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开级别和隶属的区别外,境内户口也是有着区别。
元代旧金故地的州府路设置很大程度上是符合让某家贵族的封地在同一个州府路,再加上北方四川被蒙元祸害得不行,因此制造了很多人口上非常小的州府路,有时看不出设置的特色。
那么旧宋南方的州府路设置就特别规整了:
1,路:级别最高,基本是宋的州府改来,上路规定是10万户以上,下路则10万户以下(有诏书将江陵等户口不足10万户的路提升到了上路)
2,府:级别次之,除开著名的松江府是依靠当地海运势力从嘉兴路新设外,基本上是人口远远达不到设下路标准的宋之旧州,例如宋代广南的那些小州。
3,州:除开江西宁州、赣州府会昌州宁都州、湖广龙阳州等管县州新设外,元代将户口极多的单县也升州。忽必烈时代升州标准较低,到元贞年间进一步缩紧为:下州4-5万户,中州则5万户以上,上州不清楚,可能还维持之前5万户以上的要求,还是升到10万户?注意附郭县人口再多也不会升州(云南临安路治元代不在建水州哦)。北方6千户以下是下州,1.5万户以下是中州,更高为上州。
4,县:县的等级也按户口来,南方3万户以上上县,1万户以上中县,1万户以下下县。北方在忽必烈至元早期废掉过1千户以下的小县,这些小县不少在元代逐渐恢复,2千户以下则为下县,6千户以下为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