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74阅读
  • 5回复

[地名探讨]台湾地名与闽台渊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02
台湾地名与闽台渊源

自古以来,海峡两岸人民就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早在130我年前,就有中国大陆先民入台生息繁衍。而在这些大陆的先民中,以闽南人为数最多。


台湾原是个茺岛,本岛上住的台湾原住民,俗称为“山地人”,即现在的高山族同胞。从大陆迁移台湾的闽南等地先民,迁徙台湾后,与当地的高山族同胞一道以勤劳的双手开荒拓地,开发矿藏和其它资源,逐步建立村庄和城镇,使台湾变成一座美丽富庶的宝岛。仅从台湾的地名,就可以看出台湾与大陆尤其是闽台两岸间的渊源关系,是何等的密切。


大陆人迁徙台湾后,为缅怀自己的家乡,以冠友好往来 地名或冠籍地名作为自己发祥地名来纪念。闽南人对于宗亲血缘关系和同乡地缘关系,一向是比较重视的。它同所有的精美文化内涵一样,随着大陆移民的拓殖台湾步伐,能极为醒目地表现自己亲缘、地缘关系的无过于用“冠姓地名”和“冠藉地名”。因为冠姓地名,是大陆移民血缘结合的象征,而冠籍地名,是大陆移民以地缘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


据台湾出版的《唐山过台湾》一书记载:台湾共有百余个姓氏,有40多个地方用姓氏命名,分布于台北、彰化、台中、台南、高雄、基隆、屏东等22个县、市,共一百多个地方。闽南有“陈林半天下”之说,仅台北市叫陈厝、林厝的地名就有九处之多。其它姓氏也不少,如卢厝、何厝、洪厝、粘厝、刘厝等。这些人以姓氏为冠姓地名的大陆移民,其中大多数是闽南人,因为从大陆移民台湾,来到人地生疏的地方,需要有同宗同族的人能够互相帮助,真诚相待。一旦邂逅相遇,只要得知彼此姓氏相同,都会无比亲情地呼为“本家”、“阿同”,或说“同咱厝人”、“同咱兜(家乡)人”。这种传统的亲情观念,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个宗族群体,并取大家共同的姓氏命名村落,以便代代相传。


闽南人有较浓厚的乡土观念。他们有仅用祖地的地名来给新开发的地方命名,而且还保留了家乡的民情和风俗习惯。


《唐山过台湾》一书还记载:台湾用台胞祖籍地命名的地方有一百多处。福建的地名有51处,其中多数是闽南的地名,如泉州厝、漳州厝、漳州寮、安溪寮庄、同安厝庄、南靖里、长泰里、长泰三村、诏安里、去霄厝、平和里等。彰化县以闽南地名命名的就有泉州寮、同安寮、同安宅、诏安厝、福兴村等二十多处。台湾有许多地名与闽南的地名叫法也都一样。如台中县的大甲镇有个“德化里”,是闽南德化县人初到台湾的立足之地,故以“德化县”命名。台湾连姓祖籍地长泰县枋洋镇江都村,自宋代初至明清两代,就有不少连姓族人生产方式台南定居,他们把祖籍地的石仓、溪洲、双溪等村名作为他们移居台湾后的村名,就连台湾连氏祖祠堂“瞻依堂”也与江都连姓祖祠堂一样,保持了家乡的建筑风格。毫无疑问:现今,台湾居民中有一大部分人的祖籍地在闽南,他们仍然讲闽南话,生活中保留着闽南的风俗习惯。由此可见,闽台关系历史悠久,渊源深远。




(何金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10-02
台湾地名和移民

芦 苇


台湾地名千姿百态﹐细追根源﹐不少和内地移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三大片小漳州区

漳州人过台湾较早﹐台湾岛上的闽籍同乡聚落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有三大片"小漳州"区域。

