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53阅读
  • 2回复

[地名探讨]“闽在海中”解(转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28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197&index=150&
狄宠德

  中华民族是由许多“民族”经过长期的融合而逐渐形成的。在这众多的“民族”中,居住“闽”地的古越族的一支对祖国东南海疆的开发,做出过巨大贡献。秦始皇统一中国,“闽”归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秦在这里设置了闽中郡。(1)秦二世无道,天下大反,居住在闽中郡的这些越人后裔又参与反秦的行列,接着又协助刘邦打败项羽,对西汉统一“盛世”的出现又做出了贡献。“闽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向海外开发的人;闽地是最早与海外发生关系的区域之一。系统地研究闽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与“中原”相比,闽史无论是文献与文物都显得太少。而在这很少的文物中,还有许多问题没弄清楚。有些似乎已很清楚了,但却经不起推敲。例如对文献所载“闽在海中”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如此。
  “闽在海中”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原文是:“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对此,解释颇多:晋人郭璞说:“今临海永宁县即东瓯,在岐海中;闽越即西瓯,今建安郡是也,亦在岐海中。”什么叫岐海呢?明代杨慎(升菴)说:“郭注岐海;海之岐流也,犹云裨海”;明人何乔远在《闽书》中解释说:“按:谓之海中者,今闽中地多得螺蚌壳、败槎,知洪荒之世,其山尽在海中”(2);也有不少解释说闽这个地方在大海当中。
  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就教于专家、学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8 10:57:37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12-28
  “闽在海中”这四个字,关键是对“海”字与“中”字的解释。根据上面所引各家解释,都是把“海”视为几何平面,因而“中”就是这个平面的中心、中间、当中了。实际上“海”字应当是线条概念,“中”字是两点成一线之间的中。
  中字甲骨文作“”、“”,金文作“”。从字形上看应当是两点成一线的中间,而非平面(方形,圆形、多边形)的“中心”。在甲骨文里对平面另有明确的表示,例并“城墉”的“墉”字作“”(3),后省略为“”,金文作“”(“毛公鼎”);“卫”字,甲骨文作“”,后省作“”(4)等等。
  从甲骨文的字义上来看:“王作三师:右、中、左”(5),这个“中”是“右”与“左”二点连成一线之中的“中”。
  再看“瓯居海中”一词。这里的“居”字作“处在”解释,而它最早的含义恰恰有连接之意。甲骨文:“乙卯卜,即,贞王室(毓、育、居)祖乙、父丁岁,亡尤”(6)。王国维在考证“”字为“毓(育、居)字之后,进而指出“[img]http://www.fjsq.gov.cn/img/ZHBZK/K11.jpg[/img]、[img]http://www.fjsq.gov.cn/img/ZHBZK/L11.jpg[/img]、[img]http://www.fjsq.gov.cn/img/ZHBZK/M11.jpg[/img]诸形,均象倒子在人后,故引申为先后之后,又引申为继体君之后”(7)。郭沫若除了不同意“继体君”之说外,认为对“[img]http://www.fjsq.gov.cn/img/ZHBZK/N11.jpg[/img]”“字之释,至精确”。(8)
  “海”字不见于甲骨和金文。
  考先秦文献所称海,泛言之,指的是中国四周的大海,具有海域的概念。然而,一旦具体言及“海”时,大都指海表、海边、海岸线。
  笔者粗略统计:《尚书》言及“海”者,都是指的“海边”或海岸线以内。例:
  《尚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四海遏密八音”;《尚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王肃云‘九州之川也。距犹致也’”,“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尚书·禹贡》:“沿于江海”,“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东为北江,入于海”,“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东会于泗、泝,东入于海”,“东渐于海”(《禹贡》引文也见于《史记·夏本纪》);《尚书·君弼》:“丕冒海隅日出,罔不率俾”;《尚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
  此外,《左传·僖公四年》,“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国策·秦策一》:“诎敌国,制海内”;《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先秦史籍里的“海”、“海内”也都是海边、海岸线以内的意思。
  当然,先秦文献也有言及大海而不是指海岸的。《庄子·秋水》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孔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素以“浪漫”著称的《庄子》也只是泛言海之大而说不出具体内容来。喜欢作“迂怪虚妄”之言的邹衍描述海说:“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9)说得更玄。
  上述这些认识,反映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因而是很自然的。
  秦统一之后,视野扩大了。然而对海的知识似乎仍然缺乏明确的概念,以致秦始皇二十八年“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时,代表当时最高知识界的秦王朝从皇帝到大臣多半信以为真。赢政居然下令叫徐市率人去寻找。尽管如此,秦始皇在言及海的具体内容时,仍然指的是海岸线,诸如“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乃临于海”,“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自然,笔者在论证这些问题时,绝不意味否定“劳动群众”征服大海的实践。笔者也认为殷人曾到过美洲的说法很有道理。(10)但这些伟大的大海的征服者无文化,没有留下文献记载,只留下一些零星的“文物”。这些充满浪漫色彩的征服一旦传到文化人的耳朵,便像物体经过变形镜的反射,大大的走样了。中国文化一开始便掌握在两种人手里:一个是史官,一个是巫,史留下来的大都是记实;巫留下来的记录浪漫、神奇,不少被歪曲了,因而也显得荒谬。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便是这样一个混合物。
  打开战国地图(11),我们便会发现,战国时期的海岸线大体相同于今天(北部略长点)。站在当时“中原人”的立场来看当时的海岸线,东瓯(今浙江南部,其中心在温州一带)与西瓯(闽故地——今福建大部),大体上也确是处在海岸线的中部。说来也巧。闽江口的福州市古称“冶”,然而最早称“冶”的却在浙江温州附近。这不能说是巧合,而应当看“中原人”视“闽粤”与“东瓯”同在海岸线的中部的一个说明。
  根据上述理由,“闽在海中”四字应当解释为:闽这个地方处在我们四周海岸线的中部;“瓯居海中”当释为:瓯的位置居于海岸线的中部。
  进而言之,闽中郡的命名也应当与此有关。
  

夏历甲子小暑,于海中的闽都
  


  注:
  (1)目前史学界对此尚无定论。
  (2)引文均见吴任臣《山海经广注》。
  (3)郭沫若《卜辞通纂》第751片引《殷虚书契》前编八·十·一。
  (4)日·岛邦男著《殷墟卜辞综类》。
  (5)《殷契粹编》597。
  (6)《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三·八。
  (7)《王国维遗书》第二册:“观堂集林·卷九·史林一·多后”。
  (8)同(9)第246~248页。
  (9)《史记·孟子、苟卿列传》。
  (10)见1979年8月19日,1981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和1983年《世界历史》第三期房仲甫的文章。
  (11)见荣获高教特别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29-3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28 10:52:56编辑过]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3-12-28
第一次转贴带有图形文字的文章,才发现把这些甲骨文贴上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暗自庆幸幸亏是转贴,否则这些象形文字光上传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