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416阅读
  • 194回复

[地名由来]济南名泉泉名及由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5 发表于: 2004-04-23
(西)太平泉
(西)太平泉在太平寺街南端。井形。60年代初期尚存,水流入地下水道。1983年调查时已填埋。
只看该作者 76 发表于: 2004-04-23
双桃泉
双桃泉在原城西丁字街北(今城顶街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
记》均著录。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则已称“今失考”。
只看该作者 77 发表于: 2004-04-23
太极泉
太极泉在大明湖路西端路南,济南第七职业中专院内。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太极泉,在太平寺北……水清,流入明湖。”此泉曾是本世纪60年代水文地质部门的测试点,呈井形,70年代停用。1997年3月,附近泉眼在建房施工中被填埋,此泉遂喷涌溢流,故临泉建边长1.2米的方池,水顺管道注入排污暗沟,流进大明湖。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04-04-23
玉环泉
玉环泉俗称玉环井,位于省府前街中段路西。呈圆形,直径1.3米。此泉因两泉相涌,水纹相扣如玉环,故名。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水清冽甘美,昔日本街居民皆取此水饮用。清人钟廷瑛有诗赞曰:“井冽泉寒玉?新,一环分润半城人。清泠讵识清华派,枉被痴人说太真。”此泉,1978年展宽省府前街时曾一度被覆盖,1982年又重新修复,上用凿有圆孔的水泥预制板棚顶,呈现出两环相扣的形状。泉西立碑刻,上镌“玉环泉”三字,涂以朱色,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全街市民公立。泉南北两侧各有山石矗立,峭拔如笋,四周设以栏杆,为街中一小型景点。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04-04-23
惠民泉
惠民泉 又名惠民井。明嘉靖《山东通志》载:“惠民井,在府城内,与玉环井相并。”明刘敕《历乘》称:“惠民泉,(在)城内,与玉环泉对。”清道光《济南府志》载:“惠民泉,在布政司街东。”今失迷。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04-04-23
罗姑泉
罗姑泉又名罗姑井、瞽女池、曹家井。在县东巷中段路东。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据元代《齐乘》载,这里是唐朝大将罗士信的故宅。相传罗士信之姊,独居于此,抗暴死,故称为罗姑泉。又因泉呈井形,亦名罗姑井。“瞽女池”的来历,民初《续修历城县志·山水考六》引清王初桐《济南竹枝词》的释文曰:“罗姑井,相传罗士信故宅,刘廷式(北宋齐州人,后中进士)聘女而瞽,竟娶之。庭下得泉成池,瞽女凡三饮其泉而得三男,号瞽女池。”又相传,过去井上有亭,后来荒废,宅院归曹氏居住,因此这泉也叫曹家井。该泉1965年被覆盖,但井口尚可辨认。1995年建楼,被覆于楼体北墙外侧。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04-04-23
雪 泉
雪泉位于西公界街2号省经委宿舍院内。清道光《济南府志》及《续修历城县志》有载。池呈方形,长宽各2米。清朝乾隆年间,山东布政使江兰在此处拓建放生池,凿池时即得此雪泉。池甚大,水颇清,荇藻青翠,锦鱼戏游,为济南一大胜景。泉池修好后,学者桂馥题书泉名,翁方纲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二十八日作《功德水记》,并书丹刻于石上。为培育人才,继而又在池旁建讲堂数楹,命名为“济南书院”。解放前,碑刻、书院全废,放生池也与雪泉分为两处。1982年重修,四周建雕刻石栏,池南壁镶“雪泉”石刻,水旺盛,常年不涸。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04-04-23
放生池
放生池在西公界街3号院内。泉池3米见方,块石砌垒,常年有水。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04-04-23
华笔池·凤翥池
进入山东省人民政府大院南门,迎面有一架小桥,桥两侧各为方池,池周饰以石栏。东池北壁嵌“凤翥池”石刻,西池北壁嵌有题记。由此向东,至大院东南隅,又有一池,池壁嵌“华笔池”石刻。华笔池处,明清时代为贡院。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八月上旬,山东布政使江兰到这里主持科考事宜,使人分别在贡院和布政使署内,凿成“华笔池”和“凤翥池”。江兰撰写《新浚凤翥池记》,并书写刻于石上。题记对华笔、凤翥两池的挖凿做了概括叙述。华笔池之名寓有祝愿参加科考的士子妙笔生花之意。池水与珍珠、芙蓉两泉一脉相通,涓涓细流,注入凤翥池,最后流进大明湖。凤翥池北原有太湖石一具,形状奇特,翼然而立,如凤起舞,故名“凤翥石”,曾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别墅“云庄”中的奇品。泉以石名,石、池相映,寓意甚丰。“凤翥”取意于《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意在勉励来此科考的士子奋发图强,象凤凰般振翅腾飞。如今,凤翥池完好无缺,盛水期潺潺流泄,清澈见底。华笔池则因在附近建宿舍楼,于1992年被覆于水泥路下。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04-04-23
