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39阅读
  • 8回复

[水系]从“高原明珠”到“臭水湖”,滇池到底经历了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2-11-15



知识TNT2022-11-11 14:06·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从“高原明珠”到“臭水湖”,滇池到底经历了什么?耗资500亿也没能挽救滇池,26年依然久治不愈,背后的主要原因不只是人地矛盾。
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昆明人眼里的“母亲湖”。几百年来,330平方千米的湖水,一直是昆明人用于灌溉农田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上世纪70年代,昆明人口剧增,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滇池开始“超负荷工作”。到了80年代,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也流入滇池,有害物质污染严重,滇池水质不断恶化,从一类逐年下降到了五类。
但滇池的污染,并没有得到重视,甚至还开始围湖造田。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物资匮乏,为了“自给自足”,在短短几年间,人们就把3.4万亩水域填平,种上了粮食,导致滇池面积缩小了23.3平方公里。
同时,滇池边大片的绿林,也遭到砍伐。1953年,滇池湖滨绿林的覆盖率还在59%左右,但到了1982年,除了滇池西部外,大部分的绿植都遭到破坏,绿林覆盖率还不足17%,滇池生态遭到重创。
这还没结束,到了1999年,滇池又爆发了大规模的蓝藻,曾经的璀璨明珠,敷上了一层又丑又臭的绿膜,浓烈的腥臭味也让滇池彻底成为了“臭水湖”。
在滇池中生活了上百年的本土鱼,也成为了受害者之一。滇池本土鱼遭到渔民的滥捕,再加上蓝藻的出现,部分本土鱼开始走向灭绝,水生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治理蓝藻,当地政府耗费4000万元,从机械、药物治理,再到水体置换,什么方法都试了一遍,但蓝藻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依然没能根除。
1996年起,滇池的治理工作被重视起来,在往后的二十几年间,陆陆续续投入了近500亿进行治理。但依旧效果甚微,是什么让滇池“久治不愈”呢?
一方面,滇池所处的地理位置,本身就存在一定弊端。整个昆明城处于北高南低的走势,而滇池又刚好位于昆明的南方,再加上地下暗河的作用,昆明城大量的生活、工业污水,都会被排放到滇池里。
特别在雨季,污水和雨水混合流入滇池,就算附近的污水处理厂,每天超负荷进行工作,也难以做好净水工作。大量的有害物质常年堆积,沉落在了滇池湖底,又给滇池治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另一方面,虽然滇池早就开始“退田还湖”,但消失的耕地,并没有回归最初的模样。近年来,昆明居住人口不断增长,城市面积不断扩张,不少开发商都盯上了这块依山傍水的地皮,滇池湖畔非但没能反湖,反而还在几年内,建起了高楼建筑。
据统计,直至2021年,滇池外海125公里的地区,就已经有36公里开发了建筑,甚至有许多项目,直接建在了滇池二级保护区内,观景房取代了维护生态的绿植,加速了滇池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头。
2018年,为了缓解滇池水质污染问题,当地政府紧急修订了滇池保护条例,明令,只允许在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内,建设健康养老、健身休闲等生态旅游项目,禁止非法扩建建筑物。
尽管如此,但仍然有部分开发商,怀着侥幸心理“贴边违法”,打着“修建健康养老产业”的名号,干着房地产开发的事情,在建设区占用1200多亩地,建设了400多栋别墅。严重阻碍了保护滇池的行动,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着巨大破坏。
滇池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自2013年起,当地政府开始从附近的牛栏江引水,对滇池进行生态补水,改善水质,消除蓝藻。直至2020年,牛栏江引水工程面积,已达到37.26亿立方米,一年就需要花费10多亿!
除此以外,为了减少污水排放量,昆明环湖片区的水质净化厂,增加到了28个,每天就能处理掉236万立方米的污水,尽可能的减少了流入滇池的污水量,以此削减污染负荷。
经过26年的治理,滇池水质得到了改善,如今蓝藻减退,曾濒临灭绝的本土鱼鱼苗,也在精心培养下得到了新生,滇池生态系统开始复苏。尽管滇池很难再恢复到最初的模样,但我们相信,只要进行合理维护,滇池就不会再变成“臭水湖”!#头条创作挑战赛##滇池##云南滇池房产开发与湖争地#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11-15
围湖造田和植被的破坏的高峰在什么时候,绝不是改开以后。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11-15
回 江苏连云港 的帖子
江苏连云港:围湖造田和植被的破坏的高峰在什么时候,绝不是改开以后。 (2022-11-15 11:55) 

1.人类第一次产生“环境保护”的概念,是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环保思想进入中国,则是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此之前,对环境的无意识破坏是难以避免的;可怕的是明知应该保护环境,还去破坏环境。
2.中国植被覆盖率清中期是21%,到1949年是8.6%,此后三十年一直在12%左右,1976年清查结果是12.7%,1981年清查结果为12%,1988年清查结果为12.98%,1993年清查结果为13.92%,1998年清查为16.55%,进入新世纪以后进一步得到提高,2003年清查结果为18.21%,2008年清查结果为20.36%,2013年清查结果为21.63%,最近的第七次清查结果为22.96%。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2-11-20
回 江苏连云港 的帖子
江苏连云港:围湖造田和植被的破坏的高峰在什么时候,绝不是改开以后。 (2022-11-15 11:55) 

维湖造田,实际还是农业生产,还 可以退田还湖。 植被砍伐,只要山地还在,就有机会恢复林地。但近20年的发展,不是这样, 而是最好的农田 盖房子了。看下长三角 珠三角的历史卫图就知道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2-11-20
现在这类文章, 都很少提及城市化对生态的 影响,注意这种影响远远大于 农业生产,而且是不可逆的。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2-11-20











福州闽江北港一块湿地消失的过程, 这片围江占地工程当年其实被环保部叫停过, 补下手续就过了。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2-11-20
大自然的报复是无情的,人类真能战胜自然?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2-12-07
洱海、抚仙湖什么情况?
人,愿你永为福种。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2-12-07
回 野马头 的帖子
野马头:大自然的报复是无情的,人类真能战胜自然? (2022-11-20 10:50) 

人类战胜自然?

人类战败自然?
弱冠弄卓,而立未立,不惑遗惑,鲜知天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