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29阅读
  • 5回复

[厅制]凤凰直隶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01
— 本帖被 晦象先生 从 历史政区 复制到本区(2021-08-05) —
<P>凤凰直隶厅 明置凤凰城堡。乾隆四十一年,设凤凰城巡司。有城守尉。凤凰山在南。四大岭在西北。南濒海。东:草河,右受通远堡河,左合叆河,南入安东。东北:赛马集河,南入叆河。西:大洋河,南入海。西北:哨子河,南入大洋河。东北叆阳、南凤凰二边门。旧设驿三:通远堡、雪里站、凤凰城。有窟窿山至洋河口盐场。商埠,中日约开。有安奉铁路。</P>
<P>岫岩州冲,繁,疲,难。?西北一百八十里。明置岫岩堡。乾隆三十七年设岫岩城通判。光绪二年改为州,隶?。有城守尉。南:罗圈背岭。西北:分水岭,大洋河出东南,流绕城东,右受雅河、大王拦沟河。又东南,哨子河自北来汇,屈南流,右受小洋河,入庄河。其左岸为?境。旧设铺司三:东哨子河,入?境;北偏岭、?奔沟,接海城。</P>
<P>安东繁,疲,难。?东南一百五十里。明置镇江城,天命六年降。光绪二年置县,隶?。分巡奉天东边兵备道,宣统元年改为分巡兴凤兵备道,驻县。县境居凤凰边门外。北:元宝山。鸭绿江东自宽甸入,右受草河,迤南流入海。其海岸曰大东沟,即太平沟,木材输出之地也。有巡司,光绪二十六年置。东有九连城镇,对岸即朝鲜义州。旧设马拨十一:东沙河镇,北中江台、大楼房、老边墙,西北高丽店、营台、汤山城、边门口,西南白菜地、石桥岗、大东沟。有二道沟至窟窿山盐场。大东沟商埠,中美约开。有海关。安奉铁路。</P>
<P>宽甸繁,疲,难。?东北一百八十里。明,东宁卫之宽甸六堡。光绪三年置县,隶?。县境居叆阳边门外。东南:盘道岭、望宝山。东北:挂牌岭。鸭绿江南自辑安浑江口流入,西南入安东。右受小蒲石、永甸、长甸、大蒲石、安平诸河。东:浑江,右受小雅、北鼓、南鼓诸河。叆河导源西北牛毛岭,西南入?境。西南:长甸河县丞,东北:二龙渡巡司,皆光绪三年置。东南有小蒲石河、东北有太平哨二市镇。旧设马拨十四:西大水沟、葡萄架、毛甸子、悬羊砬子、土门子、太平川、夹河口,入安东;东北马牙河、曲柳川、头青沟、寺院崴子、兴隆峪、北土门子,入怀仁。</P>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8-05 00:08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1-01

凤城历史

长白山绵亘至黄海北岸,突兀一山,即凤凰山。山下有城,名曰凤城。凤城历史远久,早在 2 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活(在今通远堡镇发现有人类生活痕迹的山洞),出土文物清清楚楚地记录、见证了这些历史,古城遗址、文物考证之全,在东北地区罕见。公元前 128 年(汉武帝元朝元年)设武次县,隶属辽东郡管辖。武次城位于大堡蒙古族镇大堡村北山村民组古城址处(一说位于凤山管理区利民村刘家堡子古城址处)。公元 9 年(王莽建国元年)王莽改武次县为桓次县。公元 404 年(东晋安帝元兴三年)中国东北古代少数民族高句丽割据辽东,设乌城(又作居城)州。乌城建在凤凰山上,即凤凰山山城。辽朝设立龙原府、龙原县,府、县同驻龙原城(凤城古城址)。龙原府辖盐州、穆州、贺州 3 州和龙原县、会农县。 1011 年,辽圣宗到龙原城视察,以“其城要害”,撤销龙原府、龙原县,设立开州、开远县,州、县同驻开远城(凤城古城址)。 1014 年,辽圣宗把双州、韩州 1000 多户迁到开州,撤销开州,设立开封府,开封府辖开远县。 1018 年开封府更名开州。明朝属定辽都卫(驻辽阳)管辖,后明朝将定辽右卫从辽阳迁于凤凰堡。1644 年,(清世祖顺治元年)设凤凰城城守官(正三品,军政合一机构,相当于市地级建制),辖地面积 2.9 万平方公里,人口 10 万人。 1687 年(清圣祖康熙 26 年)设凤凰城城守尉,辖黄、白、红、蓝 8 个旗署,隶属奉天将军。 1876 年(清德宗光绪 2 年)设立凤凰直隶厅,辖岫岩州、安东县、宽甸县。 1877 年(光绪 3 年),于凤凰城设立分巡奉天东边兵备道(简称东边道),管辖凤凰直隶厅、兴京厅、岫岩州、安东县、宽甸县、通化县、桓仁县2厅1州4县。1914 年(民国 3 年)统一全国县名,因与湖南省凤凰县同名,中华民国政府批准改为凤城县。1985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凤城县,设立凤城满族自治县。1994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设立凤城市。
[传说]
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凤凰降于京城,故称丹凤城。后称京都为凤城

