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楼上
丽江军民府
元为丽江路,属云南行省,领州七:通安(附郭)、顺、蒗蕖、永宁、兰、宝山、巨津(领临西一县);府一:北胜(《元史)卷61,页1464)。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丽江路为丽江府;北胜府直隶布政使,分永宁、蒗蕖、顺三州往属之(《太祖实录》卷143)。三十年十一月乙亥(1397.12.16)升丽江府为丽江军民府(《太祖实录》卷255)。
正统二年(1437)裁巨津州属之临西县,其地入巨津州(《读史方舆纪要》卷117)。
至明末,丽江军民府领州四:通安(附郭)、宝山、兰、巨津。
北胜直隶州
元为北胜府,属丽江路。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直属布政使,分丽江府领之永宁、蒗蕖、顺三州来属(《太祖实录》卷143)。十七年(1384)降北胜府为北胜州,与原领之永宁、蒗蕖、顺三州,一并往属于鹤庆府,二十九年(1396)北胜州往属于拦沧卫(《明史》卷46,页1186~页1187)。
正统七年九月乙丑(1442.10.11)升北胜州为直隶州(《英宗实录》卷96)。
至明末,北胜直隶州无属领。
元江军民府
元为元江路,属云南行省。领长官司一:他郎寨(《明史》卷46,页1180)。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元江路为元江府(《太祖实录》卷143)。十八年四月戊戌(1385.5.16)置因远罗必甸长官司(《太祖实录》卷172)。
永乐四年(1406)升元江府为元江军民府(《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93)。
嘉靖中,升因远罗必甸、他郎寨二长官司为奉化、恭顺二州(《明史》卷46,页1180)。
至明末,元江军民府领州二:奉化(附郭)、恭顺。
永昌军民府
元为永昌路,属大理路:领县一:永平。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永昌府直属布政使司,永平县来属(《太祖实录》卷143)。十七年五月己酉(1384.6.1)置施甸长官司,来属府(《太祖实录》卷162)。二十三年十二月庚申(1391.1.7)裁府,其原领之永平县与施甸长官司往属于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太祖实录》卷206)。
嘉靖元年十月辛巳(1522.10.27)复置永昌军民府,分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平一县,施甸、凤溪、茶山三长官司,潞江、瓦甸、镇道、杨塘四安抚司,一并属于府(《世宗实录》卷19)。三年三月戊子(1524.6.25)置附郭保山县(《世宗实录》卷37)。是年十月丙辰(1524.11.20)于旧腾冲直隶州地置腾越州,来属于府(《世宗实录》卷41)。
至明末,永昌军民府领县二:保山(附郭)、永平;州一:腾越;安抚司四:潞江、瓦甸、镇道、杨塘;长官司三:凤溪、施甸、茶山。
威远御夷直隶州
原为威远州,属楚雄府。
洪武十七年(1384)升为威远府,后废(《明史》卷46,页1194)。
建文四年十二月丙辰(1402.12.31)复置威远御夷直隶州(《太宗实录》卷15)。
至明末,威远御夷直隶州无属领。
湾甸御夷直隶州
原为镇康直隶州地。
永乐元年正月乙未(1403.2.8)置湾甸长官司,属云南都司(《太宗实录》卷15)。五年四月甲申(1307.5.17)升长官司为御夷直隶州(《太宗实录》卷41)。
至明末,湾甸御夷直隶州无属领。
镇康御夷直隶州
元为镇康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元史》卷61,页1482)。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镇康路为镇康府(《太祖实录》卷143)。十七年(1384)降镇康府为镇康直隶州(《明史》卷46,页1195)。
永乐三年四月甲申(1305.5.17)裁镇康直隶州,其地入湾甸御夷直隶州(《太宗实录》卷41)。七年七月戊子(1409.8.28)复置镇康御夷直隶州(《太宗实录》卷94)。
至明末,镇康御夷直隶州无属领。
孟定御夷府
元为孟定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元史》卷61,页1484)。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孟定路为孟定御夷府(《太祖实录》卷143)。
万历十三年(1588)析府地置耿马安抚司,来属府(《明史》卷46,页1194)。