一是台中市的南屯区﹐祖籍福建漳州的人口约占总人口七成。漳州移民最早在这里建立的聚落叫"犁头店"﹐由于当时此地农事大兴﹐耕地犁头的需求量很大﹐出现了很多专门打造犁等农具的打铁店﹐称"犁头店"。此处逐渐发展成为今日台中繁华的街区﹐并改名南屯区。

其次为台北地区﹐尤以板桥为中心。清末板桥林家住宅占全城一半﹐故板桥又有"林家城"之称。当时漳州人聚落一个接一个﹐有"板桥十三庄都是漳州人"的说法。

再次数基隆地区﹐漳州人在郑成功时代就开辟了基隆港的门户社"寮岛"﹙今和平岛﹚﹐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漳州移民自八里 到达鸡笼﹙今基隆﹐因地形似鸡笼﹐故名﹚﹐建立聚落﹐辟市经商﹐称"鸡笼街"。到光绪年间﹐漳州人占此地人口过半﹐在这里建立奠济宫﹐奉祀"开漳圣王"。

冠籍地名的由来

细论台湾地区的地名﹐不少属于"冠籍地名"﹐直接源于大陆地名。

在台北地区﹐士林区芝山岩源于漳州芝山﹔中山区圆山源于漳州圆山﹔林口乡东林村还有漳州寮。源于漳州府的还有台南漳州里。源于漳州南靖的也不少﹐嘉义县有南靖寮﹑靖和村﹐还有如台南有韶安里源自漳州诏安﹐南投樟普寮源于漳州漳浦县﹐云林平和里源于漳州平和县﹐可谓不一而足。

开垦功勋留地名

移民开台﹐出现不少肇基创业的人物﹐不少地名便是彰表他们的功绩。

如蓝兴堡是纪念康熙年间率众开垦台中盆地的蓝廷珍。道光年间﹐吴全带领两千余人入台开垦﹐建立起台东纵谷平原早期的汉人聚落﹐故有"吴全"地名。最早入垦宜兰苏澳镇的首领名叫苏士尾﹐故镇以"苏澳"名。

不少聚落地名都记录了当年生动的扩垦故事﹐如"六脚佃"最初是六名佃户共同扩垦此地。康熙末年﹐漳州移民入垦"大稻埕"﹐种植水稻﹐并辟一公用大晒谷场﹐故称"大稻埕"。

台南的高雄市是由"打狗"盐场演变而来的。盐场是晒盐的场地﹐康熙年间﹐漳州人最早到达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进行开发﹐在打鼓澳大竹桥定居晒盐﹐建立盐埕村。随?该地渔业﹑海上运输业﹑水产加工业发展﹐一九二○年﹐"打狗"改为"高雄"﹐一九二四年又改高雄市﹐盐埕成为市内最繁华的地方。

小小的地名﹐记下了移民筚路蓝缕的艰辛和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澳门日报》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3-10-02
台湾地名多取自大陆“人文”

 

从地缘来命名 一些取自隔建、广东的府县名,例如泉州厝、同安宅、漳州寮、大埔、潮州等。

从血缘来命名 一个家族集居的地方,河洛籍的叫厝,客家籍的叫屋,便如陈厝、施厝、林厝、宋屋、彭屋等。

从交替聚落来命名 汉人在原来是平埔族社的地方建立聚落,常会简称番仔寮、社寮、番社等,然后再出现番仔、社口、社后等地名。

从原住民译音来命名 例如平埔族的沙鹿、大肚、北投等;高山族的乌来、知本等。

从对异族的称呼来命名 阿兰人和西班牙人叫红毛,随西洋人来的非洲黑奴叫乌鬼,例如红毛碑、红毛井、红毛港、红毛城、乌鬼井、乌鬼洞等。

从外来语译音来命名 例如西班牙人取的Santigo,译音变成三貂角。此外,日本人把原地名音译为日语汉字,例如原住民叫的Takao,汉人音译为打狗,日本人再音译为高雄。

