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运河
常州 沙正华
常州,从春秋末期吴国季札受封于延陵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2500多年。它位于江苏省的东南部,北依长江,东临太湖,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江南古城,历史上就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誉。
常州段运河全长44.5公里,是苏南各城市中流经最长的。运河由西自东纵贯常州全城。常州之名定于隋文帝时期,这里人文荟粹,经济繁荣,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常州形成了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格局,今天的常州段大运河仍然担负着繁重的水运和抗洪任务。
从常州地图上可以清晰地发现,常州城区水系四通八达,河网纵错、小桥流水密布。
常州的老桥是这座江南名府的一大风景,每一座桥都有故事。那些上了百岁甚至千年的老桥,甭管它是砖砌还是石垒,有的看上去老态龙钟,面孔龟裂,有的上面除了长出一、二棵小树,还挂满了藤蔓,石缝间弥漫着青苔。桥虽是凝固的,那藤蔓却在水的镜面上随风飘荡,于是桥也就风姿绰约风情万种起来。南来北往的行人踏过桥面时仿佛走进了故事里。桥的名字一般都颇具韵味,能为桥题书的都应是当年的名士大家,那书法除了风雅,更具苍劲。
我从有关资料上查到,建国初年,仅常州城内就有各类古桥66座之多,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以桥铺路的独特韵味。而今天的常州,那些古老的石桥,不是缺少必要的维护轰然倒塌了,就是在旧城改造中悄然湮灭了。
我从心灵里深深爱着这块丰厚的土地。这些年,面对因现代化狂潮毁灭了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常州这块素来被人视作全国首屈一指的人文荟萃之地,近年所遭受的人为破坏,我深有切肤之痛。许多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的老城区,除了个别文保单位外,基本上都推倒夷平、大拆大建。很多老城区的历史建筑,在未能认真进行文化鉴定、弄清其价值前,就在推土机的轰隆声中被碾成了碎片。
今天的常州,虽然还冠以“江苏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已经基本找不到一块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了。整个城市的气质不可逆转地丧失了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所应具有的文化风韵。作为当年的江南名府,那别具特色的恬静娟秀、古朴淡雅的风骨,只能在岁月留痕的悲哀中成为旧梦!
常州巷子深、故事长,枕河人家那甜美的梦境被一座座水乡的长桥联系在一起,而如今,那一座座古桥已陆续从新城市的改造蓝图上消失了。
觅渡桥当年为跨子城河的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常州知府李嵩建造,初名舜宜桥,俗名灭渡桥,后改觅渡桥,民国十年(1921)为便民通行,由拱桥改为平板桥,桥面及栏杆为条石板材,今河桥无存。瞿秋白祖祠前的小河小桥无影无踪,“觅渡、觅渡,渡在何处”成了永远的悲歌。 觅渡桥没有了,桥名现如今只留在一所小学的校名里。
世丰桥,跨子城河桥,马山埠与小营前之间,北通成全巷,材质为条石平板,桥两端有桥楣,这在江南石拱桥造型中极为罕见。1924年由工商界人士胡世丰先生独资捐建,江南名士钱名山先生书写桥名,潘鸣球、邱汤等书写桥额(楣)。20世纪70年代造人防工程时被拆除。
水门桥,跨旧城壕,五代十国之一的吴睿帝杨溥天祚二年(956)由刺史徐景迈筑罗城时建造,始称通吴桥,明正统七年(1442)重建,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1950年拆除石拱式桥梁,先改建成石块桥台木桁架,后又换成钢管扶手栏杆,2002年拆除造新桥,沿用旧名。
顾塘桥,又名瑞登桥,跨后河西口在外子城城壕合流处。始建于宋,原苏东坡终老地孙氏馆即在桥东北堍。民国十七年(1928)拆除石拱桥改为条式板桥。通小营前,1951年因填没后河而被拆除。
文亨桥还算好,这座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的古桥,横跨了大运河,全长49.3米,中跨径11.6米,桥面标高9.93米,南北各有台阶49级,文亨桥北为大码头,是颇负盛名的篦箕巷,明清时代,小街热闹非凡,挑梁宫灯彻夜不熄,每当皓月当空,一轮明月穿过桥洞映入水中,“文亨穿月”、“篦梁灯火”,由此得名。1987年,整治运河拆除旧桥,按原桥调转90度移建到市河与运河的交汇处。
江南的老屋和石桥的建造格局,在结构上对人甚有启示,黑瓦白墙,从来就是江南鲜明的特征,小桥流水,一向为江南独有的魂魄所在。
古城是沉默的,它不可能起来反抗你,但历史会记下来的。谁也没想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待批中,又一次被我们自己拆掉了,古老的常州城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悠悠古运河,空悲泣!
