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526阅读
  • 90回复

[淮海]Pi Gu 决定一切 ----------- 淮海建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9-10-07
Re:回 5楼(blt3428) 的帖子
引用第25楼北新河于2009-10-07 14:28发表的 回 5楼(blt3428) 的帖子 :
按此图方案设计,省会应放在临沂较为合适.主要是因为临沂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另外对日照也是一个很好的照应,要不然日照是不会有兴趣加入这个淮海省的.而只有日照和连云港的加入,未来的淮海省才有生机,才会有很好的发展.要不然只是一个内陆省份,发展前途不大.


  东陇海是国家经济战略的一部分,所以新淮海省会无论如何不能离开这条线。

  把省会放在临沂的省,应当是鲁南省,可包括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等地,那是另一个话题。和新淮海省没关系
多级政府,三级财政:
中央财政,市财政,基层财政
省,县无财政,管人事和稽查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9-10-07
我也这样考虑过,但不成功。因区划是全国范囲,只考虑一个局部是没有用的。要从全国考虑如何划分,但必须了解各地情况。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9-10-07
“淮海省必须包括


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阜阳市,宿州市,亳州市,徐州市 连云港 ,淮安市 盐城市 宿迁市 

滁州市: 明光市 定远县 凤阳县

六安市: 金安区 裕安区 寿 县 霍邱县 金寨县 霍山县 ”---------

这是建省,难道非得以流域划分吗?我们滁州坚决反对!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9-10-08
引用第5楼blt3428于2009-10-06 16:40发表的  :
  为此,本人提出一个方案,见下图:
  图 3 是以新沂为省会的新淮海省的大致区域图。
其特点在,强化东陇海轴线,平衡徐连双核心,尽量能为多方所接受。
很多人看了图 3 首先会有一个疑问: 新沂,一个县级市,能担起省会的重任吗?
我先举两个例子:一是安徽的合肥,二是欧盟首府布鲁塞尔。
  合肥在成为省会前也只是个县城,但只有合肥才能为整个安徽所接受。
  欧洲世界级的知名城市很多,但只有布鲁塞尔的位置距离西欧主要都城都在200至300公里之间。
  新沂也是这样,它距离徐连基本等距,对山东临沂,日照等又能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所以新沂应当是更能为各方接受的地方。
.......

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北京在成为首都前也只是个不毛之地,但只有北京才能为整个中国所接受。
其实很多城市在成为省会前都只是个县城!
一个地方能否成为行政中心,既有环境因素也有政治因素。
行政区划是以国家利益为大局,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任何地方都以大局为重。如果说个人意愿,偶宁愿南宁成为北京或上海的一个区!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9-10-08
回 21楼(blt3428) 的帖子
但其县域经济确实不突出,跟彼时的宿迁还不一样

偶提个方案,宿迁市区(宿豫划出)、新沂合并,立为省会,宿迁市区的重心本就在骆马湖边
论坛三宝
=======
是我是我还是我
************
区划三宝
=======
基层、层级、省划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9-10-08
引用第26楼fanweng22于2009-10-07 15:20发表的  :
我也这样考虑过,但不成功。因区划是全国范囲,只考虑一个局部是没有用的。要从全国考虑如何划分,但必须了解各地情况。


  国家已有考虑,要在上海和青岛之间在建设一个大城市,那这个城市应当就是连云港。连云港迟早会成为一个副省级城市,而连云港要发展,必须有一个内地城市进行支撑,这个支撑城市只能是徐州。要发展徐连使东部凹地崛起,现有的区划已很难满足需要。
多级政府,三级财政:
中央财政,市财政,基层财政
省,县无财政,管人事和稽查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9-10-08
Re:回 21楼(blt3428) 的帖子
引用第29楼碧落经尘于2009-10-08 08:36发表的 回 21楼(blt3428) 的帖子 :
但其县域经济确实不突出,跟彼时的宿迁还不一样
偶提个方案,宿迁市区(宿豫划出)、新沂合并,立为省会,宿迁市区的重心本就在骆马湖边


