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61阅读
  • 13回复

[历史地名]隋唐洛阳城有多少里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1-03-13


隋唐洛阳城有多少里坊?


明烛四方2020-02-27 15:25:14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五代、北宋仍作都城或陪都,相继沿用530余年。隋唐洛阳城遗址是中国现存隋唐时期保留较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隋唐洛阳城作为帝国东都(东京),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并列为隋唐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隋唐洛阳城的规划和建设代表了中国古代都城典型的礼制特征,它的都城文化代表了东方文明发展鼎盛时期的最高水平,对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8年,隋唐洛阳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载隋炀帝即位后营建东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立宫阙,通漕渠,开仓城,建里坊和市场,使洛阳逐渐成为全国的工商业和漕运中心,使天下财富聚之洛阳,呈现出“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的繁荣景象,奠定了洛阳繁荣发展的雄厚物质基础。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 ,唐代继续沿用;由宫城、皇城、郭城、含嘉仓城、和西苑组成。郭城以洛河为界,分南北两部分,洛河以南称洛南里坊区,洛河以北称洛北里坊区,为百官府第和百姓居住地。城内街道纵横,里坊毗邻。隋唐时期为便于管理,官府在都城内每500平方米规划一个居民区,称为里坊。里坊东西南北各广三百步,内有十字街,四面坊墙居中开门。坊内十字街,宽约5-8米。各坊之间以街道相隔,每坊建有围墙,留有坊门,昼开夜关。文献记载,隋代126坊, 其中洛北30坊,洛南96坊;唐代103坊,其中洛北29坊,洛南74坊,已考古探测到的有64坊。


隋唐两代洛阳城里坊区内都建有规模庞大的市场:北市、西市和南市。南市以经营日常商品为主,在三个市中规模最大,最繁华时商户有三四千家。当时,各类重要商品如金、银、珠宝、瓷器、皮毛、丝绸等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南市,再从这里发送到全国各地乃至西域、日本等地。
洛南里坊,著名私家园林有白居易的履道坊别园、牛僧儒的归仁园、裴度的集贤园、李德裕的平泉别墅等,百余个私家园林筑山取石,移景自然,花林繁茂,以水取胜,是当时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高峰。


城内里坊区有南市、东市、西市三个市场,其中南市规模最大,隋称丰都市。文献记载,隋代“丰都市,周八里,通门十二,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市四壁有四百余店,……珍奇山积。”唐代“东都丰都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四面各开三门。邸凡三百一十二区,资货一百行。”来自各国的商品堆积如山,世界各地的商人们操着不同的语言在这里进行贸易。史载,为了炫耀大国的富庶,在外国使者逛丰都市时隋炀帝曾命“不取其值”。市周围的里坊内住着大量的外国人和胡人,并有许多胡寺、袄寺等不同信仰的寺庙。都城外围的邙山和原野还散落着许多外国人的坟墓,他们把这里当成了永远的归宿。而今出土的一方方墓志铭,鲜活地记录了他们在这座城市生活居住的印迹。


正如《西京记》所载:
东京丰都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四面各开三门,邸凡三百一十二,区资货一百行。初筑市,掘得古冢,土藏无砖甓,棺木陈朽,触之便散,尸著平上帻、朱衣,得铭曰:“筮道居朝,龟言近市,五百年间,于斯见矣。”当时达者参验其文,魏黄初二年所葬也。又曰:大业六年,诸夷来朝,请入市交易,炀帝许之。于是修饰诸行,葺理邸店,皆使甍宇齐正,卑高如一,瑰货充积,人物华盛。时诸行铺,竞崇侈丽,至卖菜者亦以龙须席藉之。夷人有就店饮啖,皆令不取直。胡夷惊视,浸以为常。

隋唐洛阳里坊的规模与数量


隋唐洛阳城一改北魏洛阳城里坊遍布郭城和内城的做法,将居民居住的里坊全部集中在郭城内。隋炀帝时一度改称为里,唐代又改称坊。但在唐人生活中,往往或称里,或称坊,有时坊、里并用,坊更近于城市化
《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日:“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旧唐书·食货志》日:“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则为村。”唐人苏鹗在《苏氏演义》中则进一步指明:“坊者,方也,言人所在里为方。方者,正也。”又说:“方,类也。《易》日方以类聚,居必求其类。夫以药术为方者,亦以同类之物成乎方也。”这里不仅说明了“坊”由“里”演变而来的事实,而且指出了“里”何以又称作“坊”的原因,以及“坊”的空间形态,即“方”是一个方形的地域空间。


