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45阅读
  • 69回复

[省直管县]省直管县这种模式有什么利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23-09-01
天仙潜模式挺好的,在向上级要资源时,很多时候有地级权限。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23-09-02
回 leexiaoqi 的帖子
leexiaoqi:省管县的窗口期已经过去了,大都市影响范围已经超过一县之地
省管县
要么让省城作为整体和县并列,哪怕是义乌昆山这样的强县,依然远远都比不上杭州市区、南京市区的体量,一般小县城甚至连都市区的街道办的规模都不如
....... (2023-08-30 14:11) 

一句话,人口才是行政区划划分的基础,无论五普六普还是七普八普。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23-09-03
省县直辖是清末民初人们倡导并在民初实行的,然而现实证明并不适合大部分地区;比如民国废府留县,省县直辖;不久就证明不可行于是在省县之间设置个道;后来在省县之间设置了行政督察区;建国初法律上名义上也是省县直辖,省县之间设置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专区、地区;改革开放后地级市管县推广正式宣布省县直辖被省市县三级取代;
但是省县直辖适合海南、宁夏这样的小省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23-09-03
秦朝实行郡县制,民国实行省县直辖,不代表现在能行得通。虽然疆域没太大扩张,人口基数已经扩张了好多倍。区划的本质还是管人。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23-09-03
秦朝约2500万人,民国约4.5亿人,现在14.5亿人。人生事,人造物,衍生出的管理关系量至少是个平方量。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23-09-07
省管县的最大问题是县太多,管理起来成问题;县规模太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省管县的前提是多个小县并成一个大县。
同理,地市直管乡镇的前提是:小乡镇合并成大乡镇;一个地市拆分成两三个地市。
默认的情况下,我讨论地行政区划都是指胡焕庸线以东的地区,即使是谈中西部或山区一般也不包括湖焕庸线以西的地区,需要讨论胡焕庸线以西的地区时,必定会明确指出。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23-09-07
县越来越弱,发展不动了。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建立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23-09-07
回 shingwood 的帖子
shingwood:省管县的最大问题是县太多,管理起来成问题;县规模太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省管县的前提是多个小县并成一个大县。
同理,地市直管乡镇的前提是:小乡镇合并成大乡镇;一个地市拆分成两三个地市。 (2023-09-07 15:40) 

吉林、宁夏县不多,也没直管。所以数量多不是理由,规模小才是根本原因。
省管县,本来是各县为了不被市管,为了更好的发展才提出来的。你倒好,并大县,直接把多数县灭了。县本位主义者连市管县都接受不了,怎么可能接受形神俱灭尸骨不存的结局?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23-09-07
要想推省管县还是市管县,其实有一些事情和前提需要澄清的

1.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镇规模体系?首先,地级市在城镇规模谱系中主要占据的是100-300万这个生态位,头部地级市可以突破500万,当然尾部也不超过50万,至少现状是这样,或者将来会这样。假如我们倡导省管县,其实是在倡导要弱化这一规模的城市,因为县是很难做到这种规模的,到时候比较普遍的情况是一个省省会800万,再下去就是几十个100来万和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了。或者有另外一种情况,现在的地级市降为县级市之后,凭借它本身的基础和区位优势,仍然能聚拢资源,在周围一圈县市当中取得领先,最终也能发展到两三百万的规模,但这个过程一来会变慢,二来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和周围市县协调发展资源,主导分工,最终还是发挥了统县政区的功能。

2. 重庆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的省管县例子?重庆模式一直被很多人推崇,特别是临近的四川市县。但重庆区县最大的发展红利是直辖市的行政地位,而不是行政区划模式,这是一件没法推广的事情,政策一旦被推广,其实就不叫政策了。

