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954阅读
  • 55回复

[河北]张家口做内蒙古首府有无可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6-03-20
以下是引用duhuanyu在2006-3-19 18:06:15的发言:

另外,呼市远离北京,迁首府后不利于内蒙古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有,呼市若失去成为首府,呼市的发展会一落千丈。




要以往,呼市可能会一落千丈,但最近5年来呼市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均GDP在中西部处于领先位置。还有国家已规划“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加之呼市附近及鄂尔多斯能源工业迅速发展,“呼、包、鄂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已经形成,不那么容易倒退的。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6-03-20
以下是引用duhuanyu在2006-3-19 18:06:15的发言:
>


明代的察哈尔是东蒙古汗国的本部,不是在现在的张家口,反而正是在河套平原上,也就是内蒙古当时牧草最丰富的地方。清代灭了林丹汗后,才把察哈尔部迁到义州,再迁到张家口的。


开玩笑呀,察哈尔本部在民国察哈尔省北部,现在的内蒙锡林郭勒盟。


河套平原上住得是土默特部(满官嗔部、土蛮)、鄂尔多斯部(袄儿都司)、乌拉特部,哪里来的察哈尔部(插汉儿部)?


我承认明朝张家口坝上不住察哈尔部,但住得却是永谢布部,即现在承德、赤峰、朝阳那边的喀喇沁部。


你说的“清代灭了林丹汗后,才把察哈尔部迁到义州,再迁到张家口的”是事实,但察哈尔部本来并不住在河套,只是土默特部背叛林丹汗,林丹汗率部攻灭土默特部,迁都到归化城(呼和浩特),暂住了几年而已,现在呼和浩特的蒙族仍然是土默特,没有一个自称察哈尔的。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6-03-21
以下是引用yangtze在2006-3-20 9:52:37的发言:
>

开玩笑呀,察哈尔本部在民国察哈尔省北部,现在的内蒙锡林郭勒盟。


河套平原上住得是土默特部(满官嗔部、土蛮)、鄂尔多斯部(袄儿都司)、乌拉特部,哪里来的察哈尔部(插汉儿部)?


我承认明朝张家口坝上不住察哈尔部,但住得却是永谢布部,即现在承德、赤峰、朝阳那边的喀喇沁部。


你说的“清代灭了林丹汗后,才把察哈尔部迁到义州,再迁到张家口的”是事实,但察哈尔部本来并不住在河套,只是土默特部背叛林丹汗,林丹汗率部攻灭土默特部,迁都到归化城(呼和浩特),暂住了几年而已,现在呼和浩特的蒙族仍然是土默特,没有一个自称察哈尔的。



察哈尔本部大部分应该在内蒙乌兰察布市。

永谢布并非喀喇沁。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6-03-21

把内蒙古自治区划分为“兴安省”(海拉尔)、“科尔沁省”(通辽)、“热河省”(承德)、“察哈尔省”(张家口)、“河套省”(呼和浩特)。

支持。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6-03-21

本联邦对内蒙古的区划

阿拉善边疆区、鄂尔多斯蒙古自治共和国(乌海)、绥远州(包头)、察哈尔州(呼和浩特)、锡林郭勒蒙古自治共和国(锡林郭勒)、红山州(赤峰)、科尔沁州(通辽)、兴安州(乌兰浩特),呼伦贝尔蒙古自治共和国(海拉尔)

至于张家口,做宣化州的州府~~~承德,热河州州府, 唐山,永平州州府,秦皇岛,卢龙州州府。。。。

[em05][em05]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6-03-21
以下是引用戊己校尉在2006-3-21 16:36:47的发言:

永谢布并非喀喇沁。



摘自《蒙古姓氏》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鲍玺著 1999年12月第一版 ISBN7-80506-410-5 作者简介:鲍玺,翁牛特旗人,曾任赤峰市委常委、纪检书记


科尔沁 既豁尔赤,哈萨尔属民四千户,以善制弓箭著称,十五世纪二十年代由奎蒙克塔斯哈喇率领南下拱卫博迪汗者为嫩江科尔沁,留在呼伦贝尔原地者为阿鲁科尔沁。

喀喇沁 喀喇沁是个古老部落,元代生息于称海(今蒙古国科布多)。北元时属永谢布万户,由达延汗孙巴雅斯哈勒领有,南移独石口边外。

土尔扈特 也称陶日古特,原为林木中百姓,十三世纪六十年代随阿里不哥起兵反对忽必烈称帝,失败后越过阿尔泰山到额尔齐斯河和准噶尔盆地北缘游牧。

巴林 也称白仁,元代大将伯颜出自巴林,曾领兵伐宋。

巴鲁喇斯 十三世纪初,巴鲁喇斯大部随察和台西迁,成为察哈台汗国属民。十四世纪帖木尔建立了帖木尔帝国,成为成吉思汗后又一辽阔帝国。

孛尔只斤 自帖木真称蒙古汗国大汗到额哲孔果尔降后金,蒙古大汗39人,其中也先出自绰罗斯氏,其余均出自孛尔之斤。萨囊撤臣创作│《蒙古源流》。还有尹湛纳希、僧格林沁、贺兴格、哈诺墨拉、咱雅班智达、裕谦。还有反清英雄陶格陶乎,独贵龙领袖旺丹尼玛。

忙忽惕 著名人士有内蒙古科技出版社原书记萨格拉,中国著名诗人牛汉

斡罗纳 著名人士有哈喇哈孙任元朝右丞相

晃豁坛 著名人士有蒙力克,大萨满阔阔出

阿鲁喇惕 著名人士有博尔术,玉昔帖木尔

雪尼特 也做苏尼特。著名人士苏都斯庆,出生于新疆伊犁,老革命家。

别速惕 著名人士有哲别

撒勒只兀惕 著名人士有吾也尔

泰亦赤兀惕 意即“善战”。著名人士战斗英雄邰喜德。

兀良哈 最早分布于肯特山、鄂嫩河一带。著名人士贡桑诺尔布。

弘吉喇 著名人士有步鲁合答,云南万户府达鲁花赤。按陈,被封河西王。

亦乞烈 著名人士孛徒受封千户长。

客烈亦惕 著名人士有镇海,右丞相。和子章,出生于巴林左旗,历任人民解放军师长、军分区副司令员。

扎喇亦尔 著名人士有木华梨,拜住。

蔑尔乞惕 为漠北强部。著名人士脱脱,曾任右丞相,修辽、金、宋史。

蒙郭勒津 最早在鄂尔浑河、色楞格河一带。蒙古汗国时期生息与阿尔泰山以北地区,后后南迁新疆博尔塔拉,又东迁河套。北元时其首领火筛娶满都海哈屯生女为妻,获塔布囊称号。明末蒙郭勒津在山西大同以北,后成为土默特组成部分。

巴雅兀惕 也称伯岳吾、巴雅特、巴尤兀德。土默特万户、喀尔喀万户均有巴雅兀惕鄂托克。

阿速特 最早游牧于里海以北,元武宗时成为侍卫亲军。北元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曾被卫拉特亦不拉统率,达延汗驱逐亦不喇后,该部活动区域在张家口以北,隶属永谢布。另一部游牧于克鲁伦河、呼伦湖一带,与科尔沁关系密切。十五世纪20年代,该部随奎蒙克塔斯哈喇入居嫩江。阿速特著名人士有阿鲁台。

许兀慎 著名人士有博尔忽。

斡亦喇惕 即林木中百姓。1260年忽必烈称帝,其弟阿里不哥起兵反对,主要军事力量来自斡亦喇惕。失败后离开八河流域,逐步迁移到杭爱山以西、唐努岭之南的乌布苏诺尔、扎布干和空奎河一带。以后又逐步进入天山以南。著名人士苏赫巴鲁(汉语姓刘),祖籍辽宁省喀左县,在吉林工作多年。主要作品有电影《成吉思汗》。

土默特 也称秃马惕。达延汗时为右翼三万户之一。著名人士有满都海,蒙古族巾帼英雄。朝根岱,咸丰十年反抗蒙郭勒津旗封建王公暴政,同治三年起义失败。

翁牛特 合赤温后裔的属民、别勒古台后裔的属民、斡赤斤后裔的属民,在搠河一带游牧,由于这三部分经常在一起活动,被外界视为一体。

兀济叶特 原为肯特山一带的游牧部众。元代有一部分兀济叶特人随斡赤斤到达嫩江一带生息。留在肯特山的兀济叶特人,北元时期属于哈拉哈万户。打来孙库登汗东迁时,兀济叶特随往。林丹汗时期,两万兀济叶特骑兵是林丹汗抵抗后金的中流砥柱。清朝立国后,兀济叶特的部号消失,成为散居各地的兀济叶特氏。

明安 卫拉特蒙古有一个明安部落,从那里分出许多支系。北元时期,哈萨尔一个后裔车根率一部分人到阴山一带,因其部明安姓氏较多,因而称茂明安。茂名安的一支随喀喇沁部东迁,成为喀喇沁各旗居民。赤峰原人大副主任钱瑞华,出自明安氏。内蒙古西部明安一般汉语姓千。

永谢布 达延汗击败卫拉特后,把永谢布、阿速特、喀喇沁编为一部,称永谢布万户。后永谢布、阿速特二部被巴尔斯博罗特之子吞并,被吞并的永谢布分两部分,一部入青海,被卫拉特攻灭,另一部融入土默特之中。著名人士有乌兰夫。

绰罗斯 原居叶尼塞河上游,为林木中百姓。著名人士有也先。

杜尔伯特 也作朵尔边,即四。成吉思汗十一世祖都洼锁豁尔的四个儿子共同建立的氏族,称朵尔边。原在哈拉哈河下游一带,后东越大兴安岭移牧嫩江中游。哈萨尔后裔爱纳嘎率部来到嫩江中游与朵尔边同牧一地,清廷统辖该地后将二部合一。另外斡赤斤后裔诺颜台明末率部移牧阴山北,他的四个儿子共同建立的部落也叫杜尔伯特(四子)。元臣孛罕后裔博罗纳哈勒,率一部分卫拉特人移牧西北,成为四卫拉特之一,也称杜尔伯特。

磨里克 原居吐鲁番。十五世纪移哈密外巴里坤。明成化年间入河套,癿加斯兰成为永谢布领主,用立满都古勒,自为太师。后来磨克里内讧,癿加斯兰被部下杀害,同部人亦布喇率少数乜里克人入居青海,留于河套的永谢布成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