文献中,关于洛阳坊市数字的记载并不一致。《隋书 地理志》载日:“里一百三,市三。”《唐六典》卷7注称:“凡一百三坊三市。”《旧唐书 地理志》云:“都内纵横各十街,街分一百三坊,二市。”《大业杂记》记隋以上之说。
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始建东都,到907年朱温代唐建立后梁、以汴京为都,洛阳作为隋唐东都历时近三百年。应该说,随着都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都城市场的迁徙兴废,东都洛阳里坊数目之变化肯定是有的,上述诸说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变化情况。
隋炀帝营建东都,将宫城、皇城置于郭城西北角,全城以洛河为界划为南北两部分,以洛河以南、宫城皇城以东的洛北区东部和洛南区的全部作为坊市区。洛北区东部以宣仁门至上春门(上东门)间东西大街和北城上喜宁门(安喜门)、徽安门内各一南北大街十字相交形成干道网,其间布置东西6坊、南北5坊,共计30坊。最南一列南临洛河,以其中部二坊之地立市,称通远市。洛南部分也按其面积以南北向的建国f-j(定鼎门)街、长夏门街、白虎门(厚载门)街和东西向的建阳门(建春门)街和迎春门(永通f-j)街相互交叉形成的干道网加以分割,安排里坊,共6行11列坊,计66坊。这样,加上洛北的30坊,再加上后增筑的洛河南岸2行14小坊,除去通远市占去的2坊、丰都市4坊、大同市1坊,恰为103坊。


这样的安排在文献中也是有据可查的。前引《旧唐书 地理志》云:“都内纵横各十街。”东都街道十分规整,里坊由纵横街道组成。若据“都内纵横各十街”,依隋唐人习惯,除去东郭顺城街、白虎门(厚载门)街及城西南隅数坊,东西有10条南北街。同理,不计南北郭顺城街及洛河南岸两列小坊,南北也有10条东西向的横街,这纵横十街平面布局恰为洛河南共6行11列坊里,为66坊(丰都市居4坊),洛河北岸共5行6列坊里,居30坊(通远市居2坊),共计96坊。其中除去隋初之丰都市4坊、大同市1坊、通远市2坊共7坊地,余为89坊;再合计洛南后增之14小坊,恰为103坊,实为《隋书 地理志》所指。《唐六典》所载循隋初之制。《旧唐书 地理志》所记“一百三坊,二市”既是因循旧说,再加上唐代西市设置时间较短,故有“一百三坊、二市”之说。由此可见,《隋书·地理志》、《唐六典》及《旧唐书 地理志》所反映的都是隋及初唐的情况。


唐贞观之后,东都里坊变动较大。就文献记载而言,因市场兴废引起的变化就有三次:一是贞观九年于南市之地增设永泰、临德二坊,而南市较贞观九年前的四坊仅保留一坊半;二是唐初在洛北临德里设置北市,废隋通远市,置铜驼坊;三是显庆中在隋末战乱中已废弃的大同市旧地设为民坊。天授二年又在固本坊之地设立西市,“开元十二年,废西市。取厚载门之西一坊地及西市入苑”。中晚唐以后,洛河泛滥北移,一些坊不断分合移名,西南角处四坊也或设或并。到五代宋初时,形成了120坊。但据洛阳等地出土的唐代墓志,还有相当数量的洛阳里坊在文献记载中付阙。如乐城坊(里)、润安里、隆化里(坊)、敬业里、弘敬里、患坊或患宫坊、三市里、上东里或上东门里、长夏里、建春里(坊)、徽安里、安喜里、肃春里、风信坊、故钱坊等不下十余个。这些里坊中除乐城坊考证在南市北、通利里南外,其他位置都不得其详,其设置时间及其与其他里坊的关系均有待于进一步考证落实。
参考资料
《隋书·地理志》
《唐六典》
《旧唐书·地理志》
《元河南志》
《西京记》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3-14
麻煩發個原文地址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3-14
应该实行街坊制,小区、街道这类粗鄙的叫法丢进垃圾堆吧!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03-14
洋不洋土不土的小区名称泛滥,多是垃圾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03-14
回 kook 的帖子
kook:
麻煩發個原文地址

https://www.toutiao.com/a6798024041459352077/
原文发在《今日头条》。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03-14
回 山川形便 的帖子
山川形便:应该实行街坊制,小区、街道这类粗鄙的叫法丢进垃圾堆吧! (2021-03-14 01:43) 