3. 省县派呼吁省直管究竟有没有归因偏误?人都容易把责任归咎于他人,给自己洗地,其实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一样。县发展得不好,先把原因推给地级市,把地级市吸血的帽子坐实,至于自己有没有努力过先不管,这是一种归因偏误。以前大家都是县的时候发展水平都差不多,自从其中某县成地级市后,就和周边拉开差距,一定是采用行政手段打压了周边的发展,而不是该县本身的区位优势,和随时代变化逐渐兑现的发展潜力在作用,这也是另外一种归因偏误。你管辖我,你要对我的发展完全负责,甚至有人希望地级市招商回来搞分配,你一点我一点,这是很多县的共同想法,在呼吁省管县这件事上,多少有点情绪在里面。

4. 省直管县的试点究竟为什么不成功?几乎所有的省在选择省直管县的试点县的时候,都先选的是本身就发展得好的那批县。这项工作如果最终是要推广,你都把好的选来试点了,怎么证明这些县后续的发展是它本身基础带来的,还是省管县的政策带来的?是不是应该各种县都选一点来试点?另外,县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混沌系统,对于某一个县来说,应该和平行宇宙下没有成为直管县的自己比,是不是才能比出结论来?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23-09-07
http://www.rmzxb.com.cn/c/2023-09-06/3404789.shtml
加快推动“省直管县”区划改革 全面激活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
2023年09月06日 13:54  |  来源:中国工业报强国号
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选择适合国情的行政管理层级是每个国家政府必须慎重考虑的重大决策。行政区管理层级过多会导致行政条块严重分割、事权责任不清、地方保护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等问题,直接影响国家行政效率和管理成本。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必将逐步下沉到县域。县级行政单位是我国城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领导者和建设者,也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责任主体。强化县级行政单位在我国行政区划中的重要地位,是实现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

建议撤销地级行政区,将目前的行政区划由四级调整为三级,即由“省-市-县-乡镇”调整为“省-县-乡镇”。推动“省直管县”改革,全面激活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

一、 我国行政区划现状

中国行政区划从古到今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但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三级。秦推行郡县制,全国形成二级行政区划。随后汉、唐、宋施行三级行政区划,元朝增设至四级,到明清基本上又恢复至三级行政区划。建国后经过数次调整,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基本固定下来了。

二、 调整现行行政区划的原因分析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战略和发展重心已发生了重大转变。在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需要一个与之匹配适应的行政区划体制来妥善处理地方关系。因此,审时度势,调整现行的行政区划成为必要。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原因。

1、 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

城市发展不协调。目前体制机制下,地市级以上的城市(尤其是国内大城市、超大城市)占据了更多的资源,不仅没有更好地发挥资源的效力,反而形成了诸如社会分层化突出、公共服务资源与人口分布错配矛盾凸显、部分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缺失等大城市弊端,内卷现象严重。

城乡发展不协调。现阶段,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城乡间表现更为突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差距绝对值越来越大,乡村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城乡发展极不协调。

现在乡村人口流失严重,贫瘠化、空心化、老年化等问题突出,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不是国家政策和战略出了问题,而是现行行政区划中市县分等和没有给县级行政单位匹配相应的体制机制造成的。地市级以上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功能和公共资源过度集中,部分城市盲目扩大单体规模,对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所辖的建制镇)造成了“虹吸效应”,出现了县级行政单位发展协调性不足、资源配置失衡、经济人口收缩等问题,极度挤压省内县域的发展空间,是造成城乡之间不协调的重要因素。大城市过度集聚的资金、人才、管理等资源不下县(包括不下乡),县级行政单位得不到有效资源的支持,发展无力的情况较为普遍,区域不协调的现象严重。

