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919阅读
  • 244回复

[综合]东北拉响人口警报:加速减少已影响经济复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whz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7-14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东北拉响人口警报:加速减少已影响经济复苏
发布时间: 2015-07-14 09:17:02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作者: 李新玲 张莹 吕博雄 陈墨  |  责任编辑: 孟超


董程越来越觉得孤单,早晨一起锻炼的人越来越少。30多年前一起进厂的伙伴,现在大部分都离开了,有的几年前就到北京、天津、深圳重新找工作,还有很多人去“关内”给孩子带下一代。

“原来小区周围好多饭馆,干得好的,吃饭时都挤不进去,这两年人少了,饭馆关了不少。”董程是齐重数控(原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的职工。该厂鼎盛时号称万人大厂,近些年经过系列调整现在只有1000多人。他所住的顺意小区,今年以来周围关掉的饭馆就有八九家。在房产交易网站上,这一带二手房平均价格也从去年的5500元降到今年的4800元左右。

“人少了。老人都各自想办法走了,年轻人来得也少了。”董程的同事有管厂里宿舍的,十多年前,大学毕业生分来的时候,五六百人把宿舍挤得住不下,现在少多了,只剩100多人。

位于黑、吉、内蒙三省区交汇处的齐齐哈尔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商品粮、畜牧业基地。包括第一机床厂、第二机床厂、一重、车辆厂等在内的“七大厂”造就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辉煌,如今只有一重和车辆厂效益尚可。董程的工资也从2010年开始不断下降,现在拿到手的不到1000元。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到北京工作1年多,工资不高,租五环外的房子,非常辛苦,回到齐齐哈尔又找不到工作。董程不愿让孩子待在家里,不断劝他南下,去天津或者干脆去深圳找工作。

根据齐齐哈尔市统计局数据,按户籍人口统计,2014年齐齐哈尔市共迁入48075人,迁出85854人,净迁出37779人。对比2013年统计数据,齐齐哈尔市户籍人口净流出数量为25381人,流出速度呈加快趋势。

不仅是齐齐哈尔,整个东北地区都是大量人口流出。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减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入36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东北人口在加速减少,并已严重影响到其经济复苏,东北人口危机的警报已经拉响!

超超低生育率低于日本

赵艳华的工作越来越轻松,因为出生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少。赵艳华是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分娩室护士,从1984年开始,31年里不知有多少个婴儿经她的手来到这个世界。

今年正月初七,中国青年报记者见到赵艳华。产科一层楼显得空空荡荡,走廊上只有护士站的几位护士,病床也空了一大半。当天上午只有一位产妇分娩。赵艳华翻着《分娩登记簿》:“现在一个月只有五六十个婴儿出生,而在我刚参加工作的1984年,一个月出生的婴儿有两三百。”

“1984年,分娩室一个班(早8时到晚6时)是3个护士,现在1名护士就足够了。”工作越来越清闲,绩效奖金受到了影响。赵艳华说,现在已经没奖金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生育率分别为1.03%、1.03%和1.0%,远低于全国水平的1.5%,仅比北京、上海等极少的城市略高,甚至比日本和韩国都要低。按照国际标准,低于1.3%被称为“超超低出生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一个从鼓励生育、节制生育、限制生育、计划生育的过程。由于东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城镇化水平较高,工矿大型企业多,计划生育执行较好。赵艳华的小孩已经长大,很喜欢孩子的她从来没想过生二胎:“因为知道国家政策不允许。”

黑龙江省社科院的罗丹丹在《黑龙江省人口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中,梳理了一系列数据:“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一直在1%以下,全民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2012年为0.73%,2013年为0.69%,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8%,与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相比,长期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仅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

东北的少子化也在罗丹丹的研究范围之内:“2012年黑龙江省0~14岁的少儿人口为452万人,与19年前的1993年相比减少了429.6万人,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4.2%下降到11.8%。少儿人口大幅减少降低了人口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从1985年的48.5%下降到2013年的14.9%,但也带来了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减少,几年前黑龙江省就出现了民工荒和用工荒。”

