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vbbbnnn
:歼5,歼6基本上是58年到60年研制成功的吧,当时是苏联专家手把手教的,以后几十年基本没进展,一直在消化技术。六七十年代质量问题好像很大,不合格率比较高。
还有一点如果当时技术真的高为何出口一直没竞争力呢,显然当时可能存在很多质量问题没有解决
(2014-06-24 20:10)
中国的航天、航空工业是从苏联整体移植过来的,并使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一度接近于世界航空工业的先进水平。但是,这些产业部门与20世纪50-80年代的民生需求特别是薄弱的农业生产能力相比确实是超前了,因此新中国一直存在着二元发展的问题。而且军事重工不可能单兵突进,否则不仅维持成本太大,因为战争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且没有民用技术积累,军工发展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所以nasa的工程师要比苏联火箭的总设计师轻松得多。
由于薄弱的工业与技术基础,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航空工业进入长期的摸索与徘徊,不得已由攻守兼备转为以国土防空为主体,专注于中短程歼击机的开发,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和工艺上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国土防空军以植根于苏联50年代米格19技术的歼6单打一,但是歼6也是战后空战的一代名机,叱咤星空20余年做到了一种飞机的极致,长期以来是中国武器出口的拳头产品,是著名的第三世界战斗机。
歼6入役以后,美蒋空军袭扰中国大陆已经接近尾声,因此歼6的战绩主要是在越南、巴基斯坦创造的。歼6战斗机是中巴友谊的奠基礼之一,由于其良好的战绩和口碑,才有了后来的枭龙、哈立德坦克(仿制的69改坦克)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才基于苏联60年代技术,在仿制米格21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歼7和歼8战斗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生产飞机的开端,但是和当时国际主流战斗机已经有了一代的差距,在国际航空市场歼7与歼8也没有歼6声名显赫。实际上我国航空工业最为不景气的是80年代,新机型研制几乎面临断炊的境地。与歼7和歼8战斗机同期的三兄弟之一——歼9最后无疾而终。但是歼9前卫的设计风格最终体现在歼10上。
经过改革开发30年技术与工艺的积累。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种已经跃升到飞豹、枭龙、歼10、歼11等2.5+和3代机,四代重歼也横空出世,曾经拉大的差距又逐渐缩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