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35阅读
  • 5回复

[金]金路沿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9-01
— 本帖被 超微星 执行加亮操作(2017-09-01) —
天辅7年(1123) 1京 5路万户 8路都统司 2路招讨司
京师
黄龙府路万户
曷懒路万户
耶懒路万户
胡里改路万户
蒲裕路万户
保州路都统司
辰州路都统司
南路都统司
泰州路都统司
上京路都统司
奚路都统司
南京路都统司
西京路都统司
西北路招讨司
西南路招讨司

天会13年(1135) 1京 5路万户 8路都统司 2路招讨司 4路都总管
京师
黄龙府路万户
曷懒路万户
耶懒路万户
胡里改路万户
蒲裕路万户
婆速路都统司
曷苏馆路都统司
东南路都统司
泰州路都统司
上京路都统司
中京路都统司
燕京路都统司
西京路都统司
西北路招讨司
西南路招讨司
东北路都总管
河东南路都总管
河北东路都总管
河北西路都总管
开封府路转运司(伪齐)
河南府路转运司(伪齐)
归德府路转运司(伪齐)
大名府路转运司(伪齐)
山东路转运司(伪齐)
陕西路转运司(伪齐)

皇统2年(1142) 7京留守兼都部署司 5路万户 3路都统司 3路统军司 11路都总管
上京路留守兼都部署司
东京路留守兼都部署司
北京路留守兼都部署司
中京路留守兼都部署司
燕京路留守兼都部署司
西京路留守兼都部署司
汴京路留守兼都部署司
济州路万户
曷懒路万户
耶懒路万户
胡里改路万户
蒲裕路万户
婆速路都统司
曷苏馆路都统司
泰州路都统司
乌古敌烈路统军司
西北路统军司
西南路统军司
河东北路都总管
河东南路都总管
河北东路都总管
河北西路都总管
大名府路都总管
山东东路都总管
山东西路都总管
京兆府路都总管
鄜延路都总管
庆原路都总管
熙秦路都总管

正隆2年(1156) 5京留守兼都总管 8路节度使 3路招讨司 14路都总管
中都路留守兼都总管
西京路留守兼都总管
北京路留守兼都总管
东京路留守兼都总管
南京路留守兼都总管
济州路节度使
曷懒路节度使
恤品路节度使
胡里改路节度使
蒲裕路节度使
婆速路节度使
曷苏馆路节度使
泰州路节度使
乌古敌烈路招讨司
西北路招讨司
西南路招讨司
会宁府路都总管
咸平府路都总管
临潢府路都总管
河东北路都总管
河东南路都总管
河北东路都总管
河北西路都总管
大名府路都总管
山东东路都总管
山东西路都总管
京兆府路都总管
鄜延路都总管
庆原路都总管
熙秦路都总管

大定29年(1189) 6京留守兼都总管 7路节度使 3路招讨司 14路都总管
中都路留守兼都总管
西京路留守兼都总管
北京路留守兼都总管
东京路留守兼都总管
上京路留守兼都总管
南京路留守兼都总管
隆州路节度使
曷懒路节度使
恤品路节度使
胡里改路节度使
蒲裕路节度使
婆速路节度使
曷苏馆路节度使
东北路招讨司
西北路招讨司
西南路招讨司
咸平府路都总管
临潢府路都总管
河东北路都总管
河东南路都总管
河北东路都总管
河北西路都总管
大名府路都总管
山东东路都总管
山东西路都总管
京兆府路都总管
鄜延路都总管
庆原路都总管
凤翔路都总管
临洮路都总管

泰和8年(1208) 9路转运司(19路)
上京路转运司[上京路 隆州路 曷懒路 恤品路 胡里改路 蒲裕路]
东京-咸平府路转运司[辽阳路 咸平路 婆速路]
北京-临潢府路转运司[大定路 临潢路 东北路]
中都-西京路转运司[大兴路 大同路 西北路 西南路]
河东南北路转运司[太原路 平阳路]
河北东西-大名府路转运司[河间路 真定路 大名路]
山东东西路转运司[益都路 东平路]
南京路转运司[开封路]
陕西东西路转运司[京兆路 鄜延路 庆原路 凤翔路 临洮路]

