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
中心的河洛地区是
中国古代文明的渊薮和发祥地。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栾川孙家洞发现的古人类牙齿化石经鉴定,属于中更新世,被命名为直立人栾川种。新石器时代(距今八九千年至四五千年),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由裴李岗文化而仰韶文化、而龙山文化、而夏文化,一脉相承,连绵不绝。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传说黄帝时有龙马负图、神龟献书之说,故孔子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记。境内西亳为黄帝曾孙帝喾之墟。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王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为都。自1959年发现、此后长期进行科学发掘的偃师二里头遗址,南北长约3千米,东西宽约3千米,有宏伟的宫殿遗址及铸铜、制骨等遗址,即为夏都斟所在地,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都城。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汤建都西亳,位于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今偃师市市区西部少许。由发掘可知,该城址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北部1215米,中部1120米,南部740米,有城墙、城门、宫殿、作坊等遗址。商汤之后的数代帝王均以此为都,前后累计200余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当时洛阳称雒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平王东迁雒邑,是为东周,自此,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前后历经500余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前后,从洛阳一带的庞家沟西周贵族墓、金村大墓、中州路春秋墓、战国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周代文物,包括极为精美的青铜器、瓷器、玉器和铅器等,反映出当时
经济文化的高度成就。道家学说的创始者、哲学家老子,曾任东周王朝“柱下史”,孔子专程从鲁国赶来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可见当时洛阳文化礼乐制度之盛。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秦在洛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汉王元年(前206),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洛阳、河南(汉置,治王城)、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城(伊川西南)、榖城(新安东)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宜阳,设“新室东都”和“中市”。
汉光武建武元年(25),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建武十五年(39),更河南郡为河南尹。汉永和五年(140),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黄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设司隶校尉部。
泰始元年(265),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
太延二年(436),北魏在洛阳置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洛共计330余年。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代王朝的都城遗址,后称汉魏洛阳故城。其内城,即汉、魏、晋洛阳城,东西六里余,南北九里余,周长约合14千米,古亦称“九六城”。考古勘查表明,西周时,这里已经诞生了一座
规模可观的城址,可能为西周成周城,地当汉魏晋故城中部;东周时,敬王由王城迁都于此,因其城小,晋率诸侯扩而大之,即东周成周城,地当汉、魏、晋故城中部和北部;秦封吕不韦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再次扩修此城,地当汉、魏、晋故城中部、北部和南部。两汉洛阳城大体沿袭秦洛阳城规模。汉魏晋洛阳城,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
城市。城内有宫城、衙署、苑囿、市场,南郊有东汉时建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国家天文台灵台,以及明堂、辟雍;城西有中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等。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二十里,南北二十里,“十万九千户”,约60万
人口,是古代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
管理,其后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仿效。北魏崇信佛法,洛阳内外有佛寺1367所。皇家首刹永宁寺位于宫城南、铜驼街西。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以及石窟寺(在今巩义)、水泉石窟(在今偃师)等,也于北魏时开始雕凿。
该时期,洛阳文化昌盛,人才荟萃。蔡伦创制的“蔡侯纸”,张衡创制的浑天仪、候风仪和地动仪,马钧发明的指南车、龙骨水车等,都是在洛阳研制成功的;许慎著《说文解字》,王充作《论衡》,班固、班昭著《汉书》,陈寿撰《三国志》,张华撰《博物志》,杨衒之著《洛阳伽蓝记》,郦道元著《水经注》等,均成书于洛阳。汉魏晋三朝,经学盛行,桓谭、贾逵、马融、郑玄、何休等在洛阳著书立说,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出现热烈论争局面。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在白虎观大会群儒,议定五经异同,命班固编成《白虎通义》,以皇帝名义制成定论。太学讲堂前的《熹平石经》是当时的官定经本。东汉初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内地,白马寺是中国佛教早期传播和佛事活动的中心。汉代由西域传来的佛经,绝大多数是在洛阳翻译出来的。“建安七子”“三曹”父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皆游会京师,名噪当世。左思《三都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纸贵”传为美谈。