  本人更倾向于将新沂,邳州合并,将徐州一分为二。这样东陇海的三驾马车徐新连将更为平衡。

  当年的淮阴和扬州可以一分为二,那今天的徐州也应该可以,如果将新沂和宿迁的一些地方合并,从地理上是可以的,但从区划上说,操作难度太大。
多级政府,三级财政:
中央财政,市财政,基层财政
省,县无财政,管人事和稽查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9-10-08
我是个江苏人................
我反对建淮海省
这样江苏省就太小了
而且也不现实
我认为最现实的是  国家 江苏 山东  合建  青岛——徐州——连云港  经济圈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9-10-09
“双城记”效果最好,徐州政治中心兼交通枢纽,连云港经济中心兼港口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09-10-10
引用第8楼北极星于2009-10-06 17:07发表的 :
“淮海省”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根本就不应该成立,原因很简单,“淮海”范围的人口太多了,根本就不是一个省能够解决的,因此建立在“一个淮海省”基础上的任何假设或原则都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同意北极星所论,泛淮海地区不能只设一个淮海省。
淮海省的设立与否,眼光不能只局限于淮海地区内。
应放眼全局,至少应将泛淮海及周边省区通盘考虑。
这样的话,就不是只设一个淮海省能解决的问题了。

请看画纸区“天地人和的50省区建议方案”多提建议。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55351&fpage=2
[ 此帖被天地人和在2009-10-10 12:33重新编辑 ]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09-10-10
我的50省区方案.gif泛淮海地区.gif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09-10-10
在方案二上加上淮北和宿州,法定省会定在徐州,不过政府所在地暂时驻在连云港,以便支持沿海开发,等连云港发展到200万左右人口,灌口发展到50万以上人口,政府再迁回徐州不迟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09-10-11
我是泗阳的
除非把省会放到淮安
要不淮海省没什么意思
我们这里没什么人去徐州的
都是上海南京淮安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09-10-11
淮海省值得探讨,楼主第3种方案折中也不亏为一个好方案!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09-10-11
引用第37楼35486047于2009-10-11 15:59发表的  :
我是泗阳的
除非把省会放到淮安
要不淮海省没什么意思
我们这里没什么人去徐州的
都是上海南京淮安



  所以 屁股决定一切
多级政府,三级财政:
中央财政,市财政,基层财政
省,县无财政,管人事和稽查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9-10-11
徐连的这种交通联系和区位情况倒挺像山东的济青。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9-10-12
连云港脱离徐州发展绝无前途可言,为什么?因为徐州是联系腹地与沿海的纽带,假如两地分治,徐州不一定支持连云港发展,甚至绕道日照。省会放在徐还是连,假如从中央角度来看的话放徐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京沪线是东部地区最重要的通道了,而且这条线还有南京济南等重要城市。

其实不然,行政中心和经济发展重心不一定是重合的,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将来之格局形成徐连临沂为核心圈的结构比较妥当,日照可进则连云港日照互动互补,这两个港口的建设和定位必须统筹安排避免出现重复盲目建设的现象出现。如果出则日照发展称青岛的配套港也可。

对于淮海省的范围,我认为南不过宿迁,盐城淮安根本不要考虑,安徽的宿州淮北,山东的枣庄和临沂的一部分,日照可进可出。如此规模人口均较适中,地区的向心力也比较大。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9-10-12
具体范围在2楼的图中,把临沂北部的几个县去掉即可,这样有徐州连云港宿州宿迁枣庄,临沂商丘的一部分,日照可进可出。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9-10-12
徐州本就不是淮海,伪省只是伪命题。
海州青山似旧时,春来何日更花枝。
连云春色绿柳处,倚天照海共相宜。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9-10-12
回 43楼(海州文献) 的帖子
淮海不是一个城市,而是泛指一个地区,长点常识好不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9-10-12
支持徐连“双城记”!
境由心造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09-10-13
Re:回 43楼(海州文献) 的帖子
引用第44楼js8088于2009-10-12 13:57发表的 回 43楼(海州文献) 的帖子 :
淮海不是一个城市,而是泛指一个地区,长点常识好不


常识就是徐州本不是淮海范围之内,多读些古书,不懂就多问,不要人云亦云。
海州青山似旧时,春来何日更花枝。
连云春色绿柳处,倚天照海共相宜。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9-10-13
Re:Re:回 43楼(海州文献) 的帖子
引用第46楼海州文献于2009-10-13 08:38发表的 Re:回 43楼(海州文献) 的帖子 :
常识就是徐州本不是淮海范围之内,多读些古书,不懂就多问,不要人云亦云。


全国人民好像都认为徐州是淮海的,难道你们海州还有新说法?信口雌黄吗?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9-10-13
Re:Re:回 43楼(海州文献) 的帖子
引用第46楼海州文献于2009-10-13 08:38发表的 Re:回 43楼(海州文献) 的帖子 :
常识就是徐州本不是淮海范围之内,多读些古书,不懂就多问,不要人云亦云。

