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787阅读
  • 64回复

[县制]县域经济为什么成为县城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4-01-22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苏州和温州为什么要求“比较大的城市” (2014-01-22 12:48) 

苏州己是了温州还没吧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4-01-22
老大多了,船是会翻的。。。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4-01-22
一个县县城以外的强镇往往都是被县城剥削的命,基础设施基本没镇什么事,一般的镇连设立城管的权利都没有,即使工业发达了,城镇仍然是破破烂烂,税收自己能掌握的不足百分之十,土地出让金全被县政府收走。地级市和县都有土地出让金这根救命稻草,而镇只够自己发工资。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4-01-22
回 Franc.She 的帖子
Franc.She:呵呵,人口线以东的地级市平均不过五六百万的人口。300万人口的县,是什么概念? (2014-01-22 02:45) 

小地级市的概念啊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4-01-23
县城和大镇适合转变为市镇基层自治体,
而州府适合作为广域自治体,
(我们的府州规模太大,宜适当拆分,如果以日本的平均规模,现有地级市数量要乘以2)
(反向操作就是并县,但难度更大,可操作性更低)
省适合中央派出(如果联邦制,适合作为联邦主体)。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4-01-23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温州为什么要求成为“比较大的市” (2014-01-22 12:48) 

先有经济决定政治,再有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4-01-23
县城里的领导,消费能力比较高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4-01-24
一个是缺乏地方自治、税收大部分被吸走,二是经济不活跃,主要靠政府拨款和公款消费带动。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4-01-24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一个是缺乏地方自治、税收大部分被吸走,二是经济不活跃,主要靠政府拨款和公款消费带动。 (2014-01-24 13:38) 

市辖区以上行政区划提供了全国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乡镇一级以下的财政收入不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10,一般地区,政府支出至多也只占县域经济的1/10。
如果没有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以工补农,全国90%的乡镇政府都会破产。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4-01-24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市辖区以上行政区划提供了全国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乡镇一级以下的财政收入不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10,一般地区,政府支出至多也只占县域经济的1/10。
如果没有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以工补农,全国90%的乡镇政府都会破产。 (2014-01-24 16:57) 

那时因为上面盘剥太厉害了,而且对乡镇投入极少。以前尤其是解放前,县域大镇跟县城相差无几。如果乡镇能够受到应有的重视,减少财政上缴比例,实行地方自治的话,肯定会迎来第二春,至少比现在有很大起色。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4-01-24
回 Franc.She 的帖子
Franc.She:你干脆说现在你出门还坐马车好了。 (2014-01-21 22:03) 

、法兰难道没有看见,当今世界,除了私人交通工具高度发达、号称“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单一都会区可以界定的很大,几千乃至上万平方公里,世界其他地区,顶多就是一个县域范围吗?
虽然现代交通技术条件下,一日千里甚至一小时千里都已经不是神话,但这都不具备形成紧密的通勤生活圈的条件和意义。只有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以及点对点的交通方式才有意义。不管你对于县有如何成见,都否认不了它的持久和旺盛生命力,不管是在小农经济社会还是现代工业社会。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4-01-24
都会区顶多一个县大,多半一到几个镇大。正说明县作为基础自治体较大,作为广域自治体较小。不过法郎也可以统计下县制与府制支持者的地域分布,东部跟中部有木有一些差异性存在?中部与府城联系不密切的县民对府的认受度是否更低?我认为县制在中国特别是内地,已经演变成县城镇的资源提取地,与府制比较,它平衡了唯独发展府城与广大非府城地区得不到发展的矛盾,使一府内形成了多个较大市镇,让府更有广域自治体的特征,长期来看府县必将趋于同质化,取消一级是肯定的~县比府更需要面对是作为基础自治体还是广义自治体。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4-01-26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法兰难道没有看见,当今世界,除了私人交通工具高度发达、号称“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单一都会区可以界定的很大,几千乃至上万平方公里,世界其他地区,顶多就是一个县域范围吗?
虽然现代交通技术条件下,一日千里甚至一小时千里都已经不是神话,但这都不具备形成紧密的通 .. (2014-01-24 21:45) 
以目前中国和发达国家各自的实际情况而言,能以县为聚落、把县当作基础自治体的地方,只能是少数大城市,如中国的部分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以及一些中等强国的首都、经济中心。

