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431阅读
  • 194回复

[地名由来]济南名泉泉名及由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04-04-23
濯缨泉
濯缨泉为金代《名泉碑》明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属"珍珠泉泉群"。取《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洗,可以濯我缨"句之意命名。此泉因明成化二年(1466)德王朱见潾建德王府時圈入,故亦俗称其为"王府池子",清初廢德王府,建山东巡抚院署时,又将其划出院墙外,因此此泉现位于王府池子街中段路西。泉池呈不规则形式,长约30米,宽约10米,池岸石砌。池东南隅立《重修濯缨泉记》石碑,由济南市书法家胡连珠书丹。盛水季节,泉池水势甚旺。数十处泉眼,处处水涌若珠。池内水藻摇曳,游鱼戏逐。池岸民居错落,曲巷藏幽。水流成溪,穿民居,过起凤桥,流经百花洲,注入大明湖。据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记载:"濯缨泉,味最清冽。刘寄庵试以煮茶,诗云:七十二泉水,酌来多腐陈。如斯方知味,不解定粗人。妙在回时美,全从澹处真。未妨烹苦荈,祇用慎劳薪。"如今,泉池经清淤、池岸重砌后。周围环境得以美化。南北岸边杨柳婆娑,树丛之间藤架遮荫,酷暑时,附近居民多来此乘凉、品茗。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04-04-23
舜泉
舜泉,也称舜井。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圆井形,世传为虞舜所凿,故名。此处原有规模宏大的舜庙,舜泉即在舜庙重华殿前。舜井甚有名气,欧阳修、曾巩、苏辙、元好问等文学大家多有赞咏。有关舜井的传说,起源很早,汉刘向《列女传》、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皆有记载。相传,舜的父亲、继母及其弟弟象,设计害舜。父让其淘井,待舜下到井底,象即刻用石板将井盖死。舜在惊慌之时,发现井壁北侧有一缝隙,露出微光,水从缝隙流出,舜便随着流水钻进弯曲的洞穴,行十丈左右,洞穴豁然变大,与另一井相连,通向地面,舜从井出回到寓室。继母和象以为舜死,便去舜的寓所收拾遗物,进门一看,舜正端坐在室内抚琴,两侧娥皇、女英二妻陪侍,母子二人羞愧难言。又相传,大禹治水时,舜井常有蛟龙出没,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庶民怨声载道,叫苦连天。大禹前来捉拿,用铁索将蛟龙锁在井里,所以井内至今仍有铁链悬在上面。1985年于舜泉处建起舜园。门外北侧即为舜井,舜井旁新修水池,层层叠石,清流淙淙。迎门为喷泉假山,山上置“舜井锁蛟”雕塑。园内竹影移墙,藤蔓附壁,绿草如茵,小溪潺?,秀石卧波,整个庭园显得典雅玲珑。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04-04-23
香泉
舜井西有香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著录。其味“甘芳香甜”,故名。清末民初曾一度失迷。原在舜庙西庑下,后位于济南第六十五中学校院内,为一石砌水池,水势尚好。明《历乘·卷十八》记载,该泉六十年一发大水,沿街绕墙,流入大明湖,数月方休。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泛滥成灾,“横溢满城,道生鱼鳖”。“文化大革命”时建教学楼,将该泉填埋于教学楼西南墙角下。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04-04-23
杜康泉
杜康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在刷律巷59号院内。此处原为舜庙西侧娥英庙。泉池呈圆井形,砖石砌垒,直径1米,深4米余。常年不涸,水质甘美,居民汲之烹茶为炊。相传杜康以此泉水酿酒,故名。后来,因花墙子街北煮糠泉讹称为“杜康泉”,为了区别,也有人将此泉称为“古杜康泉”。1993年刷律巷拆除,建设新大新商厦,该泉被填埋在大厦东侧。唐宋以前,舜庙处不只三泉,而是众泉争流,水面宽阔,水势颇大。有鱼有鳖,有菱有荷,灌溉养殖,其利甚大。众泉汇流成溪,注入大明湖。《水经注》称此溪为“历水”,称大明湖为“历水陂”,舜井等泉即为历水之源。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04-04-23
寿康泉
寿康泉在南门桥西,护城河南岸。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昔日寿康泉泉眼很多,水泡从泉底冒出,袅袅上升,浮出水面,化为潺潺细流,注入护城河内。岸边植有垂柳,绿荫如盖。冬天大雪纷飞,冰封大地,可寿康泉水却依然雾气蒸腾;夏日炎热,地面滚烫,而这泉水却清冽透凉。附近居民皆用此水烹茶为炊,因此出了很多百岁老人,便将这泉命名为寿康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仲冬,当地老者王瑞等人立碑志之,正书“寿康泉”三个大字,并记文二行。(见清道光《济南金石志》)寿康泉(1996年)  寿康泉曾一度被济南中药厂盖宿舍楼填埋。1986年修建环城公园时重新修复。泉池呈长方形,长8米,宽6米,周围饰以雕栏,水势颇佳,叠水漫流入河中。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04-04-23