2、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量的新引擎。县域是我国资源禀赋最丰富的区域。作为连接都市圈、城市群和广大乡村之间的重要通道,在都市圈、城市群、大中城市经济承载能力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县域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量的新空间。当前,我国共有县域1866个,县域的面积、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等方面在全国均居于重要地位。我国县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0%左右,县域户籍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52.5%,县域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38.3%。另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支撑的建制镇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源头活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建制镇镇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接近20万个,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9%。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强化县级行政单位的重要地位,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有一个奇怪现象:县域经济在全国GDP占比却持续下降。这与我国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历年年鉴数据,2011年—2021年,我国县域经济GDP从2011年的20.18万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44.01万亿元。自2013年以来,县域经济规模占比由45.7%连续下降到目前的38.3%,下滑趋势十分清晰。

因更接近于各县,依据对县域财政的统筹管理,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利益的驱使,地级市往往会将大量的资源布置或截留到市区发展自己,导致人口、资金、产业等过度在地级市集中。县级行政单位得不到应有的实惠。农业税费改革之后,县的生存处境更加困难,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财政极其困难,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因为地级市的存在,县级政权的自主性必然会被削弱,地级市对县域经济的阻碍已经非常显著了。

国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非常鲜明。国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视,先后发布了许多重要文件。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重点推动县城建设中4个板块、17小项的工作任务,支持县域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2022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更加明显地强化和凸显县城的重要地位。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县域”一词频频出现了13次,就规划、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做了较为具体的安排,大力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3、 提升行政效能的需要

缩短政策传导链条,确保政策精准抵达基层。目前,我国现行的行政传导链条有五级,即中央、省、地市、县、乡镇,形成地级市管县体制。这使得信息传递增加了一套程序,降低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在政策传导过程中极易发生政策效力衰减的现象。地级行政单位很多行政职能就是上传下达,扮演“二传手”角色,上级政策惯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基层情况上报反映的问题,又设卡淡化、增枝润色、虚假隐瞒,回避矛盾和问题,导致真实信息变形走样,严重影响国家政策落地速度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判断。

简政节支,适配权责。行政管理层级过多会导致行政管理成本过高和国家财政负担过大。我国地级市机构设置庞大,是财政供养行政管理人数最多的层级之一。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基本上就管理了数十个部门。如果把地级行政单位撤销掉,将大大减少财政供养人员,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减轻财政支出负担,提高行政效率。还有,依照法律及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法规及制度性规定,许多审批事项及办事主体是省级部门和设区的地级市。而具体承办这些事务的基本上都在县级行政单位。但是,因承办事务所需的权力又往往被上级单位层层截留,上级未有效下放权限,从而造成了事权错位,权责分离的局面。这种现象极其普遍,必须予以纠正。适配责权,提高行政效率,成为必要。

4、 我国行政管理半径扩展的需要

现代管理科技突飞猛进,改变以往传统、落后的行政方式,使智慧政务变得快捷通畅,极大地推进行政工作效率,推动行政职能快速转变,给行政管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智慧政务突破传统行政管理的理念、职能及控制、运作模式,打破“金字塔”式的层层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打通机构、部门之间以及与公众之间的沟通障碍,使行政管理和执法超越区域限制,可以把一定区域乃至全国的相关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共享,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依托元宇宙、大数据、人工智能(包括ChapGPT)、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日益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政府各级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快速便捷,上级行政指令能够快速直达基层政府,实现行政管理执法扁平化、快捷化。

智慧政府的发展,使得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半径大大得到了延伸。大量实践证明,省级行政管理半径可以拓展至400公里左右,县级单位行政管理半径可以延伸到60公里左右,建制镇行政管理半径10公里左右。行政管理半径的延伸,是现行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 现行行政区划的调整建议

1、 调整原则

(1)强化县级行政单位的重要地位,是调整建议的重点。

(2)一切以生产力的提升为基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3)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策传导层级,促使政策执行到位,避免走样和变形。

(4)现行行政区划调整主要集中在地市级,在现行四级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撤销地级行政区,建立三级行政区,即省-县-乡镇。

2、 地级行政单位调整

(1)撤销所有地级市行政单位,组建新的行政单位。目前,我国现有293个地级市全部撤销。新组建的行政单位仍保留原地级市名称、原市本级行政辖区边界不变,行政职级不变,仍归省直管。