玉乳泉
玉乳泉位于山东省人民政府大院西部,凤翥池西北,雪泉以东。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济南大观》有载。因泉滴滴如乳汁而得名。泉池原长40米,宽30米。现呈方形,长宽各7米,深2米,以块石砌垒。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04-04-23
瑞雪泉
瑞雪泉在省人民政府大院西北部,玉乳泉以北。原池长25米,宽16米,深1.5米,块石砌成,水向北流。后湮失。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04-04-23
大比泉
大比泉位于省人民政府院内东部。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称“在贡院提调道门内,有明成化年碑”。已湮没,碑亦失。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04-04-23
扇面泉
扇面泉位于山东省图书馆院内东侧。因泉池呈扇面形而得名。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04-04-23
双忠泉
双忠泉在双忠祠街31号院内。清乾隆《历城县志》有载,郝植恭列入《七十二泉记》。此处为双忠祠故址。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兵入关,绕过北京直取济南,山东巡抚御史宋学朱、历城知县韩承宣率领留守城内的千名乡兵及民众殊死抵抗,城陷阵亡。事后,为纪念宋、韩二人,建“双忠祠”。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乡人修复已倾圮的“双忠祠”,掘地时涌出一泉,莹洁甘美,遂以祠命名为“双忠泉”。山东督学赵申季作《双忠泉记》,勒石于泉旁。后祠废为民居。民国时期,《双忠泉记》石碑尚嵌于院内南屋东山墙上,墙东即为双忠泉。解放前,修屋拆墙时将碑碣推倒铺地,后损毁,泉也随之填埋。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04-04-23
不匮泉
不匮泉位于双忠祠街33号院内。清道光《济南府志》及《续修历城县志》有载。呈井形,以碎石砌垒,直径0.5米,水清,居民即用此水洗涤。据清人张贞《不匮泉记》(《续修历城县志·山水考六》)和赵申季《不匮泉跋》(道光《济南府志·艺文二》)载:济东道道台宋广业(字澄溪)之母管氏相夫教子,敬奉姑婆,孝名甚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东巡时诰封一品夫人并赐“北萱映彩”匾额。其子宋广业也有孝名,康熙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任济东道道台时,将其母接至署衙奉养,并在署衙的西侧建御书碑亭,把皇帝赐给他母亲的匾额挂在里面。建亭时,于亭后凿池,得一新泉,泉水甘美清冽。根据《诗经·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的诗句,将泉命名为“不匮泉”。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04-04-23
广福泉
广福泉在双忠祠街12号大门内西侧。泉池长1.05米,宽0.7米,深1.75米,条石砌成,雨季有水。后覆盖。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04-04-23
华家井
华家井位于启明街41号东侧路北。呈井形,原为当地居民主要汲水处。1965年安装自来水管
填埋。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04-04-23
玉德泉
玉德泉在原城根街36号门口,已填埋。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04-04-23
珍 池
珍池俗称鸭子湾,在珍池街中段,居民院外。泉池呈三角形,南北长31米,东西宽平均15米,深2米,水流向北。因珍珠泉水经玉带河流入池内,故称珍池。1982年重修,池周以青石砌垒。1993年填埋。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04-04-23
王庙池
王庙池在珍池南邻,西墙根下。盛水期有水,池西墙壁上嵌有池名石刻。
只看该作者 95 发表于: 2004-04-23
中央泉
中央泉在县西巷2号院内。井形,水清,常年不涸。东墙嵌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中央泉”石碣。
只看该作者 96 发表于: 2004-04-23
鉴 泉
鉴泉在县马园子街9号。已填埋,旁有泉名石刻。
只看该作者 97 发表于: 2004-04-23
北芙蓉泉
北芙蓉泉位于岱宗街24号院内。因位于芙蓉泉的东北而得名。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涌出成泉。民初《续修历城县志》有载。泉池长1.65米,宽1.3米,深3米,条石砌垒。后填埋。
只看该作者 98 发表于: 2004-04-23
芙蓉池
芙蓉池又名王八湾,在岱宗街小学内。已填埋。
只看该作者 99 发表于: 2004-04-23
岱宗泉
岱宗泉在岱宗街51号院对面。昔日,街中居民皆饮此水。原无名,1994年市建委调查时拟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