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16阅读
  • 23回复

[杂论]民国的行政督查区跟今天的地级行政区是一回事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3-02-02
— 本帖被 keating 从 互动交流 移动到本区(2023-02-03) —
之前研究有关民国行政区划的时候,发现部分省份是直接管县的,当然也有部分省份有行政督查区,可有个说法是行政督查区没有实权,一般情况下也是省管县,所以请教各位民国的行政督查区相当于今天的地级政区吗?是一回事吗?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3-02-02
应该分时期吧?一开始少,相当于道;后来多,相当于府也就是现在的地级市。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3-02-02
不完全是一回事,
一开始有点西汉的刺史部的意思,
而今天的地级行政区则是坐实的一级政府了。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3-02-02
回1楼,北洋的确是道、只是到了常大队长那边,就变成行政督查区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3-02-02
行政督查区是地级行政区的前身。民国为督查区,新中国转变为专区--地区,然后地区改地级市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3-02-02
本质上就不是一回事,行政督察区跟明清的分守(巡)道一样,属于省的派出监察机构。本朝也只有早期的地(专)区与之有点类似。
民国的县不止有行政机构县政府,还有立法机构县参议会和司法机构县法院,而行政督查区则没有立法和司法机构。而且相当多的时候也没有专职的专员,实行的是专员兼县体制,由首县县长兼任专员。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3-02-02
14亿中华儿女,到现在还没有探索出一套成熟的行政区划体制。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没有找到出路。

------------
跟一般观念不同,其实任何一级都是不稳定的。
省级,变来变去。
地级,变来变去。
县级,也是。
乡级,也是。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3-02-03
从更大的历史看,即便是ROC,行政督察区转正也是早晚的事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3-02-03
道也好,行政督察区也好,这一级不能少,原来扭扭捏捏,现在名正言顺是一级政府,这一级政府不能缺。
地图看世界,网络游天下,闲云野鹤,不吃萝卜,不操空心......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3-02-03
專區體制不能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在於黨政一體的一元統治構造,專區的內裡是中共地委(也就是現代的地級市黨委),所以中共專區從一開始就不是所謂的省的分理機構。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3-02-03
回 晦象先生 的帖子
晦象先生:从更大的历史看,即便是ROC,行政督察区转正也是早晚的事 (2023-02-03 02:17) 

错矣,如果国民党能够消除战乱,继续执政,行政督查区大概率会消失,随着地方基层自治和民主化进程的不可逆转。最多只需要在省与县市之间设置诸如司法管区之类的机构,就像当今台湾,或本朝直辖市的中级法院之类。
所有财产私有制基础上的政府行政管理都是“小政府大社会”模式,行政管理层级精简是大趋势。当然前提是行政治理所仰仗的技术手段进一步现代化。而TG的所谓公有制前提下的包办一切,当然机构编制和层级少不了,不然的话就无法正常运转。
话说,民国行政督查区几十年的历史,有强化和突出趋势的是适应当时形势的军事治安功能。于当时的行政督查专员来说,真正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往往是其兼任的地方保安司令一职。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3-02-03
回 晦象先生 的帖子
晦象先生:从更大的历史看,即便是ROC,行政督察区转正也是早晚的事 (2023-02-03 02:17) 

我觉得更有可能是削藩后继续分省计划,都是小省的话行政督察区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不过想必小省之上会再设若干大区吧。
Sold my soul broke my bones
Tell me what did I get
I kept my promise man
Show me the promised land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3-02-03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错矣,如果国民党能够消除战乱,继续执政,行政督查区大概率会消失,随着地方基层自治和民主化进程的不可逆转。最多只需要在省与县市之间设置诸如司法管区之类的机构,就像当今台湾,或本朝直辖市的中级法院之类。
所有财产私有制基础上的政府行政管理都是“小政府大社会”模式, .. (2023-02-03 13:25) 

问题就是,国民党不可能消除战乱,也不可能实行地方基层自治和民主化。

中共其实也想实行地方基层自治和民主化改革。
革命时期,中共就在根据地实行过民主化和基层自治,这是中国历史一直到台湾民主化之前尺度最大的民主化。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到了毛时代,为了解决官员贪腐问题,又想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式,实行民主化改革。
现在一些左棍为毛时代辩护,说什么毛时代腐败不是一个话题;但他们同时又承认,毛发动文革就是因为官员太腐败,激起普遍民愤,怎么腐败不是一个话题?