察哈尔,突厥语亲军的意思。主要是元顺帝退出大都后,跟随出关的宫廷近卫军和眷属。达延汗把强盛的察哈尔作为六个万户之一,并以察哈尔为统治中心。清廷征服察哈尔后,为了彻底改变林丹汗亲军的面貌,从各地征集兵丁到察哈尔驻防,从而出现了反映异地名、异族名的新姓氏。著名人士有明安图。

布兀日其 也作包日出德。布尔尼反清被打败后,组织和领导这一事件的首领除了砍头外,将一部分孛尔只斤贵族削去爵号,分发各旗为奴或属民。布兀日其意为“削爵”。

敖汉 拖雷长子蒙哥,人称“兀干王”,他的一支亲军很有名,称兀干王亲军。这支亲军的番号逐渐成为这部分人的名号。十六世纪隶属察哈尔,先在义州西大康堡,后移老哈河。

亦鲁特 成吉思汗时所辖百姓按十进制编伍,编排过程中剩下的几户百姓,不足十户,就把他们暂放一边待编。亦鲁特意为“多余”。

莫勒图特 是经常与科尔沁在一起活动的群体。著名人士有嘎达梅林。

乌审 北元时期,乌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达延汗曾孙诺木塔尼的侍从,后来成为伊盟乌审旗,一部分成为土默特万户的组成部分。著名人士有锡尼喇嘛。

达拉特 也做打郎。北元时为鄂尔多斯一万户。达延汗初年由太师亦布喇亲领,达延汗驱逐亦布喇后,由巴尔斯博罗特之子衮必里克承领。

杭锦 源自康里。北元时为鄂尔多斯诸部之一。

扎鲁特 也做朱日兀德。著名人士绰旺,民间说书艺人。

鄂尔多斯 “鄂尔多”即宫殿,“鄂尔多斯楚德”既护为宫殿的人。达延汗时被编为鄂尔多斯万户。

克什克腾 克什克也做却薛,意既“值班”,克什克腾意既“值班人”。蒙古汗国时,克什克腾是护卫值勤部队,分班轮流值勤。护卫军成员来自万户长、千户长的子弟,任务繁重,待遇很高。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北元末。达延汗时,克什克腾隶属察哈尔万户,是亲军中的护卫军。克什克腾对北元汗忠贞不二,1634年额哲孔果尔降清后,才由成吉思汗后裔沙拉勒答率领降清,成为漠南最后一个降清的部落。著名人士有巴玉藻。

乌珠穆沁 先祖为卫拉特,即林木中百姓。在元代,一支卫拉特人南迁到今新疆北部的一座山立足,这座山生产野葡萄,当地把这座山叫乌珠穆山(乌珠穆即葡萄),这个部落的人被称为乌珠穆沁。北元时,成吉思汗后裔翁衮都拉尔承领这个部落的人。达延汗时,乌珠穆沁东移,初属察哈尔,后移哈拉哈万户境内。

哈拉哈 北元时期把哈拉哈河两岸的众多游牧民划为一万户,辖十二鄂托克。西岸七个鄂托克归格垒森扎领有,东岸五个鄂托克归阿勒楚博罗特领有。十六世纪中叶,打来孙库登汗从今锡林郭勒东迁辽边外,东岸五鄂托克随行,成为后来的哈拉哈五部。

巴尔虎 是林木中百姓的一支,原居贝加尔湖东面。著名人士俺木海,初事成吉思汗为炮手,成吉思汗九年岁木华梨出征,随任炮手达鲁花赤。蒙哥汗二年升都元帅,次年随旭烈兀西征。

速勒都思 原是泰亦赤兀的奴隶,后归附帖木真,以骁勇善战出名。著名人士有赤老温。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6-03-21
喀喇沁部确实为永谢布部的一部分,请参考上面《蒙古姓氏》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鲍玺著 1999年12月第一版 ISBN7-80506-410-5 作者简介:鲍玺,翁牛特旗人,曾任赤峰市委常委、纪检书记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6-03-21
以下是引用戊己校尉在2006-3-21 16:36:47的发言:

察哈尔本部大部分应该在内蒙乌兰察布市。


《中国民族史》:

.....
此同时,达延汗还先后三次出兵击败兀良哈,将其置于自己统治之下;又发兵征服瓦刺;废除太师、丞相职位及“赛特”领地,将漠南和漠北分成若干份地,分封诸子,作为大汗藩屏。此外,还利用济农和万户制度,将从前各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仍分左、右两翼。左翼3万户为:察哈尔万户(今锡林郭勒盟地区)、兀良哈万户(原卓索图盟地区)、喀尔喀万户(喀尔喀河流域一带);右翼3万户为:鄂尔多斯万户(今伊克昭盟一带)、土默特万户(今大青山下土默特地区)、永谢布万户(今张家口以北一带)。自居察哈尔境内,统率左翼3万户。巴尔斯博罗特济农驻鄂尔多斯境内,统辖右翼3万户。从此,自成吉思汗以来汗系同宗台吉领主与异宗“赛特”领主并立的局面宣告结束。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6-03-21
看看《中国民族史》,察哈尔的本部就在锡林郭勒盟。现乌兰察布市北部(阴山以北)的四子王旗属于喀尔喀部(主体在外蒙古),南部(阴山以南)则为永谢布部和土默特部的过渡地带,至于后来察哈尔部迁居于此那和察哈尔部迁居张家口坝上地区都是后来的事情。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06-03-22

蒙古各部源流非常复杂,找了一些关于喀喇沁和永谢布的资料,大家一同探讨。

《喀左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左翼旗的形成》(作者:乌凤丽,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

居住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蒙古族人的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明初从北方南下的兀良哈部的蒙古人,一部分是明末从鄂尔多斯东迁过来的喀喇沁部的蒙古人.他们主要通过联姻的形式融合到一起,沿用喀喇沁之名

《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作者:宝音德力根,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应绍不万户的主体是由元代侍卫亲军阿速卫、钦察卫后人组成。15世纪前半,在北元大汗直属各部中应绍不万户最为强大。15世纪中叶后应绍不万户的统治权先后落入乜克力贵族伯加思兰、亦思马因及瓦剌也先孙亦不剌等人手中。


《十七世纪前期的蒙古喀喇沁部与后金—清朝》(主要成员:乌云毕力格)

 第二章为“喀喇沁万户的前身”。在这一章里,研究了喀喇沁万户的由来。

  第一个问题是应邵卜万户与喀喇沁万户的关系。16世纪时,庞大的应邵卜万户形成。达延汗诸子时期,应邵卜万户被分割成咯喇沁、阿苏特和永谢布三个主要部分。喀喇沁部分封给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的第四子巴雅斯哈勒汗。后来,巴尔斯博罗特季子博汕迪达喇占有了永谢布和阿苏特。结果,在应邵卜万户的废墟上诞生了巴尔斯博罗后裔统治下喀喇沁万户。

第五章第四节探讨了阿苏特、永谢布和满洲爱新国(注:后金)的关系。根据考证,林丹汗西征后,在1628年秋天的埃不哈河战役中,永邵卜、阿苏特等部大吃败仗,其部落溃散。阿苏特部在越兴安岭奔喀喇沁的途中,被阿巴噶部落劫夺,火落赤七个儿子中有五人阵亡。劫后余生的二台吉虽然到了他们的塔布囊属部,但是已经无力管辖其属部,所以归附了爱新国。后来也有其他阿苏特部人陆续来归,和喀喇沁、土默特等部来归之人一道,被编入八旗满洲。阿苏特人分别被编入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和正蓝旗。至于永谢布的结局,可以这样总结:在埃布哈战役当时,除了部分永谢布人跟随西土默特向河套逃窜外,还有大量的永谢布人越过瀚海,逃到了漠北地区。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06-03-22

大致一点可以看出,“永谢布万户”、“永谢布部”、“喀喇沁万户”、“喀喇沁部”不能等同视之。

另外,在网络上流传一些蒙古族网友的文章,都把“永谢布”的覆灭作为察哈尔林单汗(最后一代蒙古大汗)的主要罪责之一。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06-04-07
以下是引用戊己校尉在2006-3-16 14:45:24的发言:

在内蒙古自治区下设“兴安省”(海拉尔)、“科尔沁省”(通辽)、“热河省”(承德)、“察哈尔省”(张家口)、“河套省”(呼和浩特)。


和我的观点一本一致,握手!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06-04-08

永谢布 达延汗击败卫拉特后,把永谢布、阿速特、喀喇沁编为一部,称永谢布万户。后永谢布、阿速特二部被巴尔斯博罗特之子吞并,被吞并的永谢布分两部分,一部入青海,被卫拉特攻灭,另一部融入土默特之中。著名人士有乌兰夫。

---------------------------------------

这里说得很清楚,最开始永谢布和喀喇沁不是一个部落。后来被达延汗合并为一个。之后又分开,喀喇沁仍然是喀喇沁,永谢布则被吞并,最后永谢布一部进入青海,一部并入土默特。

所以说,喀喇沁与永谢布不是同一部落,只是一段时间被编入永谢布,但最后仍然单独的部落。某人自己在打自己嘴巴。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06-04-08

首先,我们先把呼包两市-巴彦淖尔盟(归化城土默特-乌兰察布盟),乌兰察布市(旧察哈尔右翼),鄂尔多斯市(伊盟),乃至锡林郭勒盟(包括旧察哈尔左翼),看做一个整体,把这片区域,视为今天的“内蒙古”的“本部”。

这个区域,大致可以认为是“晋蒙双语区”,以晋语使用者为主。

张家口,无论对晋语,还是对蒙古语而言,都是在边缘的位置上。如果把首府迁到张家口,对晋语,还是蒙古文化的发展,是利是弊,也许要好好评估一下。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06-04-08
长篇地域历史文化,从代国夫人到魏敏芝----论察哈尔历史文化

