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玉海·官制》:“唐贞观二年,边州别置经略使”。故经略使当置于唐初。
2.根据文献中经略使名号看,经略使之功能似以边防与绥靖未开化之
民族有关。
3.至盛唐(约高宗-玄宗时期),原与边府(州)都督分立的经略使,似已与都督、刺史整合。大抵有几种情况:
(1).某某军经略使:“某某军经略(大)使”,常由边府都督、都护充任。如
安西大都护·四镇经略使
北庭都护·瀚海军经略使
鄯州都督·河源军经略使
灵州都督·丰安军经略使
洮州都督·莫门军经略使
安东都护·两番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平卢军(节度)使
(2).某某经略军使:若该处无军号,则称“某某等州经略军使”,后衍为本管经略(军)使。所谓本管,即本都督府管内各州。
凉州都督·河西诸军州经略使(注有经略副使兼赤水军使),武周时有凉
甘肃瓜沙五州经略使
广州都督·五府经略使·岭南按察(或采访处置)使
福州都督·泉建等六州经略军使(又称
福建经略使)
桂州都督·本管经略使
邕州都督·浔、贵等三十六州经略军使
容州都督·本管经略使
安南都护·本管经略使
黔州都督·本管经略使·
黔中道采访处置使(故又称黔中经略采访使)
辰州都督·辰锦溪奖叙五州经略使
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道节度·采访·经略使
姚州都督·管内经略安抚使
(3)节度使
体制下,部分藩镇另有经略军,长官为经略军使。
朔方节度使辖经略军。
幽州(范阳)节度使辖经略军。又有幽州北道经略军之说。
(4)羁縻都督府·经略军使
松漠都督·静析军经略使
饶乐都督·保塞军经略使
瀚海都督·经略军使
(5)边州·经略军使
沙洲刺史·豆卢军经略使
妫州刺史·清夷军经略使
廓州刺史·积石军经略使
怀远军经略使
戎州经略使
行军道经略使有:
积石道经略大使
河源道经略大使
安东道经略使
金方道经略大使
辽东道经略大使
洮河道经略使
柏海道经略使
安史之乱后,经略使有:
1.秦州都督·陇右(西)经略军:又充保义军节度使。
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使持节都督秦州诸军事兼秦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保义军节度陇西经略军等使上柱国彭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尚书右仆射中山刘公神道碑铭
2.秦州刺史·秦成二州经略·天雄军使,后升为天雄军节度使
3-5.容州都督·本管经略使,邕州都督·本管经略使,安南都护·本管经略使
6-8.巂州都督·巂州经略使,雅州刺史(都督?)·雅州经略使,黎州刺史(都督?)·黎州经略使,此三经略使为剑南节度使辖下,存在于贞元元和间。
9.丰州刺史·天德军丰州西受降城都防御·经略使 丰州天德军加经略使额存在于元和中(周怀义)
10.其他具有经略使名号者
河东节度经略军
沧州横海军经略使
郓州天平军经略使
淮南衙前经略使
蔡州节度经略使
本人原来有帖子,判断除了直属州和单州藩镇(如丰州天德军)外,观察处置使是作为中晚唐道制的唯一标准。但是容、邕、交三管不符合以上标准,其实三管属于盛唐在岭南遗制,仍是边府经略军制度。
从道制来看,岭南初为一道,安史之乱后桂管最早分出别置观察,咸通时始分岭南东西道,至唐代暮年五府皆置节度观察使,方分为五道。
边府经略军制度,目前缺乏更加详细细致考证,此帖仅抛砖引玉。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7-21 02:5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