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88阅读
  • 10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91):同州府(大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12
同州府:冲,繁,难。隶潼商道。明,同州属西安府,领县五。雍正三年,升直隶州。十三年升府,置附郭县。耀、白水还隶,又降华州暨所属之华阴、蒲城、潼关来隶。乾隆十二年,潼关升?。西南距省治二百四十里。广一百八十八里,袤二百九十里。北极高三十四度五十分。京师偏西六度三十七分。领?一,州一,县八。

大荔繁,疲,难。倚。雍正十三年以同州地改置。西:黄堆山。北:商颜。南:沙苑。洛水自蒲城缘界迳其西,折东南至船舍渡入,迳西南,东流,渭水迳南界,东北流,并入朝邑。县丞驻羌白镇。又坊头、船舍、潘驿三镇。

朝邑繁,难。府东三十里。明隶西安府。雍正三年来属。黄河自郃阳入,迳东境而南,受金水,至赵渡南之望仙观,为洛水入河故道。光绪三十四年,洛徙,至赵渡入之。又南三河口,渭水自大荔入,东北流注之,折东入潼关。主簿驻大庆关。有两女、太奇、赵渡三镇。

郃阳难。府东北百十里。明隶西安府。雍正三年来属。西北:梁山。东北:方山。黄河自韩城入,缘东界而南,受百良水。徐水西北、金水东南流,俱入朝邑。古洽水,亦瀵水,亦西南入朝邑。西北:大峪水,自澄城缘界,屈南仍入之。镇五:百良坊、甘井、王村、黑地、路井。

澄城简。府北百里。明隶西安府。雍正十年来属。北:界头山、将军。西北:壶梯、云门山。西:洛水,受甘泉水,即县西河,南入蒲城。东大谷河,南缘郃阳界从之。镇九:寺头、业善、韦庄、交通、窑头、王庄、冯原、塔冢、良辅。

韩城难。府东北二百二十里。明隶西安府。雍正三年来属。东北:龙门山。西北:梁山。西南:韩原,即少梁。黄河缘东北自宜川入,合洽户川,屈南得龙门口,禹迹存焉,南至官渡,合沮水及芝川,又南入郃阳。西北:神道岭汛。薛峰、昝村二镇。

华州冲。府南百八十里。明隶西安府。雍正三年升直隶州。十三年仍为州,来隶。西南:五龙。南:少华山。渭水自渭南入,迳北境而东,纳州南诸谷水,东北入华阴。镇七:罗纹、柳子、台头、王宿、瓜坡、高唐、江村。驿一:华山。

华阴冲,繁。府南百六十里。明隶西安府。雍正三年改属华州,十三年来属。南:太华山,即西岳。河水自朝邑入。西北:渭水自华缘界合沈水,又东合敷水、黄酸水,诸谷水并注焉,又东入于河。镇三:华岳、泉店、敷水。

蒲城疲,繁,难。府西八十里。明隶西安府。雍正三年改属华州,十三年来隶。北:尧山,一名浮山。西北:丰山,一名苏愚山。东北:金粟山。洛水自白水入,迳避难堡,左纳甘泉水,合大峪河,入大荔。东北:永丰汛。镇十:常乐、石表、渭原、孝同、兴市、武店、汉底、车渡、荆桃、高阳。

白水简。府西北百三十里。明隶西安府。雍正三年改属耀州,十三年来属。东北:黄龙山。西北:秦山。洛水自宜春入,受铁牛河,经县北,受孔走河,又东南白水,即南河水,自南境东流注之,又南入蒲城。镇十:冯雷、西故、南河、雷村、新村、新窑、铁牛、雷衙、武庄、孔走。

潼关厅?冲,繁,难。府东南百里。潼关道治所。明置潼关卫。雍正二年废。四年置潼关县,属华州,十三年来隶。乾隆十二年升厅。东:麒麟山。西:凤山,倚以为城。黄河自华阴入,迳厅北,潼水自厅南贯城北流注之,东入河南阌乡。巡司兼司狱驻风陵渡。驿一:潼关