(2)解除地级市与原辖区内各县的隶属关系。原地级市和辖区内的各县均直接归省直接管理。取消地级市与县之间在行政区划上的层级分等差别,在行政管辖权上地级市与县行政同级同等,都是省(自治区)分块管理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地级市与县统属于省(自治区)管辖。

(3)其他地级行政单位的调整。原则上,撤销所有地区(7个地区)、盟(3个盟)和自治州(30个自治州)的行政区,调整方法可参照地级市的区划调整。当然,在实践中省直管县也不能“一刀切”,内蒙古、新疆、宁夏等一些民族自治地区就不太适合。如果推行“省直管县”,就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发生冲突和矛盾。

3、 县级行政区划调整

全国所有的县(包括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不包括特区、林区,特区和林区归属不变)全部改为省直管。现有的县级行政单位名称、管辖范围维持不变。

对于镇区常住人口在20万人以上的特大镇,稳慎推进特大镇“撤镇设县”,增设特大镇为县级市,归省直管。

当然,在省直管县改革实际操作中还要综合考虑行政管理幅度问题。我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即使按照现有的2843个县级单位来算,每个省的平均管理幅度仍然高达1:92,这将极大地考验省级行政单位的管控与监管能力。但是,撤销地级行政管理单位,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强化县级行政管理单位的重要地位的趋势是大势所趋,是一定要推行实施的。省直管县行政区划改革可以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分类推进。

四、 “省直管县”的现行实践及其效果分析

我国省直管县的体制古已有之,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规定的也是省直管县体制,只是在1982年以后,省县两级行政区之间增加了地级行政区。1988年4月,从海南撤区设省开始,到“强权扩县”改革,省直辖县的探索实践一直在进行,直到2010年9月,“省管县”正式开始试点。湖北省、浙江省、重庆市在我国率先实施“省直管县”体制,基本上是通过赋权县级行政单位或区划调整来实现省直管县。海南省是我国唯一彻底实行“省直管县”的省份,因其特殊情况,为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现实借鉴和参考。

目前,全国实行“省直管县”的省份有22个。从经济角度看,省直管县优势突出。无论是经济指标还是代表城镇化水平之一的县城面积上,“省直管县”全面超越全国“市管县(剔除省管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鉴,2020年全国1700多个市管县与76个省直管县的经济数据对比发现:省直管县GDP平均值是全国市管县的2.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全国市管县的2.33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全国市管县的2.07倍,县城面积是全国市管县的1.45倍。从三产增加值比例上看,全国所有县的第三产业比重差不多,但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方面相差较多,其中,全国市管县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工业占比相对较低,说明绝大多数市管县倚重农业发展,还处于较为低端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环节中。相反,省管县第一产业比值较低,第二产业比值较高,间接地反映了省直管县工业发展水平较高,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当然,不排除入选省直管时部分县的工业基础相对较好。

五、 行政区划调整的政策建议

1、 及时调整行政权力分配

省级行政单位将目前赋予地市级行政单位的权利全部转赋予县级行政单位,包括由原地市级行政单位调整后的行政单位。同时,省级行政单位逐步转变为监管服务单位,保留国家主权和国土安全等重要职能之外,逐步将一些经济、社会的发展职能和权限下放至县级行政单位,强化县级行政区地位,有助于省县沟通、重塑地方政治制度空间。扩大建制镇行政权限,激活基层发展动力和活力。

2、 精简行政机构,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

科学设置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层级,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压缩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根据协同高效优化的原则,加大对职能相近的行政机构重组整合,调整“小、散、弱”部门,综合设置经济建设、城乡融合、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行政机构,逐步实现机构、人员大幅度下降。

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的建设,将部分政府职能下放给社会组织,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

