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知乎王某叉
苏北灌溉总渠是建国初在淮河水文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低估了淮河洪水规模,为节省投资而建设的,1954年淮河特大洪水后发现已建设工程标准偏低,提出在苏北灌溉总渠基础上单独建设入海水道,不过当时投资比较大,1957年,江苏为解决淮北地区农业用水,提出开辟淮沭新河进行淮水北调工程规划,通过新沂河相机分泄淮河洪水以代替入海水道部分作用,入海水道建设工程就搁置了。75·8特大洪水之后又提出来并且进行设计,不过国家还是没钱就搁置了。
1991年淮河特大洪水之后,为减少洪水损失和行洪区动用,要求洪泽湖加大实际行洪能力,同时为避免与长江、沂沭泗河洪水遭遇的不利情况,入海水道重新提上议程。一期工程设计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2540立方米每秒;远景设计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7920立方米每秒。
总的来讲,就是以前没钱,现在有钱,要求进一步提高淮河防洪标准。
淮安水上立交的问题有人讲了,我就不说了。
由于废黄河的影响,运河这一片地势较高,苏北灌溉总渠由于要考虑运河的交会问题,所以出湖河道较高,所以进一步扩建行洪能力的难度比较大,而且渠北必须增加了一条平行开挖的排水渠解决渠北低地的排涝,好处是由于苏北灌溉总渠的河底比较高,所以兼有灌溉作用。后来新建入海水道的时候主要目的是扩大泄量,要河床低,加上技术水平也到了,就搞了个水上立交,于是就平行于总渠在渠北建设了。
为什么分开?因为这两条河流的用途就不一样
两条河流均起于洪泽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总渠主要灌溉,以淡水为主;入海水道主要泄洪,另一功能则是排放污水。
总渠因为常年灌溉,水位较为稳定,因此在控制时与横穿而过的大运河交汇,而入海水道因为泄洪与平时水位差距较大,设计为立体交叉,建设立交涵洞,上行大运河,下行入海水道,互不干扰。此水上立交工程亚洲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