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400阅读
  • 52回复

[经济]十几年后,东北教育地产会有一个繁荣的高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8-10-29
回 睡神 的帖子
睡神:江苏的高考率取率是以牺牲普通高中录取率换取的,普通高中录取率只有百分之50多。个别区县甚至不到50,现在省里希望逐步提升普通高中入学率。
以18年高考人数来讲,江苏差不多只有河南的三分之一,而两省的总人口差不多9000万:7000万 (2018-10-29 14:13) 

其实普高录取率全国都差不多,都在50%左右。比如四川只有45%,北京48%。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大学,高中阶段向职业教育分流50%是合理的。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8-10-29
经济发展乏力,人才会流失,教育也会逐渐落后(至少是进步慢于南方)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bon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8-10-30
作为工业化最早的地区,城市化也是相当早的地区,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
都是走在了前面的…
人口为什么下降,因为发展早,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没有跟上,自然就老化了
但东北底子厚,所以你说的这个教育的优势是存在,包括天津也是的,相对上大学容易很多…也能上不错的大学…家当丰厚啊
问题就是,好像哈工大深圳今年录取分数居然高于本部
所以未来东北的教育优势是有,但不见得那么大的优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本地的产业问题,给你读完了又怎样?还不是得出去找工作…
东北人好多也是北漂一族,因为只有北京有工作…
然后牵强一点的就是沈阳或大连…其他的城市工作种类相对比较少
很多人学的专业在当地没法发挥
至于社会和官场风气的
也算原因
所以审慎乐观
不会太差也好不到哪去了……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8-10-30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河南出生率比江苏高得多 (2018-10-29 14:47)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pucha/html/t0112.htm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
表1—12    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性别、月份的出生人口(1999.11.1-2000.10.31)
出生人口河南120.8万,江苏58.2万。
2018高考河南98.38万,江苏33.09万。
江苏作为人口流入省份,高考人数中外省籍的比例应该比河南高,两项数据对比很明显了。
省级基本不变;地县级合并,市县规模不小于3000平方公里;合并乡镇,平原地区,人口(万)*面积(平方公里不小于1000,面积不宜大于300;省--市县--区乡镇--社区村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8-10-30
回 丘陵小河 的帖子
丘陵小河:其实普高录取率全国都差不多,都在50%左右。比如四川只有45%,北京48%。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大学,高中阶段向职业教育分流50%是合理的。 (2018-10-29 15:09) 

我没有全国的具体数据,请参考上一楼河南和江苏的对比。
我老家在中部省份,所在地级市作为人口流出地的普高录取率在65%左右;
目前在苏南定居,普高录取率只有50%左右,最关键的今年统计的在校中小学学生户籍中,本市户籍不到50%,虽然不是本市户籍的50%中,本省其他县市可能占大部分,但外省的肯定不少了。
今年江苏要求提升普高录取率,苏北的连云港立即提升到60%以上,苏南的部分县市只能勉强过53%。
所以我认为人口外流地区普高录取率应该会高一些
省级基本不变;地县级合并,市县规模不小于3000平方公里;合并乡镇,平原地区,人口(万)*面积(平方公里不小于1000,面积不宜大于300;省--市县--区乡镇--社区村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8-10-30
回 bon 的帖子
bon:作为工业化最早的地区,城市化也是相当早的地区,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
都是走在了前面的…
人口为什么下降,因为发展早,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没有跟上,自然就老化了
但东北底子厚,所以你说的这个教育的优势是存在,包括天津也是的,相对上大学容易很多…也能上不错的大学…家 .. (2018-10-30 03:03) 