现在去府城和100年前去县城,绝对时间成本和相对金钱成本都差不多。如果说100年前,县自治是合理的,那么现在府自治也是合理的,反之亦然。
类似的例子还有美国东部——特别是新英格兰——的县。这在200年前的马车时代就是普遍以马车当日往返的距离。但是现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范围显然早就超出了这个距离。

另一方面,以现在中国的交通水平,能到县城的地方,也能以相似的便利程度到达府城。无法与府城实现日常联系的,也无法与县城紧密沟通。原因也很简单,县级以上聚落之间的交通网已经很发达了,问题都出在末端路网上。
[ 此帖被Franc.She在2014-01-26 18:04重新编辑 ]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4-01-26
回 magiu 的帖子
magiu:都会区顶多一个县大,多半一到几个镇大。正说明县作为基础自治体较大,作为广域自治体较小。不过法郎也可以统计下县制与府制支持者的地域分布,东部跟中部有木有一些差异性存在?中部与府城联系不密切的县民对府的认受度是否更低?我认为县制在中国特别是内地,已经演变成县城镇的 .. (2014-01-24 22:31) 
恰恰相反,以府的普遍规模,在一府之内才有可能形成多个城市。县则不然。县内无法支撑多个中等城市。

btw,多数并不等于真理。这是基本常识。
[ 此帖被Franc.She在2014-01-26 18:05重新编辑 ]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4-01-26
回 magiu 的帖子
magiu:县城和大镇适合转变为市镇基层自治体,
而州府适合作为广域自治体,
(我们的府州规模太大,宜适当拆分,如果以日本的平均规模,现有地级市数量要乘以2)
(反向操作就是并县,但难度更大,可操作性更低)
省适合中央派出(如果联邦制,适合作为联邦主体)。 (2014-01-23 06:05) 

适合作联邦主体的恰恰也是府。省为主体适合邦联制,如欧盟模式。
日本在140年前的马车时代便确定县的规模为今日这般。现在则是更进一步认为县太小,出现了道制讨论,合并县。

广域自治体区别于基础自治体的关键权限就是是否有内政政策决定权。换言之,在内政、民生方面,广域自治体与一个中等国家区别很小。它们的区别主要是主权方面的。你可以用这个标准检验一下,你的大县制是否能够以21世纪的标准满足这个要求。
[ 此帖被Franc.She在2014-01-26 18:34重新编辑 ]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4-02-08
回 Franc.She 的帖子
Franc.She:恰恰相反,以府的普遍规模,在一府之内才有可能形成多个城市。县则不然。县内无法支撑多个中等城市。
btw,多数并不等于真理。这是基本常识。 (2014-01-26 17:23) 

我是说,县的存在实际就是在府的范围了形成了多个城市,包括地级市区和各县城,就是多个城市。这与你的府域更能形成多个市镇的观点基本相同。
但是也要注意到,当社会化大生产未成形,经济未上规模,府的带动能力较弱的时候,假设县不存在,很容易就出现唯独府城发展最好,非府城地区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也就是县域经济变成县城经济的放大版。而在内地,工业化经济的自我维持情况显然还是不理想的,表现在公款吃喝对经济的影响力,部分地区撤治或合并后的衰弱。所以我说县存在并收拢一定数量乡镇的资源求得县城的发展是一种平衡。
反过来,一旦工业化经济成规模而能自我维持并发展,那么县作为广域自治区因其规模太小,其存废问题也就比府更凸显。
与中国的县相当的日本郡制,也是在工业化完成之后很久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这还没考虑到其规模更小。
我还是比较愿意立足现实来看问题。
[ 此帖被magiu在2014-02-11 00:2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4-02-08
回 magiu 的帖子
magiu:我是说,县的存在实际就是在府的范围了形成了多个城市,包括地级市区和各县城,就是多个城市。这与你的府域更能形成多个市镇的观点基本相同。
但是也要注意到,当工业化未成形,经济未上规模,府的带动能力较弱的时候,假设县不存在,很容易就出现唯独府城发展最好,非府城地区发 .. (2014-02-08 01:03) 
从明治时代开始,日本的郡就只是县的派出机构,没有实权,特别是地方立法权和财政权。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4-02-08
日本舊郡制的郡只有行政權,沒有徵稅和立法、人事權,不是自治體。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4-02-10
回 Franc.She 的帖子
Franc.She:从明治时代开始,日本的郡就只是县的派出机构,没有实权,特别是地方立法权和财政权。 (2014-02-08 03:38) 

