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滕州古为“文化昌明之邦”。早在7000多年前,滕州的先民们就创造了灿烂的“北辛文化”。今境内大汶口、龙山、岳石及商周文化比比皆是。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素有“滕小国”之称。
北辛文化遗址:在滕州市官桥镇的北辛村北,薛河故道北岸突起的土岗上,发掘一处原始社会遗址。有田名“寨墙里”,即遗址的中心部位。遗址东依龙山,三面被薛河环抱,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古代居民从事生产活动的良好地区。1964年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会同县文化馆,对本县境内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5万平方米。遗址堆积层厚达1.5米以上。1978年秋和1979年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东队和县文物部门对遗址共同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的遗迹有窖穴和瓮棺葬;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牙器等。遗址收集的标本经过放射性同位素碳14测定,约为7300余年,证明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是一个氏族部落的聚居地,从遗物和建筑遗迹看,均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被国家命名为“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趋向繁荣时期,其居住建筑属庐居形。
从房屋的结构造形和营建技术分析,其建筑均为木骨泥墙锥形屋顶,平面呈椭圆形,每一居室面积约5平方米,为半地穴居式,地面以下部分穴坑挖深60~70厘米,坑底经过夯实,为保持穴坑干燥均经过了陶烧。沿坑穴周围发现有柱基,从残存的腐蚀质遗物分析确定为木柱,一般为6根,柱距约80厘米,柱子洞距穴坑边沿一般为20~30厘米,直径20~30厘米,柱基深40厘米。柱洞从纵剖面看洞底呈弧状,据分析鉴定,底部的土层均曾用木棒或石棒砸捣夯实,夯土层上一般尚存有20厘米厚,经过夯捣的砂砾石基础;也有的是仅挖深20余厘米的柱坑,洞底只铺设一块约5厘米厚的石片,有的仅是夯实的土基柱洞。地面以上柱子高度约200~250厘米。
从发掘的红烧土块看,有两木棒垂直或斜交用草绳绑扎的痕迹。据分析北辛人在周围柱子顶上,用草绳绑扎横木棒联接,而两柱间用树条编笆里外糊泥形成墙壁。屋盖是用草绳绑扎在木柱上的斜木杆形成圆锥顶,上面结扎树枝糊泥草苫。房屋建造虽不太坚固,但能起到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的作用。
居室门一般是南向,也有北向或斜向的。据分析这是在人类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由许多小屋,环绕着中心一座公用大屋的格局。有些南向小屋亦可能是一对配偶的居住用房。
从门口进入室内,有的是二至三级阶梯式台阶,亦有外窄里宽的斜坡式台阶。门外均有曲尺形挡风墙,一般开口向东。
北辛人处在原始社会,火种已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希望,所以,房屋中间均设有用石块堆砌成的火塘、深20厘米以上,面积一般为30~40平方厘米,用于烘烤、烧煮食物和取暖。
北辛遗址的居住建筑为单体房屋,这与其时期相近的河南仰韶、庙儿沟遗址,陕西半坡、姜寨遗址相比较,北辛遗址比它们早1000余年。其相对年代也早于大汶口文化。
在发掘的北辛一号房基偏西北方向,有一根柱子往里凹进,房外留出的空地为陶棺葬穴,坑穴为椭圆形,面积约0.35平方米,残存深度一般在35厘米上下。从中发掘一具陶棺,这是用陶器埋葬死婴之地。
在发掘的窖穴中,有积存的碳化谷物,厚度达15~20厘米,是当时人们砌筑的储粮仓囤。其形状一般为椭圆形,径长40~60厘米,深度一般在150厘米上下,最深的一个不超过200厘米。
