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河北水资源现状买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183994作者:祝魏玮 发布时间:2007-7-9
“50年前,你可以坐小货轮从天津(原河北省会)沿漳卫南运河直到河南安阳,沿子牙河可以直到邯郸、邢台,沿大清河可以直到保定;1960年,海河通航3100公里,一年有180~300天的通航时间。现在,海河流域航运基本里程为零!
“50年前,你可以在海河任选一条河来游泳,现在,你看不到哪里的水是干净的!
“50年前,你可以用一根扁担从井里提水,现在不仅要打深井,还要配一个质量好的水泵。”
经过几天在子牙河流域的采访,《科学时报》记者在听到河北省水利专家魏智敏说这番话时有着真切的感受。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谁该为河北水资源状况买单?
资源型缺水:
客观原因大于主观原因
滹沱河干了,滏阳河只剩黑水了,整个海河流域只有滦河尚有少量径流入海。河北地下水超采了1000多亿立方米,地裂缝出现了……责任在谁?
魏智敏说:“我个人认为,海河流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河北水资源矛盾如此尖锐的原因在于客观因素,而不能单纯怪哪些人:
首都周边这块‘土’比较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发展过快,全社会的用水量超过了本地的负担能力。”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海河流域人口为6312.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9%;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海河流域人口增长到7818.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3%;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海河流域人口数量为1025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2%;1993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海河流域人口数量为11763万人。
中国水科院防洪减灾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
1997年,海河流域人口数量达到了12300万人,人口密度达到380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密度的3.47倍。预计21世纪40年代,海河流域人口数量将达到高峰,比本世纪初再增加2700万人左右。
而在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只有3000万人口,全年用水量为40亿立方米。而现在,河北省人口增长了一倍多,每年需要用水近300亿立方米,甚至更多。 现已70多岁的魏智敏,自20世纪50年代就与河水打上了交道,他说:“那时候人们怕水。河北省受洪涝灾害的面积2000多万亩,受旱灾则只有300多万亩,现在倒过来了。
原来地下水位很高,下点雨就有径流,现在河北平原地下浅层水位平均下降14米,深层水平均下降了40多米;过去叫蓄满产流,像沧州、衡水平原,在一次降雨50毫米的情况下,准有老百姓报告淹地的情况;现在蓄不满了,一次降雨200毫米根本找不着水,当时就渗下去了,所以叫超渗产流。”
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自产地表水有235亿立方米,外省流入100亿立方米,有200多亿立方米的水常年在河道中流动,为湿地、湖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现在河北省自产水量只有50多亿立方米,外省流入水量只有22亿立方米,减少了70%多。
魏智敏说:“缺水方式有3种:其一,工程性缺水。比如:西南的重庆、云南属于有水但缺水利工程,修一个水库或者建个扬水站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二,水质型缺水。这主要是水污染造成的,相对也好解决,使用净化方法将污水处理一下,还也可以继续利用。其三,资源型缺水。海河流域的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的1/7,世界的1/25;按照国际标准,为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河流径流量的使用量不能超过其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0%,最多不能超过40%,而我们对海河流域径流量的使用量达到了90%。河北省的使用率更高。你们在采访中也可以看到,大河小河都没水!过去河流的污径比为12∶1,有一份污水就有12份净水来稀释,现在已经没有径流入海了,自然也就有水皆污了。海河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谁也没招!”
据中国水科院防洪减灾研究所提供的数据:
1993年海河全流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84公斤,而粮食产量较好的年份才能达到400公斤。维持这一水平,2040年,全流域的粮食需增加到620亿公斤左右,比2000年还要增加110亿公斤。1993年,海河流域的工业产值中,乡镇企业占42.5%,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到54.7%。
魏智敏说:“过去河北是缺粮省,一直是南粮北调。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总灌溉面积为1100万亩,现在为6800万亩,增加了5倍多,用水自然也就增加。
1963年洪水来的时候,河北省吃了外省300亿斤粮食。而现在河北不但自己够用,还可以外卖一部分。京津两地的蔬菜、瓜果名义上靠全国供应,但实际上河北的供应量比较大。作为一个行政区的领导,首先考虑的是让农民吃饱饭。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前,在发工资问题解决之前,发展是硬道理。”
中科院水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永辉却对此提出了疑问:“以前是南粮北调,现在反过来了,南方一些地区逐渐富裕之后,放弃了利润相对比较低的农业。但如果北方以牺牲水资源为代价发展农业,这样的布局是否合理?”
水利工程:
被打破的与要建立的平衡
在滹沱河岗上水库的上游,山西省正在酝酿建设坪上水库。有专家认为,坪上水坝一旦建成,岗上水库和黄壁庄水库会面临枯库的危险,会打破这两个水库现有的平衡。
其实,记者还有另外一个疑问:20世纪50年代,海河流域建了众多的水库水利设施,这些水库蓄水量几乎掌管着全流域的全部来水。如果放弃蓄水,恢复到以前的情况,海河流域是否能找回原来的平衡?河北的水资源状况会不会好转?