兴定4年(1220) 5行尚书省
南京行尚书省
河东行尚书省 晋阳公 平阳公 上党公
河北行尚书省 恒山公 沧海公 河间公 高阳公 易水公
山东行尚书省 东莒公
陕西行尚书省



[ 此帖被谢幕在2017-09-02 00:2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9-01
金国转运司路、按察司路(提刑司路)与总管府路一直并存啊。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9-01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金国转运司路、按察司路(提刑司路)与总管府路一直并存啊。
 (2017-09-01 16:43) 

金国的转运司职权比较小,只管征税,不管吏治;
都统和都总管是军民兼管,权力比南宋的安抚司大;
提刑按察司在后期才形成,有监察权却没司法权,权力比南宋的提刑司小
辽、西夏、金的路制都是军司为主,计司为辅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9-02
1115皇帝寨
→1124京师
→1138上京路留守兼兵马都部署司
→1157会宁府路兵马都总管府
→1173上京路留守兼兵马都总管府

1115泰州路都统司
→1138泰州路都统司 乌古迪烈路统军司
→1151泰州路节度使 乌古迪烈路招讨司
→1165东北路招讨司

1115咸州路都统司
→1122南路都统司
→1132东南路都统司
→1138东京路留守兼兵马都部署司
→1150东京路留守兼兵马都总管府 咸平府路兵马都总管府

1115保州路都统司
→1130婆速路都统司
→1151婆速路节度使

1116辰州路都统司
→1130曷苏馆路都统司
→1151曷苏馆路节度使
→1193废入东京路

1118黄龙府路万户府
→1140济州路万户府
→1151济州路节度使
→1179隆州路节度使
→1214隆安府路节度使

1118蒲裕路万户府
→1151蒲裕路节度使

1118胡里改路万户府
→1151胡里改路节度使

1118耶懒路万户府
→1151恤品路节度使

1118曷懒路万户府
→1151曷懒路节度使

1120上京路都统司
→1138北京路留守兼兵马都部署司
→1150临潢府路兵马都总管府
→1196废入北京路
→1200临潢府路兵马都总管府

1122中京路都统司
→1123奚路都统司
→1124六部路都统司
→1127中京路都统司
→1138中京路留守兼兵马都部署司
→1150中京路留守兼兵马都总管司
→1153北京路留守兼兵马都总管府

1123西京路都统司
→1138西京路留守兼兵马都部署司
→1150西京路留守兼兵马都总管府

1123西北路招讨司
→1138西北路统军司
→1165西北路招讨司

1123西南路招讨司
→1138西南路统军司
→1165西南路招讨司

1123南京路都统司
→1132废入燕京路

1125燕京路都统司
→1138燕京路留守兼兵马都部署司
→1150燕京路留守兼兵马都总管府
→1153中都路留守兼兵马都总管府

1127河东路统军司
→1129河东北路兵马都总管府 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府

1127麟府路统军司
→1130废入鄜延路(伪齐)

1127河北路统军司
→1129河北东路兵马都总管府 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府

1130大名府路转运司(伪齐)
→1137大名府路兵马都总管府
→1150废入河北东路
→1157大名府路兵马都总管府

1128山东路统军司
→1130山东路转运司(伪齐)
→1137山东东路兵马都总管府 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府

1129河南统军司
→1130开封府路转运司 河南府路转运司 归德府路转运司(伪齐)
→1138汴京路留守兼兵马都部署司
→1153南京路留守兼兵马都总管府

1129陕西路统军司
→1131陕西路转运司(伪齐)
→1141京兆府路兵马都总管府 鄜延路兵马都总管府 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府 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府
→1187京兆府路兵马都总管府 鄜延路兵马都总管府 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府 凤翔路兵马都总管府 临洮路兵马都总管府