很多 工业在北京也没有,比如喷气飞机、造船,热电、水电、核电装备及燃气轮机等。
东北人口减少是好事,东北的大森林越来越绿,东北虎以及远东豹种群都在恢复。东北每年新参加农业劳动的乡村人口只有每年十几万甚至更少,未来农业劳动力只有几百万人,虽然与欧美大农场还差的远,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已经超过日韩的家庭农场了。东北四大城市的医疗教育资源其实比广州也差不多少,实际上仍然超过深圳。
同时,东北人在很多城市也处于相对上层的社会阶层,已经不是改开初期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了,一个人如果只有高中及以下学历,他成功的可能性会很小。比如北京,一套房的首付起码要将近100万,这超出了大部分冀鲁豫家庭的能力,包括北京郊区农村。但是东北,特别是在辽宁,两个家庭100万元并不是不可以达到的。所以,混在北京的东北籍大学生很多。而对于高中就没有毕业就出来打工的冀鲁豫的青年农民,你根本不能融入这个城市。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8-10-30
回 喜之郎11 的帖子
喜之郎11:经济发展乏力,人才会流失,教育也会逐渐落后(至少是进步慢于南方) (2018-10-29 23:09) 

东北四大城市的医疗教育资源其实比广州也差不多少,实际上仍然超过深圳。
同时,东北人在很多城市也处于相对上层的社会阶层,已经不是改开初期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了,一个人如果只有高中及以下学历,他成功的可能性会很小。比如北京,一套房的首付起码要将近100万,这超出了大部分冀鲁豫家庭的能力,包括北京郊区农村。但是东北,特别是在辽宁,两个家庭100万元并不是不可以达到的。所以,混在北京的东北籍大学生很多。而对于高中就没有毕业就出来打工的冀鲁豫的青年农民,你根本不能融入这个城市。
其实除了两个三角洲和闽浙沿海外,南方农村经济普遍不如东北。东北每年新参加农业劳动的乡村人口只有每年十几万甚至更少,未来农业劳动力只有几百万人,虽然与欧美大农场还差的远,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已经超过日韩的家庭农场了。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8-10-31
高考移民虽然已经不算罕见现象,但相对一省考生总体,依然比例很小。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bon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9-01-03
东北若是要人口回流
沈阳先学学成都吸人吧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9-07-08
回 leexiaoqi 的帖子
leexiaoqi:东北的人口基数本来就不算大
而且高教资源比较丰富
....... (2018-10-26 13:01) 