在发掘出的有两具完整小猪骨骼的地方,有圈养遗址,似是利用自然坑洼地作为猪圈,因而平面形状不规则,但也进行过修葺,有放置工具的土台,有供猪避雨的壁洞。猪圈的深度一般为1米多,有一处最深的达3米,较浅的猪圈地面以上埋有木柱绑扎成栅栏。为便于饲养,圈坑有加工的供上下的坡道。由此可见北辛人的石制工具和木瓦石工技术且已用于家庭饲养建筑上了。
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面貌,被视为目前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文化遗址,对“东夷文化”及此后发展起来的“齐鲁文化”的渊源,提供十分可贵的科学资料。该遗址的情况曾在《考古》、《考古学报》、《中国新闻》、香港《大公报》等报刊发表。1980年《考古》第一期发表了《山东滕县古文化遗址调查》一文,命名为“北辛文化”。北辛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将鲁南、苏北、皖北地区的史前考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980年枣庄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桥镇政府于1992年3月在遗址建起“北辛文化”遗址纪念碑亭。
滕国故城遗址:今县城西南7.5公里姜屯镇滕城村,为古滕国故都城,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黄帝弟十子封于滕”,史称黄帝滕,经唐虞及夏至殷末始灭;武王克商(约公元前11世纪)封异母弟叔绣于滕,爵为侯,建滕国,史称春秋滕,传31世至滕文公礼聘孟子教圣人之政始称善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公问政”。《孟子·滕文公》和《孟子·尽心》等篇均有记述。滕国的疆域,《左传》称其“绝长补短方50里”。滕城西0.5公里许的庄里村,有相传为公邱故城址的“城顶”高冢累累,为滕国贵族的墓葬地,在此出土的滕侯鼎等青铜器,曾发表在1984年第4期《考古》上。此后又发掘出青铜器“滕皇编钟”,为国家一级文物,《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介绍。
滕国故城城址在城河(亦称荆河,古称梁水)岸旁,城河从东北来,流经故城东南,其支流小荆河沿故城北向西绕流,城址处两河分岔之间。
故城城垣分为外城和子城,子城内东北角有文公古台,所以滕国故城旧称文公里。现城垣残迹依稀可寻,外城城墙略呈长方形,东西横陈,现东北隅尚存一城角,当地居民仍沿袭旧名,称城角外田地为城外。外城南墙与子城的南墙在一条线上,外城东墙遗址尚高踞河岸。从子城的西南角向西至西滕城村,有宽约10余米的地带,地势稍高于地面,是外城南墙的一段城址。西墙在西滕城村中处西海子东,北墙在小荆河南岸,据明万历《滕县志》和清康熙《滕县志》载城周为20里。
子城遗址轮廓清楚,在外城略偏东南处,近方形,残留的土墙一般高约3米,最高的4米。下部宽可达10米,顶部最宽处约2米,一般不足1米。南墙长850米,东墙长555米,北墙长800米,西墙长590米,计周长2795米,子城墙现有缺口多处。据说,原来只有两个城门,一为北墙偏西的乾门,一为南墙偏东的巽门。子城的东、西墙和外墙之间,各有一片洼地,为滕国时的莲花湖遗迹,古时曾称誉滕国是“两湖荷花,一城芙蕖”。
薛国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南20公里张汪镇和官桥镇交界处。城东北角有孟尝君及其父田婴墓,城北门外有毛遂墓。薛国故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薛之为国,《路史》记“薛之先祖出自黄帝,黄帝少子禺阳受封于任,为任姓。”《山海经》上说:“禺阳后有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番禺生奚仲。”夏禹时,奚仲为禹的车服大夫,因其造车有功,禹封奚仲于薛,为薛国之始。商朝时,奚仲十二世孙仲虺居邳,国自名薛。周武王封任姓之后畛复国于薛,爵为侯。战国初,齐国灭薛,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婴死,子田文袭其父封爵,仍居薛,称薛公,号孟尝君。