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298阅读
  • 89回复

[建成区]从地图看兰州的发展迟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5 发表于: 2017-03-21
全国都追求发展高精尖 大工业 大城市根本就是错误思潮
甘肃就发展一下资源、旅游,或者再来个博彩业,再转移一下人口,妥妥的。
美国南北达克他州有什么牛逼的工业、服务业吗?人家人均收入是高的。


当然 大清自有国情在。
只看该作者 76 发表于: 2017-03-21
回 chc07 的帖子
chc07:全国都追求发展高精尖 大工业 大城市根本就是错误思潮
甘肃就发展一下资源、旅游,或者再来个博彩业,再转移一下人口,妥妥的。
美国南北达克他州有什么牛逼的工业、服务业吗?人家人均收入是高的。
....... (2017-03-21 10:45)

甘肃的人口放在美国是第二大州,比德州还多。
德州怎么没有靠资源,旅游,博彩业发展起来?而且德州的环境比甘肃好太多。
2600万人口光靠什么旅游业,博彩业能发展起来就奇了怪了。
独立思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只看该作者 77 发表于: 2017-03-21
回 tigerwu 的帖子
tigerwu:依照甘肃的实力,只能全力培育一个大城市,如果弃兰州,去建设其他没有基础的地方无疑事倍功半。
甘肃缺水,但是兰州不缺水,不把农村的人口往城市转移,不仅生态会恶化,经济也无法发展。山城的发展可以参考重庆啊。 (2017-03-21 09:40) 

兰州只有一个水源地,14年的自来水污染事件之后,才打算建立第二水源地。兰州城市发展空间是一个大问题,以前尝试过削山造地,但是湿陷性黄土问题和工程施工扬尘问题促使兰州在秦王川盆地开发新区。
一粒沙寂寞成一整个撒哈拉,
一滴泪蓝调了一整面地中海!
bon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17-03-21
石化之类的重工类产业转去秦王川盆地,
像深圳但年清退关内工厂一样,兰州市内工厂一律转移搬迁。
西固变为商业住在区。加上东川镇也就释放了不少土地出来了。
榆中不能大规模开发,和平镇和定远镇应该是可以的。
包括什川都该纳入核心市区发展。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17-03-21
可以说兰州是全国最难以发展的省会城市了。首先占全省半壁江山的陇东、陇中地区,基本上跟着西安跑,而陇东是甘肃经济发展所要占领的高地。其次,兰州附近应该是全甘肃省,甚至是全西北,最穷,发展条件最差的地方了。
实际上,兰州更适合做青海省省会。
黄河越往下流,地势越宽广。甘宁内蒙交界处的白银-中卫-景泰地区,比兰州的发展空间更宽广。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17-03-21
兰州房价那么高,也是把人逼走的重要原因
Email:dwighe@yahoo.com.cn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17-03-22
回 tigerwu 的帖子
tigerwu:甘肃的人口放在美国是第二大州,比德州还多。
德州怎么没有靠资源,旅游,博彩业发展起来?而且德州的环境比甘肃好太多。
2600万人口光靠什么旅游业,博彩业能发展起来就奇了怪了。 (2017-03-21 11:57) 

所以要转移人口
单说甘肃内部 兰州也不是一块最适合发展的地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17-03-23
来看看~~~~~~~~~~
  肃风吹飞絮,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秋水载落叶,漂泊垂天止。北冥无常势,乌衣何靡靡。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17-03-23
回 边城玫女 的帖子
边城玫女:来看看~~~~~~~~~~ (2017-03-23 01:29) 

我好久没上方舆论坛,所以好久没在坛子上见你了,很喜欢你的16厘米超高跟,大长腿
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
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
心爱的猎枪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17-04-01
从地形、文化、经济辐射来看,兰州怎么扶持都不会成为甘肃的中心(其它城市更不可能了),甘肃压根就不应该存在,拆分才是正道,兰州或许应该直辖。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17-04-01
兰州是青海的中心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17-04-11
被逼出来的兰州新区:上千个沙坑包围 面临沙漠化