3、 建设有活力的县域经济

积极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强化规划源头管控。树立“精明紧凑”城乡发展理念,完善城乡功能布局,提高县域城乡生活品质,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和弱项。精准定位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产业集群。聚焦培育“小巨人”,专精化夯实工业之基,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就业的增加。推动数字化发展,轻量化促进智能转型。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共享公共数据资源,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高县域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数字县域建设,要全面赋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区域协同。突出协调联动,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县域协调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市(县)改区、县区合并、毗邻市(县)同城一体化等区域优化,同城一体化发展,打破界限,资源互补,抱团发展。加快特大镇设市的步伐。

4、 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等手段,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城乡统筹,整体规划、稳步实施的原则,打造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养老社会救济、养老、公共卫生、教育、文化、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发展,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破除体制机制上的束缚,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无差别化畅通流动,制定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相匹配的制度供给,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齐头并进,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障农村、农业、农民利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积极引导基本公共服务下沉县域。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设施严重不足。要积极引导全省基本公共服务下沉到县域。不断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扩大县域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县域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下功夫。做好就业服务,推进转移就业。强化社会保障,妥善处理好养老服务工作。

5、 强化监管,严防权力外溢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对国家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打造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严防行政权力外溢,加大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力度,减少滋生腐败的条件和机会。依靠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减少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社会委员会委员 通振远)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23-09-08
回 郗山板板 的帖子
郗山板板:http://www.rmzxb.com.cn/c/2023-09-06/3404789.shtml
加快推动“省直管县”区划改革 全面激活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
2023年09月06日 13:54  |  来源:中国工业报强国号
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选择适合国情的行政管理层级是每个国家政 .. (2023-09-07 20:58) 

民盟只能也只敢谈一谈这些老掉牙的八股文了。。。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23-09-08
回 shingwood 的帖子
shingwood:省管县的最大问题是县太多,管理起来成问题;县规模太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省管县的前提是多个小县并成一个大县。
同理,地市直管乡镇的前提是:小乡镇合并成大乡镇;一个地市拆分成两三个地市。 (2023-09-07 15:40) 

“省管县的前提是多个小县并成一个大县”

你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在实质上把“地级市”改了个名字叫“大县”。被省直辖了,必然慢慢就获得了地级权限和地方立法权;然後,强行并县导致县域内存在大量跟县城不相上下甚至超过其的“前县城”,他们都会要求“扩权强镇”。接着就会导致获得地级权限的“大县”以前县城和被撤销县的范围设置“区公所”,授予区公所县级权限,区公所慢慢做实。

省地县乡→省县乡→省县区乡,省管县派如果妄图通过并县来实现省直管县,就会走这条路。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23-09-12
回 当代列宁 的帖子
当代列宁:“但实际全面实行直管县,市就没有血吸了,那样才能显现出省直管县(及不带县的市)的优势”
北洋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建国前三十年都是这么想的,都强行下令省直管,却一次次失败。北洋下令全面省直管县,没坚持几年设了“道”;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全面省直管县,没坚持几年 .. (2023-08-31 08:17) 

只有重庆成功了,但不是用的重庆省,所以一个个都看重庆不顺眼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23-09-12
回 kangxus 的帖子
kangxus:省县直辖是清末民初人们倡导并在民初实行的,然而现实证明并不适合大部分地区;比如民国废府留县,省县直辖;不久就证明不可行于是在省县之间设置个道;后来在省县之间设置了行政督察区;建国初法律上名义上也是省县直辖,省县之间设置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专区、地区;改革开放后地级 .. (2023-09-03 08:01) 

要省县直辖,只能借鉴重庆模式。首先各大省得发展几个区域中心城市出来,而且要远强于周围地级市,然后才能废省分设市,一个市2000-3000万人为宜,市县二级,全国50-60个市,现在的4000万人口以上的省都得分。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23-09-12
回 wangking777 的帖子
wangking777:要省县直辖,只能借鉴重庆模式。首先各大省得发展几个区域中心城市出来,而且要远强于周围地级市,然后才能废省分设市,一个市2000-3000万人为宜,市县二级,全国50-60个市,现在的4000万人口以上的省都得分。 (2023-09-12 14:47) 