[历史续]
凤城地区儒学教育始于 10 世纪辽朝,设私塾馆,金、元、明、清各朝沿袭。 1687年清朝拨派关内满州、蒙古、汉军旗到凤凰城驻防,设私塾馆十几处教授八旗子弟,私塾兴起。1780 年李文德考中举人,为凤城有记载以来第一位举子, 1853 年姜佳 · 庆文考中进士,为凤城有记载以来第一位进士。1876 年东边兵备道员陈本植集资在凤城建文庙祭祀孔子推动儒学教育。 1877 年建启凤书院为地方科举预备场所,接收安东、宽甸等地童生入学。至 1895 年凤城儒学教育体系趋于完善,有书院一处,私塾馆 200 处,童生四五千人。 1780—1897年凤城地区考中进士 3 人,举人 23 人。 1914 年奉天省筹建省立第一师范(五年制本科),原定校址在安东,经凤城士绅建议并出址、出资设在凤城,为东北地区首所本科学校。民国之初,凤城办学成绩卓著,获大总统“嘉禾”奖章。凤城一中前身是启凤书院,至今已有129年历史。

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唐属青州,虞舜属营州,战国时为燕国东部边疆。西汉设西安平县、武茨县,唐总章元年置安东都护府,辽建宣州、开州、穆州和来远城,金属婆速府路(今振安区九连城镇)管辖,元时沿袭金制置婆娑府,明代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1618年,后金采取定边政策,在叆河边门和凤凰城边门筑柳条边,禁止在边墙以外地区农牧、渔猎、采伐、采矿,致使丹东地域成为不毛之地,严重破坏经济、文化的发展。1689年后,清政府实行拓边政策,才逐步得到开发。随着山东、河北等地垦植的汉民日益增多。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区”富饶的资源“归化流民”,准许熟地升科,到1874年规定“东边地带全部开禁”,于1875年在鞍子山设置升科纳税。1876年,清政府设置安东县、岫岩州、凤凰厅。翌年,设置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管辖岫岩、安东、宽甸3个县。至此,结束了边陲自然开发的历史。丹东进入新的开发时期,为丹东市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安东县治所始设于沙河镇。初辖64牌,后改设49牌。设治后,由于关内汉民涌入垦植、采伐、经商,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经济开发。1903年开埠通商,随着鸭绿江水运的开发,逐渐成为东北东部地区的木材、粮食、山货、柞蚕的集散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以榨油业、木材加工业和丝绸业为3大支住的工业,产生以柞蚕、粮油、山货和药材为主的20多个行业,出现粮市、菜市、鱼市、丝茧市、柴草市等许多专业市场。到1927年,城市人口已由设治时不足2000人,发展到10万余人,另有大量流动人口。

1907年,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1914年,由东边道管辖。1929年,隶属于辽宁省,为一等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2天,日军便侵占安东和凤城。是年12月15日,日伪改辽宁省为奉天省,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为甲类县。1934年10月,伪满洲国把东北4省划为14省,其中新增设的安东省管辖安东、凤城、赛马、宽甸等12县,治所设于安东县城,安东遂成为安东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1937年12月,伪满洲国设置安东市。安东市从安东县析出,与安东县同隶属于安东省,市区划金汤、元宝、中兴、镇安、浪头、大和、旭日7个区。

“九·一八”事变后,具有反帝爱国传统的安东民众,一人疾呼,众人响应,一处举义,八方奋起,邓铁梅、李子融于凤城县,张海川于宽甸县,李振远、陈有年于安东县......,揭起一面面武装抗日大旗,抗日救国斗争的烈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1934年后,杨靖宇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独立师挺进宽、凤北部山区,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抗联和义勇军频频出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救国作出重大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安东市。11月初,接收日伪政权,成立安东省和安东市、安东县、凤城县、赛马县、宽甸县政府。安东市区划为中央、镇江、中兴、元宝、金汤、镇安、浪头7区。1946年3月、1947年11月,安东县九连城和五龙背区先后划归安东市。1946年6月,成立辽南省二专署(和安东市一套班子),隶属于辽南省,管辖安东、孤山两县。11月,改属于安东省。翌年3月,撤销二专署,安东市、安东县和孤山县均直属于安东省。1949年5月,辽东省成立,安东市隶属于辽东省。安东市是安东省、辽东省省会,为安东省和辽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安东人民站在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最前哨,被誉为英雄的人民;安东市,被誉为英雄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东市经过“一化三改”,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安东人民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使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得到很大发展。