到了邓时代,也提出了政改方案。那是玩真的。
但是也失败了。

到江时代,提出一盘大棋,想搞转型。

最后都失败了。

现在已经提不出什么方案了。
只能空喊自我革命。

经过近代近二百年反复折腾,这个民族在精神上已经全面破产。

----------------------------------
所以,不是不想搞,而是想搞搞不成。
大清就想走民主化改革,现在已经公认,慈禧太后主持的清末新政,是玩真的。
但也失败了。

袁世凯也想搞民主,但搞不成,于是又想搞君主立宪,也失败了。

孙中山嘴上喊民主,实际上大搞个人独裁。
为什么?也是客观条件限制。
孙中山被国共两党,儒家精英,吹捧为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那么,他搞了什么具体的民主没有?答案是什么也没有。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3-02-03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本质上就不是一回事,行政督察区跟明清的分守(巡)道一样,属于省的派出监察机构。本朝也只有早期的地(专)区与之有点类似。
民国的县不止有行政机构县政府,还有立法机构县参议会和司法机构县法院,而行政督查区则没有立法和司法机构。而且相当多的时候也没有专职的专员,实行 .. (2023-02-02 18:36) 


其实道跟督察区、专区、地区、地级市是不同级别的

分守(巡)道是布、按副使,
布政使相当于省长;按察使的职责是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实权相当于省委专职副书记,接近正省级

所以道员作为副使是副省长、省委常委,是副省级干部而不是地厅级干部

另外清朝时道员是位于知府之上,且没有副道员

今天的话,只有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省委常委兼地级市委书记可以勉强对应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23-02-04
改革非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很难改。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23-02-04
回 jshliu 的帖子
jshliu:改革非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很难改。 (2023-02-04 10:45) 

比较的重点是职能。
行政督查区跟满清的道一样,都只是省的派出监察机构而非一级正式政区。它们非正式到连正式的专名都没有,行政督查区基本以数字序号命名,而道名也是取所辖府州厅名中的一字组合而来。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23-02-04
元代的分省 明清的道 民国的行政公署 本朝早年的副省级行政公署

这是一个级别的。

元代的路、府 明清的府、直隶州 民国的专署 本朝的地区和地级市。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23-02-07
跟清代北洋的“道”、我们的“地区”,或者现在的“盟”差不多。
行政督察区是省政府(行政)的派出机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督导区,不是真正的行政区,所以是没有民意代表机关(立法)的,省县理论上都有的。
现在的省市县也都有自己的人大,但是地区和盟就没有人大,只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某某地区/盟工作委员会。再理解可以举很多地方现在盛行的“新区”、“开发区”,也是没有人大的“准行政区”。
行政督察区变成地区,性质没什么大的变化。地区变成地级市才完成这一个准行政区的转正。

行政督察区当然不可能是监察,监察在省一级另有监察委员行署,显而易见的是属于纯行政。不能望文生义。
至于行政督查区有无实权,主要还是民国一贯的因人置事,要分很多讨论了,比如蒋经国当的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绝对是大权在握。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23-02-08


道:辖域较大一般包括清末2个以上府或直隶州厅,全国设置100左右;每省少则3个,多则6、7个;口北道、热河道、归绥道、宁夏道、宁海道、川边道+建昌道分别是察哈尔、热河、绥远、宁夏、青海、西康六省的建省基础。设置巡按使、镇守使两大衙门,1928-1930年陆续裁撤