东三省已经成为我国高中和大学毛入学率最高的地区,近20年来,东北人口出生规模一直保持在每年70万人左右,东北全境有近200所大学(包括职业教育更多),近年来招生计划都在50万人左右,和高考报名考生差不多,或者说东北人有七成的适龄孩子能读高中和大学,其中又有七成可以接受本科以上教育(适龄人口的50%),当然东北家庭的补课指出以及虚拟房租也没怎么体现在GDP中。关内的高考大省都人口众多,竞争激烈(包括坐拥两大高教中心的江苏、湖北)。京沪现在每年出生人口都在20万以上,但是高中学位都不足10万个,或者说目前60%以上在北京上海出生的孩子可能没办法参加京沪高考。
特别是山东特别尤其胶东地区一直模范的执行计生政策,全面二胎以后,符合二胎政策的夫妇暴增,山东生育率几乎翻了一番,年出生人口接近200万,长此以往,山东人口会达到1.5亿。这批二胎宝宝将来升学就业面临的压力会多大?当然,由于房地产不景气,东三省对高考移民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想象十几年后,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东北教育地产会有一个繁荣的高潮。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52846
东北的高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奉系军阀创办的东北大学、冯庸大学,918以后,受到了很大损失在中国高等工科教育大发展的50年代,东北特别是辽宁是重要的工业建设基地,留下了几十所部属高校遗产,其中多属于工科高校。东北名校中,除了吉林大学经历了大合并,文理工医农兼收并蓄外,多属于理工类院校,如大连理工、东北大学(沈阳)、哈工大、哈工程、东北电力(吉林)、东北石油(大庆)等。以文科为主的主要有东北师大(长春)、东北财经(大连)。此外,东北主要的医学院校有中国医大、吉大白求恩、哈医大、沈阳药科,以及辽宁中医药、大连医大、锦州医大等,农林院校有沈阳农大、吉林农大、东北农大、东北林大。除了东南大学以外,用东南命名的高校不多,所以东师(长春)、东财(大连)、东电(吉林市)、东油(大庆)以及东农(哈尔滨)、东林(哈尔滨)等不必太担心重名。
        以沈阳、哈尔滨以及长春、大连命名的高校也非常多。 如:沈阳工业(沈阳机电学院,机械工业部)、理工(原沈阳工业学院,“兵工七子”后三子之一)、建筑(建筑新八校之一)、航空航天、化工、药科、农业大学,沈阳大学,沈阳科技学院(核心部分来自冶金工业部沈阳工业高专)、医学院;长春理工(“兵工七子”的中间力量,原长春光学精密机器学院)、工业(“一汽”的配套学校)、师范大学,工程学院(长春建筑、工业、水利电力高专三所部属大专合并升本),长春大学;哈尔滨工业(“国防七校”前列,其航空航天专业属国内翘楚,同时合并了哈尔滨建工学院,也是建筑新八校之一)、工程(前身是哈军工留哈未迁部分改建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心专业是两航一核,既属于“国防七校”,也是“军工六校”中两所地方院校之一)、理工(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一机部的哈尔滨科技大学(黑龙江工学院)、电机学院与工业高专(机电专科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医科、师范、商业大学;大连理工、海事、海洋、交通(铁道学院)、工业(轻工业学院)、医科、民族大学,大连大学。
        以辽宁命名的大学很多不在沈阳,如辽宁科技(鞍山钢铁学院)、工程技术(原阜新矿院)、石油化工大学(抚顺石油学院),师范大学(大连)。科技学院(主体部分来自冶金工业部本溪工专)。可能辽科、辽工都认为自己是钢铁、煤炭院校老三,但总会有很多不服。比如华北理工就会认为虽然我就是一个地方高校,但河北省钢铁产量在全国的1/4,世界的1/8,河北省钢铁厂的管理与技术干部中,还是我的校友多。当然,原冶金工业部排名第一第二的高校都不怎么研究炼钢了,因为炼钢技术也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沈阳。吉林师大也在四平,而不在长春。
    此外,哈尔滨还有黑龙江科技大学(原煤炭部鸡西矿务学院),工程学院(原交通部黑龙江交通高专+冶金工业部哈尔滨工程高专)。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20-12-15 11:26重新编辑 ]
bon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9-07-08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东北的高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奉系军阀创办的东北大学、冯庸大学,918以后,受到了很大损失在中国高等工科教育大发展的50年代,东北特别是辽宁是重要的工业建设基地,留下了几十所部属高校遗产,其中多属于工科高校。东北名校中,除了吉林大学经历了大合并,文理工医农兼收并蓄外 .. (2019-07-08 15:28) 

基數存量不錯,但對比10年前,這些學校是否有進步呢?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9-12-01
教育,,,加油吧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20-01-08
回 007 的帖子
007:微积分以来的数学,已经大大超越普通人的脑容量,不利用智能芯片,大部分人完全跟不上教育的发展。
光靠几个类似乔布斯的天才推动人类进步,太慢了。 (2018-10-28 11:19) 

