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73阅读
  • 30回复

[新疆]二师铁门关市等3师市新设开来等11镇(2024年12月6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xs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01-19
我想了解,像乌鲁木齐这样的城市,如果维族人要落户 会很难吗?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01-19
回 axs 的帖子
axs:我想了解,像乌鲁木齐这样的城市,如果维族人要落户 会很难吗? (2025-01-19 01:55) 

都一样,乌市2024年发布的《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做好户口迁入政策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有9种户口迁入政策,都跟民族无关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01-19
回 axs 的帖子
axs:我想了解,像乌鲁木齐这样的城市,如果维族人要落户 会很难吗? (2025-01-19 01:55) 

有什么问题?
中国优先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01-22
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编番号。《关于同意设立第二师铁门关市开来镇、西海镇、罗杨镇、营盘镇、蒲昌镇的批复》(新兵函〔2024〕98号)
根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以团场为单位编排的数字作名称,团部驻地铁干里克,维吾尔语,意为“锒铛刺丛生的地方”。“蒲昌”地名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公园1892年,蒲昌城遗址位于三十四团团部东南方15公里处的蒲昌古城,以“蒲昌”为镇名,既有历史的屯垦文化内涵,也有当今兵地融合的现实意义。
1956年6月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尉犁农场,1958年更名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塔里木第一农场,1969年7月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三十四团,1975年5月改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三十四团场,1982年4月恢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第三十四团,2005年5月三十五团并入三十四团,201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三十四团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2024年5月,建蒲昌镇后,沿用至今。
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编番号。《关于同意设立第二师铁门关市开来镇、西海镇、罗杨镇、营盘镇、蒲昌镇的批复》(新兵函〔2024〕98号)

根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以团场为单位排编的数字做名称。二十五团距离博斯腾湖仅7公里。湖区自然景观奇异浩瀚,生态多样,为二十五团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及天然旅游资源,因博斯腾湖古称“西海”,故以“西海”为镇名。
1950年3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第二十七师七十九团,1953年6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九师二十五团,1958年更名为农二师湖光农场,1959年更名为农二师解放三场,1969年7月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二十五团,1975年5月更名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二十五团场,1982年4月恢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二十五团,2012年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五团。2024年5月,建西海镇后,沿用至今。
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编番号。《关于同意设立第二师铁门关市开来镇、西海镇、罗杨镇、营盘镇、蒲昌镇的批复》(新兵函〔2024〕98号)
二十一团为兵团农牧团场的统编番号。团部驻地“开来镇”。乾隆46年(1781),土尔扈特汗策楞纳木扎勒都率汗旗下牧民修渠垦荒,发展农耕,以各旗的名称为修建的渠道和自然沟壑命名,故有开烈渠(后称开来)。
1953年6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六师十七团改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二师第五团,1969年7月10日改称为农二师二十一团,1975年5月兵团体制撤销,二十一团归属自治区农垦总局管理,1982年兵团体制恢复农二师二十一团,2012年12月变更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沿用至今。
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团场统编番号。《关于同意设立第二师铁门关市开来镇、西海镇、罗杨镇、营盘镇、蒲昌镇的批复》(新兵函〔2024〕98号)
根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以团场为单位编排的数字作名称,团部驻地英库勒,维吾尔语,意为“新海子”。“罗”代表团城内遍布的罗布麻,是当今塔里木垦区唯一保留野生罗布麻的代表地区,2015年2月,三十一团罗布麻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杨”代表胡杨,这里地处塔河流域胡杨大面积分布区,团城内分布有2.5万亩胡杨林。胡杨被誉为“沙漠英雄树”,这与兵团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为奉献”的精神相契合,代表新时代军垦文化和胡杨精神。“罗杨”镇名具有独特的地域自然和兵团文化特征。
1958年5月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共青团农场,1962年塔里木七场并入,1963年塔里木八场并入,1969年7月命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三十一团,1975年5月更名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三十一团场,1982年4月恢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三十一团。2012年12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一团。2024年5月,建罗杨镇后,沿用至今。
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团场统编番号。《关于同意设立第二师铁门关市开来镇、西海镇、罗杨镇、营盘镇、蒲昌镇的批复》(新兵函〔2024〕98号)
根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以团场为单位编排的数字作名称,团部驻地英库勒,维吾尔语,意为“新海子”。“罗”代表团城内遍布的罗布麻,是当今塔里木垦区唯一保留野生罗布麻的代表地区,2015年2月,三十一团罗布麻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杨”代表胡杨,这里地处塔河流域胡杨大面积分布区,团城内分布有2.5万亩胡杨林。胡杨被誉为“沙漠英雄树”,这与兵团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为奉献”的精神相契合,代表新时代军垦文化和胡杨精神。“罗杨”镇名具有独特的地域自然和兵团文化特征。
1958年5月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共青团农场,1962年塔里木七场并入,1963年塔里木八场并入,1969年7月命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三十一团,1975年5月更名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三十一团场,1982年4月恢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三十一团。2012年12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一团。2024年5月,建罗杨镇后,沿用至今。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01-23
其实维语词汇不少跟汉语很像,可能是早期借词。英库勒,英就是新,库勒就是湖儿。不过兵团已经有新湖农场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01-27
营盘镇是什么地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