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425阅读
  • 194回复

[地名由来]济南名泉泉名及由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75 发表于: 2004-04-24
沛 泉
沛泉在柏石峪村南,帅旗峰下果园内。因泉源丰沛得名。泉旁石壁上刻“沛泉”二字。水
自岩壁多处缝隙中流出,积于方池,清澈见底。水盛时漫溢外流。
只看该作者 176 发表于: 2004-04-24
永清泉
永清泉在玉函山东侧,花山峪村南峪中。为3米深井形泉池,水盛时溢出,沿山峪漫流。池旁有1966年所立泉名碑。泉东南5米左右岩壁上,还有两眼季节性山泉,雨后,腾突喷涌,与众多山泉汇流,沿山峪下泄。
只看该作者 177 发表于: 2004-04-24
花山峪二泉
花山峪二泉 在花山峪村大街旁。南北相距百余米各有一井形泉池,是村民饮用水,俗称“泉井”。南泉东临山峪,料石砌成石台,巨石铺面。北泉略小,形制同南泉。水皆四季不涸,盛时漫溢。云外泉 清道光《济南府志》著录,称:“在函山佛峪”。今已失迷。
只看该作者 178 发表于: 2004-04-24
南甘露泉
南甘露泉在青铜山大佛造像东南山阴崖壁间。因水质甘美,且为了有别于佛慧山开元寺的甘露泉,故名。明晏璧《七十二泉诗》著录。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东西两股清流,如漱珠矶,哗哗有声,蓄水成池。四周高峰峭立,翠柏郁森,中央为沃土,山坡果树溢香,畦中菜蔬肥壮,皆由此泉水浇灌。
只看该作者 179 发表于: 2004-04-24
百花泉
百花泉在青铜山南,锦绣川乡北崖村南首。因群泉簇涌,浪花翻腾得名。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泉自崖下洞穴中涌出,汇入三面石砌的长方形水池,幽深莫测。池岸,杨柳依依。泉水四季常流,水温恒定。冬季水雾蒸腾,景色奇妙。泉水由池南壁石隙流向20米远的大佛水库(亦称百花水库)。
只看该作者 180 发表于: 2004-04-24
(锦绣川乡)灰 泉
灰泉在青铜山南,锦绣川乡东崖村北。水自岩壁流出,经半米深方池沿小溪缓流,与另一无名山泉汇流至长8米石砌水池中。为农田灌溉用水。
只看该作者 181 发表于: 2004-04-24
老 泉
老泉在东崖村东的山半腰。水常年自崖缝中涌出,清冽甘美。经敷设的输水管,流入东崖村,可供全村五六百人饮用。
只看该作者 182 发表于: 2004-04-24
道士泉
道士泉在锦绣川乡大佛寺村南,河之东崖。明晏璧《七十二泉诗》著录。清道光《济南府志》称“在大佛寺东坡”。该村南侧,昔日有大佛寺,清末民初已凋敝,现仅存极少量的墓塔石和石雕柱础。道士泉即在大佛寺遗址东侧的山坡下,村民以方位呼之为“南泉”。水自崖隙中涌出,泻入河中,终年不竭。水质甘纯,煮后无垢,村民称饮之可治腹泻,并称附近曾有道观、道士墓地等。
只看该作者 183 发表于: 2004-04-24
清 泉
清泉,清道光《济南府志》著录,称“在道士泉北”。今道士泉北侧,有一小石坝将河拦成的塘湾,面积约1000平方米。塘水来源于河崖涌出的泉水和上游百花泉之水,四季不枯。清泉疑即湮于塘湾内。塘水碧透,经溢水口泻出,与道士泉水相汇,向南流入锦绣川。岸边溪畔,杂木笼荫。
只看该作者 184 发表于: 2004-04-24
老庄泉
