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则。
1,改革可行性;
虽然处于礼貌不好直接嘲讽,但动不动就什么分省并省过于夸夸其谈了。
甚至动不动就这里应该设立地级市,哪里应该设省会,是不是把改革作为为自己地方甚至干脆个人牟利的工具了呢?
工具也无所谓,但未免太过于直接导致吃相太难看吧。
共和国的行政区划改革一贯都是以稳健微调逐步推进的原则来实现,例如最基本的乡镇合并思路和县改区改市等。
考虑基本的改革,要思考通勤和交通环境甚至生态结构的需要。
2,提高治理和中央集权原则;
在共和国,任何改革都是服务于政治,这是可行性原则的必然。
任何未必提高治理能力和中央集权的做法,都是噱头玩法,何必呢,徒添小丑惹人耻笑。
简要说一下现有的省级行政区过于实体化的问题,我国虽然是中央集权共和国,但实际上各省早就严重行政事务内部自治化。
最基本的人事任免就能看出来,国家太大且要忙于国家竞争,这在所难免,但省级的过分实体化,并不于利于长治久安且会严重危及国民的认同扭曲,导致地方认同大于国家认同的错误观念形成。
3,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基本民生;
不做过多解释。
二,趋势
随着新的人口普查即将公布,可以预见到未来三十年,中国人均出生人口跌破千万基本是无法挽回的现实了。
即未来的行政区划改革必然是建立在人口高度萎缩老龄化少子化,以及大量劳动力人口涌入一二线城市的大都会和城市圈为基本基调。
即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基本是依赖于现有的一二线城市和交通节点三线城市以及各大省会为基本核心,其他中小城市和县城以及乡镇别做梦了。
即中小城市县城乡镇未来的主要任务是承接老龄化危机和对接基本的人口保持工作。
其实,非常好奇很多朋友妄想本地的发展的一种幻想是怎么来的。
三,省-地-乡镇市改革。
现有的国家发展思路非常纯粹,那就是带动帮助大家快递进而现代工业化社会。
而脱胎于古典时代的县级机构,才是其核心改革目标。
大家对县难道真的没有基本的认知吗?
县的存在是控制农村地区,根本不是为了发展,社会大环境的发展的必然,也只可能是因为人口衰退和流失而本地前现代结构彻底瓦解重构。
对于省级机关必然是稳定为主,但限制其过分的实体化是必然的趋势,而这就严重对政府机关的性质的具体判定。
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个地方政府到底是监察型政府,还是管理型政府,还是古典时代的剥削型政府呢?
什么是监察型政府,那就是地方民生发展和自己关系不大,具体工作是监察自己辖区的不法官僚行为。
最典型的就是省级政府和县级政府,但省级政府的过分实体化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其附带了太多的管理型任务,后续应该予以重视。
所谓的管理型政府,就是现代社会的公民自治体原则下的市镇政府。
共和国最大规模的市镇管理型政府,就是四大直辖市。
然后是地级市市区,县级市市区。
城区和非城区居民,那是天壤之别,一个生活在公民自治体里,一个生活在前现代社会里,具体大家也能感知到。
未来共和国的必然趋势,一定是过分人口涌入50多个中大都市。
而其他地区,基本的县级架构和280多个所谓的地级市城区,必然社会架构彻底重构。
地区这一派出机构必然卷土重来,而建立在彻底瓦解的县级架构上重新形成的乡镇市(城乡分离原则)政府,即受其监察。
最终形成村委会居委会的公民自治—乡镇市基层政府—地区派出监察机关—省政府—中央,三级政府架构。
市政府分为直辖市,不受地区监察管理的副省级城市以及省会,厅级市政府,副厅级市政府,处级市政府,后三者会随着本地人口的增减而升级降级。
未来三十年,年减少人口必将破千万,除了中大城市,遍地银发将是必然,重新回归自然保护区和工矿农场也未免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