作者:边塞亭栏 提交日期:2006-3-26 8:47:00

??赵氏孤儿,北方的几个大的地方戏种都有这一悲戚无比的历史剧目,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春秋时晋国佞臣屠岸贾诬陷赵盾,杀其满门。因搜遗孤赵武不得,下令如十日内不献出此儿,即将国中所有与赵武同庚的婴儿杀死。赵盾门客与公孙杵臼定计,以程子假冒赵武,藏于公孙家,并由程向屠出首,以取信于屠。屠果在公孙家搜出婴儿,遂将公孙与婴儿一同处死,从而保全了赵氏后代。及后赵武报仇。作为晋国政治权贵的赵氏一族被别人消灭与消灭别人是断难逃脱的政治宿命。当赵家实力坐大,到了赵简子时晋国内的政治环境以及整个周王朝内的各诸侯国之间政治环境的相互倾轧更加凶险恶劣,当消灭别人才能保存自己的时候,一切卑鄙,阴险,惨绝人寰的杀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如果从政治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几乎又是合情合理的。
  
   很难考证春秋时期的古代代国是否是周王朝正式分封的一方诸侯国,但就目前史学界多数人认可的古代代国乃是由东胡人建立的国家来看,古代代国无疑应该算是处于周王朝教化外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地域范围大致包括现在的山西东北部,河北西北部,以及内蒙古中南部的一部分。
  
   代国与晋国相邻,更接近晋国贵族赵家控制的区域,代国由于其地形与气候的原因应该是个多养马及牲畜的国度,马作为战略资源,使牧养马匹的草场亦同属于战略资源,控制战略资源自然是坐大自己实力必备的,因而赵简子一直处心积虑的想吞并代国,只有吞并代国,获得代国马匹、草场这些战略资源才能使其在与晋国其他贵族的政治较量中占据优势地位。因而赵简子在其离世前将自己疼爱的女儿嫁给了代国国王,而当自己离世时候,嘱咐继承他权利的赵襄子一定要吞并代国。从这里我们看出,阴谋的形成总是从出卖自己的亲人以及利益开始的。
  
   在赵襄子为其父亲办理丧事的时候,他一边派人告诉自己的姐夫代国国君说要到夏屋山与他会盟,一边让其姐姐回赵家奔丧,也许是赵襄子不愿其姐看到自己当场杀死她的丈夫,所以便支开了其姐。赵襄子作为晋国最有势力的权贵要来代国与代国国君会盟那自然非常给代国面子,代国毕竟是小国。赵襄子带了自家家里最好的厨师准备了豪华盛宴在夏屋山款待其姐夫,代国的国君与大臣都被赵襄子虚假的热情迷惑了眼睛,也断想不到有这样的联姻会使赵襄子不顾亲缘关系而下毒手谋害,因而尽情的享受最后的和平,美酒一盏接着一盏,一个个都酩酊大罪,此时假装为厨师的赵襄子的武士开始尽情的杀戮,代国国君当场被铜壶击死,随行的人都被杀死,霎时间脑浆崩裂,鲜血横飞。由于代国王城内并不知国君被杀死,因而赵襄子率领兵卒很顺利的进入代国国都,于是代国从此灭亡。而此时代国夫人正在回晋国奔丧的路上,当其走到飞来峰下时,代夫人才从飞奔而来报信的随从口中得知赵襄子为占领代国土地而杀害了代王。面对尾追而来的弟弟,代夫人哭天号地,悲愤欲绝,言道: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随即拔下了头上的金笄,在山石上磨了几下,自杀身亡。当地百姓敬佩代夫人的忠烈肝胆,为永远纪念她,就在山下筑墓地埋葬了她。在山上修祠,供奉她的塑像。随后把飞来峰改叫磨笄山。后来,在代夫人墓和祠上常有雉鸡鸣叫飞舞,又把磨笄山改叫鸡鸣山了,鸡鸣山便在现今的张家口市区域内。
  
   之所以要讲这段历史,本意是古代代国就其地域范围来讲,所从属的文明文化区域范围来讲正处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缓冲之地,这块地域是文明冲突的频繁多发地区,而春秋时期的晋灭代国是有史考证的发生在此地区的第一次文明冲突,其后发生在这块地域上的历史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旨既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相互征服融合的历史衍变。
  
   察哈尔是个从15世纪才出现的历史名词,为何要引用如此晚进的一个名词来融概一段贯穿两千多年在此地域文明冲突的历史发展情境呢,对此我要做这样一个解释,察哈尔曾经作为一个省级区域名词比较完整的从地域上囊括了发生在这一区域的文明冲突,亦由于察哈尔本身作为历史名词在区域范围内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带有文明冲突的深刻的烙印,同时还由于察哈尔在我们的历史记忆中并不遥远,从察哈尔这个名词出现以来其所代表的区域内文明冲突的历史事件在本区域两千多年的文明对立同化过程中也十分具有代表性,虽然察哈尔这一历史地域名词有着无法割断的非常清晰的蒙古族文明演进的历史烙印,但是此地区作为古代代国以至后来文明冲突在这一地区的历史衍变与察哈尔的曾经一段历史是融合的,且又是被人们深刻记忆的,所以有这样的代用。
  
  关于察哈尔所指地区,专家学者们看法一致的是:察哈尔地区是指清代察哈尔八旗四牧游牧之所,当时南临长城,北接锡林郭勒盟,西面与归化土默特旗接壤,东与卓索图盟和昭乌达盟毗邻,西北与乌兰察布盟四子部落旗相接,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乌兰察布市大部、锡林郭勒盟南部以及河北省西北地区。民国初年,设立察哈尔特别区,将原先隶属于直隶省口北道的宣化、怀来、赤城、蔚县等十县化归该区;1928年将察哈尔划为行省,省会是张家口市(另称张垣)。伪蒙疆自治政府时期又融扩了现在大同市所属的雁北地区,1952年,察哈尔省撤消,主要部分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部分地区划入北京市和河北省地区,察哈尔这个名词随历史的进程逐渐演化成为地域概念。同时察哈尔这一历史名词也不仅仅是地域概念,其背后有其文明文化的属性,正因为文化的相似性才能有一度的融合,即便现在分属不同的区域,由于该地区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凝聚融合力,也致使察哈尔曾经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因素,而这一因素就表现为不同文明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察哈尔曾经所属范围的长城以北部分曾经是广阔的牧场,这里历来是游牧民族的天然草场,由于该地区接近400毫米降雨量线,因而该地区的草场能有充足的雨水,能生长最好的饲草。这里属于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以及黄土高原的交叉缓冲地区,地势平缓、开阔,是草原民族南进到农耕文明区域的最好场所,因而是两大文明冲突形成的地理属性。中国社会历史的变革发展,主要是在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发生的,从商周王朝与鬼方、猃狁的战争,到春秋战国诸侯和北狄诸族的关系,从秦国联合西戎、到汉朝抵御匈奴,从“五胡十六国”、到北魏六镇起义、唐代安史之乱,从辽宋、宋金对峙、到元朝的大统一,从明蒙关系、到清朝入主中原,始终伴随着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脉,正是在两种文化的对话中前进的,而察哈尔地区正是两大文明冲突对抗的最激烈地区,就象一场下了几千年的锋面雨,冷暖两种不同属性的空气(文明)在这里时时刻刻交锋。
  
  说起这一地区的文明不得不首先提到上古传说时期的黄帝与蚩尤的阪泉大战,阪泉大战的发生地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发生在本区域涿鹿县内,但是由于此一战争的发生时期的历史太过久远且多没有实物佐证,而且相关历史文献对战役发生地域有相互矛盾之处,因而阪泉大战是否发生在现今的涿鹿县便遭到很多置疑,民国后的许多历史学家普遍认为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不可能发生在黄帝与蚩尤集团的传统领地黄河流域以外的察哈尔南部山区,现今的历史学家也都认为阪泉大战的发生地应该在山西南部运城地区的解县,该县境内有盐池,古称阪泉,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及浊泽,一名涿泽,即涿鹿。
  
  历史演进到周王朝的时候,原先集中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展到现在的长城沿线附近,而不论是先秦时期长城的修筑还是明王朝时期长城的修筑无不说明长城所形成的人为文明的分割线将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泾渭分明的化分开来,两大文明在这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上演绎丛林法则,演绎成王败寇,演绎征服与同化,演绎杀戮与贸易,演绎悲欢与离合。
  
  早在周王朝时期,北方已经有多个草原民族的存在,即鬼方与猃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更多是胡人与狄人的记载。而在秦汉时期,北方草原民族基本上是匈奴的天下了,虽然在东部有乌桓、鲜卑等一些非匈奴人,但是这些民族也是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可是说当时是长城以外皆匈奴地域。《史记--匈奴列传》说匈奴人“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毡裘”;《后汉书?乌桓传》说乌桓、鲜卑之俗是“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就生活习俗来说显然与农耕文明相异的。
  
  秦统一六国后,察哈尔区域分别属于上谷郡、雁门、云中郡管辖,但是现在的坝上地区则是匈奴人控制的区域。此时的文明冲多发生在河套地区,由于秦国都城咸阳在河套地区之南,因而巩固此一地区的边防便造成了更多的双方的征战。到了汉朝由于匈奴势力与实力的不断增大,而且其南下进攻路线也多样化,从察哈尔区域南下掳掠的次数非常之多,因而两汉时期察哈尔地区的防务便成了汉朝的重中之重,守卫之臣也多是名将,比如李广,就曾经多年做为上谷郡太守,保卫北方屏障。在两汉文献中提到的汉朝军队从属于察哈尔区域的代郡与上谷出兵袭击匈奴的史料非常之多,这说明从汉代开始察哈尔区域在文明冲突的征战中的重要地位便凸显出来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汉武帝发动漠南之战,派两路大军北征匈奴,一路由李息率领出代郡向东吸引匈奴主力,一路由卫青率领出云中向西突然袭击匈奴右部。卫青领兵出云中之后,基本沿着黄河横扫千里,西至陇西。漠南之战取得空前胜利,败匈奴白羊、楼烦二部,斩俘匈奴七千多人,获马、牛、羊百余万,并且夺得战备意义十分重大的河套地区。汉武帝的积极打击政策在前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致使匈奴部族出现了分裂与分化,有效的保障了农耕地区的生产生活不受侵扰。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的漠南之战之后。这一年汉武帝进行全面动员,倾全国之力远征漠北,与匈奴决战。大将卫青率五万骑兵出定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五万骑兵出代郡。卫青与大单于会战,斩首一万九千余级,单于败退,卫青至阗颜山和赵信城而还。霍去病与匈奴左贤王会战,斩首七万余级,左贤王败逃,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临瀚海而还。汉武帝发动的漠北之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匈奴左贤王势力遭受沉重打击,事后匈奴人大部分退出今内蒙古东部以及东南部地区,乌桓人被西汉南迁边塞沿区做屏障。这次战役之后匈奴人基本上在一段时间内退出了察哈尔区域,而在此区域内第一次由汉人做主导,也就是此区域内进行了第一次的民族融合与同化,乌桓人作为后来鲜卑人的传承民族在这一时期内受到汉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逐步由游牧向半游牧半耕种转换,而后来的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北魏王朝能全面汉化跟汉代发生在察哈尔区域的乌桓族受汉族的同化影响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匈奴在察哈尔地区势力的退却促成了该地区的第一次小范围的民族融合。《汉书·匈奴传》中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上书愿保从上谷以西至敦煌的请求,说明匈奴势力的衰弱。匈奴西迁后,察哈尔地区的文明冲突暂时平静了下来,短暂的和平为民族的融合同化创造了条件。
  