【简介】
  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的简称。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共同冲积而成的.
【范围】
  黄淮海平原所包括的地区和范围,各部门、各专业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所采用的数据也就各不相同,有26万、30万、35万和40万平方公里等多个数据。从地貌学的观点,按照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地表组成物质以及流域水系的变化等原则,划定的界线为:北起燕山山脉的南麓;南抵桐柏山、大别山的北麓,以江淮流域的低分水岭为界;西起太行山、秦岭的东麓,东面包围了鲁中南山地,临渤海、黄海。位于东经113°至东海岸线;北纬32°00’-40°30’之问,其总面积为38.7万平方公里[龚国元,1985]。
  在流域上主要包括淮河、海河、黄河、淮河等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以及源于鲁中南山地的一些中小河流域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
  普遍意义上认为包括京、津、冀、鲁、豫、苏、皖五省二市等七个省级行政区。 
【轮廓】
  黄淮海平原大的地貌形态上主要包括了山前洪积-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及海积平原。整个平原以黄河干道为分水脊,北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面则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一个微向渤海、黄海倾斜的大冲积平原。
  黄淮海平原具体轮廓为:北起燕山山脉南坡的山海关,向西沿山边线(基本上以海拔l00m等高线为界),连滦河冲积扇扇顶,经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到昌平、南口一带,沿断层线向南到永定河冲积扇扇顶,沿太行山北段太断层到拒马河冲积扇扇顶,向南顺l00m等高线到滹沱河冲积扇扇顶,再向南沿200m等高线大断层,接漳河冲积扇扇顶海拔100m等高线沿山麓断层线,到黄河出山口,沿嵩山——淮弧形构造带,向南沿伏牛山东麓、桐柏山到淮河出山口后,沿大别山北麓,基本上以海拔100米等高线为界到江淮流域分水岭(海拔50米等高线),后折向东南到长江三角洲的北界洲堤,扬州-海安一带,高度逐渐由海拔50m降到l0m直到海边。
【地理】
  它大体以黄河为轴线,往南到淮河,属淮河水系,通称黄淮海平原 ,这一平原,东北为沂蒙泰山区,西部为伏牛山区,面积15万方平方公里。黄河以北,到燕山]山麓,西迄太行山麓,属海河及滦河水系,通称海河平原,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两个平原自然条件有所差别,但都和黄河紧密相关,因而在治理上是互相联系的。
  黄淮海平原地势十分平坦,一般海拔不到50米。从山麓到海滨,可以分为山麓洪积冲积扇平原(课文中称缓斜平原)、冲积平原(课文中称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其排列大体呈半环带状,三部分的地表物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土壤、植被及农业发展情况都有明显的差别。
  山麓洪积冲积扇平原,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麓,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扇形地连接而成。其中以古黄河冲积扇规模最大,洪积冲积扇上地下水埋藏深度为4~10米,矿化度小(<0.5克/升),水质好,水量富,排水良好,土壤不易盐碱化,而且养分高,较肥沃,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冲积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这里河流密度较大,并经过多次改道,形成众多古河床和古自然堤。自然堤成为平原上的缓丘,堤与堤之间形成洼地。冲积平原多为黏土沉积物质,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达2~5克/升,且地下水位较高,夏季多积水,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现象。滨海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包括渤海沿岸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地势极为低平,组成物质以黏土为主。由于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矿化度高,可达20克/升左右,土壤为盐土,表层含盐量达1%~3%,只能生长盐生和耐盐性强的植物。在沿海闭合洼地,土壤含盐量可高达100~160克/升,只能生长盐藻等低等植物。
【地位】
  黄淮海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地,历代逐鹿中原,要争夺这块战略要地。历代安邦定国,又要治理这片灾害频繁的平原。它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精华所在。
【水利】
  为什么黄淮海平原的治水问题,如此复杂,以至持续至今,这是黄淮海平原在治水中面临自然和社会的几个基本特点所决定的。