围绕兰州新区秦王川盆地的上千个沙坑,施工人员已经开挖了数个人工湖

兰州全年财政收入约100亿,每年基建资金不到10亿
新区被上千个沙坑包围,面临沙漠化挑战
百公里外引水造百湖,水体长期储备是难题
“两山夹一河”的狭小空间中,兰州对发展之路进行了长达30年的痛苦探索。前20年主要解决生态环境恶劣的问题,而最近10年要解决的则是发展空间的问题,这10年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确立以兰州新区“跳出老城、再造兰州”的发展战略之前,曾遭遇两轮挫折。
此番兰州新区晋级“国家队”,对于整个西部地区探索转型发展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但其未来将面临四方面重大挑战。
围绕兰州新区秦王川盆地的上千个沙坑,施工人员已经开挖了数个人工湖,有的已经开始注水。
浦东开发20年后,又一轮新区晋级战尘埃落定。面对西咸(西安-咸阳)、天府(成都)、乌鲁木齐、郑州、大连等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名不见经传的兰州新区成功突围,成为中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
为什么是兰州?兰州新区的决策从何而来?一座还在图纸上的西北水城,如何承载恢宏的国家战略与发展愿景?
在长达30年的空间迷思和生态之惑中,“跳出老城、再造兰州”的构想成为“被逼出来的”出路。距离沙漠仅25公里的秦王川盆地,由此肩负兰州乃至甘肃全省实现转型跨越的光荣与梦想。
黄河“龙尾”为何是兰州?
据公开报道,包括乌鲁木齐、郑州、大连、南宁等地多个新区,都参与了这场国家级新区争夺战。
8月20日,兰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后,这一疑问迅速成为热点。
在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重庆两江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都被列入西部地区重点建设新区。而据公开报道,包括乌鲁木齐、郑州、南宁等地多个新区,都参与了这场国家级新区争夺战。
出人意料的是,兰州新区以“基础差、时间短、实力弱”的条件,击败众多“强敌”,一举成为继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有学者认为,浦东新区的设立是提升上海及长三角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举措;天津滨海新区的设立,意在形塑环渤海、京津冀新的增长极;重庆两江新区的建设在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验;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是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需要。
由于兰州特殊的地理方位,兰州新区获批也被自然解读为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开发、推进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以及扩大向西开放的战略选择。
但也有学者认为,晋级后的兰州新区,还将与天津滨海新区一起,对国家在黄河流域的战略布局形成有效支撑。
“如同浦东新区与两江新区构成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龙尾’一样,在黄河流域的布局上,兰州就是‘龙尾’,可与‘龙头’滨海新区遥相呼应,形成整个流域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倪国良分析。
至于决策过程,曾参与建言的倪国良认为,建设新区是被甘肃和兰州特殊的历史与现实“逼出来”的选择。
“三运三晕”
习惯了青山绿水的新任甘肃省委书记,自称自己到兰州的第一天为“三运三晕”,并以此向兰州市负责人“讨要说法”。
2011年12月,自安徽北上的王三运走出中川机场,看到满眼荒山秃岭、黄土飞扬的景象,“几乎要晕了过去”;他的坐车驶入兰州城的高速路口收费站时,又被堵一小时不得进城;住下之后,因为低气压和严重的空气污染,他又“差点喘不过气”。
在后来的官方场合,这位习惯了青山绿水的新任甘肃省委书记,自称自己到兰州的第一天为“三运三晕”,并以此向兰州市负责人“讨要说法”。
王三运的遭遇,揭示了兰州的两大痼疾:生态环境与发展空间。
在西北腹地,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城市,老城区“两山夹一河”(“南山”即皋兰山,“北山”即白塔山,“河”指黄河),东西狭长(约60公里)、南北狭窄(最宽处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
独特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兰州没有向外扩展的空间,导致了环境恶化,其中尤以大气污染闻名于世:建国初期,“一五”期间国家将156个重点项目中的16个项目投入甘肃,使兰州成为“新中国第一座石油化工工业城”,在后来的三线建设中,又投入近百亿元把13个大中城市的一批重要项目迁至甘肃。这些项目奠定了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源。
为了改造荒山和小气候,当地政府动员各企事业单位“分包山头、各自绿化”,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南北两山基本绿化,但这仍然改变不了重化工业的严重污染。
于是,上世纪90年代,在部分当地学者的建议下,兰州又开始了一项试图炸开大山实现空气对流的大工程。这场后来惹上官司的炸山运动在一片非议中坚持了数月,便宣告终结。
“兰州已没有容纳引进新项目的空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原来的重化工业也面临转型难题。”兰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甄作俊表示。
“全市人民向东看”
“东城区”发展得再好,将来的财税都直接进入省财政口袋里了。因此,兰州市的积极性就丧失了。
严酷的现实,逼迫主政者思考要从根本上解决污染和发展瓶颈: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为此,新世纪[0.00% 资金 研报]开始的十年间,兰州又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尝试。
2000年前后,考虑到兰州东部的榆中县的发展条件,当时的兰州政府决定重点发展榆中县的和平镇一带,试图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东城区”。为实现这一目标,市区主要交通干道上纷纷打出“全市人民向东看”的标语牌。
为了配合这一发展,酒钢等一批大企业搬迁过来,国际商贸城、工业园区用地也被规划出来。甘肃同时,提出了“大学城”规划,计划将甘肃境内的主要高校陆续迁入,以形成新区的人才和科研优势。