行政督察区:相比道辖域较小基本等于清末一府,基本上原有道按照一分为二,一分为三设置;部分小省未设置。1930年以后陆续设置,初期由首县县长兼任行政督察区专员,中期设置专任专员兼任保安司令,最后设置行政专员公署作为相关办事机构。

专区:1、抗战时期由各根据地先后设置,管辖区域较小,一般等于清末数县之地,解放后进行了合并;2、国统区行政督察区解放后接管改设;3、解放后新设置。

地区:由地区改设

地级市:1、由省辖市改称;2、由县级市(县)升格;3、由地市合并设置;4、由地区改设。



虚省
建州
分大县合小县
乡镇市自治
市分二等:县辖市、州辖市
首都设中央直辖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23-02-13
回 asch2012 的帖子
asch2012:应该分时期吧?一开始少,相当于道;后来多,相当于府也就是现在的地级市。 (2023-02-02 14:31) 

顶多相当于专区行署吧,甚至还不如。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23-02-13
回 jianchihu 的帖子
jianchihu:其实道跟督察区、专区、地区、地级市是不同级别的
分守(巡)道是布、按副使,
....... (2023-02-03 23:54) 

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的政治地位明显高于省委常委兼任的地级市委书记。前者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不相上下,对应后者更恰当。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23-02-13
回 kiddle 的帖子
kiddle:跟清代北洋的“道”、我们的“地区”,或者现在的“盟”差不多。
行政督察区是省政府(行政)的派出机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督导区,不是真正的行政区,所以是没有民意代表机关(立法)的,省县理论上都有的。
现在的省市县也都有自己的人大,但是地区和盟就没有人大,只有自 .. (2023-02-07 17:15) 

大侠,民国行政督察区是明清分守道的延续,这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看法,不是某个人的观点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23-02-13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大侠,民国行政督察区是明清分守道的延续,这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看法,不是某个人的观点 (2023-02-13 18:07) 

目前學術界主流看法因為諸多影響, 不見得合適正確

別的不說, 民國這邊到現在盟還是列在省級而非道專這兩級裡, 但共和國那邊因為現在的因素, 都認為盟是地級, 而且回溯民國時也把盟當成專區一級看待, 而這明顯不合民國時的法律規定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23-02-14
回 vladimir 的帖子
vladimir:目前學術界主流看法因為諸多影響, 不見得合適正確
別的不說, 民國這邊到現在盟還是列在省級而非道專這兩級裡, 但共和國那邊因為現在的因素, 都認為盟是地級, 而且回溯民國時也把盟當成專區一級看待, 而這明顯不合民國時的法律規定 (2023-02-13 19:59) 

发现本坛多数坛友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独立思考能力,只会人云亦云。
把民国的行政督察区跟今天的地级政区、确切的说是地级市等同,无非是为地级市存在的合理合法性辩护。
本朝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历史上看,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奇葩。它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行政区划管理机构设置叠床架屋,从中央到省再到地市最后到县,机构设置和职能几乎完全重叠,区别的只是地域范围大小。世界不说,就中国历史而言,不管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如何演变,机构设置和职能几乎重叠的基本维持在两级,以清朝为例,省一级机构设置,实行的是相对分权独立和互相制衡机制,真正雷同的只有府县两级,行政管理事务都是围绕钱谷刑名而展开,以三班六房的机构设置来运作。所以清末推行新政,实行乡镇地方自治,府县两级政区裁一留一就成了必然。至于后来的民国,由于既有的社会稳定秩序被破坏,地方行政治理让位于军事治安,这个没什么好讨论的。
其二,本朝近几十年的“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的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全球独一无二的武林秘笈——土地财政和基建房地产功不可没,当然体现在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上,也有一个同样是独一无二的、与之同生共荣的市管县体制。
对于本朝来说,未来的行政区划体制如何演进,这个不好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与土地财政和基建房地产同生共荣的市管县体制快走到尽头了,因为接下来极大的概率是“眼见他楼塌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