[ 此帖被谢幕在2017-09-02 00:2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9-03
乾化元年(911)
后梁[2留守 21方镇] 定难镇 朔方镇 归义镇 荆南镇
岐[7方镇] 晋[4方镇] 燕[2方镇] 北平[1方镇] 赵[1方镇]
前蜀[10方镇] 南楚[3方镇] 南海[4方镇] 静海镇
南吴[4方镇] 百胜镇 吴越[2方镇] 闽[1方镇]

贞明2年(916)
耶律阿保机(刘亿)建立契丹国,置西南面都部署司于天德军

贞明6年(920)
契丹迁西南面都部署司治丰州,改称西南路都招讨司

天成元年(926)
契丹灭渤海国,封太子为东丹国王
渤海遗民建立定安国

天成3年(928)
契丹内迁东丹国府州于辽东,升东平郡为南京

长兴元年(930)
契丹并东丹国,于南京置中台省;置南路女真详稳司(汤河兵马司)

长兴4年(933)
后唐[3留守 46方镇] 定难镇 保顺镇 归义镇
南平[1方镇] 南楚[3方镇] 南汉[6方镇] 静海镇
南吴[10方镇] 吴越[3方镇] 闽[1方镇]

天福3年(938)
契丹得幽云十六州,改国号为大辽
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置上京路都虞侯司
改南京为东京辽阳府,置东京路兵马都部署司
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置南京路都总管府

天福8年(943)
后晋[4留守 33方镇] 定难镇 归义镇
后蜀[10方镇] 南平[1方镇] 南楚[3方镇] 南汉[6方镇] 静海镇
南唐[14方镇] 吴越[5方镇] 闽[1方镇] 殷[1方镇]

乾祐3年(950)
后汉[4留守 33方镇] 定难镇 归义镇
后蜀[12方镇] 南平[1方镇] 南楚[3方镇] 南汉[6方镇] 静海镇
南唐[16方镇] 吴越[6方镇]

显德6年(959)
后周[2留守 38方镇] 定难镇 归义镇 北汉[3方镇]
后蜀[11方镇] 南平[1方镇] 武平镇 南汉[8方镇] 静海镇
南唐[10方镇] 吴越[7方镇] 清源镇

建隆元年(960)
设开封府为东京
设河南府为西京

建隆3年(962)
归义军来属

建隆4年(963春)
置京东路转运司
置京西路转运司
置河北路转运司
置陕西路转运司
置淮南路转运司

乾德元年(963冬)
平南平国、武平军节度使,置荆湖路转运司

乾德3年(965)
平后蜀国,置西川路转运司

开宝元年(968)
宋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越南正式独立

开宝4年(971)
平南汉国,置广南路转运司
大辽置西北路都招讨司

开宝6年(973)
析西川路,置峡路转运司

开宝7年(974)
矩州夷来属,置贵州

开宝8年(975)
平南唐国,置江南路转运司
渤海遗裔燕颇起兵反辽,占据龙州,归属兀惹国

太平兴国元年(976)
分淮南路,置淮南东路、淮南西路
分江南路,置江南东路、江南西路

太平兴国2年(977)
分陕西路,置陕西河南路、陕西河北路
分荆湖路,置荆湖北路、荆湖南路
析河北路,置河北南路
析西川路,置东川路

太平兴国3年(978)
分京东路,置京东东路、京东西路
分京西路,置京西北路、京西南路
清源军节度使纳土,置两浙西南路转运司
吴越国纳土,置两浙东北路转运司

太平兴国4年(979)
平北汉国,置河东路转运司

太平兴国7年(982)
定难军节度使纳土,地属陕西河北路
省河北南路入河北路
省东川路入西川路

太平兴国3年(983)
大辽复称契丹

雍熙4年(987)
改两浙西南路为福建路
改两浙东北路为两浙路

端拱元年(988)
始于诸路置提点刑狱司(同漕司分十九路)

端拱2年(989)
合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京东路
合京西北路、京西南路为京西路
契丹攻占易州

淳化元年(990)
契丹封李继迁为夏国王(西夏始立国)

