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隆沙在崇明县西北,城桥镇东北约16公里处,濒临长江北支水道,原来为长江沙洲,20世纪30年代淤涨出水面,60年代与崇明岛相连,面积约16平方公里,有公路接北沿公路,渡轮通江苏省启东市三和港、海门市灵甸港。岛上江苏省建有农场。
沧海桑田
半个世纪,永隆沙沧海到桑田
人们爱称“长三角”是以上海为龙头的一条巨龙,崇明岛是龙舌,而位于崇明岛北沿的永隆沙则是龙舌上含着的一颗明珠。
早在半个世纪前,靠近长江口的一块梭子形的沙背渐渐浮出了水面,由于沙背上全是铁板沙泥,不仅不长一毛,而且溜光滴滑,一脚踩上去,连印痕也不留,人们便称其为“石头沙”。后来,有人以她位于启东县永隆镇对南,便取名“永隆沙”,这个名字得到大家认同,于是“永隆沙”便成了这个沙背的正式称呼。这块沙背东塌西涨,不断西移,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便移到了现在的位置,即西至灵甸镇对南,东至启东县三和港对南,沙背上的铁板沙泥也渐渐被黄土覆盖,人踩上去能陷下半身,不能自拔。
1966年起,海门县财政局芦荡办事处派出员工到永隆沙上“种青”。所谓“种青”,就是在沙背上种植芦苇,以固定并改良土壤。这是一项极其艰苦而又充满诗意的劳动。每逢潮平之时,用小船满载芦根开到沙滩,待潮水退到仅能在港梢里行船时,船边行边抛下芦根,待到沙滩露出水面时,人便精赤条条下到沙滩,一边匍匐前行,一边将身旁的芦根插进淤泥。涨潮前人必须返回船上,这时整个儿已是一个泥人了。权且穿上衣服,回家后跳到河里洗吧。如此辛苦的劳作,换来的是沙背上生长起郁郁葱葱的芦苇,并迅速蔓延开来,整个沙背便披上了茂密的绿装,一片生机。至1968年,永隆沙已成了茂盛的芦苇荡,泥土也趋于结实。
这时,海门、启东两县都决定围垦永隆沙,申报到南通专署,由专署有关领导出面调停,确定以启海交界处的两通港向南的延伸线为界,东边归启东县,西边归海门县。1969年冬,县里调遣3千多民工开赴永隆沙筑堤围垦。1970年3月,即以首期围垦的近3千亩土地在芦草棚里成立“国营海门县永隆沙良种繁育场”,为县属事业单位。由王浩、包场、东兴、厂洪、常乐等公社拆迁来的200多户农户成为永隆沙的第一批居民——永隆沙农场职工。
1975年,县里组织悦来、四甲、三厂三个区十几个公社的数千名民工,以区为单位,分别对永隆沙的南沿、北沿以及永隆沙西端与永隆沙仅相距几十米的海永沙实施二期围垦。先在永隆沙和海永沙之间打坝连接,不到一年,两沙之间即涨满,连成一体。与此同时,南沿也迅速涨滩,与上海市长征农场连成一体,仅以开掘的一条匡河为界。至此,永隆沙已成为崇明岛北沿的一部分了。
1976年,四甲片七个公社拆迁户到海永沙定居,组建永西村(后因“海坍”,原新建公社拆迁户搬至农场范围内,原王浩公社拆迁户全部退回老家);悦来片六个公社拆迁户在永隆沙北沿定居,组建永北村。是后,临江公社拆迁户又分出一半搬到永隆沙西南沿,组建向华村;三厂片的汤家、厂洪、常乐三个公社拆迁户在永隆沙南沿定居,组建沙南村。从此,永隆沙海门部分形成了“小国营(农场)拖大集体(四个行政村)”的格局。
1993年3月,永隆沙建立了基层行政机构——海永乡人民政府,与农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下辖四个行政村(2001年合并为两个)。
30多年沧海桑田的变迁
来,第一代拓荒者以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硬是把永隆沙这块芦苇荡改造成肥沃的良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们又凭借过人的智慧,将制种玉米的亩产量从百几十斤提高到七八百斤,还创研了西瓜棉花种植茬口,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经济效益。第二代拓荒者购买了拖拉机、农用卡车经商贩运,或者干脆携家带眷去西部地区经商,努力把生活水准推向小康。
随着南隧北桥工程紧锣密鼓筹划开工,海永乡这块几近自然状态的净土成了国内外众多大投资商青睐的宝地,可以预见,海永这颗龙舌上的明珠,将会焕发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