1954年9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设置辽宁省,安东市隶属于辽宁省。1956年4月,元宝、镇安两区合并为元宝区,镇兴、中央两区合并为镇兴区。7月,又将九连城、五龙背两区合并为五龙背区,浪头、汤池两区合并为浪头区。1957年7月,撤销浪头、五龙背两区,设市郊区。1958年12月,将安东、凤城、岫岩、宽甸4县划归安东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6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安东市改名丹东市。安东县改名东沟县。2月,镇兴区改名振兴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1-01
· 公元928年(契丹天显三年), 契丹将渤海东京龙原府穆州会农县靺鞨人人迁至岫岩南部。

· 公元1115年(辽天庆五年), 设大宁镇,镇址在今岫岩城北部,属辰州建安县。

· 公元1193年(金明昌四年), 大宁镇升为秀岩县,设防守尉镇守。隶东京路辰州。

· 公元1204年(金泰和四年),废县为镇。

· 公元1210年(金大安二年),境内置斡邻阿邻谋克。

· 公元1216年(金贞祐四年),复升秀岩县建制。

· 公元1222年(金贞元光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七年)

· 公元1289年(元至元六年),废县,原秀岩县辖境并入建安县。

· 公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境内设沿海巡防百户。

· 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改秀岩为岫岩,置岫岩堡,属盖州卫。

· 公元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5月,于岫岩城设岫岩抚民通判公署,置抚民通判。

· 公元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3月明辽东巡抚张思忠于岫岩堡查出隐田580余顷。

· 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于岫岩城设岫岩管粮通判,管金州、海州、盖州三地粮仓。

· 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3月,后金努尔哈赤派兵……

· 1623年(天启三年,天明八年)……

岫岩之名由来已久。金初叫大宁镇,后升为秀岩县。据金代转运文王寂所撰的《鸭江行部志》载: “发龙岩山前,数十里北望,大山连绵不绝,数峰侧立,状如翠屏,秀色可掬,里人谓之磨石山故也,予恶其名不佳,欲改之日竟秀岩”。到了明代时将 “秀岩”改为“岫岩”。由此可见,岫岩县名是因境内雄伟壮观的自然地理特征而得,沿用至今。

史料记载,自战国时期燕国开拓辽河流域至秦统一六国后,历经两汉、魏、晋,今岫岩境内均属辽东郡管辖。唐属安东都护府。辽代在境内曾设穆州会农县。辽天庆五年 (一一一五年)女真族建金时,在岫岩设大宁镇,属盖州辖境。金明昌四年 (一一九三年)升大宁镇为秀岩县,设防守尉镇守。元太宗六年(一二三四年)废县后,属盖州路。明太祖洪武元年 (一三六八年)设岫岩堡抚民通判,属盖州卫辖境。明崇祯六年 (一六三三年)始建岫岩城,并设立守城官。清乾隆三 十七年 (一七七二年)设岫岩厅。光绪二年(一 八七六年)改岫若厅为岫岩州。民国二年 (一九 一三年)改岫岩州为岫岩县。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仍为岫岩县。一九四五年“九·三”胜利后,岫岩县曾是我党游击区,成立岫岩县人民政府。一九四六年岫岩县又被国民党占领。一九四七年六月,岫岩县解放,成立人民政府,属辽东省管辖。一九五四年属辽宁省辖。一九五八年为丹东市辖县。一九九二年一月划归鞍山市至今。

岫岩玉(Xiuyan jade)以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

宽甸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繁衍。战国属辽东郡,汉属西安平县,唐属安东都护府,辽属东京开州境,金在境内西南隅(今古楼子乡大蒲石河口一带)置婆速路,无设婆娑府,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东宁卫。清朝入关后,宽甸属柳条边外巡防地,由叆阳边门卡门统巡,并作为“皇禁区”封禁 200多年。光绪3年(1877)建县,隶属凤凰直隶厅。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前属辽东省,1954年后划归辽宁省。1989年9月,国务院批准改设宽甸满族自治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7-04
历史很久远哦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7-22
辽东自古就是中国九州 幽州 之一部
北黄海之星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0-07-18
岫岩何时回归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