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中国:云岗石窟 中文名称: 云岗石窟
英文名称: Yungang Grottoes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2001
批准标准
Title 简介
标准(i) 云岗石窟的大规模佛像雕塑群是中国早期佛教石窟艺术的杰作;
标准(ii) 云岗石窟的艺术创作是5世纪以来南亚和中亚的佛教宗教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成功融合的范例,而佛教在中国的兴盛是和皇家统治阶级的推崇密不可分的;
标准(iii) 云岗石窟生动地体现了佛陀在中国所代表的力量和忍耐;
标准(iv) 云岗石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石雕佛像群,气势恢弘,风格硬朗流畅。
云岗石窟
介绍:
云岗石窟,在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 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而造像工程延续到正光年间(520―525)。在我国三大石窟中,它以石雕造像气魄宏伟,内容丰富著称。云岗石窟现存洞窟53个,造像51000 余尊,规模宏大、雕饰奇伟, 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又一颗灿烂明珠,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第五、第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富丽瑰奇,是云岗艺术的精华。东部、西部窟群属于晚期作品。第五窟中央的本尊坐佛,为众佛之最,高17米,横 宽15.8米。 脚长4.65米。第六窟规模宏伟,洞高20米,中央一个大塔柱上,雕有大小石佛3000余尊,东西两壁刻有著名的“佛传图”。形象地描绘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云岗石窟的内壁、外壁、佛光、藻井等都刻有成群的“飞天”,非常生动活泼,展示了佛教徒所幻想的极乐世界。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都采用拟人的高超手法,富于人的天性和表情,具有无限的活力;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环,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多次进行了大规模地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如今,云冈石窟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分窟介绍:(第5、6窟)
现存两窟窟前五间四层木结构阁楼是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修建,第5窟窟檐面阔9.1米,进深5.2米。第6窟窟檐面阔9.55米,进深7、8米,在形体上略比第5窟高大。尽管风化严重,但此两窟外壁的整体设计依旧一目了然:两窟分别开有大型明窗和窟门,两窟中央耸立由“龟趺”负驮之巨大丰碑,东西两侧对称为九层高塔,窟前宽度达30余米,前庭宽大平坦,是为一组双窟。这组双窟设计统一,气势宏大,形制则不相同。
第5窟为“大像窟”,因而形制与云冈早期洞窟相同,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北壁置隧道为诵经道。主要造像题材是“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主尊释迦牟尼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高的造像。该窟壁面东北隅因山体渗水严重而多有风化,南壁和西壁则保存较好,显现了北魏雕刻艺术之精妙,南壁窟门与明窗间列龛两排,上排为八个圆拱龛,下排为八个帷幕龛,龛内均置坐佛,齐整有序,威严肃穆。在南壁上层东西两侧,各雕有高浮雕大象负驮须眉座五层瓦顶出檐佛塔,设计巧妙,雕刻精美,是云冈石窟佛塔雕刻的精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印度佛教艺术相结合的典范。第5窟有多达39个附洞,编号分别由5-1至5-39,这些附洞的位置,除主洞明窗两侧6个,上方8个外,多数分布于主洞东侧及左侧冲沟上方的所谓“龙王庙沟”的高台上。洞窟多为晚期开凿,但造像艺术水平却不乏云冈石窟中的精品:
编号5-11的洞窟:
该窟位于主洞明窗西侧第一层,尖拱式外壁,窟楣中雕坐佛。窟内东西宽1.3米,南北进深0.9米,上下高2.1米,东西北壁各开大龛,北壁坐佛褒衣博带,衣摆皱褶繁缛而下垂至地面(这种造像风格在云冈以后开凿的石窟中常可见到),面容清秀,显得异常俊美。窟内雕刻还有几处值得一提。一是窟顶平格内雕刻了演奏埙、筚篥、排箫、横笛、毛员鼓、羯鼓的8个飞天乐伎。身材修长,飘带翻飞,是云冈乐伎雕刻的精品之一。二是南壁窟门两侧对称雕刻了“逾城出家”和“乘象投胎”的佛传故事画面。三是保存完好的地面团莲雕刻。由于该窟距地面较高(约为6米),很少有人践踏窟内地面,成为云冈石窟唯一完整保存的北魏洞窟地面的团莲雕刻。
编号5-12的洞窟:
此洞窟位于主洞明窗东侧第二层,严格地说,这更是一个雕凿在外壁的佛龛。此龛的佛像头高45厘米,肉髻高耸,长眉细目,鼻梁高直,两翼分明,嘴角两侧上翘,笑容微微显露,身体前倾,晗首视下,蕴藏了极大的智慧与宽容。此为云冈石窟的晚期造像,其雕刻成就异常突出,具有这些特质的作品显然是成熟透了,也极为复杂,要达到这种程度,绝非在一朝一夕发挥一个艺术家的才能所能完成的,它意味着前人的努力,是以更早期的艺术家那艰辛的尝试为前题的。
第5窟清代木结构窟檐一层西侧存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700余字的“重修云冈大石佛阁碑记”石碑,东侧存清代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600余字的“重修云冈寺记”石碑。窟檐外东侧存清代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1300余字的“重修大佛寺碑记”石碑,西侧存蒙文石碑一通。