  汉朝对战国与秦留下的长城的修缮与重建先是从河套地区开始的,汉朝文献中提到的应包含察哈尔地区的长城修缮是从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之后开始的,《汉书·赵充国传》载,窥见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遂有吏卒数千人,虏数大众攻之而不能害等史料证明修缮东段万里长城的时间,而东段长城必然要横跨察哈尔区域。汉长城是中原势力向外发展和农耕界线向北推移的具体表现之一。长城虽然是军事防御工程,但它不完全是中原王朝处在强大或优势,有力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以及能够建造、戍守长城的情况下修筑的。汉长城就是如此,它出现在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是汉武帝征伐匈奴,夺取匈奴故地漠南之后为了保卫新拓土地而建造的。而察哈尔地区残存的一些汉长城的遗迹说明此地区曾经发生过的文明冲突。长城的修建并非完全阻碍了文明的交流,南北之间的交往始终没有间断,表现出两种经济不可分割的关系。和平友好往来给各族人民带来经济文化上的发展繁荣,加深了民族间的情义和融合。战争虽然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交往形式,甚至战争期间汉匈双方的人员往来、经济交流、文化影响更为强烈,但这种交往是被迫和被动的交往,给汉匈双方带来巨大损失,对汉匈人民来讲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引起了民族间的隔阂。
  
  东汉时期,东汉光武帝刘秀东征冀州割据势力,直到拿下代郡与上谷郡,控制了飞狐口这条关隘孔道,于公元前36年宣布登基。之后,下令杜茂、王霸二将军领兵治理飞狐口,修亭障,筑烽火台,把代地(蔚县)之地作为一道重要军事防线。这说明察哈尔区域的安定直接影响到东汉中原王朝的稳定。
  
  三国时,建安二十八年(公元218年),曹操派子曹彰率兵北征乌桓。大军沿拒马河北上,穿越飞狐峪这道百里大峡谷,冲出飞狐口,越过代郡(蔚县)全境,直打到桑干河畔,一路把乌桓追击到汉长城以外,保障了代郡这道边陲的安宁
  
  匈奴人在北方边地的影响与威胁一直持续到西晋时期,西晋末年已经有一定程度汉化的原臣服于汉朝的南匈奴部族在山西中南部地区再次聚集部众,在其首领刘渊的率领下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个独立的北方少数民族王朝。建安二十一年( 216年),曹操分匈奴为五部,以刘豹为左部师居于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刘豹死后,刘渊代为左部帅。西晋太康十年( 289年),晋武帝司马炎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
   刘渊自称是匈奴冒顿单于之后,《晋书·刘元海载记》载:“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 永嘉二年( 308年),刘渊正式称帝,迁都平阳,国号为汉。以匈奴后裔为主体的北汉王朝曾经控制过察哈尔的南部地区,及现在的大同以及张家口的南部的古代国地区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6-04-08
汉时期与匈奴内徙的同时,乌桓人在汉朝也大量南移。乌桓为东胡的一部分,东胡被匈奴击破后,部分散居乌桓山,称五桓,属匈奴左地。汉初,乌桓分布于西拉木伦河及其以北地带,为摆脱匈奴人的奴役,纷纷南迁,汉政府设置护乌桓校尉,加强管理。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乌桓皆居塞内,布于东汉缘边诸郡。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亲征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镇乌桓,得降众二十余万。曹操观师易水,代郡、上谷郡乌桓前来归附。从此,绝大部分乌桓皆臣属曹操,而乌桓南迁的主要区域便是察哈尔地区。

  这一时期占据察哈尔地区的基本上是匈奴人以及臣服于匈奴人的乌桓与鲜卑人,但是在汉武以后由于匈奴势力的分化与西迁,致使此地区的民族融合有大的发展。关于此时期匈奴人的风俗,文献中亦有相当多的记载。古代的风与俗是并非一个整体的概念。风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区域的不易受外界改变的的常性,由于群体所处区域的地理生态因素的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地理区域彼此相异的常性;相对于常性而言,俗则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流动的,其主观性与易变性要大大超过风。人的行为与观念的形成,决定于两个因素,即水土的构成和当权者的引导。但是由于对立民族之间由于矛盾的原因造成文化上的沙文主义的表现也非常多,这样就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对弱势民族的奴役与同化,但有的时候同化并不是以武力的强盛为主导的,而是取决于文化、文明的先进,因而在这一地区的同化基本上就是朝有利于汉族的方向发展的。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匈奴传》中说匈奴是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绝内外也。是故圣王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 其民不可臣而畜也。他的这种并非客观的文笔以及流露出的大国沙文主义心态和把匈奴看作天生的劣等民族是不可取的,这也正好说明了当时相互间的仇视。

关于匈奴的衣饰,文献载之曰:“衣其皮革,被旃裘”;匈奴“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无冠带之饰”……从上述记载中,对匈奴之衣至少可得出有这样一些认知:第一,作为衣的皮革是他们“射猎为生”的副产品,即来源于狩猎;第二,他们所饲养的牲畜也是其皮革来源的一个渠道。第三,“旃裘”即“毡裘”,是用兽毛制成的衣服。察哈儿地区,尤其是北部地区历来是水草茂盛,适合游牧的草场形态,即便是南部地区开垦较早也远不如中原地区农业发达,因而此一时期牧业与狩猎依然是生存方式的主要形态。

在饮食方面,文献记载匈奴“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从这些记载可知,匈奴人的主食是畜肉,包括野生鸟鼠狐兔及家养牲畜。为了获得自己生存所需的食物,匈奴人自幼就骑羊引弓练射技。关于“湩酪”,《史记·匈奴列传》集解曰:“湩,乳汁也。”其索引引《穆天子传》语:“牛马之湩,臣菟人所具。”酪是用牛、马、羊等乳炼制成的食品。《本草纲目·兽部·一》说:“酪,湩。”李时珍集解引《饮膳正要》关于其“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常以杓左右搅之,乃倾而罐盛,待冷,掠取浮皮以为酥;入旧酪少许,纸封放之,即成矣”。这种以奶为原料的食物制品,只有在盛产牲畜的游牧地区才能成为主食。而且,“淳酪养性”的特性在保证牧民的体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这是匈奴人英勇善战的生理基础的保证。匈奴人的饮食习俗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这和农耕地区的汉族人尊老敬老的习俗格格不入。对这一饮食习俗形成的原因,汉初投降匈奴的燕人中行说的解释是:“匈奴明以战攻为事,其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饮食壮健者,盖以自为守卫,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这是从在战争的状态下来解释匈奴的饮食之俗,说明匈奴人的饮食并为形成定式,而是根据需要有优先程序。不过其原因乃是受生态条件的影响。因为匈奴人“随畜牧而转移”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草,只有在生态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才具备畜牧之需的水草。当自然灾害降临时,某一地区牧草可能会枯死,不能满足匈奴人生产、生活的需要。这时,他们为了生存,就要逐水草而徙,由于农耕文明较好的解决了饮食生产与存贮问题,因而抢掠农耕文明的边疆之地,以夺取适于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争夺,是秦汉中央政府与边疆匈奴等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匈奴人的住所,西汉文帝时出使匈奴的大臣说:“匈奴父子同穹庐卧。”,颜师古注曰:“穹庐,旃帐也。其形穿隆,故曰穹庐。”当时,不论是一般牧民,还是最高部落首领单于,都住宿在这种穹庐中,武帝时,“汉使王乌等窥匈奴。匈奴法,汉使非去节而以墨黥其面者不得入穹庐。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得入穹庐。单于爱之,详许甘言,为遣其太子入汉为质,以求和亲”。可见,这种穹庐是相当普遍的,被匈奴扣押的汉使苏武居住的也是这类穹庐,孟康曰:“……穹庐,旃帐也。”。

匈奴的婚姻习俗,文献中更多次说明其有悖于汉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西汉人中行说对此解释是:“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

北朝时期,随着匈奴的逐步汉化和中原王朝的日趋衰弱,乌桓族在察哈尔地区摆脱了匈奴人的控制并强盛起来而且乘虚侵入原先察哈尔西南部的雁北地区。汉、曹魏王朝曾在雁北的东邻——河北怀来(原察哈尔怀来)设乌桓校尉(前秦一度曾移乌桓府于代郡平城),对少数民族进行监督管辖。再后以盛乐为王庭的鲜卑拓跋猗卢在援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镇压鲜卑白部大人和匈奴铁费部作乱的名义下进入察哈尔南部地区,被西晋政权封为代公、代王,取得了占据察哈尔南部地区的合法地位。拓拔猗卢对开发开发察哈尔南部地区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他扩建平城(山西大同)为南都,在平城之南又建新城(在今大同市黄花梁一带),而察哈尔的东北部地区则是被鲜卑族的慕容部建立的燕王朝占据。

