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这边的经济学原理到底是什么?土地财政到底需要怎么维持?
房子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租房,一种是买房。
租房的逻辑:
1.人生来应该有房,这个是没问题的。
2.人生来应该有工作的义务,这个也是没问题的。
3.公共服务费用是需要通过某种形式均摊到享受服务的人身上的,这个也没有问题。
4.房屋的建造成本也是需要通过某种形式均摊到享受住房的人身上的,这个也没有问题。
5.通过1-4点,租房的逻辑为:房租=公共服务费用分摊+房屋建造成本分摊+房屋维持费用+区位优势价差。
最低工资标准=最低标准面积的租房费用+较低标准生活费(吃、穿、水、暖、交通费、通讯费,包括自己也包括被供养人的)
6.通过5,拿最低工资标准在不消费任何奢侈品的低消费条件下,一定能交房租、一定能养活自己以及自己供养的小孩和老人。当然个别救济的除外。
这个才是合理的租房逻辑,也就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逻辑,也是土地财政的逻辑,如果不是这个逻辑,就玩不转或者有人活不好了。
7.通过房租收取公共服务费用而不是通过人头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人员流动大无法收人头税;二个是社会公平,有钱人多分担一些,穷人少分担一些,通过租房面积来实现。
买房的逻辑:
1.房屋是奢侈消费品,是剥夺富人财富的一种方式,也是富人享受生活的实现形式。
2.奢侈品应该征收大额的消费税,所以购买的房子都必须征收大额的房税,没有任何减免面积的说法。
3.房子应该符合其金融属性,其价格按照投资价格计算。
计算方式为:房屋售价 = 可比房租/无风险利率 >>房屋建造成本
房税 = 公共服务费用按面积的分摊+奢侈品消费税
房税减免 = 提供维持房屋的雇佣人员住宿时减免部分奢侈品消费税(鼓励富人雇人维持房屋居住条件,另外穷人住的不收奢侈品消费税)
4.根据3,富人的房子因为面积大,所以分摊的公共服务费用也大,因为房屋是奢侈品还需要额外征收奢侈品消费税,另外房屋大维持成本也高,而买房的维持成本都是房主自己支付的。甚至富人的房子还需要雇人维持,还能解决就业问题。
搞懂这两点,然后按照租房和买房两种形式分配一个城市的房地产,这个城市总是健壮的,能长久维持的,有机的和有活力的,也是对弱势群体友好的。任何国家按照我这个逻辑搞,都能形成一个相对和平安稳的人类生活家园。如果再结合我另一篇文章讲的房屋建造形式,这个社会将相当稳定。
人生努力的逻辑:
人生努力的逻辑就是好好学习,成绩好就有好工作,好工作工资高,就能住好房,吃好吃的,使用奢侈品,老年了还有钱出去旅游。
不好好学习也必须工作,否则就没房住,没饭吃,而不好好学习只能从事低等的劳力工作,比如各种清洁工作,护工等等,说白了就是给那些好好学习有能力的人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