想发展谁就能发展谁?请你把东北发展起来再说。
要想使区域中心城市远强于普通地级市,只有一个办法,严厉限制周围地级市发展,把他们的产业都搬走。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23-09-12
回 wangking777 的帖子
wangking777:要省县直辖,只能借鉴重庆模式。首先各大省得发展几个区域中心城市出来,而且要远强于周围地级市,然后才能废省分设市,一个市2000-3000万人为宜,市县二级,全国50-60个市,现在的4000万人口以上的省都得分。 (2023-09-12 14:47) 

“要省县直辖,只能借鉴重庆模式。”

重庆直辖是三峡省上马失败的产物,本来就是个跟各个因素妥协的产物,并不是什么一开始就想好的高明设计,还拿这个当宝了?

“首先各大省得发展几个区域中心城市出来,而且要远强于周围地级市,然后才能废省分设市”

省管县派往往跟计划经济支持者高度重和。他们以为经济都可以直接被计划起来,选几个城市给政策、下命令,经济马上就起飞。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全国特大城市、大城市就那么多,有浮动,但不会被行政命令创造出来。江南可能有数个特大城市,而甘肃省可能一个也没有。

“一个市2000-3000万人为宜,市县二级,全国50-60个市,现在的4000万人口以上的省都得分”

这种规划下的市也只有市的名字罢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恰好有2000-3000万人聚集形成一个城市群或者都会区。无非就是单纯看人口,凑指标罢了。在玩坏“市”这个概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可能出现一个市有七八个上百万人口的各不相连的市辖区,保不齐又要产生派驻机构去分别管理“市辖县”和“区部”。


省管县一次次失败,省直管县派一次次尝试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23-09-12
天门、仙桃、潜江似乎挺不错。
只看该作者 67 发表于: 2023-09-18
回 1390 的帖子
1390:天门、仙桃、潜江似乎挺不错。 (2023-09-12 22:38) 

幸存者偏差。往往是条件足够好的才有可能被省直管,但这不能反过来说省直管县就好。。然而如果当年设立地级市成功,这三市能吸引更多资源。
只看该作者 68 发表于: 01-12
城市比农村先进,大城市比小城市先进,城市群比大城市先进是客观规律,那么,不搞广域市、不搞市管市(县),就意味稍微高级点的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里,而大城市周围的广域县域(或者是您说的路)啥资源也没有,同时很难与大城市竞争与分享,这到底是是啥思想呢?还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

而且地级市如果只有市域,县很少的话,也不会有太多资源,某些不管县或管很少县的地级市现在连本科高校也没有。市不管县,双方更无法争取更高的资源。

目前大概是333个地市州级,按照您的理论“地级市就应该是用来管理一个成规模的中等/大/特大城市的政府机关”,如果不是地市合并,而是切块设市,地市分设,您的市、路是要400多,还是500多?

地改市,市管县体制的特点是城市领导农村,就像县的意义也是城市(县城)领导农村一样。城市密集的地方小马拉小车在所难免。地级市替代不了省,因为大部分地级市都没有像样的大学和三甲医院。但是县城更不可能有像样的大学和三甲医院和某些高级服务业,比如不能实现县县都有高铁站和机场。所以,地级市不管县就是资源浪费啊!但是,地方三级预算,地市级最缺乏存在感,而县级支出最多,大部分民生农林水生态环保支出都是县本级层面

http://xzqh.info/lt/post.php?fid=3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78951&ds=1

对于绝大多数地级市而言,不论是发展水平,还是区域地位,都要高出其周围的县一大截。因此,市县完全分开的话,县显然无法与市竞争。
只看该作者 69 发表于: 01-13
我其实不太赞同省管县,而且省管县的话省城难道也是县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