芙蓉泉
芙蓉泉为金代《名泉碑》、明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芙蓉街69号院内。属"珍珠泉泉群"。泉池以清石叠砌,长10米,宽5米,深3米,呈长方形。泉岸墙壁和石栏上嵌泉名石刻(魏启后题写)和《重修芙蓉泉记》(任远撰,兰涛书),南璧嵌魏启后手书晏璧《芙蓉泉》诗:"Ze(山+昔)华紫翠削芙蓉,山下流泉石涧通。朵朵红妆照清水,秋江寂寞起西风。" 泉水由地道水沟北流,分为二支,一支入原府文庙泮池,再折东,又北流,汇入百花洲,最后入大明湖;另一支西流,由地沟穿原贡院内华笔池、凤翥池,注入大明湖。金元以来,泉池附近曾建有姜家亭、瞻泰楼、芙蓉馆等重要建筑。清代乾隆年间,诗人董芸层寓居于此,作《芙蓉泉寓舍》一诗。诗曰:"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历下山水纪略》一书便是诗人在芙蓉泉寓所写成的。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04-04-23
云楼泉
云楼泉为近代《名泉碑》和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位于珍珠泉大院西邻,刘氏泉南,西更道街4号院内。因其附近原有元代张宏所建的白云楼,故明刘敕《历乘》、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记》皆称其为"白云泉"。泉池现呈井形,泉水常年不涸。夏秋盛水季节,泉水水位上升,几与地面平行。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04-04-23
太乙泉
太乙泉为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位于小王府池东侧(原王府池街41号院内),属珍珠泉泉群。泉池以石砌垒,呈圆形,直径0·8米,深1米。过去曾为附近居民饮用水池,后将泉池覆盖上建小房。该泉于1994年列入济南名泉抢救修复计划,据悉修复工作将于2002年完成。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04-04-23
沃泉
沃泉为民国《济南大观》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原座落于珍珠泉西北,属"珍珠泉泉群"。现已失迷。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04-04-23
散水泉
散水泉为金代《名泉碑》和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珍珠泉以东约70米处,属"珍珠泉泉群"。因泉水由池底汩汩涌出,水流而复返,聚而复散,故名。泉池石砌,呈方形,长、宽各1·6米,深2米,四周护以石栏杆。池南镌"散水泉"名刻,系由李予昂于1981年题写。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04-04-23
朱砂泉
朱砂泉为金代《名泉碑》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属"珍珠泉泉群"。原座落于芙蓉街94号院内,1994年被覆盖于水泥地下,2002年经抢救修复。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04-04-23
腾蛟泉
腾蛟泉位于王府池子街北段路东,为清代郝植恭《济南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属珍珠泉泉群。因泉西侧旧时竖有"腾蛟起凤坊"而得名。泉池呈长方形,长、宽各1米多,深1·5米。盛水季节,泉池水面距地面仅半米多,伸手便可取水。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04-04-23
神庭泉
神庭泉为《济南市志》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位于王府池街41号院内,属珠泉泉群。泉池呈方井形,此泉原为无名1994年济南市建委组织调查时新拟名。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04-04-23
鱼池泉
鱼池泉为明晏璧《七十二泉诗》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晏璧诗赞曰:"姜家亭畔水涟漪,无数锦鳞逐浪吹。只恐桃花春浪暖,龙门一跃化天池。"根据晏诗考证,此泉位于姜家亭畔,因池内蓄养无数锦鲤而得名。然而清道光《济南府志》却记载此泉"在汪家亭内"。"姜家亭"与"汪家亭"究竟是否为一地,今在何处,因无文献可征,无从考究。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04-04-23
溪亭泉
溪亭泉为金代《名泉碑》、明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之一,晏诗称其为"王氏溪亭泉"。位于珍珠泉东8 米处假山下,属"珍珠泉泉群"。因泉畔溪水潺湲、亭阁翼然的园林景物而得名。泉池于1980年重加整修。新建的泉池由自然石砌成,呈长方形,长2米,宽1·8米,深2米,南、西、北三面围以铁栏,东岸为太湖石叠成的假山,古朴自然。山石上镌有王讷(墨仙)题写的泉名。泉水清碧晶莹,别有情趣。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04-04-23