第6窟是云冈石窟雕刻中设计最精细,雕刻最华丽,内容最丰富,造像最多的精华洞窟“塔庙窟”。高达15米的中心塔柱分上下两层,上层“四方佛”褒衣博带,气宇轩昂;四角各雕立体方形九层塔,每层三龛三佛,层层出檐。下层四面开出大型双重佛像龛,豪华别致,龛龛不同:南面结跏趺坐释迦牟尼;西面善跏趺坐(倚坐)阿弥陀佛;北面“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东面莲花跏趺坐(交脚)弥勒菩萨。洞窟四壁雕满佛龛造像和装饰纹样,没有一点空挡。北壁下层置一平台,高于地面1.2米,以两根千佛柱支撑,开一宽13.8米,高7米的大型佛像龛,内置三世佛,主题思想明确,形体突出高大,虽然风化严重,但其设计精神犹在。东西南北四壁上层(除明窗的宽度外)长达49.5米,高3.8米,约188平方米的面积里,塑造了11幅宝盖龛内著褒衣博带的立佛像,每尊佛像由二胁侍菩萨以及众供养菩萨簇拥,佛龛之间以弟子像间隔,场面热烈华丽而庄严肃穆。同时,也成为云冈石窟整体画面面积最大,并覆盖洞窟四壁(北壁风化严重)的壮丽画面。南壁明窗与窟门之间,以大型屋形龛覆盖了文殊问疾场面,这副画面面积约10.6平方米(高264厘米,宽400厘米),三角垂帐装饰,屋脊置鸱尾一对,金翅鸟5只,素面圆盘装饰一对,素面三角五只。其下覆盖内容是:中央为须弥座著褒衣博带释迦像,右襟搭于左肩,衣摆下垂,头光背光装饰华丽,高发螺旋成髻,双目微闭,正襟危坐。左侧为头戴尖顶帽,身穿对领长衣,倚坐床榻的维摩居士,他手执尘尾上举,眯眼微笑,从容自得。右侧为头戴宝冠,著短衫长裙,坐于床榻的文殊菩萨,他头微侧,左手上扬,似侃侃而谈。这幅以中国传统瓦顶式样装饰的“文殊问疾”图,是这一题材被刻划在石窟寺中最庄严、隆重的一幅。第6窟还有一处引人入胜的是雕刻,是位于塔柱下层大龛两侧和洞窟四壁的“佛传故事”画面,展示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经历。
第6窟现存雕刻佛传故事画面37幅,是北魏时期石窟寺佛本行故事中的珍品。窟顶中心塔柱四周的三十二个平方格虽有风化,但依然可见骑孔雀、狮、虎、长尾马、狐、龟等动物的人物,此乃八部护法中的“诸天骑乘”。这些,不仅宣传了佛教经论中对护法八部的详细描写,也使洞窟艺术雕刻更加丰富多彩。第6窟木结构窟檐内存明代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700余字的“游石佛寺记”。窟檐外西侧存清代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1000余字的“重修云冈石佛寺碑记”石碑和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蒙文碑记,东侧存清代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800余字的“重修庙宇碑记”石碑。
Title 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现存洞窟252座,和石像51,000尊,代表了中国古代5世纪到6世纪时期高超的佛教艺术成就。云岗有5各著名的石窟,是由一个名叫昙曜的人主持修建的,整体布局严整,风格和谐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史的第一次高峰。
30.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名称: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地点:辽宁省桓仁县、吉林省集安市
王城: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
王陵:麻线0626号墓、千秋墓、西大墓、麻线2100号墓、麻线2378号墓、七星山0211号墓、七星山0871号墓、太王陵及好太王碑、临江墓、禹山2110号墓、禹山0992号墓、将军坟及1号陪葬墓。共计14处。
贵族墓:角抵墓、舞踊墓、马槽墓、王字墓、环纹墓、冉牟墓、散莲花墓、长川2号墓、长川4号墓、长川1号墓、禹山3319号墓、五盔坟1号墓、五盔坟2号墓、五盔坟3号墓、五盔坟4号墓、五盔坟5号墓、四神墓、禹山2112号墓、四盔坟1号墓、四盔坟2号墓、四盔坟3号墓、四盔坟4号墓、兄墓、弟墓、折天井墓、龟甲墓。共计26座。
简介: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境内),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
意义:作为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具特色与影响的民族和地方政权之一,高句丽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其主要的历史遗迹大量地存续于中国的吉林省和辽宁省,成为该段历史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的王城、王陵和贵族墓更弥足珍贵。
在王城中,五女山山城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高句丽创建的第一个都城。作为鸭绿江两岸现存100余座高句丽山城中建造最早的一座,它的规模宏大,体系完备,保存也较为完整。城内分布多处高句丽早期的重要建筑遗址及生活、军事遗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五女山山城承袭了中国北方民族构筑山城的传统,但在选址布局、城墙筑法、石料加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山城形式,是中国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山城建筑进入划时代阶段的标志。在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这里开始,高句丽民族逐步扩大活动领域,历经700余年,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文化。
国内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世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都城址,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劳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犹存。丸都山城的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宫殿址遗迹,仍可显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透过它们,可以见证已经被历史长河湮没了的高句丽创造的辉煌文明。