淳化2年(991)
李继迁攻占银、绥二州,后归附宋朝,宋封其为银州观察使

淳化3年(992)
合陕西河南路、陕西河北路为陕西路

淳化4年(993)
改分河南、河北、河东、关西、淮南、剑南、山南、江南、两浙、广南十道

淳化5年(994)
罢十道,复分十六路

至道元年(995)
吐蕃六谷部来属,置西凉府,地属陕西路

至道3年(997)
宋封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夏得领夏、宥、绥、银四州)
合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为淮南路
合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为江南路
分广南路,置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咸平3年(1000)
置荆湖北路钤辖司

咸平4年(1001)
分西川路,置益州路、利州路
分峡路,置夔州路、梓州路

咸平5年(1002)
李继迁攻占灵、盐、会三州,改灵州为西平府
置并代路兵马司、麟府路兵马司

景德元年(1004)
宋辽达成和议(澶渊之盟)
置岚石路兵马司、泽潞路兵马司
置西川路钤辖司、峡路钤辖司
契丹于回鹘牙帐置防、维、镇三州,迁西北路治于镇州

景德2年(1005)
置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

景德3年(1006)
升宋州为南京应天府

景德4年(1007)
契丹升奚王府置中京大定府,置奚王府路详稳司

大中祥符元年(1008)
置河东路经略安抚司统辖并代、麟府、岚石、泽潞四路兵马司

大中祥符3年(1011)
契丹析西北路,置乌古敌烈路都统军司

大中祥符6年(1014)
契丹灭定安国,置保州路都统军司

天禧3年(1019)
契丹析东京路,置北路女真详稳司(咸州兵马司)

天禧4年(1020)
分江南路,置江南东路、江南西路
契丹平兀惹国,收复龙州,置黄龙府路兵马都部署司
西夏析西平府置兴州

天圣6年(1028)
李德明攻占西凉府

明道2年(1033)
西夏析兴州,置定、怀、永、静、顺五州,改兴州置兴庆府

景祐3年(1036)
李元昊灭河西回鹘,得甘、肃二州;灭归义军,得沙、瓜二州

宝元元年(1038)
李元昊正式称帝建国,置韦、洪、龙、石四州
宋封角厮罗为保顺军节度使

宝元2年(1039)
契丹置长春州,治东北路兵马详稳司

庆历元年(1041冬)
西夏进攻麟府路,取丰州、胜州
置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经略安抚司
置京西路安抚司
广源州侬智高抵抗交趾(李朝)入侵,自立大历国

庆历2年(1042)
升大名府为北京,分河北路,置河北东路、河北西路
置京东东路安抚司、京东西路安抚司
置永兴军路安抚司
罗施鬼国来属,置姚州

庆历3年(1043)
辽夏交战,大辽取胜州,西夏取天德军
置荆湖南路安抚司

庆历4年(1044)
宋夏达成和议,西夏分两厢置十二监军司
契丹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置西京路兵马都部署司
合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为河北路

庆历5年(1045)
罢京东东路安抚司、京东西路安抚司

庆历7年(1047)
复置京东东路安抚司、京东西路安抚司

庆历8年(1048)
置大名府、高阳关、真定府、定州四路安抚司

皇祐元年(1049)
分京西路安抚司,置京西北路安抚司、京西南路安抚司
侬智高攻占安德州、田州,改称南天国

皇祐3年(1051)
置江南东路钤辖司、江南西路钤辖司
置淮南东路钤辖司、淮南西路钤辖司
置两浙东路钤辖司、两浙西路钤辖司
置福建路钤辖司

皇祐4年(1052)
侬智高起兵反宋,攻占邕州,改称大南国
侬智高一路东进,相继攻占横、贵、浔、龚、藤、梧、封、康、端、昭十州
置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司、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

皇祐5年(1053)
狄青进军广西,平侬智高
罢开封府界,置京畿路

至和2年(1055)
罢京畿路,复开封府界

嘉祐3年(1058)
契丹迁东北路兵马详稳司治宁江州,改称东北路都统军司

嘉祐4年(1059)
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

治平3年(1066)
契丹复称大辽,迁都中京
大辽分上京、中京、辽西、东京、长春、南京、平州、西京八路计司

治平4年(1067)
进攻西夏,收复绥州,改置绥德军

熙宁2年(1069)
始于诸路置提举常平司(同漕司、宪司分十八路)