  (一)黄河是黄淮海平原的主要造就者,又是平原许多灾害的主要根源。
  (二)流经西北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黄河,挟带大量泥沙而下,在漫长的第四纪,形成了如今的黄淮海平原。
  近代的黄河,每年平均输沙量仍高达16亿吨,其中一部分填海成陆,使河口不断延伸,继续在扩大平原;一部分淤积在下游河道,使河床不断升高,引起历史上周期性的决口改道。一旦决口,或者北上阻塞海河的洪水出路,破坏海河平原的排水系统;或者南下阻塞淮河的洪水出路,破坏淮河平原的排水系统。留下的故道,成为一带沙丘,背河两侧又形成两条带状盐碱地。可以说平原的洪涝碱沙的形成或者加重,无不和黄河在关。
  (三)季风型气候,使平原农业得以长期维持,同时又造成频繁的旱涝灾害。
  黄淮海平原从北到南,年平均降水量从500毫米到800毫米。从年平均值看,能够维持天雨型农业(即依靠降水进行农业生产)。但是,黄淮海平原的降水主要受太平洋季风的强弱和雨区进退的影响,地区上分布不均匀,季节间和年际间变化更是剧烈。
  全年降水的60—80%集中在6至9月。在海河平原,又大部分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20多天里。在这段时间里,降水主要是以暴雨或特大暴雨的形式出现,1975年8月5日至7日,淮河上游洪汝河、沙颍河发生大范围的特大暴雨,中心的林庄,三日雨量1650毫米,最大一日1005毫米,其中6小时830毫米。海河流域1963年8月上旬大面积的特大暴雨,中心地区,7日雨量2050毫米,其中最大一日为865毫米,超过当地一年的平均降水量。
  季节间的先旱后涝,涝后又旱,年际间的旱涝,多年间的连旱连涝,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极不稳定的基本原因。
  (四)密集的人口和平原的建设,给治水带来很高的要求。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可利用耕地有限,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口和耕地在平原的集中。历史上,一次大的水旱灾害,不仅是大面积的农业减产、绝产。往往造成大量人口的流离和死亡,以致引起大的社会动乱。随着历史的进展,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黄淮海平原面积只占全国的3%,现有2.5亿亩耕地和1.5亿人口,均占全国的16%。平均每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有耕地870亩,有520人,为全国平均数的5倍。黄淮海平原又有首都和天津等许多大中城市,现在发生一次大的水旱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波及的社会影响也更广。这是黄淮海平原治水工作中必需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
  黄河对黄淮海平原的影响
  由于黄河在地质历史时期的输沙量就高达10亿吨,所以黄河的造陆功能极强,黄淮海平原就是黄河从原来的大海湾中堆积而成。这在一个方面对中华民族而言,是一个丰厚的馈赠,但是另一方面又是最严峻的挑战。在进入人类历史时期以后,黄河下游仍然是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不稳定河流,黄河的频繁改道和决口,不仅给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而且严重破坏了海河和淮河自然水系的自我平衡功能。
  解放前海河水系在天津附近集中入海,形成所谓的“九龙入海”态势,这其实就是黄河淤塞了河道入海口所造成的。这给海河水系的安全行洪带来了严重的困难,解放后重新开挖了八条新的入海通道,并整修了五十多条骨干河道;同时新修水库的总库容,达到海河水系年径流量的110%,比较有效地化水害为水利,经过这样的艰苦努力,才在海河流域局部,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黄河带来的挑战。
  淮河下游遭到黄河1194年改道后的潴塞,在治淮50年后,开挖了新沭河、新圻河并开通苏北入海通道以后,出水条件仍然不好,今天淮河出水仍然不畅。淮河中游的安徽仍然是中国最严重的水灾多发区,平均年水灾受灾面积占全国的30%。
  而从1991年华东大水灾的实际情况看,淮河的出水问题不是单纯的河道问题,而是因为淮河平原主要是外来泥沙堆积而成“寄生平原”。寄生平原由于没有自然河道自身平衡过程的作用效果,所以不能形成自然合理的河道比降,自然水系也相应不发育,河流集流条件不好。象淮河平原这样的洪水威胁问题,实际上使用通常的防洪技术和工程措施已经无法解决,除了承担一定概率的风险之外别无出路。
  考虑到这样的洪水风险是由于中华民族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造成的,所以应该全民族来共同承担洪水风险。国家对当地民众的住房建设应该提供特别帮助,使住房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洪水风险(如100年一遇)而没有跨塌的风险,而且房屋基础应该在一个设定的海拔高度以上。而在常遇风险下,国家应该建立特别的救济制度,俾能够在洪水灾情严重时,及时向当地颗粒无收的农民提供口粮和种子等。

++++++++++++
你以为海就是指你们的海州???丢人不能这么个丢法。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9-10-13
回 46楼(海州文献) 的帖子
海是指的海河流域,不是你们海洲。蠢!全国有几个知道海州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