从历史和个人事迹来命名 例如爽之路(林爽文抗清夫败。逃亡时所走之路)、曾文(垦首曾文开拓之地)、将军(施琅平台有功,清廷封赐之地)等。

从建筑物来命名 例如公馆(办理公事的建筑物)、上帝庙街、土地公坑、妈祖宫、观音亭等。

从商业或者手艺业来命名 例如阿公店(有一个老翁开店之地)、瑞芳(有一家叫瑞芳号的商店)、米街、打铁街、鱼寮等。

从交通来命名 陆路的路、口、关,陆路过河处的桥、过、渡、水陆的港等,例如中路、北关、桥仔头、盐水港等。

从垦殖来命名 包括明邓屯田的制度(依郑军编制)的营、镇、宿、垦殖组织的股,分、结,对原住民防御的隘、堵、围、土城、木栅、石牌、土地开发面积的甲、张犁,灌溉设施的碑、圳、汴头枧、水,农业和仓储的牛稠、牛埔、犁头、土库、古亭仓等。

 

(《港台信息报》1995.12.29)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3-10-02
流 露 先 人 情 怀 的 旧 地 名

  到台南市参观著名的古迹安平古堡,如果是乘坐台南与南客运的班车,抵站时大家都会发现,该站的站名,既不是"安平古堡站",也不是"热南遮城站",而是"王府站"。
  "安平古堡"名闻遐尔,台南与南客运为什幺不拿这个响当当的名称为站名,而代之以古意盎然的"王府"两个字?

  其实,在台湾的每一个角落,像这样放着现成的典雅地名不用,宁可用那些带着"土"气的旧地名的例子,还多得不胜枚数。这种现象,又代表着什幺意义?

  台湾在开发初期产生的地名,大多具有极为浓厚的历史地理意义,可以说是往日历史的写照,是中华民族与中原文化在一个地下环境很特殊的岛屿上的派生表现。当年的大陆移民,在一个新的地理环境中拓垦,流下了血汗,倾注了智慧与愿望,时日一久,大家便在不知不觉间,以最能被大家所接受的名称,来称呼这片新的天地,而且历代相承迄今,尽管当年所取的地名或许透着俗气,不够典雅,由于已经具有真实而深厚的感情在内,所以大家再也不肯轻易放弃,宁愿一直使用到底,再"土气"和"粗俗",都在所不计。

  安平古堡的台南与南客运站名为"王府站",便完全是在民间这种自然流露的情感下,"坚持"到了今天的。因为,距今三百多年前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人,以台湾为反清复明基地时,他的王府,便设在安平古堡内。台湾民间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拜历久弥新,大家的心目中只有"国姓爷",而没有"红毛人",自然而然,尽管安平古堡是红毛人建造的,但大家只肯把这座建筑物跟延平郡王的王府联想在一起,于是,这份浓厚的情感一代传一代,一直到今天,台南当地的老百姓,仍然宁可接受"王府"的老地名,而不肯拿名号响亮的"安平古堡"来取代。

  台湾民间对旧地名的执着之情,无疑正是中华文化早已在台湾根深蒂固的证明。

  从这个角度去看台湾各地的地名沿革,当年闽、粤移民所投注的影子,更跃然眼前。钻研台湾地名已久的洪敏麟先生,也进一步分别从历史和地理两方面,为这一代的子孙指点"迷"津。

  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名:

  地缘关系──这类地名充满在台湾地区的各角落,最具代表的是在厝、后、寮、埔、岑、街之前,加上泉州、漳浦、平和、镇平等大陆移民祖籍的地名。这种情形,正有如一个婴儿出生后,父母给予冠姓一样,可藉以明了其"根"源,并明示一个新聚落的开发者的来处,是怀念家乡的情感表露。类似的例子,外国也有,像美国的新英格兰、昆布兰、伯明罕、墨西哥的东、西马德里山等,原本都是英国和西班牙的地名,不过,根据拓垦的地面,便按其性质加上了园、田、?、岑等字眼﹔依照灌溉设施,加上埤、圳、 头、水汴、水、栏、坡等字眼﹔依据拓垦制度,加上营盘、王田、营、镇、结、()、分、围、堵等字眼﹔依照垦首的姓名命名,如吴全城、苏澳(苏土尾)、林圮埔等﹔为表明垦殖成果,加上张犁、甲等字眼﹔或把处理租谷业务而产生的聚落,命名为公外馆等等,不胜枚数。