中国家庭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把高考作为教育的终点,而不是起点。
实际上,大学才是专业教育的起点。决定个人成长高度的是往往并不是你考取的大学,而是你在大学里的经历,以及大学以后毕生的努力。因为,大多数专业并不需要学霸的智慧,而是需要敬畏和用心。大多数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并不会用到艰深的现代理论数学和理论物理,只要具备合格的中学数理化知识,就可能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大多数专业并不需要太强的智慧,而是需要敬畏和用心。学不好的话,只能说明我们没有走心。实际上,高中和高考应该是人一生当中最困难的时期。所以,老师和家长经常教育说,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事实也确实如此,人类知识都是不断积累的,对于不是学霸的我们,掌握知识包括创新都是需要反复重复与练习。你只要发挥相当于高考70%-80%的热情和拼搏,大学学习和今后工作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学生觉得大学不轻松,是因为首先自己把自己放松了。
中国的很多教育问题是中小学造成的。因而高等教育应该克服唯分数,而中小学应该客服唯升学,......关键是学生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个性化,因材施教,随才成就,发现、挖掘、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充分甚至超水平的展现自己的才能。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而不能把学生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工具。孩子小时候可能对家庭和学校的压迫式学习无法反抗,但是这种服从会遭到一种消极但有效的抵制,就是无效学习。而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这种反抗将会更明显。这也是进入大学,学生脱离家庭以后,普遍的学习懈怠情绪的一种原因。
勤能补拙,往往不是针对中小学生,而是更应该是大学及大学以后的工作中。现实生活中二流学生逆袭成为行业精英甚至低学历自学成才的案例也都有不少,比如国家科技奖获得者李振生院士(山东农学院毕业)、清华大学水利土木工程院长张建民院士(高考仅考入西北农学院农水专业)、著名泥沙专家韩其为院士等。所以说,一次考试甚至高考成绩都不是决定性的。很多人解不出高考数理化最后的压轴大题(我也基本没时间把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完整做出来),但并不影响今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因为,高中教育(考试)是一种选拔性的。而大学本质上是职业教育,是大多数人能够掌握的,是来源于实践,且要回归实践的。大部分专业都不需要艰深的现代理论物理和理论数学。当然,老师考试并不是为了为难学生,而是传授知识的一个过程。
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除了天赋以外,更重要的是机遇和勤奋。知识分子要自觉融入国家使命和民族振兴征程,对专业有足够敬畏和用心,才会实现最大的个人价值。三百六十行,选对专业很重要,专业对个人发展的决定意义,可能要超过高考成绩,好的专业既要符合个人的兴趣与特长,又要紧密结合社会需要。挂科的原因是很多学生对专业、学科没有兴趣,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有兴趣。
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优缺点,这不是通过后天努力可以克服的。比如一个人如果缺乏天赋,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成为一个好的歌唱家。专业的选择应该实事求是,太超前的专业可能很坑人。近20年来,电子信息与生命科学专业吸引了多少理工科的学霸,中国百万电子工程师正面临着一个攻城拔艰的高光时刻,但是生命科学其实是一个大坑,除了成就了颜宁姐姐等一批青年才俊外,又让多少人默默无闻。实际上,人类的基本需求永远不会过时,很多专业大家都觉得不好,但其实毕业生的发展还是很好的,比如我的专业。我的观点,高考志愿,专业第一,学校第二,地域第三。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20-01-08
回 bon 的帖子
bon:东北若是要人口回流
沈阳先学学成都吸人吧
 (2019-01-03 13:34) 