“这是不可能的。”魏智敏的回答很坚决:“其一,污染问题解决不了。
河北省加上京津地区排来的污水共有40亿立方米。而流域平均每年地表自产水加上外省流入地表水还不足80亿立方米,污径比还不到2∶1,即使净水全部流入河道也不能稀释污水。其二,假如水库不蓄水,汛期来的时候河里可能有点水,汛期一过,河道还是要干;反过来,城市需要用水的时候,谁来供给?有了水库,起码可以把汛期来的水蓄起来,保证城市生活用水和重点工业用水。现在看来,反而正是这些水库的修建才使有限的水得以合理利用。其三,洪水真正来了,还得靠这些水库挡着。”
以“96·8”洪水为例,魏智敏说:“1996年洪水来的时候,滹沱河如果没有岗南、黄壁庄水库,直接下来的洪水流量是18200立方米/秒,京广铁路就断了;当时,朱庄水库(位于滏阳河支流沙河上)入库洪峰流量为9600多立方米/秒,再加上支流的洪峰,直接下来的洪峰流量是10000多立方米/秒,不仅下游的铁路被切断,城市也会挨淹。”
其实这对矛盾不仅在河北与山西之间存在,在河北河南之间、河北京津之间同样存在。魏智敏说,在水权分配上,河北为保障京津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他向记者透漏了下面一组数字:
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京的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都有河北的用水指标,河北曾经对两座水库分别拥有6亿立方米和3亿立方米用水量。但是1981年,北京提出现有的水资源已经难以满足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河北遂放弃了这9亿立方米的用水指标。1983年,河北省的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成为引滦入津工程的水源,开始向严重缺水的天津年供水10亿立方米。此外,位于天津蓟县的于桥水库,建设时属河北,后随蓟县划入天津,但仍保留向河北年供水6000万立方米的指标。随着引滦入津工程的修建,于桥水库成为主要的在线调节水库,河北不再享有当年的保留供水指标。
魏智敏说:“这样等于
河北每年应分的19.6亿立方米水无偿调给了京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首都必须得保。但是河北现在缺水怎么来平衡?”
说到北方缺水的解决办法,人们自然会想到南水北调。但现在水利专家对南水北调的利弊仍然争论不一:其焦点还是调水是否满足了一方的平衡,打破了另一个平衡。
中国水科院防洪减灾研究所所长程晓陶说:“人和自然的平衡是一种微弱的平衡,这个平衡会被自然打破,比如:有少数年份降水偏少,可能会形成旱灾;有少数年份降水偏多,可能会形成洪灾。
海河流域年平均600毫米~800毫米降雨是属于正常的,那么这里的生态平衡就会以这个降水标准为依据。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特点的生态环境,如果海河的降水标准放到江西就是大旱,因为那里的环境适应1400毫米~1900毫米的降水。” 但程晓陶也说
:“人的活动也会打破这个平衡,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加或者水体被污染,使得本来不干旱的年份也会变得干旱缺水。另外,随着水库、调水工程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原来10年、20年甚至100年一遇的洪水形不成洪灾了,水的利用率提高了,但同时也打破了自然界原来的平衡。工程手段肯定是调节人与自然平衡的手段,但是滥用水利工程,会变成人和自然矛盾激化的导火线。现在,人们还在继续享受用工程手段来解决现有的不平衡,还想再修水库。遇到旱灾首先想到的就是打井,浅水井不行换深水井,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 买单:
如何建立持久的平衡?
对于河北来说,南水北调实现后将每年得到约40亿立方米用水指标,但是河北每年超采的5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如何来平衡?已经超采的1000多亿地下水如何来平衡?
魏智敏说:“从目前来看,海河流域现在情况难以很快好转。水污染、地下水超采最根本的还是客观原因,人为原因是次要的。明知道是饮鸩止渴,但人口压力、经济发展的压力逼迫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有所为,还是有所不为?如果有所不为,现在的发展模式还能持续多久?如果有所为,水资源的持久平衡如何建立?
魏智敏也提出了自己的水资源发展思路,他说:“在海河流域现有的水资源形势下,在河北省现有的水资源条件下,建设节水型社会基础上的‘三化一调’才是可行之路。”
所谓“三化一调”指的是:雨水、洪水资源化,污水资源化,微咸水、海水等劣质水资源化以及南水北调等调水工程。魏智敏说:“咸淡水混交、苦咸水淡化等方法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暴雨洪水现在也都已做了水资源。另外,京津和河北的污水每年共有40多亿立方米,处理以后也可以继续使用。” 而对于南水北调,魏智敏认为:“调水地区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能因此被否定。可以先作试验,比如,先把张家口的水库加高,增加蓄水量,看调水地区能不能吃得住,然后再决定调水。其实,美国也在进行北水南调,印度、巴基斯坦也在进行西水东调。中国50%~60%的人口在北方,而70% 的水资源在南方,从整个国家来说统一调配还是合理的。当然,调多少水,什么时候调,怎么调,可以进行研究。”
程晓陶认为:“节水型社会的真正形成,在于水的重复利用率、如何用最少的水来做更多的事,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是减少用水,而是合理利用水。节水型社会并不仅仅是随手关水管子,比如,水龙头开一个小时,浪费的只是用户的水费,但水资源并没有浪费,而是进入了下一个循环。但关键是如何保持这一循环,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必须要靠先进的科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