建議社區改稱坊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1-03-14
回 鹤鸣九皋 的帖子
鹤鸣九皋:https://www.toutiao.com/a6798024041459352077/
原文发在《今日头条》。 (2021-03-14 18:24) 

謝謝 隋朝的時候市場還取名字的 唐朝就只稱呼方位了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03-14
自由地區的鄰里制度承繼了中國的固有基層區劃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1-03-15
回 東寧國士 的帖子
東寧國士:自由地區的鄰里制度承繼了中國的固有基層區劃 (2021-03-14 21:42) 

区本来是小的区域,现在小反而另类了,对岸保持了传统。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2-06-03
汉代、唐代的宫城一般都不是在都城的中心位置,但是规模要比明清时期大得多。
枫下的阳光,是渐行渐远的回忆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2-06-08
回 远去的枫 的帖子
远去的枫:汉代、唐代的宫城一般都不是在都城的中心位置,但是规模要比明清时期大得多。 (2022-06-03 20:29) 


西汉长安城约36平方公里,城外有居民区
东汉洛阳城约11平方公里,不过居民区多数在城外
北魏增扩洛阳城后,因为无法完全复原,面积一直有争议,但普遍认为不超过75平方公里(加上城外的四夷馆)。但依照人口资料估算,城内有郊区
隋唐长安城是古代规划最大的城池,为84/87平方公里(唐朝增扩大明宫等3.2平方公里)
隋唐洛阳城面积约46平方公里
北宋开封城约53平方公里,城外有居民区(城东、城南、城西、城北4厢)
南宋临安城约15平方公里
金中都城约20平方公里
元大都城约51平方公里,城内北部有郊区。已经时当世最大之城。
明南京城约43平方公里。城外有居民区(南城、西城兵马司)。至那个包括紫金山在内的外郭就算了,大片的郊区。
明清北京城面积约63平方公里(内城约36平方公里,是大都城的缩小版),城外有居民区(东南西北4城兵马司副指挥辖区)

不过唐朝长安城有一个特色,就是官宅特别大。一个公主府就能占1/4个坊。长孙府也是占1/4个坊。一个寺院就是半个坊或1/4个坊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2-06-08
这些里坊的方格好整齐啊,用现在的说法,叫 网格化管理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2-06-08
回 tigerto2001 的帖子
tigerto2001:这些里坊的方格好整齐啊,用现在的说法,叫 网格化管理 (2022-06-08 14:07) 

唐朝两京的坊都有城墙的。有详细的图上面给坊画了口子,就是坊的门。晚上是关门的,有士兵巡街。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2-06-08
回 远去的枫 的帖子
远去的枫:汉代、唐代的宫城一般都不是在都城的中心位置,但是规模要比明清时期大得多。 (2022-06-03 20:29) 

汉唐宫城也不完全是在边缘,外面还会再圈一大块地做园子,考虑到这点,其实还是挺居中的。

汉唐时的宫城规模庞大,主要原因是功能更繁杂。
狭义上居住办公用的宫殿,游乐用的宫苑、少数近侍官僚的衙署、其他重要政治建筑(武库宗庙等)、乃至为前述功能服务的其他各种附属性建筑,全都一股脑儿圈在一起当“宫城”了。
从性质上来说,汉唐的宫城大概是明清皇城概念的精简,面积上也类似。
不过,考虑到汉唐普遍不止一个宫城,汉唐宫城的总规模依然远大于明清皇城。即使单个比,汉唐宫城的布局也远比明清皇城要舒朗,明清皇城里塞的东西要更多一些。
[ 此帖被aiorio在2022-06-08 14:48重新编辑 ]
Sold my soul broke my bones
Tell me what did I get
I kept my promise man
Show me the promised land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