东北人口外流,很大程度是因为很多城市家庭处于相对上层的社会阶层。现在已经不是改开初期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了,比如北京,一套房的首付起码要将近100万,这超出了大部分冀鲁豫家庭的能力,包括北京郊区农村。但是东北,特别是在辽宁,两个家庭100万元并不是不可以达到的。所以,混在北京的东北籍大学生很多。而对于高中就没有毕业就出来打工的冀鲁豫的青年农民,你根本不能融入这个城市。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20-01-08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
中国家庭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把高考作为教育的终点,而不是起点。
实际上,大学才是专业教育的起点。决定个人成长高度的是往往并不是你考取的大学,而是你在大学里的经历,以及大学以后毕生的努力。因为,大多数专业并不需要学霸的智慧,而是需要敬畏和用心。大多数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并不会用到艰深的现代理论数学和理论物理,只要具备合格的中学数理化知识,就可能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大多数专业并不需要太强的智慧,而是需要敬畏和用心。学不好的话,只能说明我们没有走心。实际上,高中和高考应该是人一生当中最困难的时期。所以,老师和家长经常教育说,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事实也确实如此,人类知识都是不断积累的,对于不是学霸的我们,掌握知识包括创新都是需要反复重复与练习。你只要发挥相当于高考70%-80%的热情和拼搏,大学学习和今后工作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学生觉得大学不轻松,是因为首先自己把自己放松了。
中国的很多教育问题是中小学造成的。因而高等教育应该克服唯分数,而中小学应该客服唯升学,......关键是学生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个性化,因材施教,随才成就,发现、挖掘、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充分甚至超水平的展现自己的才能。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而不能把学生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工具。孩子小时候可能对家庭和学校的压迫式学习无法反抗,但是这种服从会遭到一种消极但有效的抵制,就是无效学习。而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这种反抗将会更明显。这也是进入大学,学生脱离家庭以后,普遍的学习懈怠情绪的一种原因。
勤能补拙,往往不是针对中小学生,而是更应该是大学及大学以后的工作中。现实生活中二流学生逆袭成为行业精英甚至低学历自学成才的案例也都有不少,比如国家科技奖获得者李振生院士(山东农学院毕业)、清华大学水利土木工程院长张建民院士(高考仅考入西北农学院农水专业)、著名泥沙专家韩其为院士等。所以说,一次考试甚至高考成绩都不是决定性的。很多人解不出高考数理化最后的压轴大题(我也基本没时间把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完整做出来),但并不影响今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因为,高中教育(考试)是一种选拔性的。而大学本质上是职业教育,是大多数人能够掌握的,是来源于实践,且要回归实践的。大部分专业都不需要艰深的现代理论物理和理论数学。当然,老师考试并不是为了为难学生,而是传授知识的一个过程。
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除了天赋以外,更重要的是机遇和勤奋。知识分子要自觉融入国家使命和民族振兴征程,对专业有足够敬畏和用心,才会实现最大的个人价值。三百六十行,选对专业很重要,专业对个人发展的决定意义,可能要超过高考成绩,好的专业既要符合个人的兴趣与特长,又要紧密结合社会需要。挂科的原因是很多学生对专业、学科没有兴趣,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有兴趣。
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优缺点,这不是通过后天努力可以克服的。比如一个人如果缺乏天赋,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成为一个好的歌唱家。专业的选择应该实事求是,太超前的专业可能很坑人。近20年来,电子信息与生命科学专业吸引了多少理工科的学霸,中国百万电子工程师正面临着一个攻城拔艰的高光时刻,但是生命科学其实是一个大坑,除了成就了颜宁姐姐等一批青年才俊外,又让多少人默默无闻。实际上,人类的基本需求永远不会过时,很多专业大家都觉得不好,但其实毕业生的发展还是很好的,比如我的专业。我的观点,高考志愿,专业第一,学校第二,地域第三。


西北农学院80年代初也是重点大学。

生化环材四大天王看着你。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20-01-08
回 yzszgr 的帖子
yzszgr:西北农学院80年代初也是重点大学。 (2020-01-08 12:07) 

西农现在的江湖地位比40年前更高,但是和清华也差得很大。而且西农的性价比其实很高,虽然A+专业不多,但基本上所有专业都在B以上。不像某些学校专业强弱不平衡,不会用985的分数学一个行业里没啥影响力专业。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20-01-08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
勤能补拙,往往不是针对中小学生,而是更应该是大学及大学以后的工作中。现实生活中二流学生逆袭成为行业精英甚至低学历自学成才的案例也都有不少,比如国家科技奖获得者李振生院士(山东农学院毕业)、清华大学水利土木工程院长张建民院士(高考仅考入西北农学院农水专业)、著名泥沙专家韩其为院士等。所以说,一次考试甚至高考成绩都不是决定性的。很多人解不出高考数理化最后的压轴大题(我也基本没时间把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完整做出来),但并不影响今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因为,高中教育(考试)是一种选拔性的。而大学本质上是职业教育,是大多数人能够掌握的,是来源于实践,且要回归实践的。大部分专业都不需要艰深的现代理论物理和理论数学。当然,老师考试并不是为了为难学生,而是传授知识的一个过程。

燕山雪:

西农现在的江湖地位比40年前更高,但是和清华也差得很大。而且西农的性价比其实很高,虽然A+专业不多,但基本上所有专业都在B以上。不像某些学校专业强弱不平衡,不会用985的分数学一个行业里没啥影响力专业。