田文死后,诸子争立,齐、魏共灭之。秦设薛郡,汉以后至魏晋设薛县,隋废薛,为滕县领属之地。以后,薛地渐为村落,不复旧名。史载故城周28里,战国时田文增筑,据《齐乘》记载“其城高厚,以抗魏楚,至今望之,犹严严也。”薛国故城残垣,虽千年失修,但仍保存着它特有的雄伟风貌。现存城址略呈正方形,周长10615米,城墙迤逦起伏,高出地面达4~7米,城墙底部宽20~30米。城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应为子城)。城内地势平坦,有9个村落,俗称薛城里。东南部有村名曰“皇殿岗”,村中土台高踞,传说为当时的皇殿所在地。墙壁显现出斑驳夯筑层次,揭示了当年奴隶们的艰苦劳作。此城当时规模宏大,《史记》曾称其“盖六万余家”,是一座繁华的都城,而当时最大的霸主国、齐国的都城临淄仅有7万家,此城堪于其相媲美。1973年12月,在故城东的狄坡,出土春秋早期铜簠两件,其上铭文,一为“薛子中(仲)安乍(作)旅簠其子子孙孙永宝享用”。另一为“走马薛中(仲)赤自乍(作)其簠子子孙孙永宝享用”。专家考证文物年代当属春秋,是研究薛国历史的有力佐证。
以纳贤养士著名的孟尝君,作为领主在城内西北隅建有“纳贤馆”,北门外官道旁迎仙村(现官桥村)前立有“孟尝君养士处”的碑碣(为清嘉庆年间所立),碑身高2米多,宽约1米,过往行人莫不观赏,然碑毁于文化大革命中。在狄坡村北100米处,是他的门客冯驩“焚券”“市义”的地方,当事后冯驩回齐回答孟尝君的质问时,提出了“狡兔有三窟,事得以生存焉。”的远见卓识,后来演绎为成语。孟尝君失势后回薛,果然老百姓箪食壶浆相迎百里,交口高呼“万岁”,“万岁”一词即自此始。《古薛城》收在《中国名胜大辞典》。
小邾国故城遗址:城区东部,荆河东岸有一土城村,是史书记载为古郳国故址。《通志氏族略》云:“郳即小邾国,以居郳故又称郳国”。《图书集成》云,郳犁来城在县城东,一里梁水(城河)之东,周回8里。其地居城河河道曲处,水沿村东北流折西绕而南,形成河围三面村居其中。村南平地靠荆河东路,村东北隆起地带为古邾城遗址,民众称之为“城子”。村东岸下为长年冲刷陆沉之沙丘宽广2里余,或说古邾城随历代河洪侵剥为水所损没。《禹贡七朝·战国疆域变迁考》序例云:“郳,在滕县治微东,约东及南界鲁,西界滕,北界邹。”《路史》及《世本》记载:“小邾,曹姓,帝高阳之苗裔也。”“周武王时,封颛顼帝玄孙陆终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侠于邾。”《通考》记载:“周宣王时,侠之6世孙夷父颜,有功于王室,王封其次子友于邾、列诸侯,终春秋之世,至惠公300多年”。为区别邾国,时称小邾国。
从当代著名学者王献唐的《炎黄氏族文化考》、《山东古国考》、《春秋邾分三国考》来看,小邾国原为邾娄国的一部分,是东夷族的后裔。周族灭商之后,即对邾娄国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这样一来,其面积仅次于齐鲁的邾娄国,遂逐渐地被分为三个小国,即:邾、小邾和滥国。邾国在今邹城市及滕州市的东北部;小邾国在今滕州城东至东南。小邾国虽然经济文化高度发达,但在异族的统治下,一直寂寞无闻,到友曾孙郳犁来时,方名显诸侯。郳犁来曾跟齐恒公“尊王攘夷”有功,齐恒公请求周王为他封爵,小邾才封为子爵,史称小邾子。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小邾国开始衰落,约在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被鲁国所灭。沧桑巨变,几度战乱,使城垣湮为村落,因原用土筑城,故名土城村。1982年滕政发39号文件恢复了古城名,改为小邾城村。
春秋昌虑邑城:昌虑故城座落在滕州市羊庄镇土城村,古薛河北岸,陶山的北麓。据《滕县志古迹》载:“昌虑故城在县东南六十里,陶山北,亦曰滥城,城周十里许,有子城”。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有高3~5米,宽3~5米的城墙。现村南仅残存一段墙基,其它均夷为平地。村周皆为城址范围,地面有龙山、春秋、汉时期的陶器残片,可辨器形的罐、盆、豆之类。