北魏洛阳西阳门外有大市,周回八里。据记载,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酿酒为业”。另有慈孝、奉终、准财、金肆四里。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金银锦绣,奴婢缇衣”“五味八珍”,极尽豪华侈靡。
隋开皇元年(581),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废行台,以洛州刺史领总监;十四年,于金墉城别置总监。大业元年(605),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同年,改洛州(东魏改司州置)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复置洛州,辖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嵩阳、阳城等18县。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武德四年(621),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9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洛阳属河南道。显庆二年(657)置东都。开元元年(713),改洛州为河南府。开元二十一年(733),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河南府辖26县,户194746、口1183093。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隋唐洛阳城北依邙山,南对伊阙,洛水横贯其中,平面呈正方形,城周长27千米,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等,城内设3市、103坊,布局状若棋盘。隋炀帝开大运河,为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唐上阳宫、明堂以及邙山翠云峰上清宫,均是辉煌壮观的建筑。城东北部的大型官仓含嘉仓,计有窖穴400余座,每窖穴储粮多者达10万石以上。此外还有洛口仓、回洛仓等,负责为京都和国家储存或转运粮食。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始,改东都为神都,对都城进行扩建,修建了明堂、万国天枢等。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以更大的规模开凿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像龛便是盛唐雕刻艺术的辉煌代表。武则天还令薛怀义为白马寺住持,大规模整修白马寺。唐代,中国佛教臻于鼎盛,佛教史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流传最久的教派禅宗在洛阳形成。唐玄宗长期居洛,曾敕令大修中岳庙,并赐风穴寺(在今汝州)内佛塔名“七祖塔”。历年来,在洛阳出土的大量绚丽多彩釉陶“唐三彩”,是唐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
唐天宝四载(745),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会,成为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白居易晚年居洛18年,自号香山居士。他和韩愈、张说、刘希夷、贺知章、刘禹锡、王昌龄等都曾留有描绘歌颂洛阳的篇章。杜甫、白居易二人之墓,分别坐落于洛阳之东和洛阳之南,相互遥望,同为千古胜迹。在上清宫、天宫寺、福先寺(今古唐寺)等处,有画圣吴道子所作的壁画。 唐天祐四年(907),唐室亡祚,其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暂的王朝,史称五代。其中,后梁、后唐、后晋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此外,新莽末年更始帝、隋末王世充、唐中叶安禄山都曾在洛阳立国。
宋太祖赵匡胤诞生于洛阳。北宋建立后,曾有以洛阳为都的打算,后都开封,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当时,北宋朝廷设“国子监”于洛阳,名臣遗老和文人学士多会于此,赵普、吕蒙正、富弼、文彦博、欧阳修都曾居住洛阳。理学家程氏兄弟、邵雍等,在洛阳著书讲学。司马光在洛阳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早在汉魏隋唐之时,洛阳园林花木已经著称于世,宋时洛阳名园林立,牡丹天下第一,故有“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
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并河南县入洛阳县。时因洛阳旧城毁弃,便在隋唐城东北角另筑新城,周围不足九里,即今日老城之前身,它仅是隋唐洛阳城的一小部分而已。
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
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
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
民国二年(1913年),废河南府,设豫西道,后改为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适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1938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宜阳等县。1956年,相继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回族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亦改属洛阳市。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洛阳高新区,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成立。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2007年,伊洛工业园区成立,2012年3月改名为伊滨区;10月,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龙门文化旅游园区正式更名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2017年2月,伊滨区与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合发展,统称伊滨经开区。至2017年年底,洛阳市共辖县(市、区)18个(1市8县9区)。转载自《洛阳年鉴2018》(略有改动)
[ 此帖被gjaqtx007在2020-12-24 23:1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