至明末,孟定御夷府领安抚司一:耿马。
孟艮御夷府
永乐三年七月癸丑(1405.8.14)置孟良御夷府,直属布政司,无属领(《太宗实录》卷44)。
至明末,盂艮御夷府仍无属领。
者乐甸长官司
永乐元年正月乙未(1403.2.8)析楚雄府地置者乐甸长官司,直属云南都司,后属布政司(《太宗实录》卷16)。
车里军民宣慰司
元为车里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明史》卷46,页1191)。
洪武十五年闰二月乙巳(1382.4.9)改车里路为车里军民府(《太祖实录》卷143)。十七年八月丙子(1384.8.27)改为车里军民宣慰司(《太祖实录》卷164)。
至明末,车里军民宣慰司无属领。
南甸宣抚司
元为南甸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明史》卷46,页1193)。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南甸路为南甸府(《太祖实录》卷143)。后废。
永乐十二年正月已亥(1414.2.10)复置南甸直隶州,属云南布政司(《太宗实录》卷147)。
正统三年五月壬寅(1438.6.11)南甸直隶州降为散州,往属于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英宗实录》卷43)。九年六月癸未(1444.6.20)改南甸州为南甸宣抚司,直属布政司(《英宗实录》卷117)。
至明末,南甸宜抚司无属领。
干崖宣抚司
元为镇西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元史》卷61,页1483)。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镇西路为镇西府(《太祖实录》卷143)。后废,地属麓川平缅司(《明史》卷46,页1193)。
永乐元年正月乙末(1403.2.8)置于崖长官司,属云南都司(《太宗实录》卷16)。
正统三年五月壬寅(1438.6.11)改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英宗实录》卷42)。九年六月癸未(1444.6.20)升长官司为宣抚司,往属布政司(《英宗实录》卷117)。
至明末,干崖宣抚司无属领。
陇川宣抚司
元为平缅、麓川二路地,二路均属云南行省,均无属领(《元史》卷61,页1483)。
洪武十五年闰二月乙巳(1382.4.9)置平缅宣慰司(《太祖实录》卷143)。是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平缅、麓川二路为府(《太祖实录》卷143)。未几,二府并废。十七年八月丙子(1384.8.27)改平缅宣慰司为平缅军民宣慰司(《太祖实录》卷164)。是月甲午(1384.9.4)改平缅军民宣慰司为麓川平缅宣慰司(《太祖实录》卷164)。
正统六年(1441)废宣慰司(《明史》卷46,页1193)。九年九月己亥(1444.11.2)复于陇把地置陇川宣抚司(《英宗实录》卷121)。
万历十二年(1584)置遮放副宣抚司,来属(《明史》卷46,页1194)。
至明末,陇川宣抚司领副司一:遮放。
钮兀长官司
元为和泥路一部地。
宣德八年十月庚戌(1433.11.12)于钮兀寨地置钮兀长官司,并五隆寨地入(《宣宗实录录》卷106)。
至明末,钮兀长官司无属领。
芒市御夷长官司
元为芒施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元史》卷61,页1482)。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芒施路为芒施府(《太祖实录》卷143)。后废。
正统八年四月丁亥(1443.5.1)置芒市长官司,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英宗实录》卷103)。后属布政司。
至明末,芒市长官司无属领。
附:云龙甸军民府
元为云龙甸军民府,属云南行省,无属领(《明史》卷46,页1185)。
洪武十七年(1384)降军民府为云龙散州,往属于大理府(《明史》卷46,页1185)。
附:新化直隶州
元为元江路地。
洪武十七年四月甲戌(1384.4.27)置马龙他郎甸长官司,直属布政司(《太祖实录》卷]81)。
弘治十四年八月丙辰(1501.9.22)升马龙他郎甸长官司为新化直隶州(《孝宗实录》卷178)。
万历十九年(1591)降为新化散州,往属于临安府(《明史》卷46,页1177)。
附:和泥府