当地老人回忆,民国年间,西门里有石碑一通,刻文为“方滥城”。当时北门楼尚存,砖石砌之,甚为坚固,门楣嵌镶门额书“昌虑”二字,书法苍劲有力,字大如斗,里许外可辨。《滕县志·祠祀》载:“昌虑城,南,陶山后薛河上,有陶朱公庙”。又《古迹》载:“薛河中为钓鱼台,高一丈五尺,历经大水冲刷而土不损,人云是范蠡钓鱼之处”,今已无存。春秋时期,邾分三国,其一为滥。《左传》鲁昭公31年(公元前510年)有滥国君“邾黑肱以滥来奔”的记载。《地名大辞典》云:“滥,春秋时邾国邑城”。杜注:“滥,西汉时东海郡昌虑县”。《三国志》载:“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分东海为昌虑郡,11年割东海之戚县以益琅琊,省昌虑郡,并入东海”。《晋书·地理志》载: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徐州分东海,置兰陵郡,割东海之昌虑,合乡属之。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将兰陵管辖的昌虑划入彭城郡,十六年废。
从上述文献记载来看,当时昌虑城是一重要城邑,自春秋到隋末均为城区,唐以后为村落。
春秋鲁国郎邑—郁郎:距县城西北25公里,属滨湖镇。道光《滕志·考异》云:“郁郎亭在鱼台县东北一百里”(唐以后鱼台治所西移“方与”时)。《地名大辞典》注:“在鱼台东北八十里”(鱼台治所在谷亭时)。《括地志》载:“在徐州滕县西境五十三里。”与《图书集成》云:“郁郎亭即郁郎村”为同一地点。
《春秋左氏传》载: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夏四月,费伯率师筑郎城。庄公31年(前663年)筑郎台。昭公9年(前533年)筑郎囿(按杜预注“囿,苑也”,即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文献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间,曾于此发生4次较大的争夺战。另《左传》还记有桓公四年曾狩于郎。
春秋合乡故邑城:在今山亭区城头乡驻地。《元和郡县志九,徐州》载:“滕县东二十三里有合乡古城,即春秋时之互乡”。合乡早为春秋邑城,汉又置合乡县。《续滕县志·金石志》载有汉“合乡令印”的印鉴。其地在县城东23里漷河之域,今名城头,故址今在地面之上虽难考其迹,然查城头距滕州城东15公里漷河之畔。城头之名,意为城之一端,遗迹方正,其状如城之一角。此处常水溢为患,古城或为历代河水所逼,陆沉成为古合乡城之一头,头在其东。位置与《元和郡县志》所记县东23里相符。
战国灵邱邑城:今址在山亭区桑村镇陡城村。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灵邱,战国齐南境邑。清道光《滕志·考异》云:“灵邱之名,战国始见之。”《孟子·公孙丑下》云:“孟子谓蚳鼃(音蛙,人名)曰:‘子辞灵邱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文中的灵邱即《通志》谓:“滕县东之灵邱。”故城址位于县城东40里明水(漷河支流)之南,城周8里,内有子城,至今故址尤存、城基明显可识,横置于长约5公里的长岭上。打凿的基石重达300~500公斤。城依岭势,高于周野4~5米,据高凭险,陡峻四哨,以见古为军兵据争之地。物换星移,城变成民居为村、村子以此名曰陡城。
至今灵邱周围诸村,尚有当年施政布点的迹象。如今陡城村西南的马厂(村),为当年灵邱所属的饲马地;东北的瓜园(村)、正北的菜园(村),为其瓜菜供应地;东北的户口(村),为其户房计征储粮的所在地;西八里的参驾庄(后演为千家庄,今名千年庄),为其接待上属官员的馆驿;瓜园西北的大养德、二养德,为其大营地、二营地的转音等。
西汉阳城邑:古阳城为汉封邑,爵为侯,南朝刘宋置县,名阳平,高齐废。在今城区西部 20公里的级索镇王晁村。清道光《滕志·阳城考》记,汉景帝元年(公元156年)“王元子富,封休侯(休,即今大坞镇休城村,南距王晁二十里),后改封红侯(红,即今休城东北八里洪疃)。富子辟疆,辟疆子德封阳城(今王晁村)。德子向,向子歆。歆王莽时封红休侯。红休之后又封阳城,阳城之后复封红休。”《史记索隐》:“红休盖二乡名”。红休并封既不远而阳城可知在其近。今查县城西40里级索镇王晁村中有古城基高数尺及城隍濠微迹,其形制与汉时的公邱、昌虑、合乡诸城确实无二,即可见其规模之大。隋以后曾演为炀城,据明《万历志》记述隋炀帝驾游东都(扬州)时,舟行运河曾于此驻跸故名,但隋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