本科大学1千多所,西农也能进前10%,就这样也只能算二流。那你所举的这个例子勤能补拙,往往不是针对中小学生,而是更应该是大学及大学以后的工作中。现实生活中二流学生逆袭成为行业精英甚至低学历自学成才的案例也都有不少毫无证明力可言,对你的论点还起到反作用。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20-04-18
回 yzszgr 的帖子
yzszgr:本科大学1千多所,西农也能进前10%,就这样也只能算二流。那你所举的这个例子“勤能补拙,往往不是针对中小学生,而是更应该是大学及大学以后的工作中。现实生活中二流学生逆袭成为行业精英甚至低学历自学成才的案例也都有不少”毫无证明力可言,对你的论点还起到反作用。
 (2020-01-08 12:23) 

西农学生大批量保外以后,西农研究生招进来的很多是地方院校,甚至“学院”级别的,专升本的也有,他们当中成绩未必比西农本部的差。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20-04-19
今年过年看到了很多关于高考移民的讨论,东北已经成为很多人考虑的目的地了。
Sold my soul broke my bones
Tell me what did I get
I kept my promise man
Show me the promised land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20-04-19
楼主所谓的高潮,也只能靠意淫达到了。
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20-04-21
很多人不明白对于县和小城市,越重视教育,人口会越少。出生人口减少是因为留在农村生孩子的年轻人减少了,现在高考毛入学率大约是50%,而农村人口考上大学以后很少会回农村了。很大一部分也不会回到他们老家的县城。东北甚至高考毛入学率在70%以上,矿工的孩子不一定会继续挖煤,因此矿城的人口会持续减少,这个道理真得很难理解吗?龙煤集团曾经是我国职工最多的矿业集团,包括辅业有20万职工,职工家属撑起了黑龙江东部四大煤城的半壁江山。国家能投的职工数量和龙煤差不多,但每年挖的煤是龙煤的十几倍,所以龙煤不缺损谁亏损?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20-04-21
回 aiorio 的帖子
aiorio:今年过年看到了很多关于高考移民的讨论,东北已经成为很多人考虑的目的地了。 (2020-04-19 18:03) 

要反对教育移民。民国时候,某个省的军阀就不准本身子弟出去读书。对于县和小城市,越重视教育,人口会越少。出生人口减少是因为留在农村生孩子的年轻人减少了,现在高考毛入学率大约是50%,而农村人口考上大学以后很少会回农村了。很大一部分也不会回到他们老家的县城。东北甚至高考毛入学率在70%以上。民国时候,某个省的军阀就不准本身子弟出去读书。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20-04-22
回 bon 的帖子
bon:作为工业化最早的地区,城市化也是相当早的地区,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
都是走在了前面的…
人口为什么下降,因为发展早,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没有跟上,自然就老化了
但东北底子厚,所以你说的这个教育的优势是存在,包括天津也是的,相对上大学容易很多…也能上不错的大学…家 .. (2018-10-30 03:03) 

对于县和小城市,越重视教育,人口会越少。高生育率的非珠山区人口也在减少。现在高考毛入学率大约是50%,而农村人口考上大学以后很少会回农村了。很大一部分也不会回到他们老家的县城。东北甚至高考毛入学率在70%以上。
矿工的孩子不一定会继续挖煤,因此矿城的人口会持续减少,这个道理真得很难理解吗?龙煤集团曾经是我国职工最多的矿业集团,包括辅业有20万职工,职工家属撑起了黑龙江东部四大煤城的半壁江山。国家能投的职工数量和龙煤差不多,但每年挖的煤是龙煤的十几倍,所以龙煤不缺损谁亏损?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23-06-25
回 睡神 的帖子
睡神:江苏的高考率取率是以牺牲普通高中录取率换取的,普通高中录取率只有百分之50多。个别区县甚至不到50,现在省里希望逐步提升普通高中入学率。
以18年高考人数来讲,江苏差不多只有河南的三分之一,而两省的总人口差不多9000万:7000万 (2018-10-29 14:13) 

职高照样可以高考,甚至不需要经过统考,对口升高职。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23-06-25
回 丘陵小河 的帖子
丘陵小河:其实普高录取率全国都差不多,都在50%左右。比如四川只有45%,北京48%。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大学,高中阶段向职业教育分流50%是合理的。 (2018-10-29 15:09) 

职高照样可以高考,甚至不需要经过统考,对口升高职。

职高毕业生里大概有三分之二继续读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