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766阅读
  • 79回复

[地名探讨]更改香港的英文地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04-07-27
香港的英文名确是粤语过来的.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04-07-27
香港的粤语发音是 heng gang 跟hong kong 还是有区别的
江汉朝宗 九省通衢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04-07-27
以下是引用武汉三镇在2004-7-27 16:23:54的发言:
香港的粤语发音是 heng gang 跟hong kong 还是有区别的


这是你不懂国际音标吧,g的国际音标就是[k](真正的[g]是浊音,普通话和粤语都没有),汉语拼音误导了多少人,念成“必”bi[pi],呵呵。
理屈词穷无言对
删帖禁言真可笑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04-07-27
Hong Kong 并非标准广州发音,只能说是近似。有人考证过,那是来自渔民。过去香港渔民,大多数是“福佬”,主要来自汕尾一带,属闽南语系。据说,Hong Kong 便是英国人纪录“福佬”不标准的广州音。

“福佬”人要讲广州话,无非是为了和岸上居民交易渔获。从前香港地区方言复杂,市区讲广州话,新界各乡镇不是讲所谓宝安话,东莞话,便是客家话。海上则以“福佬”话为主。
心存千秋 方能面對目前; 胸懷全局 始可經略一方
http://mkcnzaa.blogspot.com/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04-07-27
以下是引用sirkem在2004-7-27 18:15:05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武汉三镇在2004-7-27 16:23:54的发言:
香港的粤语发音是 heng gang 跟hong kong 还是有区别的


这是你不懂国际音标吧,g的国际音标就是[k](真正的[g]是浊音,普通话和粤语都没有),汉语拼音误导了多少人,念成“必”bi[pi],呵呵。
[/quote]

按照大陆的广州话拼音方案 香港的的拼音是 hêng gong
江汉朝宗 九省通衢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04-07-27
一般香港通用的粤音拼法,“香港”按粤语发音是heung kong(即gong),heung 与 hong在发音上是有些差别。第56楼所说的Hongkong一名的由来也有些可信度。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04-07-27
我所知和香江過客君差不多,但我所知的版本是蛋家話,而非福佬講廣州話。原因是,香港開埠前島上以客家為主,廣府人是太平天國之亂才大規模遷入的,在此之前香港島的農村應未流行廣州的廣府話。

英軍在佔港之前已和蛋民有接觸,向以船艇為家的蛋民買水買糧,甚至僱作嚮導。一些蛋民還參與了鴉片走私的活動。英國人其中一個取水地點,就是今日黃竹坑一帶的一個瀑布,附近有一條村,就叫香港,是運香木上船的小碼頭,故得名。當時清朝正式紀錄港島的名字叫紅香爐,但由於英國人首先接觸的是香港村,因此就以此命名整個島,進而整個殖民地。而香港的原地則改被稱為香港仔,即小香港之意也。

