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
英国人麦克唐纳·史蒂文森爵士为中国制定了一个铁路线路计划,其中“
从镇江经过天津、北京作为扬子江流域的一条大干线”就经过
淮安,史蒂文森将这一计划进呈给清政府。可惜这位工程师来得太早了点,那时清政府还没有接受铁路。同治七年(1868),
英国公使阿礼国向清政府建议由英国人出资于
高邮湖东运河堤上修铁路,“筑堤所需工费,即可并入制造铁路应用工之内。”当时总理衙门回覆道:筑堤经费由中国自筹,“铁路一节,并非谓其无益,实因与中国情形不宜”。推测起来还是没有接受的意思。
洋务运动兴起后,洋务派人士开始提出中国应当仿造铁路,而
清江浦(今淮安)至京城的线路成为首选,以与清江浦而南的运河水路相接,从而改变清江浦以北旱路通行。首要的便是
李鸿章。《清史稿.交通志》卷一“铁路篇”的第一节:“铁路创始于英吉利,各国踵而行之。同治季年,海防议起,直督李鸿章数为执政者陈铁路之利,不果行。”光绪三年(1877)六月一日李鸿章致郭嵩焘的信件,其中写道他在同治十三年(1874)“极陈铁路利益,
请先试造清江至京,以便南北转输。”而当时
恭亲王奕忻“谓无人敢主持”,计划流产。其后,
薛福成、马建忠、刘铭传、左宗棠、康有为等人都曾提出修筑清江至北京铁路。可惜,由于保守派的阻挠,这些计划均未得施行。
光绪七年(1881)李鸿章又提出将
京淮铁路南延至镇江:“
清江一路既开,则由清江以至瓜洲不难续造,从此直、东两省,内地征兵运饷,直达江海,其迅捷必十倍于曩时。”光绪十二年(1886),
曾纪泽提议
沿运河修筑京镇铁路。
由于经济地理位置的重要,清江至北京的线路设想成为清廷上层人士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主张的人多,反对的人也多。反对修筑通达清江浦的意见主要有三,一曰洋人会于清江求开口岸。内阁学士张家骧在其《未可轻议开造铁路折》中写道:“溯自各国通商以来,凡海口有码头地方,洋人无不盖造房屋,置买地基。清江浦乃水陆通衢,若造成铁路,商贾行旅,辐辏骈阗,必较之上海、天津更为热闹,洋人工于贸利,其从旁觊觎,意想可知。虽该处无设立码头条约,而未必能禁其往来,设或借端生事,百计要求,则将何以应之?利尚未兴,患已隐伏。”光绪十年(1884),徐致祥在《论铁路之害折》中类似写道:“夫清江为水陆要冲,南北咽喉,向非通商码头,铁路一开,夷人必要求此地置造洋房,增设货栈,起盖教堂。以咽喉冲要之地,与夷共之。”二曰有引敌资敌之嫌。清江与北京间的千里之遥,变得近如咫尺,铁路很可能被列强利用,“恐转便敌人来犯之途”。光绪十年(1884),汪正元在其反对修筑铁路的奏折中称“由西山而渐及天津,由天津而渐及清江浦,九折之坡,等于平原,千里之遥,近如咫尺,其能自固门户哉?”三曰毁坏田庐、坟墓以及夺轮船招商局之利云云。
到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经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终于宣布“力行实政”,第一条即是“修铁路”。而此时主张修筑北京(或天津)至清江浦铁路的人尤其多,
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刘铭传、曾纪泽、刘鹗等人都认为中国应该先修这条铁路。该年六月,光绪帝令
张之洞筹修
清江至京铁路,然以外发生,
张之洞坚执己见,要求先修筑卢汉铁路(京汉铁路)。由此,通达清江浦的铁路从说法到实施都开始走上绝望之路。
1895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上书
直隶总督王文韶,建议借外资修筑天津至镇江的“
津镇线”铁路。刘鹗是江苏丹徒人,在扬州活动多年,通数学、水利,是当时有影响的弃官经商的“下海”名人。
1898年9月,英、德资本集团背着中国,在
伦敦举行会议,擅自决定承办津镇铁路(
天津至
镇江)。清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于1899年,清政府和英德银团签定了《津镇铁路借款计划草合同》,并规定自天津至山东峄县段由德国承筑,峄县至镇江对岸的瓜镇段由英国承筑,确定由外资筑路。
津镇线的南段进入江苏的线路为: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