鲜卑是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它源于东胡,东胡被匈奴击败后,与乌桓同受匈奴族奴役。西汉后期,匈奴渐弱,乌桓族南迁附汉,鲜卑族开始兴起。东汉后期,以鲜卑首领檀石槐建立部落军事大联盟为标志,鲜卑成为北方草原地区的主要统治民族,鲜卑族有三个比较大的部落,既拓拔部,慕容部与宇文部,鲜卑南迁后,在察哈尔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是鲜卑族的拓拔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原察哈尔地区所属的集宁地区(现改称乌兰察布市,即原先的乌兰察布盟地区)曾经出土了一系列鲜卑早期以及北魏鲜卑时期的文物。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后旗三道湾墓地,1983年至1984年出土双马形铜饰牌1件、双马形金饰牌1件、马形金饰牌1件、三鹿形金饰牌1件、双鹿形金饰牌1件、单鹿形金饰牌1件,驼形金饰牌1件,墓葬年代为东汉晚期。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小坝子滩窖藏,1956年出土虎犬形金饰牌1件、“猗 金”四兽形金饰牌1件、四兽形金饰牌1件、跪兽形嵌宝金饰件1件、兽面形嵌宝石宝戒指2件,窖藏年代为西晋时期。从一系列出土文物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鲜卑族由于长期受匈奴族的控制起文化艺术也深受匈奴人的影响,反映了拓跋鲜卑中晚期迁往“匈奴之故地”后与匈奴文化融合后的风格。从出土的文物看这一时期的动物形饰牌没有了匈奴族动物形饰牌中虎、豹、狼等食肉猛兽的刻画,饰牌多以表现具体的鹿、马、羊等较温顺的草原食草动物为主。这些浮雕饰牌动物造型种类多样,与匈奴文化的动物纹饰牌有许多相同点。这与鲜卑曾隶属于匈奴、深受匈奴文化影响以及在鲜卑族当中含有大量匈奴人因素有关。

公元四世纪初,鲜卑族拓跋部占有个山西北部和察哈尔大部地区,建立代国,到了前秦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代国被符坚所灭。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秦为东晋所败,北方随之分裂,鲜卑拓跋部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日渐强大。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旋即皇帝位,建元“登国”。北魏政权建立后,逐步吞并了后燕、夏、北燕、北凉,于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开始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局。北魏时期是察哈尔地区民族融合发展的最重要时期,由于北魏施行的汉化政策以及相对温和的民族平等政策,非常有利于民族间的交往与通婚,因而此一时期察哈尔地区应来民族融合史上的大发展时期。此时的察哈尔北部地区被另一个崛起的强大的草原民族所控制,那就是蒙古人的前身柔然汗国。

由于北魏的汉化政策致使这一地区的农耕文明得到大的发展,原先长城以南的部分尚还是牧场的地区都被开垦为耕地,农耕文明在察哈尔南部地区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柔然汗国的崛起又形成了一种民族对立局面,北魏王朝实际上处于与南面的东晋王朝与北面的柔然王朝对立的局面。北魏王朝的主要敌国是宋。为实现其南下的战略意图,免于两面作战,决定筑长城以防柔然。《魏书·太宗本纪》载:“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正月丙辰…… 蠕蠕(柔然)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察哈尔赤城县),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设戍卫。”此长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城(察哈尔赤城县),向西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限制了柔然的南进,也切断了柔然地区同中原的经济往来。神麚二年(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率军分东、西两路亲征柔然,获全胜。随后于京都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自西面东先后设置沃野、怀朔、抚冥、武川、柔玄、怀荒六个军事重镇,用以拱卫京都。这些城镇组成了北魏北部疆域的又一道防御线。

  北魏六镇的地理位置为:

  沃野镇,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北。

  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西南。

  抗冥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四于王旗东南土城子。

  武川镇,分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西土城。

  柔玄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台基庙东北。

  怀荒镇,今河北省张北县。

魏孝文帝拓跋宏,又名元宏,是北魏王朝的第六个皇帝。他在执政期间,对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推动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在鲜卑人中,鲜卑贵族与平民做为统治阶层既不畜牧也不耕作,大多是游手好闲的浮食之人,不仅贵族人家,就连一些奴仆也衣食精美,主要依靠剥削掳掠北方的广大汉族地区。为了反抗鲜卑族的统治,民众纷纷揭竿而起,即使在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史书记载的民众暴动事件也有十几起。正因为民族矛盾的尖锐致使拓拔宏认识到顺应先进的文明形态对于在一个受南北两大强敌的对峙下的王朝的重要作用,汉化政策的出台也是受当时民族对立环境的影响,顺应可能就会延续更长的统治时间,而拒绝可能就是可能更早的退出争夺中原政权的舞台。从历史上看凡是主动汉化的少数民族政权往往更长久,但是代价必须是主动的消灭本民族的传统与民族性,代价也是相当大的。迁都洛阳以后,魏孝文帝立即着手进一步改革。禁止鲜卑贵族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族服装。接着,魏孝文帝又下令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以讲鲜卑语,暂不受处罚,可是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上必须讲汉语,否则就要降职。后来又规定,谁讲鲜卑语,就撤职。推行的汉化政策,使北魏经济开始复苏,均田制得到进一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上以先进的统治方式代替残暴落后的统治方式,缓和了北方的民族矛盾,使北魏取得了一个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通过北魏的汉化政策察哈尔地区除了北部的草原部分以外大部分都确立了以汉文明为主题的生产、生活形态,同时也形成了察哈尔地区以长城为界限南北不同文明属性的对立状态,这在其他地区是非常少见的。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6-04-08
柔然如同乌桓、鲜卑一样,属古代东胡民族系统,与鲜卑同源。南北朝对峙期间,公元四世纪末时,柔然还处于氏族公社末期,过着逐水草以居的游牧生活,无城郭、居穹庐毡帐,无文字。柔然的最高统治集团是郁久闾氏。它的始祖木骨闾,原为鲜卑贵族的奴隶,后逃亡,纠集逃亡者百余人,依附另一部落。至木骨闾之子车鹿会时取得了统治地位,有了部众,自号“柔然”。当时依附于北魏。柔然征服了敕勒诸部,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建庭于弱洛水(今土拉河)畔。公元402年,车鹿会后裔社仑自号丘豆伐可汗。当时他的控地西焉耆(今新疆焉耆县)以北,东至“朝鲜故地”之西,南临大漠,北穷瀚海,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奴隶政权--柔然汗国。至此,柔然建立了国家,成为继匈奴、鲜卑之后控制我国北方大草原的强大民族。察哈尔北部地区便在柔然汗国的控制之下,与南部已经汉化的鲜卑王朝形成了文明对立。

  北魏存在不久随后便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之后又演变为北齐与北周,虽然鲜卑人经过一定程度的汉化但是其作为草原民族的民族性并未彻底异化,拿城郭建设方面来说,从北魏到隋唐时期,除了王城外鲜有其他地区的城郭建设,在这一时期,发生察哈尔地区最重要的城郭建设便是南部的古蔚州城。

蔚州城,即察哈尔时期的蔚县城。肇建于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从此,撤代郡,设蔚州,筑蔚州城,州始,代郡的历史至此终结,当时蔚州城的城垣是用土夯实的。关于此时的古老的上谷郡城,由于战乱的关系早已荒废,由于得不到重建,唐以后,上谷郡便成为历史名词了。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又进入到大一统的局面下,作为中原北部的察哈尔地区已经不是战略重心,当时民族对立表现在与北方的突厥民族以及与东北的契丹民族,但是与突厥人的文明冲突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不过此时期的察哈尔地区仍然是民族杂居地区,而且当突厥分化为东西两部时,控制察哈尔北部区域的便是东*突*厥汗国。隋唐时突厥人南移。突厥原是铁勒的一部分,公元6-8世纪中叶活跃于中国北方草原上。隋唐初年,突厥汗国进入极盛时期。其首领沙钵略可汗于隋朝开皇二年(582年)率40万铁骑南下,被隋军八路大军击败。第二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开皇四年(584年),沙钵略可汗率部众南入漠南,寄居白道川(今呼和浩特),接受隋朝统辖。启民可汗统治时期,突厥人口开始归附隋朝。隋末丧乱,东*突*厥又雄距漠北,控弦百万,势倾中原。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颉利可汗率10万铁骑南下,唐太宗一面与之和盟,一面积极备战。贞观三年(629年),唐10万精兵分道出击,颉利可汗全军覆没,东*突*厥部众约10万人降唐来附,唐太宗设置突厥羁縻都督府加以安置。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汗国灭亡,部众一部分归附回纥,一部分西迁中原,还有一部分则归附唐朝,南迁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平州(今内蒙古临河县)一带。

安史之乱后察哈尔南部一带又成为少数民族混战的沙场。大约在9世纪后期,沙陀族进入察哈尔南部地区,居定襄神武川新城(今朔州市南),有骑兵1万号沙陀军。其首领朱邪赤心因助唐平叛有功被赐李姓,名国昌,子李克用骁勇善战,独霸一方。先后同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大同军节度使赫连铎(为吐谷浑族)、幽州统帅李匡威、刘仁恭作战,给察哈尔南部造成极大灾祸。

唐朝末年随着突厥势力与唐王朝势力的衰退,在察哈尔境内的北部边缘已经是契丹势力的天下了,到后晋时候石敬唐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人,至此,察哈尔地区尽落入契丹的控制之下。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东胡系鲜卑的一支,自公元四世纪末起即游牧于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辽时的潢水和土河)一带。到唐末五代之际进一步崛起,形成部落联盟,由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同时,相继征服了室韦、吐谷浑、于厥奚、党项、敌烈、阻卜等。北方游牧民族,实现了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大统一。

察哈尔历史过度到辽朝的时候,本区域的民族血统性已经完全杂合,已经不存在了纯粹意义上的汉人,而是多个民族相互融合的结果。中原王朝为了开发北疆,修筑边防工程,常从中原移民到边关,这一政策可追溯到秦时修筑万里长城征调民夫和戍守边塞发配卒伍。察哈尔在这一期间无疑增加了人口。西汉从内地移民到察哈尔马邑等地从事畜牧业,特别是养马。汉武帝边塞移民曾一次即达70万口,置县14个。北魏也在边塞实行过屯垦,它所奉行移民的政策更促进了察哈尔地区的民族融合。北魏立国之初,强制其氏族部落“分土定居”,而不允许随意流徙。其所居住地就在作为京畿和郊甸的察哈尔南部及其周围地区。在本部族定居的同时,强行迁移战争俘虏和中原人民充实察哈尔南部一带。如“天光元年(398)正月,徙山东六州人吏及徙河高丽杂夷、三十六署百工使巧十余万口,以充京师(大同)。”永兴五年(413)七月,前军奚斤等破越倍泯部落于跋那山西,徙二万家而旋。”。 拓跋鲜卑为经营察哈尔南部一带,曾长期实行移民政策,从拓跋猗卢定居陲北(雁门关外),到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夕,总计170多年,较大的移民就有20多次,迁移人口约175万余。在察哈尔历史上,有人口的大量迁入,也有大规模的迁出。如东汉末年,将雁门郡(治阴馆,在今朔州市南)、代郡(治高柳,在今阳高县)、上谷郡(治沮阳,在今河北怀来西南)三郡人民迁到常山关(今河北唐县西北)、居庸关以东,以避匈奴。西晋时猗卢进占察哈尔雁北地区,刘琨将马邑、阴馆、楼烦、繁峙、崞等察哈尔南部部众迁到关南。以上史实说明察哈尔地区的民族融合多数与边防的需要有关,是文明对立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从不断破坏到重建的一个循环过程,每一次重建都确立了以汉文明为主体的新的文化嬗变的完成,每一次破坏又都是为重建提供动因。辽国统治区域内的民族政策也是相对比较温和的,实行了历史上最早的一国两制制度,既南北面大王制度,在南院大王管辖的区域内奉行的是迎合农耕文明的治理政策,保证了这一地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不遭到破坏。