老庄泉在青铜山南麓,锦绣川乡老庄村内。泉以村名。为东西两泉。西泉池呈长方形,水清碧透;东池为井形,苍暗深邃。两池皆以石砌岸,水由暗渠汇入8米长的蓄水池。沿泉旁石阶路可攀登至青铜山大佛寺造像。
只看该作者 185 发表于: 2004-04-24
杨家泉
杨家泉在青铜山东,锦绣川乡金钢纂村山道旁。因源于杨姓田边得名。原为自然水池,后被填埋,水自地下水道向西伏流,汇入村内蓄水池。泉水澄澈,清冽甘美,为村民饮用水。水盛时沿山峪蜿蜒南流5公里余,入锦绣川水库。
只看该作者 186 发表于: 2004-04-24
白花泉
白花泉在青铜山顶端,十六里河镇白花泉村东南石崖下。因石泉流出白花浮”得名。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清康熙《济南府志》云:“飞泻漫流,曲尽幽姿,流经孤山入锦绣川。”今泉池北为巨岩,三面石砌,东临深涧,水自岩缝流出,汇积池内,为村民饮用水。大旱年,时有枯竭。
只看该作者 187 发表于: 2004-04-24
斗母泉(窦姑泉)
斗母泉(窦姑泉)在青铜山西北山阴,十六里河镇斗母泉村北崖下,邻近处有斗母庙。因水涌量大,俗称“大泉”。原名“窦姑泉”,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均著录,称“在大佛寺北顶”。清郝植恭亦称此泉为窦姑泉,将其列入《七十二泉记》。今斗母泉村的山之南麓,即大佛寺遗址。盖后来由“窦姑泉”谐音为“斗母泉”。泉水自岩壁圆洞流出,汇积于1991年棚盖起来的蓄水池内,常年不竭,为村民饮用水。池旁有连根同生的车梁木和刺楸古树,均为济南地区同类树种中的第一大树。
只看该作者 188 发表于: 2004-04-24
南圈泉
南圈泉在青铜山北坡,十六里河镇南圈村西。因村而得名。为用水泥板棚盖的石砌长方池,水自南壁岩缝流出,清澈洁净,为村民饮用水。
只看该作者 189 发表于: 2004-04-24
边庄三泉
边庄三泉在青铜山西北,十六里河镇边庄村街旁岩下。依方位分别取名“北泉”、“南泉”和“西泉”。泉池皆为长7米,宽3米,深2.5米左右的石砌方池,以水泥板棚盖,上留便于取水的方孔。水量较均衡,不涸不溢,为村民饮用水。
只看该作者 190 发表于: 2004-04-24
西坡双泉
西坡双泉在十六里河镇西坡村,村东即为青铜山。村南、村北各有一泉,按方位分别称“南泉”、“北泉”。池皆以石砌。南泉池顶用料石券为拱形,水自岩缝流落至池内;北泉池为敞开式,水自地堰石缝流出,汇入池内。泉水清澈,四季不竭。
只看该作者 191 发表于: 2004-04-24
南岭泉
南岭泉在青铜山北,十六里河镇碉堡峪村南。因源于南岭山顶得名。为水泥板棚盖的石砌长方池。水自岩缝涌出,流落池内,哗哗作响,长流不息。
只看该作者 192 发表于: 2004-04-24
寄宝泉
寄宝泉在碉堡峪村街旁崖下。传说曾有僧人在泉旁石缝寄藏财宝,故名。水自岩缝涌出,汇积于井形池内。水盛时,经临近的蓄水池,沿峪漫流。
只看该作者 193 发表于: 2004-04-24
小 泉
小泉在青铜山北,十六里河镇小泉村内。因泉水小于俗称“大泉”的斗母泉而得名。为村民饮用水。
只看该作者 194 发表于: 2004-04-24
涌泉
涌泉位于济南南郊柳埠镇白虎山中。泉源出自山谷,泉水经暗渠由一石雕虎头口中喷涌而出,泄人一石砌方池。泉水十分旺盛,一年四季不涸。泉池周围有悬崖、深潭、古亭,及一大片北方罕见的竹林,景致极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