英佔港島之後,第一批發起來的華人,就包括不少蛋民。他們由於怕自己的蛋民身份影響地位,因此都樂於回廣州捐個官位來擺,以掩飾自己的出身。

話題扯遠了,總之英國人是根據蛋家話拼「香港」是比較可信的。今日香港還有不少蛋民後裔。我上次去西貢和朋友出海遊玩,船家黑黑實實的,說話有很重口音,我就問她是否蛋家。她告訴我說他們是世代以船為家、出海打魚的,現代改為買一艘小遊艇租給遊人為生。我問她的家鄉在哪裏,她說他們都自稱是「廣海」人,即廣東海域的人。那麼有沒有祖墳呢?她就說她不知道了。因為自從她家庭前一代轉信基督教後,就都安奉在香港的基督教墳場。有趣的是,似乎蛋民迷信的性格還保留得很好,只是一般供奉天后或上香的地方,如船頭、船尾、船艙,都換成了十字架而已。他們出海前,還是依然要向十字架先拜一下的。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04-07-27
不过粤语heung一音,对外省籍的人,即不是说粤语的人来说,都是很难读的,对外国人来说,就更难了。
所以用hong取代heung,读起来容易得多,也不一定是福佬将“香港”读成hong kong。我觉得福建人有可能会将heung读成hiang,而不是hong。
所以有可能是英国人以hong的近似音代替原来的heung的发音,而将“香港”(heung kong)拼成Hongkong。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04-07-28
由九龙去往香港岛,经过海底隧道时,香港的导游为我们解释道:“香港回归祖国后,维多利亚港已经改名为‘香江’,是江泽民主席亲自提的名”
说务实有用的话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04-07-28
那你可以投訴這導遊提供錯誤資料了。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04-07-28
以下是引用香港來的沛在2004-7-27 20:48:37的发言:
我所知和香江過客君差不多,但我所知的版本是蛋家話,而非福佬講廣州話。原因是,香港開埠前島上以客家為主,廣府人是太平天國之亂才大規模遷入的,在此之前香港島的農村應未流行廣州的廣府話。
英軍在佔港之前已和蛋民有接觸,向以船艇為家的蛋民買水買糧,甚至僱作嚮導。一些蛋民還參與了鴉片走私的活動。英國人其中一個取水地點,就是今日黃竹坑一帶的一個瀑布,附近有一條村,就叫香港,是運香木上船的小碼頭,故得名。當時清朝正式紀錄港島的名字叫紅香爐,但由於英國人首先接觸的是香港村,因此就以此命名整個島,進而整個殖民地。而香港的原地則改被稱為香港仔,即小香港之意也。
英佔港島之後,第一批發起來的華人,就包括不少蛋民。他們由於怕自己的蛋民身份影響地位,因此都樂於回廣州捐個官位來擺,以掩飾自己的出身。


沛兄所言十分有理, 我认为他的版本应是事实。的确,1840 年前后的香港不会有几个讲广府话的,直到 1860 年,香港的陆上人口才超过住船上的渔民。我不经意地代入自己童年的体验,说:“市区讲广州话”,而忘了英国人刚来时,根本没有市区。由于在新界乡郊长大,除了港式广州话,对我们上一辈“新界人”讲的所谓宝安话认识较深,也听懂一些客家话。但对所谓“水上人”的渔民,认识却极其有限。


心存千秋 方能面對目前; 胸懷全局 始可經略一方
http://mkcnzaa.blogspot.com/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04-07-28
我剛剛相反,小時候住在油麻地避風塘附近,班中也有不少蛋民的同學。因此對他們認識較多。反而去到高中時我才知道圍頭話和市區是不一樣的。當時吃驚得很,原來香港還有地方不說廣府話啊~現在回想很幼稚。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04-07-28
網上找到的資料,分享一下:
http://hk.geocities.com/vincent1_2002hk/new_page_17.htm

香港得名的由来

因海盗香姑盘据香港岛得名

据古老传说,清朝嘉庆年间,有海盗林某与其妻香姑横行于伶仃洋一带,后为清海军将领李长庚击败,林某逃死并死于台湾,香姑则率余众占据港岛,后人因而称之为「香港岛」。

但据史籍记载,清代并没有名叫香姑的海盗,本港各区亦未有发现任何相关的史迹,加上中国人向来痛恨盗贼,理应不会以盗名为一岛之总名,故此说实不足信。

因岛上红香炉山得名

据古老传说,今日铜锣湾天后庙前的红香炉,是从远地漂来而停在庙前沙滩上。时人遂将它放置在庙前,并称庙后山峰为红香炉山,庙前之海湾为红香炉港。其后渐演变为全岛的全名,称为香港岛。

但据《新安县志》中的地图所载,岛上既有红香炉山,亦有香港村,二者既同时存在,地点亦有别,故「香港」之名实非由红香炉山演变而来。

因骜洋甘瀑下江水而得名

据传说,今日薄扶林华富的瀑布公园所在地,原有一条由瀑布注成的山溪,称为泷水,相传此处就是《新安县志》中所载「新安八景」之一的「骜洋甘瀑」。此处的溪水味淡而甘,行船者多爱汲此处的水作食用,因而称此水为「香江」,将此瀑布入海的海港称为「香港」,后来演化为全岛的总称。