由于察哈尔南部地区处于宋辽对阵的较靠近前沿阵地的地方,又由于此一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因而此地区为辽与宋的征战提供了物质资源,此一时期的察哈尔地区正好处于辽国的南京(燕京)、西京(大同)、中京(大定府)之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察哈尔南部是辽国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一地区因并非是宋辽战争的战场而未遭到破坏,而宋辽澶渊之盟后,在沿两国边境地区由于交易货物的榷场开设使这一地区的农业更有长足发展。至今察哈尔地区留有许多辽时代的文物古迹,最为有名的便是察哈尔辖下的宣化下八里辽墓。下八里辽墓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的墓。由墓道、墓门和前后二室组成,室内壁画有80平方米,分布于墓室四壁和顶部,绘出行、伎乐、宴饮等活动,描写了墓主人生前是的豪奢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墓顶绘彩色星象图,它是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组成中外合璧的星图。壁画内容丰富,彩色鲜艳,年代准确,为我国已发现的辽代壁画中所少见。宣化辽墓壁画中,人物形象及服饰有汉人也有契丹人,反映出明显的契丹、汉族两种习俗并存交融的地方特色。

察哈尔地区属下的下花园至今保有一座萧太后亭,该亭造型美观,古朴典雅,颇具辽代风格的萧太后亭是别具风味的一道美景。观赏萧太后亭就会让人想到一代巾帼萧太后。萧太后曾经执掌辽国的辽景帝和辽圣宗两代皇帝的朝纲。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她不仅精于兵法,且有治国之才能。她集中兵力展开对大宋的大规模进攻,以图扩大疆土吞霸中原。她早就看中了察哈尔地区的闪电河流域这块美丽富饶的草原,经与大宋征战后,占有了大片土地。她也十分赏识南察哈尔鸡鸣山下洋河两岸的优美风景,于是辟为皇家花园。这里即可游玩,又可招揽天下豪杰,同时窥探时机出兵攻击大宋。下花园作为辽国王室花园与游猎牧场的名称存在至今。2005年05月10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在延庆县张山营镇晏家堡村北发掘了一座辽金时期的壁画砖室墓。该时期壁画在延庆是首次发现,在北京地区也弥足珍贵。 据发掘人员介绍,该墓为圆形单室墓,南北向,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等部分组成。墓通长12.3米,其中墓室直径3.5米,残高2.8米。墓室内壁按圆周八等分,砖砌柱角,上有斗拱装饰。墓室内壁原绘有壁画,现甬道及墓壁尚残存壁画4幅,分别描绘出行仪仗、侍女、鼓乐等内。延庆县在1952年以前也是察哈尔属下的地区。通过以上古迹的发现说明辽国在察哈尔境内的文明发展是非常之深的,不过这些古迹的闻名程度显然不及产生在北魏时期的坐落于大同境内的云冈石窟。

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继承了契丹人在察哈尔地区的统治,由于女真人把与宋的边界推进到了淮河流域,因而金国时期的察哈尔便成了战略后方,但是又由于在金朝后期蒙古人的崛起又使察哈尔地区反而又变成了民族对立的最前沿。在金世宗以前金朝也施行的是汉化政策,汉化程度甚至比北魏的鲜卑族还要深,虽然金世宗认识到汉化将会使女真人的民族性彻底丧失而不利于武备,不利于对抗南北两个方面的敌人,但是尽管从金世宗开始有意识的恢复女真人马上射猎的民族性,但是抵制汉化的措施并未收到明显成效,反而却彻底被同化。

在辽金时期,草原民族的人口随着征服地区的南扩再次出现迁移。契丹人口的南移与辽朝疆域的向南扩展同步进行。契丹人口南移其人民除一部分逃入女真地区和王氏高丽外,还有一部分向南迁徙,其中很多迁徙到了察哈尔地区的长城以南地区。公元1125年女真灭辽,接着又对南边的北宋发动了侵略战争,于公元1127年攻进了宋都汴京,俘虏宋徽宗。至此,金朝疆域南扩至江淮地带,女真人口也相应南移至中原地区,由于察哈尔地区是南下中原的通道,所以散落在察哈尔地区的女真人也为数不少。

金王朝在蒙古人与宋人的北南夹击下很快亡国,察哈尔地区迎来了肇始这个名词的宗主民族——蒙古人,但是在蒙古人占据察哈尔初期直到元帝国灭亡,察哈尔这个名称仍未出现,反而要到蒙古人被朱元璋的明王朝赶回兴起地的时候才出现。

蒙金之间发生在察哈尔区域的野狐岭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不容忽视的浓妆重彩的一笔,它是冷兵器时代已少胜多,围攻强攻的经典战役,从这之后蒙古人在攻打南宋的期间内学会了使用小型火器以及大型攻城火器,在蒙古人横扫东欧的征战中战斗火器的使用为蒙古人攻城掠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战斗火器在欧洲的使用开始影响到了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政治格局。女真人的迅速汉化无疑消弱了其作为草原民族马上作战的传统特性,女真人只用了八年时间灭亡辽国以及占据中原的半壁江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如此少的兵力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战绩,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女真人的战斗力之强令人瞠目。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不是一句神话。但是农耕区域的我温柔乡对女真民族强悍的消磨也是另人匪夷所思的迅速,一个曾经英勇善战不可阻挡的马背民族在不到百年的时间竟被同化的如此之快,其从彪悍到柔弱的时间间隔竟也是让人匪夷所思的短,正因为此缘故,忽必烈对蒙古族避免汉化有了十分清醒的认识。

1206年,铁木真以为祖先报仇之名,决计攻金。当时,金朝对蒙古以长城为防线,以堡镇为防御要点,以屯驻军为机动打击力量。三月,成吉思汗率兵自克鲁伦行宫越沙漠至汪古部(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西),休养士马。四月,前锋军东越界壕克大水泺(今内蒙古达来诺尔);西掠云内(今呼和浩特西南)、东胜(今托克托)等地。金帝完颜永济急遣使议和,被成吉思汗拒绝。乃命平章政事独吉干家奴、参知政事完颜承裕行省事于宣德(即察哈尔宣化),出屯抚州(察哈尔张北)。命西京留守纥石烈执中行枢密院事,加强西京防御。修缮乌沙堡、乌月营(均在今内蒙古兴和西北)。七月,成吉思汗率军南进,遣者别破乌月营、拔乌沙堡。金独吉干家奴、完颜承裕弃抚州,退屯宣平(察哈尔万全)。成吉思汗率军南进,取恒(今内蒙古正兰旗北)、应昌(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抚州。八月,金军以纥石烈执中主军、完颜兀奴为监军、定薛为前锋、完颜承裕继后,合军30万,至野狐岭(今万全西北)防御。契丹军师建策,当乘蒙古军方破抚州,正纵兵大掠,马牧于野之机,以轻骑攻其不备,定能获胜。纥石烈执中不纳,认为只有步骑并进,才是万全之策。次日,挥军北进。石抹明安临阵降于蒙古。成吉思汗即率中、左二军迎击于獾儿嘴(野狐岭北山嘴)。蒙古万户木华黎认为,在敌众我寡形势下,必须死力拼杀,方能取胜。即率敢死队,挺枪策马,冲入金军阵中;成吉思汗挥中军继进,往来冲杀。金军大溃,向南撤退。蒙古军乘胜追击,伏尸百里,至浍河(察哈尔怀安之洋河)全歼其军。纥石烈执中经飞狐(察哈尔涞源)遁入紫荆口(今易县西北紫荆关)。蒙古军遂拔宣德(察哈尔宣化)。九月,蒙古军进克德兴(察哈尔涿鹿)。成吉思汗遣哲别率前锋军攻破居庸关(今北京西北),进攻金中都。完颜永济企图逃南京(今河南开封),遭将士反对。金军精锐守城,殊死奋战。蒙古军屡攻受挫,伤亡很大,乃引军退。时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分将右军破奉(察哈尔尚义)、净(今内蒙古兴和西北)诸州,下武(今山西五寨北)、朔、忻(均属山西)、代(今代县)诸州。十月,袭金云内群牧监,获大量马匹。十一月,成吉思汗率中、左二军下弘州(察哈尔阳原)、妫川(察哈尔怀来东南)、缙山(今北京延庆)、青、沧(今河北青县、沧州)、丰润、抚宁、滦平(均属河北)等地大肆掠掳,经临潢(今内蒙巴林左旗南)而归。屯于金朝北。此战,金军坐失战机,将士离心,招致失败。蒙古军则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充分发挥骑兵优势,采取强击战法,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但蒙古军志在掠掳,得城不守,大军既去,复为金守。金朝控制的察哈尔北部地区由于无天然屏障可以阻挡蒙古军的骑兵进行大兵团作战,虽然就此可以说金朝军队不占地利优势,但是金朝军队的数量与装备是完全完全优于蒙古人的,而且对于蒙古人的骑兵战术金军也不是不熟悉,毕竟那曾经也是自己战胜南宋的看家本领,但是士气的低落,战斗射猎技术的荒废无疑是金军失败的根本原因。在蒙金战斗中汉人表现了与金国同仇敌忾的气势,大概也是因为对金朝能比较柔和的对待农耕文明的一种回报。汉人老百姓聚众结成“义军”拥护金国的非常之多,倘若以民族认同来说,作为异族统治的金朝,汉人应该反对金人才才是,似乎应该效忠宋才对,但是作为特殊区域的察哈尔汉人由于千百年来都处于民族杂居的地区,文明敌对的冲突地区,察哈尔地区的民众,民族认同概念非常淡薄,而作为政府的王朝对此一地区的所谓儒家教化也远薄弱于中原地区,因而此地区的民众历来都是以捍卫农耕民众利益为判断忠于什么王朝的标准,对于王朝的华夷之分没有心理基础。相反,他们在金宋之间的战争中也是金坚定不移的中坚军队。例如,宝庭李霆的部队。正规军中,“花帽军”是金国兵力最强盛的,也是由汉人组成。其领袖完颜仲元是汉人,原姓郭,被朝廷赐姓完颜。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6-04-08
公元1271年,忽必烈成为中国元朝的第一位皇帝。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元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它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元朝的疆土空前广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由于元朝疆域的极度广阔,察哈尔地区的重要性便不在被凸显,反而在大元王朝的这一百多年,这块地区显的默默无闻起来,此时察哈尔地区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一些辽、金城堡,元朝时也逐渐得到修复。不过由于该地区靠近元朝的政治中心大都,由于元王朝大力发展驿路交通,使该地区成为与北疆经济文化的交流的枢纽地区。在蒙元王朝初期,对于蒙古人占领的农耕地区实施的是圈地放牧政策,这一政策对农耕地区的社会形态破坏极大,又由于察哈尔地区靠近京畿与蒙古人崛起的北疆地区,因而此一时期,察哈尔南部在辽金时期发展起来的农耕文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耕地上的农民被驱赶或被掠为奴隶,耕地荒芜成了草场,成了蒙古王族狩猎的游玩之地。当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开始圈耕地放牧的政策在漠南察哈尔地区才得到制止,避免了该地区农业文明的尽一步破坏。早在藩王时期,忽必烈就想“大有为于天下”,并且热心于学习汉文化,曾经先后召僧海云(宋印简)、僧子聪(刘秉忠)、王鹗、元好问、张德辉、张文谦、窦默等问以儒学治道;忽必烈任用诸儒臣兴立屯田,恢复农业,他采取的保护原有地区农耕生活形态的政策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为其在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宗主地位的战争中积蓄了物质支持。

