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and在2004-5-20 21:13:53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西风无雨在2004-5-9 17:14:06的发言:
唐时的长安可以种植竹子,梅树,柑橘,现在是不行的。“泾渭分明”成语也说明,当时渭水是比较清澈的,一些诗人描写渭河是这样的:
“晚来清渭上,一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傍水田”。
“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
“泾渭分明”成语到底是泾水清,还是渭水清?唐时关中地区的河水变清,应当和始于晋末,终于隋的200多年的北方游牧民族进入陇东、陕北和关中有关——变农区为牧区!从另一角度亦涵养了水源。[em01]
[/quote]
虽然现在看来渭河,泾河一样浊,但是研究发现泾水的含沙量目前仍然远高于渭水,这主要由于目前泾水流域的水土流失比渭水流域严重,且是黄土高原区。而且目前渭水宝鸡以上泥沙含量仍然较少。所以距离现在较近的状况应该是渭水清。
转2篇资料:
---------------------------------------------------------------------------------------------------------------------
“泾渭分明”的来历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通常,当渭河含沙量达到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已经很不明显了。
---------------------------------------------------------------------------------------------------------------------
泾渭清浊的演变
清代文人朱维鱼曾经作《渭城竹枝词》十二首,描述陕西咸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其中有一首涉及男女情爱。诗人写道:“君来定识泾水浊,妾意终怜渭水清。生憎流入黄河去,顿教清浊不分明。”读者当然会注意到,诗句中的“泾水浊”,“渭水清”,似乎与传统说法泾清渭浊不同。“泾渭分明”是人们习用的成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关于泾渭之清浊,为什么会有相反的认识呢?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以泾水和渭水的对照比喻“清浊”“分明”。然而究竟是泾清渭浊还是渭清泾浊,历代却有不同的说法。
泾清渭浊之说,最早在《诗经》中已经出现。《邶风·谷风》中有“泾以渭浊, ( 氵是)( 氵是)( 氵止)( 氵止) ”的名句。西汉诗学大家毛苌解释说:“泾渭相入而清浊异”,虽然没有明确说“泾渭”究竟何者清何者浊,但是从语序来看,“泾渭”和“清浊”理应先后对应。我们可以大略推知,毛苌的理解应当是泾清渭浊。此后,东汉学者郑玄为《诗经》作笺注,又有态度明朗的解说:“泾以有渭,故见渭浊。”看来,从《邶风·谷风》的作者到东汉大儒郑玄,都以为泾清渭浊。
不过,后来又有相反的看法。西晋文士潘岳从洛阳前往长安,作《西征赋》写述沿途见闻,其中说到对泾渭的直接观感:“(长安)北有清渭浊泾。”一反前人之说,认为渭清泾浊。《梁书·元帝纪》也有“浊泾清渭”的文字。唐代学者韦挺在《泾水赞》一文中写道:“决渠浊流,属渭清津。”可以理解为将泾水的“浊流”和渭水的“清津”对举。著名诗人杜甫又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等名句。他的诗作中,说到“清渭”的共有9处,说到“浊泾”的共有4处。唐人王维、储光羲、僧皎然、权德舆、柳宗元、欧阳詹、贾岛、李德裕、李商隐、许浑、韩 、吴融、释贯休等,诗文都可见“清渭”字样。白居易作品中5处说到“清渭”,如《重到渭上旧居》诗:“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他在《泛渭赋》中还曾经写道:“泛泛渭水上,有舟沿兮溯兮,当此百里之清流。”因为白氏居处近临渭水,所谓“清流”之说应当真确可信。
南宋诗人陆游《剑南诗稿》7处见“清渭”之说,其中有“我昔从戎清渭侧”句,又如《远游二十韵》:“辕门俯清渭,彻底绿可染。旧史所登载,一一尝考验。”从口气之坚定看,似乎当时人所说“清渭”也是确实的。朱熹《诗集传》也写道:“泾浊渭清,然泾未属渭之时,虽浊而未尚见,由二水既合,而清浊益分。”不过,同样是南宋人,王迈则有“由浊渭而入清泾”的说法。清浊之判断,已经出现异议。元代诗人侯克中则有明确题名为《浊渭》的诗作,其中写道:“浊渭清泾未易论,从他燕蝠自朝昏。商君必欲更秦法,宋玉徒劳吊楚魂。”所谓“未易论”强调“浊渭清泾”确凿无疑。
那么,泾渭两河究竟是泾清渭浊还是渭清泾浊呢?清乾隆帝读《诗经》,不满意“泾浊渭清”的解释“大失经义”,他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作为隐居放言之人是可以的,稽古考经的学者则不能这样,更何况“作君师司政治者”呢?于是特派陕西巡抚秦承恩进行实地考察。秦承恩奉旨亲自先后循泾水和渭水考察其水文状况,并前往泾水之源和渭水之源调查,又特别注意了两水交汇之处的情形。他在考察报告中写道:泾水“其流与江汉诸川相似”,而渭水“其色与黄河不甚相远”,“至合流处,则泾水在北,渭水在南,泾清渭浊,一望可辨。合流以后,全河虽俱浑浊。然近北岸数丈许尚见清,过此七八里外,清浊始混而为一。”据调查,泾水四时常清,只是每年十几天的汛期内河身浑浊,而渭水“水挟沙行,四时常浊,从未见有清澈之日”。秦承恩又进行试验,据说泾水一石澄静之后有泥滓三升许,渭水一石则澄滓斗许。于是乾隆帝宣布了“实‘泾清渭浊’”的考察结论。秦承恩的汇报,作为乾隆帝《泾清渭浊纪实》一文的附录,也收录在《御制文集》三集卷一四之中。这篇可以看作水文史研究和生态史研究重要资料的文书,很可能就是本文开头所引那部辞书中“泾河水清,渭河水浑”说法的由来。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对于泾渭清浊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泾渭两河的清浊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春秋时期是泾清渭浊,战国后期到西晋初年却成了泾浊渭清,南北朝时期再度成为泾清渭浊,南北朝末年到隋唐时期又复变成泾浊渭清,隋唐以后又成了泾清渭浊。”他认为,泾渭清浊的历史变化,与当地植被的保存与毁坏以及水土流失是否严重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在泾水和渭水上游地方开发程度的不同,导致了这两条河流含沙量的变化。比如秦汉时期,泾水上游地区接受了大批移民,农田面积的增大,森林的砍伐和草场的破坏,使得水土严重流失。泾水上游的马连河,当时称作“泥水”,可见河中有大量的泥沙。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族南下,农耕族内迁,大片耕地转变为牧场。据《水经注》记载,“泥水”在当时已经改称“白马水”。可见泾水上游植被有所变化。然而到了唐代以后,相应地区承受了更为沉重的人口压力,森林破坏更为严重,泾水又转而浑浊。渭水流域植被变化对河中泥沙量的影响,也有同样的规律。
回顾中国古代生态史,泾渭清浊的演变,主要的原因是人为的作用。这样的事实,对于今天的人们,也可以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王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