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泽的形成与旧貌在先秦时代,彭蠡泽是与长江主河道完全融为一体的过水性湖泊,也是和云梦泽、震泽(太湖)齐名的长江中下游大湖。作为古代文献中最古老的系统性论述全国政区、水系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多次提到彭蠡泽。其中在介绍扬州时开篇就写道:“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在介绍汉江水系时又写道:“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指汉江往东流,受到大别山的阻碍而往南与长江汇合,长江再往东流,便汇积成彭蠡泽。显然,先秦时代就名震天下的彭蠡泽是指位于大别山东南麓、长江主河道上的过水性大湖。
从地形图上看,北部的大别山、西南的幕阜山、东南的黄山(皖南山群)这三座大山的顶点不约而同的围拱在一块方圆近一百公里的区域。远古时代,这块三山围拱的区域在北部华北板块和南部扬子板块的碰撞交织下,一直是一块地堑型谷地的底部;甚至一度是古扬子海深入淮阳古陆的海湾。近古时代,江水在大别山西侧的云梦泽一带汇聚了汉水,然后又在大别山和幕阜山夹持下自西向东流来;流过武穴以后,江水离开了两山夹持,再度在低洼的土地上悠闲的漫流开来。而此时自南向北的赣水刚刚从幕阜山和皖南山群的夹缝中——也就是庐山-湖口峡谷——奋力奔涌而出。两大水系在这块三山围拱的地堑型谷地一带汇合,终于汇流成了一片辽阔的湖面,也就是古人所指的名震天下的彭蠡泽。
在西汉以前,彭蠡泽的湖面非常广阔。湖面上起武穴,下至安庆,东西绵延两百多公里、南北纵深最宽超过五十公里。前面提到过的江北湖群,以及上游的武山湖、太白湖,下游的望江武昌湖、安庆石门湖(七里湖),都是古彭蠡泽的组成部分;而这一带湖滨江岸的大片冲积平原,则在它们尚未形成的年代,也都属于茫茫彭蠡泽。而水域最宽最深的中央,就是从黄梅县东侧到望江县西侧,包括宿松县凿山以南到长江以北的整片县域。可以想见彭蠡泽当年的壮美,茫茫水泽,或为深湖、或为沼泽、或为岛屿。秋水长天、落霞孤鹜,所以《禹贡》纵观九州,还是认为彭蠡最宜“阳鸟悠居”。
至于这片大泽的名称为什么是“彭蠡”,有一种说法是“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也就是说大泽的水面像葫芦瓢一样,几处宽阔完整的水面通过几个狭窄的水道串联起来,最终汇成一个狭小的出口。今天从湖盆的地形来看,我认为这是正解。
这片大湖的东南岸,就是古老的彭泽县。古彭泽县的范围包括今天的湖口县、彭泽县和东至县沿江部分(古东流县)。班固编纂的《汉书•地理志》如此描述彭泽县:“彭蠡泽在西,因以县名。”江水漫流过彭蠡泽,在安庆一带因地势夹持重新汇成单一河道,往东北方向浩荡奔涌,朝大海流去。长江从古彭蠡到南京的一段,自古以来都呈西南—东北流向,而南京以下的河道,在先秦时代过于宽阔,往往被视作入海口的一部分。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一段长江右岸在隋唐以前的统称是江东地区(而非江南),而长江左岸则称为江淮地区。既然彭泽县属于江东地区,《汉书•地理志》说“彭蠡泽在西”也很好理解了。
从彭蠡往东,是江淮地区和江东地区;从彭蠡西行,是广袤的云梦泽及其淤积而成的江汉平原;从彭蠡南行,则是鄱阳湖形成之前的赣江谷地平原。无论水陆,这一片三山围拱区域(我们姑且称之为彭蠡地区)都是江汉平原、赣江流域与江东地区、江淮地区之间的最重要的走廊和交通枢纽,也是北方通过江汉平原或江淮地区南下赣江流域乃至岭南的最重要通道;是自古以来的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
春秋战国时代,发迹于江汉平原的楚国同兴起于江东平原的吴国在江淮一带展开了长期的争夺,史称吴楚争霸。“长江万里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是后来桐城人钱澄之描述安庆的名句。三国时代,周瑜迎战赤壁的大营就在彭蠡泽西南岸的柴桑县桑落洲。在南北朝并行的时代,彭蠡地区作为南朝国土东西的交通咽喉往往极为重要,东晋在此流传出“无过雷池一步”的名言;安庆则是在南宋因战略位置重要而新建城池并被作为新的府城。而战乱年代,从明末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泾江口决战,到曾国藩、彭玉麟与太平军在鄱阳湖、小孤山和安庆一带反复争夺;从抗战时期的武汉会战,到解放战争时的渡江战役最西端(毛主席电令称“西起九江不含”),彭蠡地区的重要战争比比皆是。
[ 此帖被壹镹一一在2014-09-02 10:3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