转,应该说,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个奇迹。
我们隔壁的日本,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比中国大多了,经济最发达的东京都市圈集中了超过日本60%的GDP,而东京都市圈
人口只有3600万,只占日本人口的30%。
这意味着日本其余地区70%的人口只占有不到30%的GDP,东京都市圈人均GDP高达7万美元以上,而全日本平均只有3.2万美元,。在日本的影视和动漫作品里面,生活在小地方的主人公都有一个东京梦。对于经济落后的其他地区,如四国,九州,北海道,冲绳等,日本政府基本是出于放任态度,没有像我国有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各种国家战略,这也反映出我国中央政府的强大优势。
我们一起来探讨下东北经济发展史,聊聊东北的过去和未来。
1
东北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对衰落只是在中国内部,放在地球上看,东北是在不断进步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是以世界最快的速度进步。
我们就拿三个典型地区来对比,一个就是长期经济增速长率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的印度,一个是经济总量长期居世界前三的日本, 一个是海峡对岸的台湾。通过世界银行、MF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很容易查到数据:
1980年GDP总量东北三省为250亿美元,占全国13.2%,是印度GDP的13.2%,是日本GDP的2.3%,是台湾的59.1%,东三省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在第51位;
1990年GDP总量东北三省为459亿美元,占全国11.7%,是印度GDP的13.7%,是日本GDP的1.48%,是台湾的27.9%,排在世界第43位;
2000年GDP总量东北三省为1180亿美元,占全国9.8%, 是印度GDP的24.5%,是日本的3.8%,是台湾的36.2%,排在世界第35位;
2010年GDP总量东北三省为5552亿美元,占全国9.2%,是印度GDP的34.6%,是日本的10.1%,是台湾的128.9%,排在世界第19位;
2015年GDP总量东北三省为9215亿美元,占全国8.6%,, 是印度GDP的44.7%,是日本的22.4%,是台湾的176%,在世界可以排在第16位。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在国内比,过去的35年,东北的经济总量占比从13.2%下降到了8.6%,份额下降幅度为35%,无怪乎从个人感受,还是从国内媒体宣传,东北衰落了,在国内确实是衰落了。
然而如果把东北三省从中国单独拿出来,放在地球上一比,不和中国其他地方比,在过去的35年是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从1980年到2015年,35年时间世界排名从第51位上升到第16位。
===================================
这种视角,是不是从来没有人说呢?
2
总有人说,怀念东北以往的辉煌。事实上,当年所谓辉煌的东北,放在国际上一比,是典型的一穷二白,地位远不如现在,和国外的发展水平相比,现在的东北才是历史最高水平。
还是拿数据说话。1952年是我国有较为系统的统计数字的第一年,也是主要工业产量达到和超过建国前最高水平的第一年。我们拿和工业强相关的发电量来对比。
东北建国前最高发电量是1943年伪满时期的22亿度,鉴于中国基本无自行生产发电设备能力,1952年的发电量恢复到1943年的水平,也是大约22亿度,占全国约30%。而1952年日本是520亿度,苏联是1191亿度,美国是4537亿度,东北的发电量只有日本的4.2%,苏联的1.8%,美国的0.5%。事实上,1952年全中国发电量也才73亿度。
而到2015年,东北三省发电量3245.52亿度,日本发电量为11453亿度,俄罗斯发电量为10368亿度,美国发电量为41690亿度,东三省是日本的28.3%,是俄罗斯的31.3%,是美国的7.8%(东北总人口是美国三分之一多)。如果看用电量,那么东北的比例还会上升,因为中国是全国统一电网,辽宁作为工业基地,用电量远大于发电量,大量电力从外省调入,辽宁用电量2015年是全东北的一半。
1952年的黑龙江省,只有一座发电站,镜泊湖发电站,每年发电仅为1.2亿度。
2015年的黑龙江,已经发展到有各种发电站200座,年发电量895亿度,几乎增长800倍,黑龙江发电能力的99.8%为建国后建造。极大缩小了和日本的差距。
我们再以发电需要的发电设备,1952年,包括整个东北在内的全中国,是完全没有发电设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
而2015年的东北,以在一五期间引进苏联技术创立的哈尔滨电气集团为
中心,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发电设备设计和制造基地之一,年产发电设备占到全世界的15%。中国境内的火力水力发电站实现了国产化,哈电的大型发电,不仅出口到印尼,巴西,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发电站,还运行在美国,日本,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的发电站。举个例子,2015年底,沙特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与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公司在哈尔滨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将共同投资开发
中东地区第一座燃煤电厂——位于阿联酋迪拜的1200兆瓦清洁燃煤电站,合同金额达18亿美元。
我们再以当时世界最典型的经济指标钢铁产量,建国前1943年伪满钢铁产量达到巅峰84万吨,然而只是当年日本784万吨的10.7%,而当时德占法国是512万吨,英国是1324万吨,苏联是1200万吨,德国是2075万吨,美国更是惊人的超过8000万吨。钢铁产量不过美国的1%!