并回雅昭:
明治时期,郡除了没有课税权,其他方面与府县一样,府县则没有立法权。三者都是地方公共团体(1890年),同样被明定为法人(1899年)。
可以参见:日本内阁总务省网页的『地方自治制度の歴史』
http://www.soumu.go.jp/main_sosiki/jichi_gyousei/bunken/history.html
明治23年(1890)『府县制·郡制制定』条
国の行政機関としてではなく、地方公共団体としての府県・郡について規定
郡は課税権を持たず、他は府県と同様

只是当一战开始后,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达,民权思想与自治运动的兴盛,郡的废止才提上日程,而逐渐虚化。
[ 此帖被magiu在2014-02-10 23:5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4-02-11
我的方案就是虛化縣,停止其財政、人事權,保留行政功能。我從來就沒想過縣級會完全消失,以天朝的國家規模,行政該多少級就是要多少級,一級也別想少。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4-02-11
回 magiu 的帖子
magiu:并回雅昭:
明治时期,郡除了没有课税权,其他方面与府县一样,府县则没有立法权。三者都是地方公共团体(1890年),同样被明定为法人(1899年)。
可以参见:日本内阁总务省网页的『地方自治制度の歴史』
http://www.soumu.go.jp/main_sosiki/jichi_gyousei/bunken/history.html
... .. (2014-02-10 23:10) 
你自己的解釋就是互相矛盾的。必須同時擁有立法權或課稅權才是地方自治体。這是地方自治体成立的兩個基本要件。日本當時的情況是剛剛開始試行地方自治,縣、町兩級地方立法機構只有財稅決策權。這與工業化程度高低無關,而是與地方自治的傳統多少有關。比如工業化之前美國,18世紀末的各州議會便已擁有了完全的立法權。
同時仔細研究當時的郡會,可以發現它主要是下級自治体(町村)的聯合機搆(四分之三由郡內町村會議員選舉),兼以充當地方豪強(土豪)瓜分利益的工具(四分之一由大地主間互選),亦無權課稅。由這些特徵可見,郡不是單一自治實體,而是地域聯合機搆。
另外地方公共法人不等于地方自治法人。它也可以是地方自治法人的派出機構和聯合機搆。
[ 此帖被Franc.She在2014-02-11 09:41重新编辑 ]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4-02-11
市域经济成为市区经济,
省域经济成为省会经济,
中国经济成为北京经济,

官本位思想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4-10-06
县城是农业社会的内陆商贸城镇,开发区是大航海时代的沿海工业新城,在县城附近发展临港型工业那才是扯淡,当然县城的交通比开发区拥堵很多。
县域经济不一定是县城经济,在有港口、路口或者矿产资源的县市区,县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与工业园区(经济中心)分离也是常态。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4-10-06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那时因为上面盘剥太厉害了,而且对乡镇投入极少。以前尤其是解放前,县域大镇跟县城相差无几。如果乡镇能够受到应有的重视,减少财政上缴比例,实行地方自治的话,肯定会迎来第二春,至少比现在有很大起色。 (2014-01-24 17:49) 

明清的时候一般府城充其量也就是几个平方公里的聚落,比农村大镇也大不了多少。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4-10-06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县城是农业社会的内陆商贸城镇,开发区是大航海时代的沿海工业新城,在县城附近发展临港型工业那才是扯淡,当然县城的交通比开发区拥堵很多。
县域经济不一定是县城经济,在有港口、路口或者矿产资源的县市区,县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与工业园区(经济中心)分离也是常态。 (2014-10-06 21:28)

在天朝可能是常态。
因为天朝根本不讲经济效率。

在内陆肯定不可能发展临港型工业,但是可以发展内陆型工业。

内陆商贸型城镇,吹吧。没有产品支撑,商贸什么?老百姓的时间都花在路上、钱都花在房子上,谁来买东西?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