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黄石市,很多人会说,不就是曾经的黄老二么?而现在就管2个县市,只比鄂州大一点。但几乎没人知道的是,在建国初期,鄂东地区还存在一个很大的地级行政机构,它就是仅存在3年的大冶专区。
大冶专区,估计只有80岁以上的老人,才对它有一点模糊的印象。这个曾经的鄂东巨无霸昙花一现,仅三年就被拆分,其与黄石、鄂东其他县市有什么关系,大冶专区、黄石市的行政区划是如何变革的?
先回顾一下:
1949年5月14日,大冶县解放,大冶专区成立,专员公署驻大冶县(今大冶市),辖大冶、鄂城、崇阳、通山、通城、咸宁、武昌、阳新8县及石黄特区(原大冶工矿特区)。
1950年,撤销石黄特区,改设黄石市,由省直辖。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嘉鱼、蒲圻2县划入大冶专区。大冶专区共辖10县。
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横渡长江,黄石港镇、石灰窑镇和平解放(黄石市区解放)。【大冶市政府网记载:大冶县解放,隶属大冶专区。随后将县辖的黄石港、石灰窑2个镇和长乐、申五、下章、铁麓4个乡,从大冶划出,成立大冶工矿特区(1950年8月,大冶工矿特区改为黄石市)。】
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渡江解放阳新,阳新县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6月9日,成立大冶县人民政府(大冶县城解放晚一点,国民党残余势力还抵抗了一段时间)。
1949年6月12日,成立武汉军管会石灰窑工业特区人民政府,下辖石灰窑、黄石港两镇及铁麓、申五、长乐、下章四乡,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管辖(解放后,黄石武汉关系特别密切,70年代末武汉市委副书记还兼任过黄石市委书记几年)。
1949年9月29日,中原人民政府批准直辖的大冶特区划归湖北省,同时石灰窑工业特区改称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
1949年11月,国务院决定,阳新县第三区柯乐园一带19个自然村划给江西省瑞昌县(阳新真是好人)。
1950年3月,阳新县第四区(黄沙、梅田、大畈、慈口)等地和第五区燕厦划归通山县(阳新真是好人)。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号文,向中南军政委员会请求,将石灰窑、黄石港工矿区(大冶工矿特区)改组为市,定名“黄石市”(林彪最后拍板黄石二字,也是历史的选择)。
1950年7月,蕲春县江南属地牯牛洲划属大冶县(现黄石西塞山区河口镇管辖),棋盘洲、李家洲划属阳新县(河口韦源口一带还有很多蕲春人,甚至很多蕲春人祖坟山都在黄石,这也是蕲春为何对划归黄石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1950年8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电告中南军政委员会,将石黄特区(石灰窑、黄石港工矿区)合并为省辖市,并定名为黄石市,成立黄石市人民政府,由湖北省直辖,黄石迎来新生(黄石建立,湖北第一个省辖市,第二大城市,黄老二来了!)。
1950年,大冶专区治所从大冶县迁至鄂城县(啥操作,为什么?不懂。但是说明留名不留驻的现象可谓渊远流长),大冶县仍属大冶专区(大冶县好像是迁到金牛镇,具体找不到资料)。
1951年1月,黄石市管辖的张克诚(今罗家桥街办)、汪仁2个区(共29个乡)划归大冶县管辖。(没想到吧,现在大冶罗桥街办(罗桥镇)和汪仁镇历史上原本就是黄石市管辖)
1951年7月19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撤销沔阳专区,所属的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蒲圻、嘉鱼2县划归大冶专区。至此,大冶专区辖县达到10个(大冶、鄂城、崇阳、通山、通城、咸宁、武昌、阳新、嘉鱼、蒲圻),可惜驻地不在大冶而在鄂城,这也可能是日后鄂城能够设市的基础,也是鄂州变地级市的渊源。
1951年9月,蕲春县属氵韦源口下街东湖一带划归阳新(至此蕲春丢掉了江南最后一块土地)。
1951年12月,阳新县第五区(今大箕铺乡)划归大冶县(大箕铺历史上也是阳新的,阳新真是好人)。1952年1月7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撤销大冶专区,大冶、鄂城、阳新3县划归黄冈专区管辖,武昌、咸宁、通城、通山、崇阳、蒲圻、嘉鱼7县划归孝感专区【鄂东巨无霸大冶专区被拆分,黄石当时作为大冶专区的一母同胞兄弟,一个县都没分到,成为了直筒子地级市,大冶专区下辖10县一个也没能划给当时湖北第二大城市黄石管辖,而是分给更加贫困的黄冈、孝感,没有发挥黄石工业经济强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县发展,实在匪夷所思!(相反的是,孝感专区进入了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地盘达到极盛,管辖江南、江北16县,包围着省城武汉)(鄂城失去了地区行署地位,还成为黄冈专区辖县,一江之隔,终于牵手,结下了半个世纪的渊源)】