到1952年,中国自主工业化进程下,全国钢铁产量达到创历史记录的135万吨,然而当年苏联钢铁产量3500万吨,美国4800万吨,日本是700万吨,德国是1580万吨,法国是1090万吨,英国是1688万吨。全中国是日本的19.3%,是最高的美国的2.8%。2015年的钢产量…..我想不用比了吧。
我们再以可以从侧面反应居民生活水平和工业活跃程度的汽车作比较,1950年日本汽车保有量高达25万辆,而1949年全中国汽车加起来包括载货卡车只有5.09万辆,其中2.45万辆在上海。如果只看东北,汽车保有量只有日本的4%不到
而在2015年,日本汽车保有量7700万辆,东北三省汽车保有量超过1300万辆,是日本的17%,且日本已经基本停滞,而东北三省汽车保有量还在继续快速上升。
1952年,东北三省12000公里的铁路线,对比日本的铁路几乎100%日本人自己建造,东北土地上中国人自己修筑的只有1500公里,只占12.5%, 且存在多种制式,日本人修的是日式窄轨铁路,俄国人修的是宽轨铁路,而中国用的是1435标准轨铁路,和日本铁路上都是日本机车相比,东北土地上没有一台火车是中国人自己研发和制造,100%依赖进口。
而到2015年底,东北三省不仅实现全部铁路标准轨化,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长度更是2770公里,而日本新干线铁路长度也为大约2800公里,几乎不相上下。在东北大地上奔驰的火车,包括高铁,已经设计生产已经实现了自主化,隶属于中车公司的长春客车厂,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轨道
交通生产企业之一。
我们再看看通讯产业。1949年,全中国的电话有多少呢?26万线。也就是说,全国只有26个电话号码,也可以理解成26万部电话机,且集中在南京和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没有一部电话机中国自己能造。而1949年全球电话是7000万部,日本有137万部电话。
1949年东北的电话拥有量查不到数据,但是就算占全国四分之一,也就是日本的5%。这能叫辉煌吗,值得让人怀念吗?而现在东北通讯早已普及,通信网络全国产化。
再比如军事工业,1952年中国几乎没有任何自主设计现代武器的经验和能力。而2015年辽宁可以造五万吨级国产航空母舰,喷气式舰载机,量产大推力发动机太行。而2015年的日本却没有自己的喷气式舰载机,也无国产大推力发动机量产,航母也仅限于直升机航母。
再看航天科技,2015年中国发射的吉林一号卫星群,是世界最高分辨率的商业遥感卫星之一,另外还包括2颗视频卫星,可以对地拍摄飞机飞行视频,可以拍摄4k视频。吉林一号对里约奥运场馆的图像在网上有公布,日本现在并没有同类型技术水平的卫星在轨。1952年的吉林,有任何一项科技能超过日本吗?当年怎么能叫辉煌?
前面是工业的进步,我们再看看农业。
建国前的日本殖民时期,即使作为伪满首都的长春,在1941年,中国成年市民能分配到粮食仅为每个月15公斤,一年才180公斤,远低于给日本人的分配量, 老人和小孩分配的粮食更少。
1952年,全中国人均粮食285公斤,东北作为粮食主产区,人均粮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日本,但是在食品多样化方面,蔬菜,水果,水产品产量极低,还比日本差。
而到2015年,东北已经完成了大逆袭,中国全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接近500公斤,进一步扩大对日本的优势,东北人均粮食产量更是超过900公斤,而日本不到100公斤。
2015年中国蔬菜产量7.6亿吨,人均接近600公斤,而日本人均蔬菜拥有量仅有100公斤。人均蔬菜拥有量是日本的6倍
再看水果,中国2015年水果产量2.6亿吨,人均水果拥有量190kg,而日本水果人均才40kg,是日本的4倍。
2015年,中国肉类产量8600万吨,人均62.8kg,而日本人均肉类拥有量只有30kg,是日本的2倍。
中国水产品产量6700万吨,占全球40%,人均48.9kg,而日本人均水产品拥有量只有30kg,超过日本50%。
2015年东三省人口占全国8.1%,以上五大农产品中,东三省粮食和肉类产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肉类占全国15%,粮食占全国19.3%,蔬菜水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蔬菜产量占全国6.5%, 水果产量占全国4.3%,水产品占全国9%,但在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下,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消费量差别不大。
在五大农产品拥有量和消费量方面,东三省远远超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