  政治军事关系──台湾既历经荷、西、日的统治,在地名中,当然难免会留有当时统治者的痕迹,例如,富贵角是由荷语的译音而来的,三貂角则是西班牙语的译音。万华是艋瓤的雅化,本来是早年台北盆地的平埔语Banka,意思是"小舟"。基隆,是过去鸡笼的同音典雅化,在其前则为土著社Ketagalan的简化译音字。

  此外,统治当局平定民变后易名的,有诸罗之为嘉义,半线之为彰化﹔还有因垦殖有成,已形成村落,而采用的典雅命名,如永康、仁德、效忠、万年、天兴等﹔加有营、镇、隘、?、城、土牛等字眼的,则大多是当年与驻军守防有关的聚落。

  著名建筑物关系──移民在新移居的聚落中,为了求地缘、同行的合作,每每将原籍的传统信仰,移植至台湾,等到垦殖有成,便筑盖庙宇以供奉,所以有不少的聚落,是以著名的庙宇来命名,包括冠以关帝、土地公、伯公、王福、天公、妈祖、清水寺、王宫、水仙宫、狱帝庙等名的街道和村庄等。此外,也有在行政衙门的所在地,以道口、府前、县口等作为街名的。 卓越人物关系──以当地的举人、进士、或富商的姓名,作为地名,像台南府城的范进士街、杨士芳街、曾思明街,乃至南投县中寮乡龙眼岭附近的爽文路(当林爽文被官兵追剿时,曾扎营于此)等。

  具有地理意义的地名:

  地貌形象关系──凡加有尖、坪、崎、岑、墩、鼎、嵌、?、埒、坜、底等字眼的,都是由于其地形的起伏状态﹔加有埔、湖、脚等字眼的,都是地形平坦之地﹔加有澳、角、头、鼻等字眼的,系在岬角之处﹔加有驻、坑、港、井、泉、溪、洲、沟、?、溪、涌等字样的,则与河流湖泊有关。此外,按照河道曲流的情形,便有月眉、湾潭、曲尺等地名﹔按昭象形则把覆鼎、沙帽、蛾卵、祈、鼓、龟、铁砧、莺歌、石门、布袋、猫鼻等字眼,冠于山、岬角,或湾澳的前面。

  方位关系──根据早期形成的聚落,依照开始的前后、冠以顶、下、上、中、前、后、内、外、东、西、南、北、角、势、势角、头、尾等字眼。

  气象关系──对于风力特强,多雨,或终年温暖的地方,根据气候上的特征而命名,像风港(今枫港)、风?、火烧(坪)、浸水(营)等。

  自然植物关系──当年移民初入其地,首先须劈林斩草,以拓垦农地,因此有意留下来的大树,或暂时任其存在的自然植物,常 常成为命名的根据,诸 如草、茄郁、林、杞林、竹、鸡油、苦苓、刺桐、竿蓁、林投、芦竹等等。

  聚落机能关系──冠有枋、脑、田、墟、市、埕、廊、油车、涂库、蚵、?、车路、窑、外磨、犁头、打铁、打银、做针、做篦、帽仔、估衣、打粽、油行、打石等字眼的地名或街名,表示该地过去并非农业村落,而是具有专一机能的地点。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3-10-02
台湾地名沿革表