东北未富已先老

与低出生率相伴随的,是老龄化程度加剧。2012年年末,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69.8万人,占总人口的14.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40.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8%。从1995年到2012年的17年间,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口比例均增长了两倍,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1995年的7.4%提高到2012年的14.8%,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则从4.4%提高到8.8%。

2013年,黑龙江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58.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据预测,2020年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765万,老龄化水平将达19%;2045年黑龙江省老龄化水平将达33%以上。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许宏伟认为:“老龄化问题在东北地区比其他地区更甚。超低的出生率和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离去,使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更严重的老龄化现象。截至2013年,辽宁老年人口已达到789万人,占辽宁总人口的18.5%,而全国老年人口占比为14.9%。”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许宏伟博士提到,他曾做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按照现在在读的学生人数进行推算,现在的有些大学以后将面临招不到学生的情况。

罗丹丹认为,黑龙江省未富先老现象严重。2012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760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3,仅高于青海和甘肃;2013年黑龙江省GDP总量位居全国第17位,而GDP增速全国倒数第3;2014年一季度黑龙江省经济增速全国垫底。相比之下,广东等南方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其人口老龄化程度却远低于黑龙江省。2014年,广东省GDP总量全国第一,但其2012年年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仅为7.06%,刚刚进入老龄社会,相当于黑龙江省10年前的水平。

年轻人生育欲望低

2014年4月22日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已经出台“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后,黑龙江省开始正式实施。截至目前,已有6484对“单独夫妻”拿到了“二孩证”,但仅占符合政策夫妻数量的1.6%,低于全国8.3%的整体水平。媒体报道显示,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的二孩申请也均低于预期。

黑龙江省计生部门几年前曾对80后是否会生育二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100240名20岁至30岁的被调查者中,表示不想生两个孩子的占69.9%。

2014年5月,国家卫计委在黑龙江省所做的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显示,黑龙江省的流动人口中想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比例仅为1.8%。

“东北人现在普遍有这么个意识,生孩子不划算,多生更不划算。生孩子成本过高,让人望而生畏。”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付诚发现长春这种现象更突出,“这几乎成了一个共识,收入不高,养孩子的成本大,占了家庭支出很大比重”。

“东北实行现代化、工业化在全国都是比较早的,城镇化程度也比较高,城里人多,计生政策在城市的执行也比在农村彻底得多。”付诚认为。

少子化在长春已经体现出来了,出现大量丁克家庭,普遍推后生育,适龄青年不生育,过去生育年龄在二十三四岁,现在二十七八岁,这个周期在变长。

“我认为应该尽快放开政策。”付诚说,单独二胎政策实施遇冷正说明了可以进一步放开政策,“不可能出现人口井喷式的增长,人们自己会去权衡,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如此”。

付诚提到了一个概念:“家庭责任传承”。“现在东北人好像没有多生孩子这个概念,上一代是独生子的,下一代基本是一个。年轻人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不是主动要生孩子,而是在老人‘威逼’之下生的,没时间、没精力多生孩子,生完一个任务完成。”付诚认为,这表明伦理上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更为自私了。

危险的因果循环

“我在东北工作过,算是半个东北人,讲话也就不客气了。你们的数据的确让我感到‘揪心’啊!”这是今年初在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的几句不中听的话。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GDP增速最低的五个省份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均在其中,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均低于中部、西部和东部。

“整体复苏的迹象不明显,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7.6亿元,同比增长5.8%。主要经济指标低于预期,农业生产不利因素较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堪忧。”这是齐齐哈尔市发改委一份文件中的数据,还有一些企业的具体数据,“一季度,齐重数控实现工业总产值0.4亿元,同比下降57%;齐二机床0.5亿元,下降17.5%;北满特钢6.8亿元,下降29.8%……”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冯蕾分析,辽、吉、黑三省的支柱产业高度相似,均以装备制造、石化、农产品等初级品为绝对主导。由于国内投资增速下降的大趋势,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大背景,这种产业结构极易遭受区域外需求变化、国际价格变化的冲击。因此,高度依赖重工业、初级产品的东北三省遭遇经济下滑,不足为奇。