熙宁5年(1072)
进攻青唐羌,收复熙州、巩州,置熙河路经略安抚司
分京东路,置京东东路、京东西路
分京西路,置京西北路、京西南路
分淮南路,置淮南东路、淮南西路
分陕西路,置永兴军路、秦凤路

熙宁6年(1073)
分河北路,置河北东路、河北西路
收复河州、岷州,地属熙河路

熙宁7年(1074)
分两浙路,置两浙东路、两浙西路
罗星(禄阿杓)平石门蕃部,封乌蒙王
溪洞十九州归入版籍,置沅州,地属荆湖北路

熙宁9年(1076)
交趾(李朝)2月攻占邕、钦、廉三州,10月郭逵收复三州
12月郭逵反攻交趾(李朝),进军富春江
诚州归入版籍,地属荆湖北路

熙宁10年(1077)
合两浙东路、两浙西路为两浙路

元丰2年(1079)
正式割让顺州(广源州)予交趾(李朝),中越边界基本确立

元丰4年(1081)
进攻西夏,收复银州,地属鄜延路;收复兰州,地属熙河路

元丰5年(1082)
西夏攻破永乐城,再度攻占银州

元祐元年(1086)
裁23路提举常平司,并其职掌于提点刑狱司
转运司复分十八路

绍圣元年(1094)
复置23路提举常平司
转运司复分二十三路

绍圣4年(1097)
进攻西夏,收复平夏城,置怀德军,地属泾原路

元符2年(1099)
进攻西夏,收复会、西安二州,地属泾原路
降青唐羌,收复洮、廓、乐、鄯四州,地属熙河路

元符3年(1100)
青唐羌恢复独立

崇宁3年(1104)
复降青唐羌,置陇右都护府

崇宁4年(1105)
罢开封府界,复置京畿路
韩世忠收复银州(次年废为银川城),地属鄜延路
置平州、从州(次年改为格州)、允州,地属广南西路

大观元年(1107)
析广南西路,置黔南路
置庭州、孚州、观州,地属广南西路
思州归入版籍,地属夔州路

大观2年(1108)
珍州、溱州、播州归入版籍,地属夔州路

大观3年(1109)
合广南西路、黔南路,置广西黔南路
遵义军归入版籍,地属夔州路
纯州、滋州归入版籍,地属梓州路

大观4年(1110)
改广西黔南路为广南西路
省庭州、孚州

政和元年(1111)
省平州、格州、允州

政和3年(1113)
改定州安抚司为中山府安抚司
祥州归入版籍,地属梓州路

政和4年(1114)
女真完颜部起兵反辽

政和5年(1115)
完颜阿骨打(王旻)建立女真国,建皇帝寨
女真攻占长春路,地属畿内

政和6年(1116)
分荆湖北路钤辖司,置荆南路钤辖司、鼎澧路钤辖司
女真攻占咸州,置咸州路都统司
女真分生女真地,置曷懒、耶懒、胡里改、蒲裕四路万户

政和7年(1117)
女真改国号为大金
大金攻占东京路,地属咸州路
大金分熟女真地,置保州路都统司、辰州路都统司
宋金结盟(海上之盟)

重和元年(1118)
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
大金析皇帝寨,置黄龙府路万户

宣和2年(1120)
大金攻占上京路,置上京路都统司

宣和3年(1121)
大金析皇帝寨,置泰州路都统司

宣和4年(1122)
大金攻占中京路、辽西路,合置中京路都统司
大金改咸州路都统司为南路都统司

宣和5年(1123)
收复幽云诸州,拟置燕山府路、云中府路
大金改中京路都统司为奚路都统司
大金攻占平州路;置南京路都统司
大金攻占山北诸州,置西京路都统司、西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

宣和6年(1124)
大金改皇帝寨为京师
大金改奚路都统司为六部路都统司

宣和7年(1125)
辽天祚帝被俘
大金攻占燕山诸州,置燕京路都统司
大金攻占云中诸州,地属西京路都统司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09-11
好,顶一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