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放眼世界在2006-12-11 10:57:56的发言:
我国的宪法层次本变就是市--街(镇),现在的东莞中山是最标准的。
------------------------------------------------------------------------------------------------------------
确实如此。市不仅不应该管市,甚至连县都不应该管,区也应该尽量少设少管,尤其是城镇常住非农人口低于100万的市,辖区简直是浪费。
------------------------------------------------------------------------------------------------------------
以下是引用红外线在2006-8-20 23:55:02的发言:东莞市可以全部撤销28个镇,在原镇辖区的基础上只设立非政权性地区组织,政权统一归东莞市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家班子行使。
------------------------------------------------------------------------------------------------------------
这是最理想的,然而也是最难做到的。
既然东莞已铁了心要改,不让改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以下方案是比较合适的:
------------------------------------------------------------------------------------------------------------
以下是引用唐傲在2006-6-11 22:34:48的发言:改什么区啊
并镇就得了
合并之后是一区四镇
具体:
莞邑区:莞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道滘街道、洪梅街道、麻涌街道、望牛墩街道、中堂街道
石龙镇:兴龙街道、石碣街道、茶山街道、石排街道、企石街道、高埗街道
常平镇:常平圩街道、横沥街道、桥头街道、谢岗街道、东坑街道、寮步街道、大朗街道
虎门镇:则徐街道、长安街道、厚街街道、沙田街道、大岭山街道、
塘厦镇:塘厦街道、黄江街道、清溪街道、凤岗街道、樟木头街道
注:1.第一个街道为政府驻地!
2.街办为了叫方便,可称区(管理区,如长安区),然后下辖居(村)委会.
------------------------------------------------------------------------------------------------------------
而且,这个方案很可能会成为现实的选择:
------------------------------------------------------------------------------------------------------------
以下是引用QQme在2006-6-28 14:42:20的发言:
本报东莞讯 本版曾报道的《东莞行政区划正在酝酿变脸》有了新的进展。日前东莞市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刘志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东莞行政区划调整一定要做,目前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据悉,东莞已成立区划调整调研组。
刘志庚告诉记者,关于东莞现有行政构架的调整问题不是敏感问题,也不存在调不调的问题,调是肯定要调,至于怎么调,现有三种模式供选择:一是重走老路。也就是现有的32个镇区不动,在它们中间设立5至6个区来管。二是进行调整合并,实施“强心限肢”策略。适当支持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适当限制一般镇重复建设同类设施。按照“强心限肢”策略,朝城市化方向发展,在叫法上有直接改变,以后都不叫镇。三是学习深圳的模式,不仅不合并反而要将大镇拆开,设多个街道办和办事处,当然不是学深圳的三级管理模式。
据有关专家分析,第一种模式由于多了中间层,市级管理相对轻松,但由于涉及中央和省级事权,程序较为复杂,并且凭空再增加一级政府,无形之中又多了不少行政开支,因此可能性不大。而第三种模式由于没有像深圳那样有中间区一级政府的统辖,在32个镇基础上再多分出街道办事处,有违城区整合的大方向。目前比较趋向第二种模式,既达到合并后资源的整合,同时又没增加行政开支。
目前,东莞已明确要成立行政区划专题调整小组,具体方案的可行性还有待于专家的论证。(谢孝国 韦星 王红虹)
------------------------------------------------------------------------------------------------------------
当然,如果以这个方案为幌子,最后改头换面成下面的样子,那东莞领导就值得鄙视:
------------------------------------------------------------------------------------------------------------
以下是引用李清在2006-6-28 15:22:25的发言:“二是进行调整合并,实施“强心限肢”策略。适当支持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适当限制一般镇重复建设同类设施。”
先把镇合并成更少,下辖管理区。然后镇改为区,管理区改为街道、镇。
------------------------------------------------------------------------------------------------------------
由于“镇改区”必须经过中央,想来可能性不会很大,但东莞自己过过嘴巴瘾,象中山的石歧区(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那样,也未尝不可,关键是不能弄假成真。事实上,东莞已明确提出“以后都不叫镇”。只要不增加吃财政饭的人,不提拔干部,怎么叫都无所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3 1:14:5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