但今日新界各山溪皆没有以「江」为名的,香江亦是香港近百年来繁荣后的新兴名词。且独骜洋即今日的独牛州,位于塔门州南面,有学者指出该处才是「骜洋甘瀑」的所在地。故「香港」的得名与「香江」,「骜洋甘瀑」应无直接的关系。
 
因本港盛产莞香而得名

本港自明代起已是盛产莞香的地方。当时,每年由东莞南部,新安与本港所产制的香品,常在尖沙头(今日的尖沙咀)用小艇运至石排湾,再改用艚船转运往广州。因此时人将运送香品的石排湾东北岸(今日的香港仔海湾)称为「香港」,意即运香贩香的港口,英人称为"Fragrant Harbour",即芬芳的港口。位于港湾畔的村落,遂名香港村。

康熙初年时曾因海盗猖獗而行迁界令将村民尽徙内地,康熙八年复界后,居民迁回重建香港村,建围墙以自保,因此又名香港围,今称黄竹坑旧围。
 
因「阿群带路」而得名

据说英军初抵香港岛时,在赤柱一带登陆,由一名为陈群的蜑民引路,经香港村,薄扶林等地,到港岛北部一带。经香港村时,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以蜑音回答「香港」,英人即以蜑音"HONGKONG"为记,因而成为全岛的总称。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04-07-28
这没必要吧。维多利亚港蛮好听的。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04-07-28


按:阿群帶路,是有關香港名字起源的一個很出名的故事。英治時期的香港旗幟上,右下角的圓形圖案就曾使用「阿群帶路圖」,這圖案曾一度作為香港的正式殖民地徽號。在以前的匯豐銀行徽號及皇家香港警察的警徽上都可以見到。

***********************************************************************
members.fortunecity.com/gotowalk/history/100/10002.htm

 1842年,香港岛割让与英国不久,部份英军驻守于赤柱。当时维多利亚城(即现时的中区)与赤柱之间只是靠一条供马儿行走的小径连接。这条小径在1845年至1850年间,逐渐扩阔为一条道路。这条路就叫「群带路」。

 群带路的得名有很多种传说,有说群带路在清乾隆年间是一条渔村的名字,这条渔村附近有一条山路,由南至北,蜿蜒曲折,好像裙带一般,因此就叫裙带路。新界邓氏族人所保存的 一本关于邓氏族人在道光廿一年(1841)奏请广东官员,要求清政府协助他们收回被英军占领位于香港岛的田地的一本文本《税贸总呈》中,就己经有了群带路、群大路等地名了。

 但另一种说法却说当年英军占领香港后,有一个村民名叫陈群,他带领英军由赤柱通过薄扶林到达中环,这条路后来就叫群带路。根据香港旧地图显示,群带路有多块路碑,但因为年代久远,不少路碑早已湮没。1966年,在靠近奇力湾附近的一间小屋的墙下,发现了第一块路碑。但直到1979年,才将该路碑挖出。1982年,第二块路碑又被发现,前后两块路碑都被送到博物馆收藏,只有第三块路碑仍然屹立在大潭水塘内群带路的原来位置。群带路路碑高约一米半,面向赤柱的那一面刻有『群带路』的字样。路碑两面都刻有中英文字,上面分别注明由该处往维多利亚城及赤柱的距离。但因为风雨的侵蚀,需要仔细的观察,才可以看得出路碑上面的文字。

 群带路在大潭郊野公园内,大潭郊野公园有三个主要入口,交通十分方便。途经黄泥涌峡的入口,分别有往南区海滩的6号、61号等巴士线,及往华富?的41号、76号的巴士线,亦有专线小巴途经。从湾仔方向乘车,可以在过了网球场后的油站对出的巴士站落车。油站旁的石阶之上,便是大潭水塘金督驰马径入口。从浅水湾或香港仔方向乘车,可认黄泥涌峡、大潭水塘道口【圣约翰救伤队纪念碑】对面的巴士站落车。