经济的不景气反过来加速了人口外流。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到,2010年辽宁省人口流出地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吉林省人口则主要是向辽宁、北京、黑龙江流动;黑龙江省人口则主要向辽宁、北京、山东、河北、天津流动。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5)》一书中对于黑龙江省人口外迁也有具体的数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黑龙江省外省流入人口为50.6万人,流出人口255.4万人,净流出人口达204.8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2.6倍。

罗丹丹认为:“这说明黑龙江省人口迁移流动仍延续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净迁出趋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北京和天津取代内蒙古和吉林,成为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的主要流向地。黑龙江省跨省流出人口逐渐放弃依据地缘优势而形成的传统流向地,越来越多地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经济需求成为人们外出流动的主要动力。”

东北师大韩俊江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孔雀东南飞’,人都往南走了。大学也是这样,像吉大、东北师大这在全国都是有点名气的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不是养人的地方。人才成长起来都到南边各院校去了。”

付诚在研究中发现,吉林省外出农民工大概有200万~300万人,“最初都是在周边流动,不敢走太远,越来越熟悉以后,流动区域逐渐变大”。

从清末开始,东北吸引了众多的开荒者。“闯关东”是当年山东一带向关外移民,寻求生路的缩影。但现在,东北人开始反向流动,青岛、烟台、威海等山东沿海地区流入大量东北人工作。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王晓峰发现,东北边境地区农村人口流出已经跨境。他2011年在黑龙江省3个边镇县市发现,跨境流出到邻近的俄罗斯、韩国等务工或学习的人口,占到流出人口的20%。

东北率先遭遇人口断崖

面对不断增长的流动人口数量,有学者认为:“人口流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是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达地区主要表现在人口流入,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经济落后地区主要是人口流出。”

“由于流出的人口大多为中青年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对于人口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王晓峰认为,“东北边境地区,人口总量增长缓慢,村屯人口减少,分布零散,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口流失严重,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

除了经济,人口危机还影响到了其他领域,例如教育。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多个省份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未完成计划的情况。辽宁省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多年未见的生源严重短缺情况。该省50个招生单位招生总规模30594人,录取28335人,缺额2259人。

当然,研究生报考人数减少有多种因素,如学历价值、就业取向等。不过,考生对于学校和地域的选择,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据报道,在辽宁省今年考研的教室里,空位比比皆是。统计显示,100名考生中,有13人弃考。来自辽宁省招考办今年1月6日的数据,201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6万多人,有8000多人“弃考”。

从跨省流入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东北三个省份流入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其他省份偏高,而流出人口大都是年轻人,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流入省份的年龄结构。

“20~64岁劳动力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日本、欧洲都是在20~64岁人口达到止涨回跌的拐点前夕就出现经济危机。东北在2013年达到拐点,经济也开始减速,辽宁、吉林、黑龙江经济增长率从2011年的12.2%、13.8%、12.3%,逐年下降到2014年的位居全国倒数。”《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博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提供了一些数据,“2010年全国0~14岁儿童占总人口的16.6%,东北三省该比例只有11.8%,意味着东北后备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今后劳动力下降的速度将远超过其他省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贾玉娇曾经对吉林省劳动力资源进行过数据分析。她发现,1982年吉林省15~34岁的人口占劳动力资源的66.32%,是劳动力结构最年轻的时期。到1990年这一区间人数比例下降到62.31%。到了2000年和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体现更明显。2000年,下降到48.24%,2010年到了40.48%。与此同时,中年组和老年组劳动力的比例在逐步上升。

