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北京主城是东城、西城、朝阳、海淀——朝阳也有偏僻乡村,海淀还有山区。但丰台、昌平有城区啊
(2024-04-15 11:47)
这就是没规划得好,摊大饼摊过去了。本来昌平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副城或卫星城
北京规划是五环上建绿带间隔内外。但是五环外规划的大多是一些小型的睡城或小型的新城,小型的新城地铁方面的交通都是从主城延伸出来的,结果还是摊大饼。
只有定义为主城组团,然后内部自成交通系统,才会能逐渐避免摊大饼,转而形成组团式城市
北京要实现组团式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在外围建功能区,以后再转正成新的城区划分方案,大体如下:
中心城区:中心组团,五环内
北部组团,海淀北五环外和昌平
西部组团,石景山西五环外和门头沟
西南组团,房山和丰台河西地区
南部组团,大兴南五环外大兴新城
东部组团,东五环外,亦庄新城和通东副中心
东北组团,东北五环外,首都机场和顺义城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划,各区就要进行调整。
海淀区五环外,需要新成立一个区。海淀区只管辖五环内的。也就是新成立的区管北部组团。昌平做单纯的卫星城
石景山五环内的部分可以分别划入海淀和丰台,五环外的可以和门头沟合并。合并后的区管西部组团以及郊区山区
丰台河西地区划入房山,其余部分和大兴区按照五环为界进行调整。也就是房山作为西南组团主体,兼管郊区。大兴作为南部组团主体,兼管南郊区
大兴区亦庄新城,朝阳区东部五环外都划入通州区。通州作为东组团主体,兼管郊区
朝阳区东北部五环外、首都机场、昌平区西部也可以划出一部分都划入顺义区。也就是昌平作为东北组团主体,兼管郊区
各区数量,减一增一,区数不变。
这样调整后,外围各组团中心化,建设自己的普速地铁系统。外围组团和中心组团之间建设快速交通系统就可以了。
地铁这样布局:
按相对相通原则,建设三条穿过组团中心的放射干线并向外一直延伸到远郊区,平均站距离5公里以上,平均旅行速度80-90左右。分别是:昌平大兴线、顺义房山线,门头沟通州线
建设一条穿过各外围组团中心的外环快速地铁,同样平均站距离5公里以上,平均旅行速度80-90左右。
以上快线建成后,各组团相当于都有了一条十字主干线了。
建设外围组团环线,以十字主干线为基础,每个外围组团都建设一个长度较短的环线(和北京地铁2号线相当),环线经过的街道及其内部就是外围组团核心区
未来长途交通系统、CBD等都建在环上,服务行业建在环内,工业区建在环外。
根据规模和交通需要,逐渐建设穿过组团核心区的普速放射线。规模不足的时候用公交车作为普速网。
以上就是轨道交通的和城市经济的整体布局了,是不是比现在摊大饼的玩法顺多了。快线在现有的地铁基础上改建、改造、延伸或新建就行了。并不用完全新建。
甚至于轨道交通的编号我都想好了:
1.快线用K开头,从正北按逆时针,三条主干线分别命名为K1、K2、K3,外环快线命名为K4,其余次干线顺延命名为K5、K6等等。
2.中心组团不加编号,外围组团从正北开始按照逆时针编号,分别为1、2、3、4、5、6。每个外围组团预留三条放射线,环线编号为4号线。比如北部组团这4条分别为101、102、103、104。其余的顺延,并按奇偶分方向。
原则上外围组团和卫星组团,人口超过80万的可以建设一条环线,人口超过150万的可以建设3条放射线,人口超过200万的可以建设加密线。
中心组团使用1位或两位编号,和现在的编号兼容。如有可能1、2、3、4逐渐调整成放射线和环线。形成一致的编号系统,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4-15 15:1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