但历史总是奇怪而复杂的,津镇线的筹备正好碰到了1900年的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之一,就是当时中国从上至下出现了强烈反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内地路矿资源渗透的情绪。于是津镇线计划很快搁浅。刘鹗后来也因私售仓粟罪被发配新疆。到了1905年前后,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收回路权运动,而英德方面在“津镇线”问题上态度十分强硬。于是清政府左右为难之中,1908年1月,与英德银行代表签定
《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
弃“津镇线”,改修“津浦线”。南段取道安徽,至南京浦口。
清政府为何弃“津镇线”,改修“津浦线”?这是个关系扬州以及苏中、苏北命运的历史之谜。扬州文史研究前辈汤杰先生说,解释之一是当时的扬州盐商害怕津镇线的修建势必影响到自己的住宅、坟地、园田的利益,于是四处奔走,发挥影响力,阻止津镇线。其二,当时镇江的仕绅也坚决反对建津镇线,因为津镇线建成,扬州必然非常繁盛,将可能取代镇江的作用。津镇线究竟为何突然该道,取道安徽,使扬州为何失去此次千载良机?还有说法若干。是扬州盐商,是两江总督,还是最高决策层改变了初衷,影响了事情的发展?这其中必有一个大的利益调整问题。 笔者认为,扬州盐商是从扬州主观方面做的解释之一;除了扬州自身的因素外,不排除其他城市的因素可能极大地影响了事情的发展。史料记载,就在津镇线草案被搁置悬而未决的1903年7月,英国与清政府就签定了沪宁铁路借款合同,拟建沪宁线,沪宁线从上海到南京。1905沪宁线开工,1908年竣工。就在沪宁铁路即将竣工的1908年1月,“津镇线”被改为“津浦线”。津浦线于1908年开始修建,1911年津浦线建成通车。
(1908年1月31日,鉴于沪宁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张之洞、袁世凯奏明朝廷,终于确定了津浦铁路进入安徽到达浦口的计划。1908年4月1日沪宁铁路先于津镇铁路建成通车,并举行通车典礼,随后开始正式投入运营。这条铁路的修建与正式通车,使当时的清政府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如果按原计划的线路,南京将被丢在主干线以外,这座古城无论在历史上或在当时,都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认真考虑。二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定,军事因素被放到首要位置,铁路不经过战略要地徐州和蚌埠是不可想象的。三是已经在淮南发现了煤矿,也是促使铁路往安徽靠近的原因之一。因此,改津镇铁路为津浦铁路,线路由徐州西南行,改经安徽的宿州、蚌埠、滁州而达浦口。) 事实说明,沪宁线大大影响了津镇线原有的规划。事实上,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津镇线建成,那么势必存在从北方过来的火车过江的问题,当然从扬州到镇江最为便捷,如果这样的话,
南京就必然会落在北京到上海的中国交通大动脉以外,津镇线加沪宁就必然成为第二条大运河,让南京近在咫尺,可望可及,但却无法得利。 于是历史的天平向另一座城市倾斜,扬州被绕开了。这就是城市之间的交通竞争,它无情地决定了一个甚至一批城市在100年里的命运。
在津浦铁路通车的12年后,朱自清在浦口车站告别父亲,离家北上。心中充满对父亲的歉疚和浓浓的离愁。许多年后,朱自清将这段回忆写成散文名篇《背影》。《背影》也讲出了世纪初扬州人的困境。一个事业上失败的父亲,要到南京去谋事,一个憧憬未来的儿子到北京去读书。
这也是扬州人外出典型的两种谋生经验,即一是打工,二是上学。而这种方式100年来依然没有变化。那个年代,扬州人与这对父子一样,北上一般都选择去浦口走津浦线,南下则多是过江从镇江乘火车走沪宁线,旅途的艰辛、送别的长久都频添了扬州游子多少的离愁别绪。这种离愁别绪100年后的扬州人也依然在感受。
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把“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立志全心全意为国修路。袁世凯授其“全国铁路全权”。其间孙中山到镇江考察,提出修建瓜洲至清江的铁路。这意味着扬州可以和津浦铁路连成一线。但此方案被北洋政府否定。至1925年,北洋政府修成了
陇海线徐海段,初步形成了江苏境内的铁路格局。扬州,再次被中国现代铁路网所抛弃。
[ 此帖被山川形便在2016-03-07 00:4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