 步入大潭水塘道,经过黄泥涌水塘,路过阳明山庄,可在该处的超级市场购备粮水,然后进入大潭郊野公园,沿大路步过一条石桥后,往右转向前行,到达一个路口,有一座凉亭。在凉亭的对面,即可见到这块充满传奇色彩的群带路碑。参观过群带路碑之后,可以沿路往下行,到达大潭道出口,在该处有来往筲箕湾及赤柱的14号巴士途经。

 每天早上和假日,都有不少游人从群带路石碑的傍边经过,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在香港的历史上曾经扮演过的角式呢!下次去大潭水塘烧烤,或者到黄泥涌水塘划艇,何不多走几步一看究竟,因为说不定到了什么时候,碑上的文字会消失得一乾二净。
***************************************************************************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04-07-28
以下是幾幅較清晰的「阿群帶路圖」。此圖以維多利亞城(今中環一帶)遠眺九龍半島為背景,海港中有一艘中式及一艘英式帆船,前方有兩個英國人和一個中國人,那個中國人就是傳說中的陳群。旁邊還有三箱貨物,你們猜是甚麼?鴉片是也,即香港最早期賴以為生及發跡的主要轉口貨物。據說是根據香港開埠初的一幅油畫畫成的。由此看來,可能這幅圖真的依據一個真實存在過的畫面而畫成。畫中的是阿群真身也說不定。


1910-1959年的香港旗幟,上有「阿群帶路圖」


回歸前的香港警徽。


1958年政府年報上的香港紋章。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04-07-28
文革时期改了很多地名,后来都没有改回来,这些地名中都是有些故事的,虽然有些是比较土俗,但还是值得人们怀念。
只看该作者 67 发表于: 2004-07-28
前面大家所说的“蛋民”,原来是写作“蜑”,1940年行政院令改为“上延下旦”,不过一般港台现在还是用“蜑”字,大陆现在则用“疍”字,现在除了广东还习称”疍家“或“疍民“外,其他地方多数改称”水上居民“了。


只看该作者 68 发表于: 2004-08-13
以下是引用香港來的沛在2003-10-10 17:32:03的发言:
不對,如果中國的英文名改為Zhongguo,那麼「中國人」就應該按照英語的方法在字根加上字綴,一般為-ese或-ian,而非把「中國人」的拼音移植過去。因此,要是把China改為Zhongguo,那麼中國人應為Zhongguonian, Zhongguian, Zhongguese或Zhongguonese。同樣國號全名應為The People's Repbulic of Zhongguo或The People's Republic of Zhonghua。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只是漢語拼音,不是英文,不然的話,依此邏輯,把一篇漢語文章譯成英文豈不是好方便?



如果要改,也应该是Zhonghua、 Zhonghuan和The People's Republic of Zhinghua而不是Zhongguo、Zhongguonian, Zhongguian, Zhongguese或Zhongguonese和The People's Repbulic of Zhongguo。
御风而行,风随我动……
只看该作者 69 发表于: 2008-10-13
疍民在明清属于“贱民”身份,是不能和士农工商阶层通婚的,共产党执政后决定取消疍民称呼改为水上居民。
多虚心学习,不要乱灌水。
只看该作者 70 发表于: 2008-10-13
说个笑话,一个香港吉澳岛(靠近沙头角的小岛)的村民来到英国。在街头往商店里东张西望,里面的鬼佬不耐烦了叫道:get out!    

吉澳佬一听大惊:你怎么知道我是吉澳(粤语发ge ao音) 来的?

这是我以前一个来自吉澳的同事讲的。
旅游宰客网: http://www.51zaike.com
手机版: http://m.51zaike.com
只看该作者 71 发表于: 2008-10-16
50年不变,50年后更没有变的道理。建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同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有香港特色的地名文化发扬光大。
鼓励创新,反对通名、专名复古。
只看该作者 72 发表于: 2008-10-17
谂都唔使谂
反对分裂,更反对民族压迫独裁统治……
只看该作者 73 发表于: 2008-10-18
英文名字維持 Victoria , 中文嫌維多利亞字太多, 或著以為是賣胸罩的話, 可以意譯為 凱旋港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74 发表于: 2008-10-20
哦,“香港”的英文读音来自蜑家话...
七子之歌 --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