察哈尔地区在蒙古人的民族歧视政策中由于地域的关系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很深,尤其察哈尔北部地区早在契丹人控制时期便是蒙古人游牧的场地,虽然察哈尔南部的汉人也受到一些民族歧视,但是相较于南宋区域的汉人其受迫害的程度也是相对较轻的。

此一时期是使察哈尔具有蒙古族文明特色的成长时期,由于漠南蒙古与农耕文明接壤的关系,使这一区域的蒙古族夹杂有明显的农耕文化印记,而这一地区的汉人同样在风俗上受到蒙古族的影响,比如此一地区汉人喜欢各种奶制品的饮食习惯,以及各种面饼的制作都是受蒙古人的影响。

在蒙元时期留存在察哈尔地区的两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必须介绍一番,一是元中都遗址,一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鸡鸣驿站。元中都遗址位于现今的河北省张北县,既原察哈尔省张北县,是从张家口进入坝上草原的第一县。元中都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与当时的元大都(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正蓝旗)并驾齐名。它的建造者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他即位10天就下令撤销上都,建行宫中都于此。据史籍记载,白城子一带古称旺兀察都,是“天苍苍,野茫茫,鸷鹅鸿雁水中荡,獐狍鹿兔草中藏“的肥美草原,是南连中原汉地,北通漠北草原的交通要道及军事重地。元中都是元代除大都和上都之外的第三大都城,其政治地位、城市规模、经济文化在当时世界上享有盛誉。其遗址保存较好。

遗址由宫城,皇城,郭城组成,并呈“回”字型相套。宫城垣保存完好,地上残高三到四米。皇城城垣呈土垅状,残高一米。宫城内呈露在地面上的27处原建筑遗址保存完好。经过3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石、陶、铁、木及玉雕、砖雕和铜、铁、骨器。其中汉白玉角部螭首的雕工极尽绝艺,堪称元代雕刻极品。特别是前殿东步道南侧的砖雕象眼,堪称稀世瑰宝。该遗址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中都遗址目前已发掘的中心大殿、西南角楼及南大门。在风景秀丽的鸡鸣山前麓,有一座古城叫鸡鸣驿。在中国古代邮驿史上为大型驿站。它位于怀来县城西北18.5公里,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鸡鸣驿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入西城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到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定货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清康熙年间,设驿臣主管驿站事务。鸡鸣驿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设东西两门,城门上方筑两层越楼,此城中部建玉皇阁楼,城四角分筑角楼。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出通道,城南的“南官道”即是当年驿卒传令干道。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将城墙重新修理,并在城东筑护城坝一道。

公元1368年(至正28年)元惠宗(顺帝)北走上都,标志着元朝作为大一统的全国性政权已经灭亡,蒙古贵族在退回北方草原后继续保持着政权,史称“北元”。北元与南明的对立的重心正好在察哈尔地区,因而明王朝的开始,以及明王朝与北元的对立形成了特殊时期的察哈尔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察哈尔历史可以说是从这一时段开始肇始的。此一时期的察哈尔的历史见证了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此长彼衰的力量对比,见证了两种文明形态你死我活的攻伐与杀戮,好比是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巴勒斯坦地区,与该地区处于基督教文明与穆斯林文明对立的最前沿的一样身受双方的摧残与破坏。(以上蒙金野狐岭战役文字摘自——中网文学书殿蒙金边堡寨之战野狐岭之战)

就像匈奴人的西迁一样,蒙古人也退却到了自己的兴起之地,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对于丧失的中原江山悲痛万分,但是仍有图存再复的雄心,当其败逃到应昌(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时,常郁郁不乐,并做歌曰:失我大都兮,冬无宁处;失我上都兮,夏无以遣暑。惟予狂惑兮,招此大侮。堕坏先业兮,获罪而祖。死而加我恶谥兮,予妥欢帖睦尔奚辞以拒。”不过由于对朱元璋的失败使他作为蒙古人宗主领袖的地位大大的受到了损害,很多部落已经开始表现出离心,东北,原大都北部的一些部落早在徐达北伐时候便归顺了明朝。作为蒙古人重要一支的兀良哈部甚至在燕王朱棣夺权时候南下帮助朱棣攻灭了南京政权。蒙古人的撤退只是王族与贵族的撤退,大多蒙古平民留在了内地,由于察哈尔地区原先也是蒙古族游牧之地,所以元王朝的败退,并未迁移走在此地的蒙古人,相反在败退过程中留驻在察哈尔地区的蒙古人反而更多了。

1370年5月23日,元顺帝在极度悲愤和郁闷中于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获悉在哈喇和林继位,残元政权又残喘了八年。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喇和林,哈喇合林是作为蒙古黄金家族的的历代经略治地,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一旦被明军攻破,蒙古帝国将彻底分崩离析,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作为常胜将军的徐达一路势如破竹,爱猷识里达腊几乎要放弃和林了。天佑蒙古人的是,明朝的大军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于粮草不继,在土拉河畔遭到强烈狙击后,退却了。

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此时的北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恢复祖上的荣光更显得毫无可能了。

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残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

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残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乞儿吉斯部首领贵力赤,否认了最后一任残元皇帝额勒伯克的宗主权,于1399年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至此,苟延残喘了29年的残元政权灭亡了,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不复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蒙古的分裂已经不再使蒙古人对中原地区构成大的威胁,同时明朝虽然对蒙古的用兵把蒙古人赶出了陕、甘、宁一线,但自身也损失惨重。于是朱元璋以及后来的明王朝调整了北进打击的政策,而是转变为以招抚与卫边防御的政策。在英宗朝的土木之变前,整个草原察哈尔还基本是明朝的控制之地,但是由于察哈尔地区从张家口往北的坝上草原地区由于无山川的天然之险作为防止蒙古人南下的地理障碍,所以明朝在察哈尔防御的重点是从张家口,大同,古北口一线开始的。从明迁都北京后直到李自成从宣府攻进北京,这两百多年,察哈尔的长城沿线地区作为国都的边塞屏障是捍卫京城的首善地区,出于防御的需要,本地区的长城沿线变成了戍边屯垦的重要基地,其建立的卫所的数量以及兵力的数量与配备都是沿边地区最多最精良的。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6-04-08
卫所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创立的一项新的军事制度,它是以都司为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率领所属卫所隶于中央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全国卫所遂分隶于五军都督府。每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掾属有经历司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构,掌军旅之事,各领其在京卫所及在外都司卫所,以达于兵部。“凡武职,世官流官,土官袭替,优养、优给,所属上之府,移兵部请选。既选移府以下之都司、卫所。首领官听吏部选授,给由亦如之。凡武官诰敕、俸粮、水陆步骑操练、官舍旗役并试、军情声息、军伍勾补、边腹地图、文册、屯种、器械、舟车、薪苇之事,并移所司综理之。”。为了巩固北部边防,防止蒙古族势力南下,明朝在北部边地要冲之处,布设了许多卫所。据《明史兵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北部边疆的都司有6个,辖92卫8所,约52万兵力。这些驻守沿边的部队,随时迎击进犯之敌,正统之后在此基础上,又新建了万全都司和陕西行都司,辖116卫64所,约72万兵力。后来卫所破坏,到嘉靖年间形成了三总督下辖九边重镇,兵力增加至86万余,占当时明朝总兵力的一半以上。这些边镇以边墙、关隘、塞堡为第一线,以边墙内的城镇为第二线,以参将负责一定面的防御,以守备负责点的防御,以游击将军往来策应,形成点线面结合,既分镇防守,又互相联结,各负其责的防御体制。而其中察哈尔地区的宣府、大同地区是连接东南,牵制左右捍卫京师最重要的两边。此外长城以北的开平(多伦)卫也与东胜卫与宣、大府形成互卫犄角之势。