小王府池
小王府池为《济南市志》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因临近王府池(濯缨泉),但规模较小,故名。又称"老王府池子"。位于王府池街37号门前。泉池呈长方形,以碎石砌垒。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04-04-23
玉枕泉
玉枕泉为《济南市志》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坐落于王府池街9号院内,属珍珠泉泉群泉池呈长方形。此泉原为无名泉1994年济南市建委组织调查时,新拟名。
只看该作者 67 发表于: 2004-04-23
平泉
平泉为《济南市志》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位于平泉胡同(金菊巷1号院内),属珍珠泉泉群。泉水清列,四季不涸。
只看该作者 68 发表于: 2004-04-23
灰泉
灰泉为金代《名泉碑》和明晏璧《七十二泉诗》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属"珍珠泉泉群"。位于王府池子街中段濯缨泉西北隅。泉池呈方形,长3米,宽2米,深1米,石砌池岸。泉水涌出后,穿过其东岸墙下的出水口,与濯缨泉水相会,经过曲水亭小溪,流入百花洲,注入大明湖。此泉古时水面甚广,称濯缨湖。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濯缨湖,在城内倚北,合珍珠泉、散水泉、濯缨泉、朱砂泉汇为湖,围广数亩。本名灰泉,元人改今名
只看该作者 69 发表于: 2004-04-23
知鱼泉
知鱼泉为金代《名泉碑》和明晏璧《七十二泉诗》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晏诗称"知鱼池泉"。位于王府池子街6号院内,属"珍珠泉泉群"。此泉,《齐乘》谓在灰泉东南,而据清李图《知鱼泉》诗,后划入官宦府邸中。(《知鱼泉》:"旧闻开府邸,中有知鱼泉。")此后则消失。直到20世纪50年代,始经居民蔡姓挖掘修复。现泉池呈井形,直径06米,深3米,水清,味甘冽。池畔墙壁上嵌"知鱼泉"石刻。
只看该作者 70 发表于: 2004-04-23
南芙蓉泉
南芙蓉泉为《济南市志》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座落于芙蓉街132号院内,属珍珠泉泉群。泉池用砖砌成。,长0·6米,宽0·5米,深2米,呈方井形。泉水常年不涸,其水位不受季节影响,故被当地居民誉为"神泉"。原有砖刻泉名碑,已失落。
只看该作者 71 发表于: 2004-04-23
起凤泉
起凤泉为《济南市志》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坐落于起凤桥街9号院内,属珍珠泉泉群。泉池呈长方形。此泉原为无名泉,1994年由济南市建委组织调查时新拟名。1999年列入抢救修复计划2002年将完成修复工作。
只看该作者 72 发表于: 2004-04-23
濋泉
濋泉为清郝直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珍珠泉东约30米处。属"珍珠泉泉群"。据清朱彝尊《濋泉记》记载,此泉出现于清康熙七年(1668),以《尔雅·释水》中"水自河出为灉,济为濋"之意,起名为濋泉。泉池呈方形,由块石垒砌,长、宽各1·5米,深2·5米。此泉曾于1951年秋重加修葺,四周饰以石栏。水自池底岩隙涌出,清澈见底。泉池北壁嵌篆体泉名刻石,由山东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书法家王讷(墨仙)书写。
只看该作者 73 发表于: 2004-04-23
刘氏泉
刘氏泉为金代《名泉碑》和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曲水亭街南首河边、西更道街北端路西,属"珍珠泉泉群"。泉池曾在20世纪60年代被埋没,1998年12月修复。现泉池呈井形,长、宽各25米,深3米,周装雕石栏杆。水自池壁隙缝流出,汇为清池,又自泉壁孔中西流,汇河水,又北流,经百花洲,流入大明湖。
只看该作者 74 发表于: 2004-04-23
孝感泉
孝感泉在原西门内孝感坊北,今趵突泉北路22号院内。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池以石砌岸,长3.4米,宽2米。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十九》载:“孝感水在县北门……耆老传云,昔有孝子事母,取水远。感此,泉涌出,故名‘孝水’。天宝六年敕改为‘孝感水’。”又据《山东通志》载:元代一名叫刘琮的孝子,其父久病卧床,他精心服侍,用尽家产。家距水源甚远,必须每天到远处取水,因而感动神灵。一日,刘琮刨地,得金一窖,取尽后,忽涌一泉。刘琮用掘得的金子买药并汲此泉之水煎熬,父亲病愈,活到百岁,所以人们给这泉取名为“孝感泉”。后来,刘父寿终,刘琮削发为僧,并把宅舍捐给寺院,这寺改称孝感寺,后又改为太平寺。古时孝感泉处,翠竹蔽日,清流潺潺。其后,太平寺废,孝感泉依然存留,而且水势尚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