谁都不希望这出闹剧再演下去,古城已经不起这样的打击了。自20世纪日军轰炸,特别是近10年来古城改造大拆迁,我们可爱的古城在建设中曾经毁掉了多少人类文明的瑰宝,今后,这样的悲剧应该永远地杜绝。否则,所谓的政绩功劳簿,其实也就是历史的耻辱柱。
常州有人意识到旧城改造大拆迁的政绩有点耻辱,正在努力保护古运诃,将功补过。
常州的“水上旅游风景线”,日前,此规划已跨出实质性的第一步,全省首个运河旅游专项规划——《常州古运河——关河水上旅游专项规划》已经通过相关部门的论证,到2010年底,将初步形成古运河旅游线路格局。东至政成桥,北接常柴桥,南抵清凉寺,河道总长约22公里。规划范围包括河道两侧各500米左右的用地范围,规划总面积约2000公顷,挖掘常州运河的历史底蕴和地方文化内涵,发挥运河作为旅游游线、景观走廊、城市交通等各方面的功能,使古运河成为展示常州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提升常州城市品位的景观河。
常州运河、市河的历史与现状、景观资源与文化特征,规划将常州古运河、及滨河地带划分为两个功能带,即“文化休闲旅游带”和“水上观光旅游带"。其中,文化休闲旅游带以古运河和市河为主,主要功能为整合常州历史明清时期文化,分区段展现运河市井文化、运河商贸文化、近现代民族工业文化、常州名人文化以及宗教文化,通过贯通古时护城河—_市河,展现过去由于运河开通带来的市河乃至常州城的繁荣景象;主要承载城市水上交通与水上观光游览功能,突出现代城市形象。
常州古运河水上旅游专项规划不仅包括历史文化的保护,而且包含了防洪排涝、水利、环保、市政‘管线的铺设等多方面,古运河、水要发展旅游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水质问题,让水起来、流起来,清起来。
应该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目前,京杭大运河正在申遗,国家也将京杭大运河看作重点文保单位进行整体规划,张扬常州的个性,.突出东坡名人故居文化、运河水韵、运河人家、篦梁灯火等地方特色。
常州古运河——关河水上旅游对常州城市起到‘了锦上添花作用,发掘古运河——关
河最终还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市民的人居环境将得到提高,让河流回归城市,市民更加亲近,增加了城市活力和灵气,整个城市的品位都将得到很大
目前,京杭大运河正在申遗,国家也将京杭大运河看作重点文保单位进行整体规划,运河所经过的城市都在打运河牌,常州要走出一条常州特色道路,张扬常州的个性,突出苏东坡等名人故居文化、运河水韵、运河人家、篦梁灯火等地方特色。
常州古运河水上旅游对常州城市起到了锦上添花作用,发掘古运河最终还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市民的人居环境将得到提高,让河流回归城市,与市民更加亲近,增加城市活力和灵气,整个城市的品位都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十几个运河沿边城市中,同时有老(千年)中(几十年)青(正在建)三条运河穿城而过的情景---唯在常州;运河千年古桥耸立在市中心大马路旁---唯在常州;古运河横贯市区主要街道---唯在常州;古运河畔明城墙---唯在常州;千年运河流淌千年名刹前---唯在常州市中心特有一景。
常州几十处小桥已烟淹无踪,市区三条大运河欢迎您大驾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