但铺开摊子大干了五六年之后,一个政策的变化,让这个计划就此搁浅。
2007年,中央决定实行三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榆中县随后被甘肃确定为省财政直管县。
“这样一来,榆中县或者‘东城区’发展的大口径财政收入已经进不了兰州财政局的口袋里了。虽然榆中县行政建制上属于兰州,但干得再好,将来的财税都直接进入省财政口袋。因此,兰州的积极性就丧失了。”倪国良介绍,“东城区”规划的商贸城和各类产业园区的用地至今闲置,所谓的“大学城”也只有较早进驻的两所部属高校——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矗立在荒凉的山脚。
“兰白经济共同体”
如果把白银市的经济总量加过来,可以迅速使得兰州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上升至19至20位。
“东城区”已无利可图,如何使兰州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迅速提升,决定着主政者的政绩单——当时,甘肃省的经济总量徘徊于全国后列,兰州则位于全国省会城市的末位。
经测算,即使将规划中的“东城区”的产值加到兰州来,也对兰州规模经济总量的全国排名没有实质影响。于是在2005年至2006年间,兰州主政者又将目光投向了周边的白银市(原属兰州市,后发展成为地级城市)。
当时的执政者考虑,如果把白银市的经济总量加过来,可以迅速使得兰州的排名上升至19至20位。这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大经济总量的方法。于是兰州市政府相继提出了“兰白经济一体化,构建兰白一小时经济圈”的决策。有意从经济一体化入手,再通过行政手段恢复兰州以前的行政区划,争取将白银市合并过来。
不过,因为两市对等而互不隶属的行政关系,众多合作协议的落实受阻,加之两市工业项目无法形成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兰州市寻求发展新空间的第二次尝试再告失败。
“跳出老城、再造兰州”
“秦王川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 对于构建西兰银经济圈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带动、辐射作用。”
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扶47条”),要求甘肃实现跨越发展并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甘肃随后确定了“十六字方针”,即: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兰州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被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确立。
基于“东城区”、“兰白经济圈”的经验教训,空旷的秦王川盆地成为唯一可以成就“跳出老城、再造兰州”的选择。
“秦王川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 对于构建西兰银经济圈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带动、辐射作用。” 兰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甄作俊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兰州新区面积806平方公里,涉及永登县中川、秦川等6个乡镇。规划至2015年,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GDP达到500亿元,城市人口达到30万;到2020年,GDP达到1000亿元,人口超过50万。
去年初,有媒体报道,据估算,兰州新区建设所需投资超出千亿元。而兰州全年一般财政收入仅100多亿元。在“吃饭财政”的现实面前,兰州每年可用于基建的资金还不到10亿元。
由甘肃省政府批复设立的兰州新区管委会,为正厅级建制,享有市一级的行政管理权限,负责新区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和提出新区区划调整意见,组织领导新区的开发建设,全面管理新区的各项社会事务。
“摆在新区管委会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兰州新区建设者之一、曾被抽调至兰州新区管委会工作的萧桐告诉早报记者,由于投入巨大,目前新区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采取“建设单位先出资、政府再回购”的方式进行,而今年“BT项目按合同还钱”的日子快到了。
沙漠边缘的多湖水城
秦王川地区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资料记载的年降水量为22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
“这是一座还在图纸上的城市,但我们规划的就是在西北大漠的边缘,建设这一座‘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
在兰州机场所在的中川镇的一个偏僻的院落里,兰州新区生态建设指挥部的一名干部告诉早报记者,围绕秦王川盆地的上千个沙坑,施工人员已经开挖了数个人工湖,有的已经开始注水。
“不久的将来,这就是与江南媲美的西北百湖水城。”这位干部说。
据了解,秦王川地区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资料记载的年降水量为22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甘肃省水利部门勘测设计建造的“引大入秦”工程,将流经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调入100公里外的秦王川,这片广袤的盆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产业。
“百湖之城”的规划引发了争议。甘肃知名规划师沈寿贤认为,要在秦王川这类地质构造地带长期储备大量的水体,很难保证不渗透和外流。另外,“水从哪里来、这么多水如何引进去”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于缺水问题,兰州市委书记陆武城表示,“引大入秦”工程还有2亿多方尚未利用,可供大约100万人口。同时,兰州正在规划通过黄河建设新的引水工程,以满足新区未来的发展需要。
公开资料还显示,秦王川距离腾格里沙漠仅25公里。在盆地北部的尽头——上川镇的五联村,村民们说,每年春季,风沙肆虐,墙倒门开,村里大多数人长期不敢外出。
“沙漠化我们并没有解决它。如果不能阻止沙漠化推进的速度,几十年之后,难保它不会像民勤一样。”倪国良说。
在兰州新区的规划图纸中,五联村所在的区域被列入新区北部防风御沙的生态屏障区,不过,直到目前,零星散立在这里的白杨树,都是村民们自己种下的。