1952年6月17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蒲圻县的下万垸划归湖南省湘阴县;湖南省湘阴县的新运洲划归湖北省蒲圻县。(此时蒲圻县已改属孝感专区了,但大冶专区撤销仅5个月,事务交接方面可能仍要涉及大冶专区时期的档案)
1952年12月20日,黄石市郊区由原来15个乡并为下陆、东方、西塞、青湖、张湖、荆山、萧铺、大塘等8个乡。此时鄂州市谭桥12乡、金牛13乡及金牛镇1街尚未划入大冶。
1953年12月,阳新县第五区(即小箕铺、大箕铺、石应高、水南湾、刘逊、叶花香、曹家湾、下曹、冯日朝、方至畈、柳林、后畈、湖塘、海螺堤一带)12个乡划归大冶县【阳新真是好人(反过来说明大冶县底子确实不厚,仅从阳新就挖了这么地盘来充实)】。1954年1月,鄂城县白沙乡划归黄石市管辖【(作者原注:好像就是现在的杨叶镇一部分)(补注:如果白沙是杨叶,那么当时的花湖应该就属黄石,不然白沙划到黄石岂不成了飞地?)】。
1955年6月,黄石市白沙乡划归鄂城县管辖。(就是物归原主,跟当今齐齐哈尔吐出曾经吃进的两个乡镇类似,估计当时的城市水平消化不了)
1955年12月,大冶县第五区(汀祖)12个乡、第九区(碧石渡)的21个乡,共33个乡划归划归鄂城县;同时将鄂城县第十区(晏公)、第十一区(谈桥)的35个乡和金牛镇划归大冶县管辖【作者原注:(因为大冶想换回历史名镇、交通枢纽金牛,放弃了北部大片土地,最终导致黄石丢掉了北部汀祖、碧石渡、花湖、杨叶四个乡镇,黄石中心城区与鄂州花湖无缝接壤)。补注:(1、这次调整,主要原因是大冶北部乡镇跟大冶县主体被黄石市区隔开,成为飞地,不好管理;如果按现在的思路,既然是大冶辖乡,肯定划给黄石市,就不会有后来花湖地区归属的反反复复,也不会有如今黄石市区犬牙交错的插花地带;2、但是当时却把原大冶属乡划给了鄂城县,一来当时的城市都是狭域市概念,二来也说明黄石确实消化不了眼前的食物,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大冶、鄂城都属黄冈专区,因此大冶的飞地当然要留在黄冈专区大范围内,而不会给黄石。这是历史的阴差阳错。所以这样调整就当时的背景而言也可以理解,但此举却给后来造成了诸多麻烦)】
1956年7月20日,国务院批准阳新县的大桥乡路坑村划归江西省瑞昌县(阳新真是好人)。1956年8月,阳新县木港区大德乡过路坑自然村划属江西瑞昌县(这个操作不懂)。
1958年1月,鄂城县花湖乡方家墩一带永华九社(77户)划归黄石市管辖【作者原注:(就是现在黄石迎宾大道高架桥边的方家墩);补注:(只划了77户,图啥?如果整个花湖都划到黄石,哪有后来那多麻烦?)】
1959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黄冈专区的大冶县划归黄石市(大冶县回归黄石市管辖,黄石市也结束了无下辖县市的历史)。同时黄石市将红光人民公社(下陆)、花湖两公社划归大冶县。(黄石的花湖公社跟上述鄂城县的花湖乡是啥关系?这样看,花湖公社到了大冶,岂不仍是大冶县飞地?)
1959年11月21日,黄石市将下陆和花湖合并,为郊区公社。(又从大冶手上拿回了,说明花湖飞地确实不好管)
1959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作者原注:(大冶撤销2年半,不知道大冶喷子作何感想呢?)补注:(有人认为当时就应该叫大冶市,这样就没了后面的麻烦。但是那个时候明显黄石比大冶刚劲,那时叫大冶市不现实。又是阴差阳错)】
1960年11月,改鄂城县为鄂城市。(鄂城首次设市)
1962年6月1日,恢复大冶县建制,仍属黄石市,下陆为大冶县代管区。(这个操作又不懂了,下陆在黄石和大冶之间已反复多次了)
1962年,鄂城市恢复为鄂城县(这在今天难以想象)
1965年,下陆区划归黄石市(成为黄石四区之一了)。(早该如此)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咸宁专区,咸宁专区辖9个县,包括原属孝感专区的咸宁、武昌、通山、崇阳、通城、蒲圻、嘉鱼7县,和原属黄冈专区的阳新、鄂城2县(这些基本上都是原大冶专区下辖县,老大冶专区8县,除大冶县自身外,其他7县都划归新设立的咸宁地区。另蒲圻、嘉鱼2县曾由沔阳专区划到大冶专区管辖了一年多,这次都给咸宁地区了,这也是咸宁地区的高光时刻,日后武昌入汉,鄂城独立,阳新也回归黄石,跟孝感地区样越来越小)。
1971年1月,通山县太平、东源、杉木3公社划归阳新(难怪通山和阳新那么亲近)。
1976年3月,黄石市东风农场划归大冶县(就是现在大冶还地桥镇东风农场,这块地可是风水宝地,离光谷最近的黄石辖地,可惜了)。
1979年,黄石正式设立黄石港、石灰窑、下陆、铁山4个县级市辖区。
1979年,鄂城县划城关镇设立鄂城市,鄂城第二次设市,不过这次辖域比1960年那次小多了。
1979年12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咸宁地区武昌县划归武汉市(大冶专区曾经管辖过的县)。
