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8 09:31:31 来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 有326人参与
分享到
甘肃敦煌阳关遗址。
在甘肃河西走廊,兰新铁路、连霍高速沿线,会有些断断续续的土墙,与铁路、公路平行前进。在蓝天白云间,在戈壁荒漠中,这些土墙默默经受着风雨的洗刷和岁月的剥蚀。
在游客眼中,它们是一些稀稀落落的寻常土墙,而在学者眼中,它们就是向西、向东绵延万里的长城!
据长城资源调查数据显示,甘肃有明长城17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战国秦、汉长城等2000多公里,居全国第二,分布在省内11个市州、34个县市区,蜿蜒3700多公里,是名副其实的长城大省。甘肃长城以黄土夯筑为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红柳夹沙、芦苇夹沙、石块夹沙和石块垒砌等形式。墙体有的高达3~5米,有的仅存地面遗迹。
由于墙体以沙土为主、地域分布分散,甘肃长城保护存在诸多困难。“没有一段长城未遭自然及人为破坏,人为破坏的严重程度远在自然毁损之上。”甘肃岷县原副县长、中国长城学会会员李璘谈起长城忧心忡忡。
“一方水土”筑“一方长城”
“秦长城遗址在岷县,起首处也在岷县。”李璘手拿自己收藏的秦瓦告诉记者,等把资料搜集齐全了,就把这些瓦片捐到博物馆。“岷县城内,冶家崖文化堆积层(今岷县医院内),秦瓦更多,历历可数,此外,岷县北部山区遗存有大量的人工壕沟。从采集到的瓦片推断,这是秦人的遗址。”
长城横跨甘肃省境东、中、西三大地域,所处地貌主要有黄土高原的沟壑峁梁、戈壁滩和沙漠等,为干旱荒漠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风大沙多,是中国沙漠化危害及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森林分布面积相对较小。历代长城都是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一体系由墙体、堑壕、烽燧、亭障等构成,协调山川流水统筹规划,在不同地区有不同侧重。秦、汉、明三代长城,没有哪一条长城是一墙到底连绵万里的,而是以墙为主,多体配合,相互照应的。
李璘从1982年开始对甘肃长城进行田野调查,他告诉记者:“中国历史从先秦到明代,历朝历代都在修长城,现在所指的万里长城一般是明长城,甘肃境内汉长城有大量的遗存,主要是在河西地区,而且历代的长城都是断续的。在甘肃包括陕西境内,这些地方的地质特点决定了这一带长城黄土夯筑的特性。”
长城是如何沦为公用道路的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我们的先辈们用血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继承着先祖们的创建精神,这里的人民依旧不断地进行创造,但遗憾的是,创造的同时却也无意间毁坏着既有的创造。
在夏季,从兰州出发,火车途经武威、山丹、张掖至嘉峪关,放眼望去,大片的农田,绿绿的,麦收季节已过,田里的玉米长高了,偶然看到一两处高宽不足一米的断续的土长城遗址孤立在田间,这黄和绿的界限分明,只是这大片的绿俨然淹没了那点点的黄。家住酒泉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遗留下来的土长城都是断续的,目前农田、公路等人为因素对古长城遗址破坏极其严重。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魏文彬教授说,土遗址作为甘肃及全国遗址类遗产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甘肃类型比较多,城池、城墙以及未发掘到的,最典型的是河西走廊地区大量的长城遗址以及古代城址,具体来看,陇东保存状况不如河西,这与陇东在历史上开发利用农业发达有关系,很多早期城址残垣断壁,非常矮小,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破坏,自然原因就是风吹、雨打、风化、自身结构不稳定等。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胡振波说,自然破坏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风化、侵蚀、自然灾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对甘肃长城而言,风雨侵蚀现象最为普遍,影响时间也最长。最为严重的是两类:一是风蚀掏挖基础,使之逐渐坍塌。山丹有一段长城叫“两截腰”,即为风蚀掏挖基础所致。二是雨水破坏。雨水直接冲刷长城或引发山体滑坡导致长城损毁,有调查队在临洮发现,后者对长城破坏尤为严重。
李璘忆及现场所见,感到忧心忡忡,他说,长城现实情况是:“没有一段长城还未遭自然及人为破坏。相比之下,人为破坏的严重程度远在自然毁损之上。”自然力的破坏如风雨侵蚀都是比较缓慢的,至于大地震之类的高强度破坏也是极为偶然并有局限性的,加之古人修筑长城时都十分重视地形地势的选择,因而也很少发生严重的水毁灾害。这些都保证了两千年前甚至更久远的古城址能够较好地保存下来。然而人为的破坏却是经常、无度乃至是摧毁性的,最痛心的便是一些人自毁长城的愚昧行为。
“明长城比较完整,墙体在河西走廊很多地方几乎都是当年状态,保护难度不大;秦长城的保护太令人担忧。”李璘接着说,甘肃境内秦长城皆在农耕区,农民垦田,蚕食长城,成为这段长城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虽说长城已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沿线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缺乏保护意识。在许多地段,长城两侧都是农田,土地的主人们便以长城为田界,并从两面夹耕,致使长城墙体变成高宽不足一米的小坎,几年便被耕没。农田间多无通道,于是长城便无一例外地成为公用道路。
尽最大努力延迟遗址破坏的进度
2006年底,我国出台《长城保护条例》,同年启动为期10年(2005—2014)的长城保护工程,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行为在全国范围内对历代长城实施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工程。长城保护的“双保险”实施多年来在甘肃省进展如何?记者走访了甘肃省文物局,并采访了文物保护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
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副处长王旭说,按照国家文物局部署,甘肃省对临洮战国秦长城、山丹汉明长城进行了试点调查。通过调查,已掌握了甘肃省境内历代长城资源基本家底,长城资源调查成果转化工作也在有序展开,调查报告编写工作正在抓紧开展,同时,已与省测绘部门就长城资源地图编制工作达成合作意向。
据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梁建宏说,甘肃省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文物局还科学安排长城抢险加固工作。
魏文彬说,目前保护技术问题仍然是一大难题,也是长城保护相当重要的环节。敦煌保护所进行了土遗址的保护研究,对露天的遗址进行了防护,在长城上实施加固和PS技术,短时间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所做的这些只是为了延迟这些遗址破坏的进度,最终能不能完全保存下来,谁也不敢打包票。
王旭介绍,目前已在人为破坏严重的地方设置围栏,但是由于资金问题,加上甘肃境内长城分布太长、太过零散,全都设置围栏是不现实的,而且,设围栏保护长城这项措施还存在争议,所以这项工作搁置下来了。
魏文彬说,设围栏是防止人为破坏的一种方法,不是最终行之有效的方法,国家投入了大量经费,但分到各个地方、各个点,就没多少了,除了中央财政,地方也应拿出一定资金进行保护。“长城暴露在旷野中,每个县域都有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人员缺乏,不可能天天巡视,某个段落遭到破坏肯定是有的。”要解决保护难题不只是文物部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