宣、大防区。宣、大防区位于北京西北,东接居庸,西连黄河,“敌犯山西,必自大同,入紫荆,必自宣府”,是蒙古贵族率兵窥北京的咽喉,宣、大与北京正可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尺寸进退,安危所系,可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明朝对宣府和大同防区的边防建设非常重视。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军在克取大都之后挥戈西征。冯胜率偏军由怀庆府(今河南沁阳)越太行山,攻占泽、路等州;徐达指挥主力进军太原,夜袭元军。二年正月,常遇春乘胜攻取大同,傅友德攻取宣德府(今河北宣化)。十二月置太原都卫。洪武四年置大同都卫,同时废宣德府。这时期,以王保保为首的残元势力频繁南下,袭扰宣、大北部长城防线,明廷遂派大将镇守大同、宣府,同时命大同守将金朝兴攻占东胜(今内蒙古托克托)留兵驻守,随后又控制了阴山地区。洪武五年(1372)正月,明军三路北征。徐达率主力出大同,进军和林;李文忠率东路军自宣府取道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北)袭应昌;冯胜领西路军出兰州攻甘肃。三月,中路军受挫于土剌河,东路军也先胜后败。三路大军相继在冬季撤回。这次失败使明太祖变得谨慎起来,其军事战略由进取转向保守。战略思想的转变,使大同、宣府成为纯粹的军事防区。洪武六年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明廷主要将领,率领诸将校前往宣、大边地发动蔚、忻、山东之地军民协力修整长城,“缮修城池,训练士卒”以为守备。

洪武八年十月,将山西都卫和大同都卫分别改为山西都司(治今太原)和山西行都司(治今大同)。山西都司统领太原左、右、前等7个卫和5个千户所。山西行都司统领宣府左、右、怀安,大同前、后、中、左、右,东胜左、右等21个卫和5个千户所。十二年,晋王朱棡入太原就藩,二十四年谷王朱橞入宣府(察哈尔宣化)就藩,二十五年,代王朱桂入大同就藩,分别调诸卫防守。到了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欲迁都北京,更加重视京师外围的防务。先后命郑亨、王玉、王礼、谭广等将领镇守宣府。十二年改变徙山后民的政策,在宣府地区重开行政机构,设置隆庆州、永宁县、保安州,并将罪犯流放到此定居。十四年再迁山东、山西、湖广等省民于保安州。及至宣德五年(1430)明廷又增设万全都司,治宣府城,下辖宣府左、右、前、万全左、右、延庆左、右、怀安、怀来、开平、龙门、保安、保安右、永宁、蔚州15卫和2个千户所。宣、大巡抚也始置于这时。明朝在宣府和大同一带建立卫所,修缮关隘,驻守备兵,建成了北京西北方的军事屏障,并与北平行都司、辽东都司联成一体,巩固了长城沿边的防御。

卫所的管理措施

兵源 明初卫所军的来源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从征,二是归附,三是谪发,四是垛集。从征是指朱元璋起义时亲自统领的数万精兵。主要成分是元末起义的农民,以及参加起义的盐徒、灶匠等贫苦百姓。至正十三年(1353)春,朱元璋回乡招募的700兵员,便是从征的典型代表。这些人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成为明军的基本武装力量。归附是指在统一过程中,部分元军及其它各路起义军,受朱元璋招降纳顺政策影响归附朱军,或战败被俘后参加朱军。朱元璋收编这些军队后,或将他们补充各部军伍,或将他们分编于各卫所,这是朱元璋扩充兵员的一个重要方法。谪发则系罪人充军,名为恩军,亦称长生军。由于明初法律纷繁,判刑严酷,因“罪”充军者为数不少。如永乐初屠杀建文诸臣,一人得罪,诛边九族,甚至外亲姻连都充军役,其大多数被发往长城等边远地区。据《明史兵志三》中称,明太祖朱元璋在沿边所设卫所,军士大多由土著民以及谪发者充任,其世代隶军籍服兵役。

除以上三类兵源外,第四类垛集军,这是卫所军的最大来源。据《明史》记载:“明初垛集令行,民出一丁为军,卫所无缺伍,且有羡丁……成祖即位,遣给事等官分阅天下军,重定垛集军更代法。初,三丁已上,垛正军一,别有贴户,正军死,贴户丁补。至是,令正军、贴户更代,贴户单丁者免,当军家蠲其一丁徭。”平民只要被佥发充军,世代子孙便都入军籍,不许变易。民籍和军籍的区分是极为严格的。军籍属于都督府,民籍属于户部,匠籍属于工部。卫所军士不受普通行政官吏的管辖,在身分、法律和经济地位上都与民不同,军和民截然分开。民户有一丁被垛为军,他的一家便永远充军,住在被指定的卫所,并优免他的原籍老家的一丁差徭,以为弥补。军士赴所时,宗族为其治装,名为封椿钱。在卫军士除本身为正军外,其子弟称为余丁或军余,将校的子弟称为舍人。壮丁死之或老病,便由次丁或余丁替代。如果卫所军士一家已全部死亡,那就必须到原籍另招其族人顶丁。明中叶后,还采用抽选、招募的办法来扩充兵员。正如佥都御史赵伸所说“正军不足,必欲抽选,抽选不足,必欲招募”。由于明代军士的妻子不在老家而在卫所,形成了这种局面:“军士以卫所为家,父兄子弟在焉,以州县为老家,族姓在焉”。在正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明朝常抽选余舍和余丁参加卫所的防守和操练。

明代在察哈尔地区不仅有卫所所属部队的军屯,还有商屯,以及民屯。商屯的由来,按《明史·食货志》:“洪武二年六月,以大同粮储自陵县(山东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重,从山西行省言,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二斗者,费淮盐一小引,以省运费而充边储,谓之‘开中’。其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输米,储仓以为军储,计道里远近,自五石至一石有差,先后增减,则例不一率,视时缓急,米值高下,中纳者利否,道远地险,则减而轻之”。由此可知,商屯是明政府一种获得边地军储的措施,而商屯的所谓“开中”,实际就是以米换盐的办法。商人为输粟开中盐引,在边境招民垦种。明初的民屯主要是将无地少地的贫民迁徙到人稀地广的地方去屯种,即“迁狭乡之民去往宽多”。如征西将军邓愈、长兴侯耿炳文于洪武年间招江西和皖北一带的居民到青海东部屯垦,民屯的方法是由政府派官督理,按户口编屯,助民解决牛犋、种子问题,以利其垦植。除青海外,屯民主要分布于山东、陕北、察哈尔等地。明中叶(弘治之后)后,朝廷为解决边军军饷供应问题,屡次招募流民和编佥土著民户在辽东、察哈尔南部及宁夏、陕北、甘肃等地进行屯垦,从而将民屯重点放在九边及其附近地区。

明代察哈尔地区不仅由于各种形式的屯田的出现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发展而且汉蒙马市的开设对于此地区文化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宣府、大同在明代中前期就设有马市市场,但都属时开时罢的官贸市场。如大同马市的开设:第一次,正统三年到正统十四年;第二次,天顺六年到弘治十二年;第三次,嘉靖三十年四月到十二月。这类市场不仅受官方严格控制,而且数量少,规模小,仅仅为了满足政治需要而不体现贸易双方经济利益,不可能实现民间平等互利的贸易往来。所以说:宣、大二边外之虏,地无他产,汉人与款市,止以弭患,无所利也。

嘉靖、万历年间,察哈尔地区以及以外地区的蒙古各部陆续定居下来,由单一的游牧经济开始向双向的农、牧混合经济发展。俺答等部分驻宣、大迤北云州、青山、河套、山内及河西大、小松山一带,多以耕种为务。嘉靖二十五年,俺答阿不亥及兀慎娘子见砖塔城,用牛二犋,耕地约五、六顷,……以为偃旗息鼓休田野。由于地广人稀,以粗放式耕作为主,但有耕种,惟藉天不籍人;春种秋敛,广种薄收。因农业的兴起,摆脱了依赖汉人粮食维持生计的局面,虏所资于我,亦惟布帛绵索而已。加上畜牧的发展,不少产品吸引着汉族商人,我所资于虏,非马牛羊、则皮张马尾。蒙古地区农牧经济的发展,使长城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中三边,华夷兼利的民族贸易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隆庆和议后,察哈尔蒙汉贸易市场顺利开辟,同辽东一样,民市占绝对主导地位。其市场分大小两类,大市岁开一次,参与互市的主要是各部落酋长和贵州,一般部族成员则参与小市贸易。小市多设于沿边墩堡旁,或在边地划定市场交易,其正式设立约在隆庆末年到万历初年。万历元年兵部奏折云:今边冲口,每月望后俱有小市。至万历时,边外复开小市,听虏以牛、羊、皮张、马尾换我杂粮、布帛,关吏得税其物,以充抚赏。这些小市是贫困牧民同汉人交易的市场,同大市中的私市一样,属于纯粹的民市。

正是卫所防御制度的建立以及商屯、民屯的垦边政策,以及汉蒙交易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交流为察哈尔地区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使这一地区出现了不同其他地区的独特的人文景观,它不仅仅是保有燕赵边缘地区的好侠尚勇的民风,由于该地区的屯所的戍边人员来自不同文化地域,因而其文化的复杂与多样性在特殊的政治环境的催化下变的更缺乏同一性,形成多个小范围区域内的相对的特色。比如长城北部的近蒙古化,张家口堡西部的近山西化,宣府东部的近北京化,以及张家口堡的南部涿鹿与蔚县保持的某种更久远的遗风。这种局面虽在其后的清王朝历史演进的催化下又逐步走向了同一,但是不同地区仍然保留了较多的各自的特色。在各种形式的屯垦之下,触动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引进使察哈尔南部地区的农业在此一时期真正得到了大开发,其耕作的精细度与使用工具方面都与中原地区无异,而在这之前由于该地区常年受战乱的影响其农业发展水平是远落后于中原地区的。

张家口市作为曾经的察哈尔地区的中心就是在对蒙的防御与贸易中建立发展起来的,张家口堡的兴起标志着宣府镇辖区防务体系的建成,亦标志着察哈尔地区农业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不断融合产生自己独特风俗的形成。(其中涉及到北元王朝的一些内容引用自班布尔汉发表在智识网上的关于北元历史的一篇文章)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6-05-07

楼主为什么要“缓解东蒙脱离内蒙古的思想”?楼主总想把其他省的地方划到大家都想分割的内蒙古去,与大势所趋的方向背道而驰,楼主一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人。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6-08-01

是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汉人。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08-06-04
呵呵,事实证明压制张家口发展的首先是北京!河北充其量是有心无力。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9-03-19
北京还曾经是蒙古人的大都呢。只不过元顺帝后来被赶走了。
.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9-03-20
那样的话,将来真要是有什么不测的时候,分裂出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北京也就不用再当首都了。
哥德堡号再东游,二百六十秋。同载离乡西去,如今住空楼。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9-08-06
呼市回归山西,民国二年(1913年)以前归绥(归化、绥远)属于山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