一粒沙寂寞成一整个撒哈拉,
一滴泪蓝调了一整面地中海!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17-04-11
好帖,要顶。。。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17-04-12
我是甘肃人,在西宁工作12年,感受明显,以前西宁人还有在兰州买房的,周末去兰州逛街的,但从2010年以后,这种情况越来越少,现在基本上消失了,兰州做为大城市对西宁的吸引力几乎丧失。相反,一到夏天,兰州人都开着小车到西宁及西宁周边度假。说实话,随着西宁四通八达的开通周边高速(市区段免费),新的图书馆,美术馆开馆,西宁做为西北最早的“国家卫生城市”,其城建水平,干净程度,生活的舒适度,已经整体超过兰州。西宁人去兰州“玩玩”的动力已经是昨日黄花。
一路寻找,只为遇见未知的自己
tli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17-04-18
回 charmian 的帖子
charmian:[图片]
[图片]围绕兰州新区秦王川盆地的上千个沙坑,施工人员已经开挖了数个人工湖
兰州全年财政收入约100亿,每年基建资金不到10亿
新区被上千个沙坑包围,面临沙漠化挑战
百公里外引水造百湖,水体长期储备是难题
....... (2017-04-11 17:31) 

因为一个政策变化,榆中新城就这样给糟蹋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