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恢复张之洞路,反对者认为既麻烦又费钱。紫阳路到底改不改名?
图文:武汉市地名办委托本报征民声
(楚天都市报7月19日) 图为:这栋“武船”高楼是昔日的张之洞总督府
紫阳路路名之争再起波澜,李午等6名省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将紫阳路改回原名——张之洞路,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既给群众带来不便又耗力费钱。
昨日上午,武汉市地名办负责人约见本报记者,希望通过本报广泛听取市民意见,以决定此路是否更名。
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紫阳路,西起武昌临江大道,东至中山路,长约2.6公里。它原名张之洞路,文革期间两易其名,成为如今的紫阳路。此前,曾有多名政协委员连续两年提出提案,希望将紫阳路改回张之洞路。
2004年4月,武汉市民政局就此在武昌区首义路街召开听证会(本报曾作报道),结果多数代表反对改名,他们认为,紫阳路已叫了30多年,如再改名,沿线单位和居民的门牌、户口簿、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等地址都要变动,会给群众带来不便。
也曾有人提议将附近一条新修的路命名为张之洞路,但迅速被有关专家否定——张之洞督鄂时众多遗迹都在如今的紫阳路上,如果将别的路命名为张之洞路,将失去命名的意义。
今年全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李午再度联名5位委员提出提案呼吁“恢复张之洞路”,他提出了3点理由:张之洞为湖北武汉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准备了人才和物质基础;紫阳路上密布着张之洞督鄂时的多处遗迹;改名带来的麻烦与弘扬“首义文化”比是小事,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些工作。
巧合的是,武钢离休干部唐希璟也针对紫阳路路名的问题写信给省政府,但他反对将这条路恢复为张之洞路。
武汉市公安局认为,改名牵涉众多证件更换,建议慎重考虑;武昌区政府就沿线居民更换各类证件算了个账,总计需88万元,建议召集有关部门协商。
是继续叫紫阳路,还是改回张之洞路?读者朋友,您对此有何意见?欢迎今明两日致电 027-88567207(9:00-16:00),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ctshb110@163.com,发表看法。
观点PK台
昨日下午,就紫阳路是否改回张之洞路的问题,记者在该路周边采访了20位群众,大家各抒己见,观点精彩纷呈,记者从中撷取了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声音。
正方:韩国首都都能改名
紫阳路为啥不能改
武昌区文化工作者李先生: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堂堂大武汉有2000多条路,理应有他一席之地。韩国政府可以把首都的中文译名由“汉城”改为“首尔”,一时间全国的路牌、标识全部改名,那么大个城市该有多少东西要改呀,人家都不怕麻烦不怕花钱,我们一条路就不能改个名?
反方:紫阳路已约定俗成
改来改去影响生活
歌笛湖社区刘女士:路名其实是个习惯,紫阳路早已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叫法。30多年了大家用得好好的,你突然来个“张之洞路”,这不仅影响到家庭地址和户籍的变更,更关键的是它影响到附近群众的生活,以后大家问路都不知道怎么张口了。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胡忆东先生提出了个人看法: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实行“一路双名”的做法,对全市具有独特历史人文韵味的街道进行挂牌,授予“武汉市历史街道”荣誉称号,并制作特殊标识,在路牌上标出其历史路名。此设想不仅适用于恢复“张之洞路”路名的个案,且适合在全市推广。同时,城市也可藉此向世人进一步传递更加丰富的历史信息,让市民以及外来游客对武汉的历史、文化有更深了解,以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
(采写整理:本报记者王孝武 实习生裴蕾 隗诗琳)
-------------------------------------------------------------------------
武汉晚报:武汉紫阳路是否复名张之洞路引争议
2003年,人大代表罗丽萍、范景柱提出建议案,要求将现有的“紫阳路”恢复为40多年前的“张之洞路”,但该建议案没有得到通过;2004年,政协委员李午及人大代表蔡玲都提出此问题;而后,武汉市地名委员会区划地名处在武昌召开有市、区、街有关人员和紫阳路沿线社区群干、居民代表、商场店铺、公安司法、企事业单位、外资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现场“听证会”,“听证会”将更名之说否决。
2007年,人大代表方文提出该建议案,2008年,政协委员李午再次呼吁“恢复张之洞路”。由此,该路路名更改之说引发了争议。
更名之说曾提出破解办法却全部被否定
破解办法一:另辟道路
2004年“听证会”建议,将武昌区起义门前正修建中的一条道路命名为“张之洞路”,但后来不少学者和市民认为这样就失去了命名的意义,因为张之洞曾经兴办的学堂、军营等都在目前的紫阳路上,如果换别路命名不妥。
破解办法二:一路双名
曾有市民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实行“一路双名”的做法。市民政局地名办负责人解释,一路双名肯定不行,不过可以在保留、沿用现行路名的同时,通过设立武汉市历史地名标志牌来显现该道路所承载的历史内涵,宣传历史地名。
张之洞为湖北武汉的近代化作出了很大贡献,这样一位特殊人物值得我们纪念。
这条路上密布张公兴实业、办学堂的足迹,荟萃了张之洞“洋务新政”的诸多历史遗址,所以为这条路复名可谓实至名归,此路本身就是“张之洞一条街”。
如果在纪念辛亥首义一百周年庆典前恢复过来,与众多武昌首义遗址结合在一起,可以使首义文化区更具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正方观点:需要更名
反方观点:不能更名
2004年的现场“听证会”上,大多与会者认为,由于该路改名多年,现在再更改会引发紫阳路沿线诸多单位、居民的户口簿、身份证、银行卡、工作证、营业证照的更改及重新登记问题,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麻烦。
武昌区相关部门就更名之说算了一笔账,其中涉及包括国土规划局、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房产管理局、公安分局、技术监督局等在内至少7个部门共需花费88万元,支出较大。
“紫阳路”一名沿用40多年,并为人们所熟悉和认知,也蕴含着独特的人文韵味和历史信息,如改回原名未免“厚古薄今”,“顾此失彼”。
“紫阳路”究竟需不需恢复成“张之洞路”路名?该如何恢复?武汉市地名办负责人表示,这次向全市市民公开征集意见后,将以市民意见多数为准进行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