易富贤认为,根据日本和德国等国的先例,劳动力负增长后,由于经济减速和结构性失衡,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会更高、劳动参与率会更低。因此东北一方面劳动力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失业率还将上升、劳动参与率也将下降(隐性失业),“用工荒”和“就业难”将长期并存,劳动力将继续外流。

警报为全中国拉响

“人口老龄化特征愈发明显”,这是刚刚公布的《2014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中的一个结论,具体数据如下,2014年该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01.0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4.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5.3%,老龄人口的比例进一步加大。

与2013年的数据相比,这些数据是上升的。“2013年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为283.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1.5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95.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4.87%。”(摘自《2013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只从上面两组数据,得出“人口老龄化特征愈发明显”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看一座城市的老龄化比率,是不能只看户籍人口的。

从白皮书“2014年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01.0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6%”可以倒推,北京市户籍人口1331.9万人。而到2014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只从户籍人口老人的比例推算一个城市的老龄化比例显然是不全面的。800多万常住非户籍人口,其中大多数是因为工作原因,在北京工作长住,或者买房,或者租房居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当中的劳动力人口的养老保险在北京缴纳。

北京市还有大量流动人口,劳动力人口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是这个城市的新鲜血液。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13年,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六省市占全国跨省流入人口总数的87.83%,较2012年同期上升了4.5%。虽然上海、北京、浙江这些东部发达省份,在全国较早进入老龄社会,但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持续增加,年轻人口不断流入。

同样,上海公布的数量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户籍人口1438.6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13.98万人,占总人口的28.8%,也就是说大约每3人中就有1个60岁及以上老人。截至2014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25.68万人。也就是说外来常住人口将近1000万人,这里面还不包括短期工作的流动劳动人口。

一直对人口流动进行研究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张航空从系列数据中看到,人口大量流入使得老龄化得到缓解的省份主要是东部。我国早期人口老龄化东中西部呈梯次格局,现在则是“西部崛起,中部塌陷”。比如,北京、上海、天津在全国老龄化的排名,从2000年的第4名、第1名、第5名,变化为13、6、15名。

“停止计划生育也难防止今后中国人口锐减”一直是易富贤的观点。他认为,2010年中国的年龄结构已经呈纺锤形,劳动力比例大,将导致内需不足。这种结构是不稳定的,并且很快就要变成高度不稳的倒三角形:劳动力严重短缺、高度老年化、经济丧失活力。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样本,表现突出。

他更强调的是:“全国的生育率下降趋势大致比东北晚10年,也就是说中国其他地区将步东北后尘。人口危机将从东北到华北,到华中、西北,最后是西南蔓延。人口结构决定了中国今后的经济将是东北衰退,西南相对繁荣。”记者李新玲 张莹 吕博雄 陈墨
whz就是why的弟弟。
whz就是wzh的爸爸。
小号:梓涵,留给女儿的。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1-29
感觉东北的人口形势单纯放开生育都不够了,应当鼓励生育
东北的低生育率、高迁移率已经成了整个东北的社会问题,如今东北经济的极低增长率不能不说跟东北严峻的人口形势没有关系。而且东北是极其重要的,人口不能空虚。
东北现在即使立即放开生育都已经不够了,应当鼓励生育,生多孩的奖励。
其他地方可以慢慢放开生育政策。这样想多生孩子的说不定会想办法跑到东北去生,还能略微帮助人口向东北流动,振兴东北经济。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1-29
不光是东北,江浙被大量外来人口掩盖住了低生育率问题,将来一旦外来人口停止增长了,问题很快也会暴露。
现实派:
调省增地分县撤乡镇
省 -- 州 -- 县(市)

