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命名方案
江口地域,春秋属楚黔中;战国属秦黔中郡义陵县;西汉属武陵郡无阳县;东汉属武陵郡辰阳县;隋属沅陵郡辰溪县;唐天宝年间属充州辰水县,后唐属黔州;后晋属楚思州;宋绍兴年间属沅州麻阳县,宋淳熙八年(1181)杨再西率其子政强领士兵开发省溪、宙逻、铜仁大小两江等地后,置省溪长官司、提溪长官司;明永乐二十年(1414年)改隶铜仁府;清光绪六年(1880)移铜仁县治于大江口(今江口县城);民国二年(1913),铜仁府改铜仁县,将原设大江口之铜仁县更名为江口县。
1.梵净区。江口有“梵净之子”之称,与梵净山有深厚的历史及文化渊源。1880年,贵州巡抚岑毓英为加强对梵净山的管理,奏请清廷将铜仁府属铜仁县移治大江口,1913年,按照《北洋政府训示》铜仁县更名为江口县。梵净山有“一山千溪武陵源”之称,发源于梵净山的五大河流有三条在江口境内,孕育了鱼米之乡,粮食生产两度受国务院表彰。1992年,江口县举办92观光暨梵净山佛教名山恢复大典,正式拉开梵净山和江口的改革开放序幕,江口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更名为梵净区,寓意是江口因梵净山而建县、因梵净山而腾飞。
2.江口区。江同“疆”,意指所属区域内的所有水道,江口意为区域内所有水道交汇处,泛指太平河(省溪),闵孝河(提溪)交汇处,也有合并“提溪军民长官司”,“省溪军民长官司”之意。至1913年改铜仁县为江口县来,江口之名已深入人民群众心里,有承继历史,彰显人文底蕴、文化内涵之意。
3.辰水源区。江口古有辰阳、辰水、辰溪等县名,《汉书•地理志》《水经•沅水注》《清一统志•辰州府一》均有大段文字记载。江口县更名为辰水源区,一是读音朗朗上口,富有音韵之美。二是品位高雅,凸显文化之根、自然之美。三是寓意深刻,“辰”为万物复苏之时,“水”是万物生存保障,“源”是源泉、源头的意思。命名“辰水源”,寓意江口纳入铜仁市主城区将会更加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4.星月区。“三星伴月”是江口城区的一道靓丽风景,“三星”是指癞子岩、香山和汤家岩三座石山,而在县城西北面有一座形如月亮的月坡山,三座石山紧紧围绕在月坡山周围,就像三颗星星永远伴随着月亮一样,故名“三星伴月”,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以独特地理环境命名,符合江口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小城”(即小家碧玉、小桥流水、小城故事)城市发展理念。
5.梵星区。江口位于梵净山山脚,“梵”在佛家语中指净修梵行,也是梵净山的首字;“星”指宇宙间以发光或反射光的天体。以“梵星”命名,寓意地处佛教圣地梵净山的江口纳入铜仁市主城区后必将迅速崛起,成为一颗闪耀在梵天净土之上的璀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