国内城与丸都山城城外,在群山环抱的通沟平原上,现存近7000座高句丽时代墓葬--洞沟古墓群,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它不仅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宝库。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十几座大型高句丽王陵以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是高句丽建筑技艺、艺术成就所达高度的一个缩影。矗立于太王陵东侧的好太王碑,其汉字镌刻的碑文是高句丽保存至今最长的一篇文献资料。尤为重要的是,地方文化底蕴与周边特别是中国中原文化因素的有机交融在它们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其独特魅力早已闻名于世,是高句丽文化昭示后人的经典之作。
31.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里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0多处历史建筑。
澳门历史城区的普世价值
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重要的见证;更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
多元共存 和谐交融
16世纪中叶,因应中外贸易的新形势,明朝政府划出澳门半岛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居住及进行贸易,澳门由此发展成19世纪前中国主要的对外港口,也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贸易活动的兴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来,一个融合欧、亚、非、美四洲人民的“华洋杂居”的国际城市由是诞生。葡萄牙人将这个用城墙围起的城市命名为“天主圣名之城”,我们今天的澳门历史城区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四百多年间,在这块城区内,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瑞典、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朝鲜甚至非洲地区等等不同地方的人,带 著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职业技艺,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澳门历史城区内盖房子、建教堂、修马路、筑炮台以至闢建坟场,展开多姿多采的生活,包括各类文化活动。在这种机遇下,澳门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是当时中国接触西方文化的桥头堡。与此同时,居住在澳门的外国人,也以各种方式,向世界各国介绍在澳门见到的一切中国文化思想与生活习俗。澳门,也是一道外国认识中国的门户。
随著外国人的定居,他们把自己的建筑传统越洋带到澳门,使澳门成为近代西洋建筑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尤其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建筑物,无不显露出与葡萄牙本土建筑的密切关系。事实上,文艺复兴后的一些主要建筑形式、风格,结合亚洲其它地区不同的建筑元素在澳门产生了新的变体,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开创许多中国第一
明末清初,大量天主教传教士以澳门为传教基地,积极从事远东地区的传教工作,并由此创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这些传教士来自不同的修会,他们为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成就。而作为基地的澳门,在各修会的努力建设下,开创了许多“中国第一”的事业,如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中国第一所以西方金属制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附属印刷所)、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 A Abelha da China) 等等。由耶稣会在澳门开办的圣保禄学院(现已不存)及圣若瑟修院,为天主教在远东和中国的传教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中国籍的传教士,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到19世纪,随著第一位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大陆,基督新教也以澳门为基地之一,积极开展传教活动。比如中国第一位新教徒蔡高就是由马礼逊在澳门为其洗礼;此外,由马礼逊编写的《华英字典》也是在澳门出版。而由新教徒在澳门开办的“马礼逊学校”更将近代西式学校教育模式引入中国,培养出容闳等著名学生,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作为贡献。
另一方面,澳门民间的妈祖崇拜,表现了澳门与中国闽粤沿海居民妈祖信仰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环境的特殊性,澳门的妈阁庙在中国众多的妈祖庙中又别具特色。它既有中国以至海外妈祖崇拜传播和组织的典型特征,又因澳门是近代中国与西方接触最重要的商港,使妈阁庙成为最早向欧洲传播妈祖文化的地方。
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里,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历史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的生活社区。这些生活社区,除了展示澳门的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外,更展现了中葡两国人民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尊重。这种中葡人民共同蕴酿出来的温情、淳朴、包容的社区气息,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