理想派:
并省设大区,并地分县撤乡镇
大区 -- 州 -- 县(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1-29
实际上东北冬天的暖气费会让南方没有供暖的地方的人觉得开支大。不供暖的话又受不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1-29
我觉得生育率低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城市学历比较高的人群中。
不学无术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1-29
经济发达地区生育率都低,应该按生育率分省市放开二胎。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1-29
大连市还行。。。。。。人口持续高增长~~~~~~~~~~
  肃风吹飞絮,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秋水载落叶,漂泊垂天止。北冥无常势,乌衣何靡靡。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01-29
纵观当今世界各族群社会,生育率水平基本跟社会发展水平成反比:生育率越高的,发展水平越低;生育率越低的,发展水平越高。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01-29
回 边城玫女 的帖子
边城玫女:大连市还行。。。。。。人口持续高增长~~~~~~~~~~ (2015-01-29 19:25) 

貌似辽宁地级市只有盘锦自然增长,大连只是迁入多些。
唐虞夏商周秦楚 汉魏晋宋齐梁陈
赵燕秦魏周隋唐 齐梁唐晋汉周宋
震辽金元明顺清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01-29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纵观当今世界各族群社会,生育率水平基本跟社会发展水平成反比:生育率越高的,发展水平越低;生育率越低的,发展水平越高。
 (2015-01-29 19:37) 

绿教民族不适用。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5-01-29
党国的人后证测啊。。。太没前瞻性了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5-01-29
东北南边的韩国都实行单身税了,对大龄不婚,玩单身丁克的人群进行惩罚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5-01-29
韩国那只是有人开玩笑的提议好不好?!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5-01-30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纵观当今世界各族群社会,生育率水平基本跟社会发展水平成反比:生育率越高的,发展水平越低;生育率越低的,发展水平越高。 (2015-01-29 19:37) 
钱是有了,结果断子绝孙了,发展给谁了?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5-01-30

人口政策 边疆政策应该相辅相成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
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5-01-30
回 当涂马鞍山镇 的帖子
当涂马鞍山镇:我觉得生育率低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城市学历比较高的人群中。 (2015-01-29 17:32) 

东北平均生育率是0.7,只有俄罗斯日本韩国的一半。而那几个国家已经是全球最低的地区了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5-01-30
只要大家不读书,就只有生孩子了!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5-01-30
看群里这么多人反对计划生育政策,就知道中国短期内根本不会有人口危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5-01-30
回 南岭孤侠 的帖子
南岭孤侠:看群里这么多人反对计划生育政策,就知道中国短期内根本不会有人口危机 (2015-01-30 10:32) 

如果没有人反对计划生育政策,那中国就彻底走向死亡了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5-01-30
      在我们广东省,很多年轻一代都不愿意多生育,例如我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是,我的两个表弟户口是佛山市城中村的,经济条件非常好,他们都生了个女,现在都不打算生了,按政策是可以生二胎的,老人家也希望他们生,但年轻一代都不愿意!我的堂弟是非珠三角的地区,但也同样只生了一个,他们夫妇都不愿意生二胎了,所以将来我们的人口问题是非常严峻的,但很多人还麻木不仁!
zzhc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5-01-30
楼主都发觉了,计生委那帮子饭桶抱着利益不放。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5-01-30
全国必须取消计划生育。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5-01-30
回 南岭孤侠 的帖子
南岭孤侠:看群里这么多人反对计划生育政策,就知道中国短期内根本不会有人口危机 (2015-01-30 10:32) 

不是反计划生育,是反对被敌人劫持的计划生育,反对针对汉满壮强制最多一胎化政策。反对纵容犯罪分子多生,劣币驱良币的政策。反对跑偏走极端的计划生育政策。反对妄图从人口结构上灭亡中国的汉奸计生集团。
计生集团已经沦为吃里扒外的汉奸集团。远远脱离了计划生育的初衷。
人口结构都畸形了,如果还不调整。一系列长期危机即将到来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5-01-31
东北出生60万新生儿,日本出生105万新生儿
东北1.3亿人口只生了60万新生儿,日本1.27亿人口生了105万新生儿。

日本人口发展已经无可救药了,经济已经被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彻底拖垮,20年停滞不前,这个社会死气沉沉。

东北比日本严重的多得多,未来会什么样?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5-01-31
我们山东老家闯关东的回来好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