元为和泥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明史》卷46,页1177)。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和泥路为和泥府(《太祖实录》卷143)。十七年(1384)降和泥府为思佗甸长官司,往属于临安府(《明史》卷46,页1177)。
附:宁远直隶州
元为宁远直隶州,属云南行省,无属领(《明史》卷46,页1177)。
洪武十五年(1382)降宁远直隶州为宁远散州,往属于临安府(《明史》卷46,页1177)。
附:大侯直隶州
原为麓川平缅宣慰司地。
永乐元年正月乙未(1403.2.8)析置大侯长官司,直属都司(《太宗实录》卷16)。
宣德三年五月戊午(1428.6.19)升大侯长官司为大侯直隶州,属布政司(《宣宗实录》卷48)。
万历二十五年(1597)降为散州,并改名云州,往属于顺宁府(《明史》卷46,页1191)。
附:潞江安抚司
元为柔远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元史》卷61,页1482)。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柔远路为柔远府(《太祖实录》卷143)。府后废,地入麓川平缅宣慰司。
永乐元年正月乙未(1403.2.8)于故柔远府地置潞江长官司,直属都司(《太宗实录》卷16)。十六年六月辛巳(1418.7.5)升潞江长官司为安抚司(《太宗实录》卷201)。
宣德元年六月壬午(1426.7.24)潞江安抚司直属布政司(《宣宗实录》卷18)。
正统三年五月壬寅(1436.6.11)潞江安抚司改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英宗实录》卷42)。
嘉靖元年十月辛巳(1522.10.27)潞江安抚司往属于永昌军民府(《世宗实录》卷19)。
附:腾冲直隶州
元为腾冲府,属大理路(《元史》卷61,页1480)。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腾冲府直属布政司(《太祖实录》卷143)。二十三年十二月庚申(1391.1.7)裁府(《太祖实录》卷206)。
宣德五年六月戊子(1430.7.9)复置腾冲直隶州(《宣宗实录》卷67)。
正统三年五月壬寅(1436.6.11)往属于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英宗实录》卷42)。十年三月庚辰(1445.4.13)裁州(《英宗实录》卷127)。
附:谋粘府
元为谋粘路,属云南行省(《元史》卷61,页1484)。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谋粘路为谋粘府(《太祖实录》卷143)。后废,地入孟定府。
附:木连府
元为木连路,属云南行省(《元史》卷61,页1485)。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木连路为木连府(《太祖实录》卷143)。后废。
附:芒部府
元为芒部路,属云南行省(《元史》卷61,页1466)。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芒部路为芒部府,并徙治于纳冲南七里(《太祖实录》卷143;《读史方舆纪要》卷73)。十六年正月辛未(1383.2.29)往属于四川省(《太祖实录》卷151)。
附:乌撒府
元为乌撒路,属云南行省(《元史》卷61,页1483;《明史》卷43,页1039)。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乌撒路为乌撒府(《太祖实录》卷143)。十六年正月辛未(1383.2.29)往属于四川省(《太祖实录》卷151)。
附:乌蒙府
元为乌蒙路,属云南行省(《元史》卷61,页1483;《明史》卷43,页1039)。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乌蒙路为乌蒙府(《太祖实录》卷143)。十六年正月辛未(1383.2.29)往属于四川省(《太祖实录》卷151)。
附:东川府
元为东川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元史》卷61,页1466)。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东川路为东川府,分会川路属会理、麻龙、通安、姜四州来属府(《太祖实录》卷143)。十七年五月辛丑(1384.5.24)东川府与所领四州,一并往属于四川省(《太祖实录》卷162)。
附:会川府
元为会川路,属云南行省。领州七:武安(附郭)、黎溪、永昌、会理、麻龙、通安、姜(《元史》卷61,页1474;《太祖实录》卷143)。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会川路为会川府,分府属会理、麻龙、通安、姜四州往属于东川府(《太祖实录》卷143)。是年十月壬辰(1382.11.22)会川府及所领之武安、黎溪、永昌三州,一并往属于四川省(《太祖实录》卷149)。
