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2座大都市已规划和建设新城新区达130座左右——这是多了还是少了?昨天,《2015中国大都市新城新区发展报告》在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对国内大城市新城新区发展现状与趋势予以系统分析。
今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56%左右。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5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按此标准,我国超大、特大型大都市共有12座,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天津、西安、广州、沈阳、郑州、武汉、成都、南京、汕头。其中,前3座为超大城市。
据统计,这12座城市共规划和建设新区17个、新城117个,平均每座城市建设10.8个新城新区,总建设面积为1.49余万平方公里。其中,沈阳的数量为最多,共计2个新区、17个新城。其后,依次为成都、广州、上海、天津、北京、南京、武汉、西安、郑州、重庆、汕头。从面积上看,广州新区和新城面积最大,天津、上海、南京、北京、成都等紧随其后。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新静分析,12座大都市仅占我国全部城市总数的1.8%,而其新城新区规划和建设数量则占27.7%,面积上更是占到33.9%。与老城区改造相比,新城新区的土地资源相对廉价,建设时容易“贪大求洋”。这12座大都市新城新区的人均面积,大多数在国家规定的100平米/人以上。此外,不少新城新区仍主要靠“卖地”过日子,存在“向土地要GDP”等问题。
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士林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大都市的队伍会进一步扩容,而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强化。都市产业结构调整进入震荡期,包括新城新区在内的城市生活质量必然被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城市文化建设也应当有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