1983年2月,大冶县湖山公社山上大队划归黄石市石灰窑区。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鄂城市、鄂城县,并将黄冈县之黄州镇及长江乡并入,建立省辖鄂州市,1985年设鄂城区、黄州区。1983年11月4日,鄂州市所属左岭镇移交武汉市管辖,划出人口3万2千人。1987年2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41号)撤销鄂州市黄州区,将原黄州区恢复为县辖镇,划归黄冈县。(鄂州市的前身鄂城县是大冶专区曾经管辖过的县,后由黄冈专区管辖,再后独立,如今成为湖北的厅官候车站)。
1985年5月,大冶县四顾闸镇凉山、新闸两个村划归黄石市石灰窑区西塞山乡管理,四棵乡登峰村、湖山乡山上村划归石灰窑区西塞山乡管理,曙光乡的木栏村划归铁山区铁山乡管理。
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大冶市(县级),由黄石市代管。
1995年1月1日,大冶正式建市(由县改市,大冶经济开始崛起)。
1995年,大冶市河口镇(原四顾闸镇)划归黄石市石灰窑区管辖。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阳新县从咸宁地区划归黄石市(阳新加入黄石大家庭,阳新开始崛起)。
2001年12月16日,黄石市石灰窑区正式更名为西塞山区(回归历史本名,国家命名结束黄石和湖州西塞山之争)。
2002年,黄石整合开发区,正式建立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副厅级)(黄石开发大冶山南地区开始,多个穿山隧道陆续开工)。
2006年6月20日,大冶市政府委托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黄金山工业新区协定签字,大冶市管辖的金山街、汪仁镇交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昔日大冶最穷的四颗、汪仁,在黄石手里一飞冲天)。
2009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黄石新港开启,引入资本大鳄盐田港)。
2010年10月,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以“市县共建”的模式正式启动建设,园区党工委是市委派出机关,管委会是市政府派出机构,受市委、市政府和阳新县委、县政府委托,对园区内的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实行管理。面积约110平方公里,下辖韦源口镇、海口湖管理区、金海管理区。
2013年5月,阳新县所辖的大王镇、太子镇和金海煤炭开发区,由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托管(阳新这几个边缘乡镇也进入黄石发展主战场)。
2020年1月,根据黄石市委有关精神,大冶市在还地桥镇召开干部大会,以“区镇一体化”管理模式,启动黄石临空经济区(筹)前期建设(黄石临空经济区,对接机场和武汉光谷,还地桥铁山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0年5月20日,《黄石临空经济区总体方案》获省政府正式批复,黄石临空经济区面积73.52平方公里,位于大冶还地桥镇、黄石铁山片区,距离正在建设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鄂州花湖机场)约30公里。【花湖在黄石与鄂城之间多次反复,上世纪80年代初,省里曾行文将花湖再度划归黄石,黄石甚至已经在花湖搞建设了,电话区号也用的0714,但是鄂城方面顶着不移交,后来不了了之。据说一直没有将花湖划回鄂州的文件(一说1987年有正式文件将花湖划归鄂州市),那么从法理上,黄石仍应拥有花湖“主权”。】
总的来看,大冶专区起初很猛,还吃了沔阳专区两个县。但是后来分崩离析,先是专区治所没能留在大冶县,而是迁到了鄂城县;接着除大冶县外的辖县分别划到孝感专区和黄冈专区。戏剧性的是,划到孝感、黄冈两个专区的原大冶专区属县,后来又组建了咸宁地区(形式上是由孝感地区分设咸宁地区,然后吃进黄冈地区两县,毕竟孝感地区划出的县占绝对大头)。彻底抹去了大冶专区的痕迹。直到后来阳新回归黄石市,才有点当年的影子。当然大冶县本身也吃了阳新县不少地盘,但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假如历史可以重来,由黄石市继承大冶专区衣钵,那么依靠黄石超强的工业实力、交通优势,那下辖10个县市也能获得发展,肯定比分到黄冈、咸宁这两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地区强很多,也不会出现现在这么多区划弊端。
如民间流传的:黄冈小马拉大车、黄州市区辐射力小,下属县市各地无认同感;黄石大马拉小车,市区小,无地发展工业和房地产,限制了城市发展,因下辖县市少,GDP总量被宜昌襄阳吊打,被网友戏称黄老二变黄老九。
当然,现在鄂东各地市经济发展都不错,各地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才是主旋律,鄂东各市区划调整问题只能静待时机了。
主要来源:头条号 八零年代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