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统一六国到清王朝灭亡,中国的统治架构都是没有发生大的改革的,大致可以分为:庙堂之上和江湖之远.
前者学而优则仕,后者仰仗乡土人情.
县就是庙堂和江湖的分界线,权力核心不感兴趣,宗族百姓无力突破.
因此,县级以上的政权结构反映了权力的更替交锋,县级以下的政权结构反映了百姓的生活.
相对而言,前者变化大,后者变化小.
共和国建立之后,以
乡镇为基层政府,可以大概默认为乡镇是对乡土人情的取代,现有的县和古代县是区别非常大的.
与此同时,县级
行政区 这一概念很稳定,但具体某个县的管辖范围 又是非常不稳定的.
清代的县级行政区划清代县级
政区调整频次的总体情况:
时间维度上,复原县级
行政区划变动的频率;
空间维度上,揭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地域分布与空间格局.
清代的行政区划体系:
内地推行省制管辖下的“府厅州县”,
北部边疆是军府制,
西藏地区是朝廷管辖下的政教合一体制,
蒙古地区为盟旗制,
边疆地区的治理体制逐渐向内地靠拢划一.
新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新中国现行的是"省 市(地级) 县 乡"四级行政区划体制.
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数据可能略有出入:
县级行政区,共有8种:县 市辖区 市(县级) 自治县 旗 自治旗 林区 特区.共有2843个:其中1301个县 977个市辖区 394个县级市 117个自治县 49个旗 3个自治旗 1个林区 1个特区.
古时候 把基层政权设置在县级的时候,县级
人口也就是几万甚至几千,比现在的乡镇人口只少不多.
到了康乾时代随着人口的增加 县域人口普遍超过10万之后,县衙“本部”就已经不是实际上的基层政府组织了.除县衙直领的区域 各种分县(巡检司/县丞)等等 县下机构也分别承担了相当多的基层治理职责.这时的县及各种分县的总数 约为四千多.
所以 现在的乡镇街道 可以理解为 "过去的县",只是没有独立的财政权和 人事权. 个人想法中国内地有31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另算),333个地级行政区,约2800个县级行政区,接近40000个乡级行政区.平均1个省级管11个地级(四大直辖市没有地级行政区),平均1个地级管8个县级行政区,平均一个县级管14个乡级行政区.总结来说就是"省地县乡四级行政区划",31*11*8*14的结构.
因此,拆分大地级市 整合2800个县级行政区为1000个左右(大约3合成1)为 新地级(县级)行政区.
省 新地级(县级) 乡镇街道,仍然是 三层结构.仍然是 可行的稳定的分层结构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83165.原地级市的主城区和离区/县级市市区/县城和 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心乡镇街道 按情况转化为不同级别的 (聚落型)城市型功能区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83062. 短短100多年,清末宣统1500+的县级行政区到 新中国现在的2800+的县级行政区,再到 调整后 1000个左右的 新地级(县级)行政区.
千县,数量上是可取的.[ 此帖被charles960在2024-06-12 16:5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