附:德昌府
元为德昌路,属云南行省。领州四:昌(附郭)、德、威龙、普济(《元史》卷61,页1473~页1474)。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德昌路为德昌府(《太祖实录》卷143)。是年十月工辰(1382.11.22)德昌府与所领之昌、德、威龙,普济四县, 并往属于四川省(《太祖实录》卷149)。
附:建昌府
元为建昌路,属云南行省。直领县二:中、北社;州九:建安(附郭)、永宁(附郭)、泸、礼(领泸沽一县)、里、阔、邛部、苏、隆(《元史》卷61,页1471~页1473;《明史》卷43)。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建昌路为建昌府;分府直属之中、北社二县,往隶府属永宁州(《太祖实录》卷143)。是年十月壬辰(1382.11.22)裁府属隆州;建昌府与所领之八州三县,一并往属于四川省(《太祖实录》卷149)。
附:柏兴直隶州
明袭元制,亦称柏兴府,属云南行省。领县二:闰盐(附郭)、金(《元史》卷61,页1475~页1476)。
洪武十七年(1384)裁金县,其地入府(《明史》卷43,页1052)。二十四年二月庚申(1391.3.8)降柏兴府为柏兴直隶州,裁附郭闰盐县入(《太祖实录》卷207)。二十六年六月癸卯(1393.8.7)裁柏兴直隶州,改置盐井卫,往属于四川都司(《太祖实录》卷228)。
附:普定军民府
元为普定路,属云南行省。领州四:安顺、镇宁、永宁、习安(《元史》卷61,页1476;《明史》卷46,页1201~页1202)。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普定路为普定府(《太祖实录》卷143)。寻升普定府为普定军民府,裁习安州入府,并与所领之安顺、镇宁、永宁三州一并往属于四川省(《明史》卷46,页1201)。
附:普安军民府
元为普安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元史》卷61,页1466)。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3.4.23)改普安路为普安府(《太祖实录》卷143)。寻升为普安军民府(《明史》卷46,页1203)。二十七年四月庚辰(1394.5.11)普安军民府往属于四川省(《太祖实录》卷232)。
附:缅甸军民宣慰司
洪武二十七年六月甲申(1394.7.14)置缅中军民宣慰司,寻废(《太祖实录》卷233;《明史》卷46,页1191)。
永乐元年十月丙辰(1403.10.27)复置宣慰司,并改名为缅甸军民宣慰司(《太宗实录》卷24)。
嘉靖初年,自立为王(《读史方舆纪要》卷180)。
附:木邦军民宣慰司
元为木邦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元史》卷61,页1484)。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木邦路为木邦府(《太祖实录》卷143)。寻废。
建文四年十二月丙辰(1402.12.31)复置木邦府(《太宗实录》卷15)。
永乐二年六月癸酉(1404.7.10)改木邦府为木邦军民宣慰司(《太宗实录》卷32)。
万历三十三年(1605)宣慰司入于缅(《读史方舆纪要》卷180)。
附:孟养军民宣慰司
元为云远路,属云南行省。无属领(《明史》卷46,页1192)。
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1382.4.23)改云远路为云远府(《太祖实录》卷143)。十七年(1384)改名为孟养府(《明史》卷46,页1192)。后废。
建文四年十二月丙辰(1402.12.31)复置孟养府(《太宗实录》卷15)。
永乐二年六月癸酉(1404.7.10)改孟养府为孟养军民宣慰司(《太宗实录》卷32)。
万历三十三年(1605)宣慰司入于缅(《读史方舆纪要》卷180)。
附:孟密宣抚司
原为木邦宣慰司地。
成化二十年六月庚午(1484.7.7)析木邦宣慰司地置孟密安抚司,直属布政司(《宪宗实录》卷253)。
万历十三年(1585)升为宣抚司(《明史》卷46,页1195)。三十三年(1605)宣抚司入于缅(《读史方舆纪要》卷180)。
附:蛮莫安抚司
原为孟密安抚司一部地。
万历十三年(1585)置蛮莫安抚司,直属布政司(《明史》卷46,页1195)。三十三年(1605)安抚司入于缅(《读史方舆纪要》卷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