http://www.heb-tw.com [ 2003 年 5月27日] 河北与台湾
  朝代出处及含义
  夏禹:岛夷《尚书·禹贡》扬州之项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注:卉服─绵衣;织贝─镶有贝壳的布料;锡─承受旨意。)
  根据尾崎秀真先生的说法,“岛夷”应该是指台湾的当时的居民,贡物的织贝是当地居民泰雅人的珠衣。
  《禹贡》是《尚书》的一个篇名,而《尚书》是中国一部最古的历史书,《禹贡》叙述四千年前的中国地理,把当时的中国分九州,扬州是东南方的一州,北到淮河,东南到海。
  《尚书·禹贡》篇中的意思是:东南海岛上的夷人,穿著锦服,用竹器装着缀系有亮贝的布料,包裹着橘柚特产,等待锡命来进贡,沿着长江大海,到达淮水、泗水。
  台湾地处东南海上,所说岛夷的情形,与台湾当时的居民的情形相同,所以有的学者根据这一记载,认为台湾已与大陆有交流。
  周朝——雕题《山海经》之《海内南经》记载:“伯卢国、离耳国、雕题国、北胊国、皆在郁水之南”。
  时人的解释是:离耳国似指海南岛,而雕题国民黥面纹身,类似台湾山胞,故雕题国是指台湾。
  秦朝——-夷州《史记·始皇本纪》记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来、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云”。
  时人的解释是:三山依北而南排列,蓬来为日本、方丈为琉球,瀛洲为台湾。
  西汉——东鳀汉朝的《汉书·地理志》记载:“江南多湿,丈夫多夭,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来有一部份日本与中国的学者,推测东鳀非今日之琉球,而是指台湾。
  三国——夷州《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将军卫温遣诸葛直以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所在绝远,不得卒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而返”。
  沉莹《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在临海东南”,“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战得头,着首还,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后,“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
  据沉莹的《临海水土志》,对于夷州方位、地形、气候、居民、物产、习俗,均有详细的叙述。
  有不少学者把“夷州”认为是今日的台湾,并以“临海水土志”为有关台湾的最古文献,特别是中国学者大体上都持这种说法。
  隋朝——流求国《隋书·东夷列传》记载:“流求国居海东,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将军陈棱要求土著投降,被拒,遂掳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返”。
  《隋书》所称之流求,所述的风土习俗、方位和文化系统皆与三国夷州颇多相似之处,所以学者之间多认为《隋书》所指之流求即为台湾。
  从隋朝到明朝,台湾一直被称为流求或琉求。到明洪武受封时,才将台湾改称为小琉球,而与日本统治下的琉球有所区别。
  南宋——毘舍耶国
  元朝——留求
  明万历——东番、大员、小琉球明朝陈第之《东番记》(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记载:“东番人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海岛中,起魍港、加老湾,历大员、尧港、打狗屿、小淡水、双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大帮坑,皆居其也。”台湾称为“小番”、“东番”甚明,陈第之《东番记》是继三国吴沉莹之《临海水土志》夷州、《隋书》之流求国、宋赵汝适之《诸番志》琉求国、元汪大渊之《岛夷志略》琉球等之后,有关台湾之最具体纪录,文中所记大员一地,后来演绎为台湾全岛名称。
  明嘉靖二十三年当时葡萄牙人为了到日本贸易,经长通过台湾海峡,遥望台湾本岛,颂称“YlhaFormosa”。
  明永历——东都、东宁明朝杨英之《从征实录》记载:“永历十五年五月初二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改台湾平安镇。”
  又明夏琳之《海纪辑要》记载:“永历十八年三月,招讨大将军世子至东都,以谘议参军陈永华理国政,改东都为东宁,置天兴、万年二州。”故明郑经略台湾,名曰“东都”、“东宁”。
  清朝——台湾清靖海将军施琅之《陈台湾弃留利害疏》 (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记载:“窃照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隔离澎湖一大洋,水道三更余遥。……台湾一地,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也。”
  所指“台湾”已为全岛之专称,翌年四月清廷诏设台湾府于今之台南市,隶属福建省,正式之“台湾”名称自此始。


原作者: 中国台湾网
来 源: 中国台湾网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4-02-22
彰化 原彰顯聖化之意
以图养性 以图会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