注:今治渭南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3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12
大荔县,为关中平原东部重镇。早在商周时期,大荔为古芮国及同国所在地,春秋时少数民族沿洛河进入此地建立大荔戎国。秦厉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秦伐大荔,设临晋县。汉武帝时改为左冯翊,晋武帝时(公元265——公元290)更名为大荔县。以后地名变为频繁,西魏改为同州,唐天宝初年(公元742年)曰冯翊郡,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复同州。元朝以后改县为同州,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同州为府,后又置为大荔县。
    现在的大荔县,其实还包括朝邑县。朝邑县,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南五泉县,西魏大同六年(公元540年)改为朝邑,隋属冯翊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析置河滨县,乾元三年(公元760年)改名河西,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复曰朝邑。1958年并入大荔县。
    据《大荔县志》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筑城。距今已有两千年了。这里东临黄河,据有薄关要冲,地处守卫西京的险要位置。所以汉后各代都视其为重镇。由于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封建王朝争夺,加上各种自然灾害,城区屡遭毁坏,所以对其进行修葺。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同州所现城,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年)刺史安平王元燮所筑;其东城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刺史穆弼所筑,西与大城通;其外城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刺史王罴所筑也。"三次筑需历时26年。唐又重筑为新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大地震,城墙毁。重修时缩小到周长为七里六(一里为180丈)。清乾隆年间和道光年间先后又作过两次较大修葺。其城廓规模仍沿明时未变。城长4788米,高12.28米,基宽9.8米,顶宽6.3米。
    仔细观看,大荔县城形状呈龟形.龟为四灵(麟、凤、龟、龙)之一,灵龟是长寿,异灵的象征,将县城建作龟形,取福寿久远、样瑞闷永恒之意。南门为龟头,城楼上面南有两个圆洞,是龟的两只眼睛;北门是龟尾,城楼上面北有一个圆洞是龟肛门,城外宝塔是龟尾巴;东南门是左前爪,由于龟尾弯曲,所以修理工了两个门洞,中间有个小瓮城;西南门是右前爪,也是两个门洞,有个瓮城;左后爪伸出去是东北门,两个城门,一个瓮城,端东端西。由于前爪蜷缩,所以城墙西北方弯了回来,没有城角。
    自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后,各地起义不断,为防止起义军民入城,先后对城墙都作过修补。直到1948年国民党政府妄图阻滞解放军解放大荔县城,大量征集全县民夫重整城垣,加固城墙,疏通加深拓宽外壕。然而在1949年3月第一次解放大荔时,城一攻即破,徒具劳民伤财之害。
    解放后,城墙已失去防御守护作用,听任存废,渐次为群众取土修建庄基。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其被蚕食占用,日甚一日。尤其是"十年动乱",城墙被夷为平地大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地处北纬34-35,东经109-110,是黄河、渭河、洛河汇流之地。 海拔329--533米。平均气温13度左右,无霜期212天,年降雨量514毫米,属于温带半干旱地区。县城面积1776米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2372亩,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是陕西主要棉花、粮食、油、西瓜、苹果、花生、红枣等产地之一。
本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荔人”遗址的发现证明,远在距今二十万年左右,先民已经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商、周时代即为古都所在地。春秋战国时代,大荔在此筑城立国。清雍正年间改为同洲府。民国时期设八区专署。历来都是关中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今大荔县是由大荔、朝邑、平民三县合一而成。全县共辖10镇、23乡,总人口为632661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回族、壮族、满族、土族、蒙古族、苗族等十个民族。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12
合阳之名,缘自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于洽水北岸(今洽川镇莘里村)筑城,取名“合阳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合阳土地上繁衍生息;部落时代为有莘氏部族聚居之地。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封支子于莘(今合阳),称“有莘国”,简称莘国,上属雍州。商代因之。西周时,有莘国改属畿内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废有莘国,并入晋国,称“莘地”、“梁”或“羁马”。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分晋室后,莘地属魏“西河之地”。魏文侯十七年(前429年)于黄河西岸合水(亦称洽水,清初断流)北岸筑城,取名“合阳城”,西河之地始称合阳。秦惠文八年(前330年)魏献西河之地于秦,秦置“合阳邑”,上属内史郡。秦二世三年(前207年),西楚霸王项羽划秦腹地为塞、雍、翟三国,号称“三秦”,合阳属塞国。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灭塞,合阳归汉,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年)改属内史郡。景帝二年(前155年)改“合”为“郃”,始设“郃阳县”,属内史郡。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属左冯翊郡。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并郃阳入夏阳县(今韩城市)。明帝永平二年(59年)复设郃阳县,且将汜爱县(今澄城县)并入,上属左冯翊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西晋愍帝建兴三年(3150)年,郃阳属冯翊郡。十六国时,郃阳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大夏等国占领,县置流废。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析郃阳,于东北部设宫城县(治所在今东宫城村),于南部设五泉县(治所在今良石村)。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又于中部设郃阳县,三县皆属华山郡。西魏文帝大统六年(540),调整郃阳县属武帝郡,宫城县、五泉县属澄城郡。北周明帝二年(558),并宫城县及五泉县的乳罗山地区入郃阳县,上属澄城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郃阳属同州。十六年( 596),县治由黄河西岸迁至县中部(今县城),改同州为冯翊郡,郃阳属之。唐高祖武德元年(618),郃阳复属同州。三年(620),析郃阳东部黄河沿岸一带设“河西县”,两县皆属同州。八年(625 ),郃阳县属西韩州,至太宗贞观八年(634)复属同州。玄宗天宝元年(742),郃阳、河西两县属冯翊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同州之称,郃阳、河西两县属之。乾元三年(760),改河西县为夏阳县。五代初期,郃阳、夏阳两县属河中府,后同属同州。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撤夏阳并入郃阳县。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划属桢州。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复属同州。明代,仍属同州。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同州改府,郃阳为其辖。1913年,郃阳县隶属关中道。 1933年,直属陕西省。1938年,析西北山地红石崖一带归黄龙垦区;后属黄龙县。次年,划郃阳县归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所辖。 1948年3月26日,郃阳解放,划为陕甘宁边区政府黄龙分区所属县。同年12月,郃阳县人民政府成立,改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大荔分区所辖。 1950年隶属陕西省渭南专区。1956年10月至1958年12月直属陕西省管辖。1958年12月,郃阳县并入韩城县,1961年8月22日恢复郃阳县建制,隶属渭南专区。 1964年9月国务院更改生僻地名,改“郃”为“合”,称合阳县。1968年,渭南专区改称渭南地区,合阳县仍属之。 1995年,渭南地区撤地建市,合阳县属之。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12
澄城是黄河流域的古老县份,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属雍之地,春秋属晋,秦始设北徽县,从北魏始建澄城县,县名县治沿用至今已有1540年。这里前拱原阜,后依山陇,地形复杂,地理位置险要,是历代屯御敌的战略要地。吴起在此屯兵,郭子仪率兵征叛,李自成抗击官兵,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浴血奋战等等,都在古徽大地留下过深沉的足迹。这里土厚水淳,风和俗美,梁原起伏,山川壮丽,隋文帝修建行宫,唐名相魏徽在此受封。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12
韩城,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历史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共长,发展同中华民族的崛起共命运。

  考古资料表明,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历史沿革甚为久远。夏商时称“龙门”,周称“韩国”。春秋朝代,晋称“韩原”,魏称“少梁”,秦设“夏阳”。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更夏阳置“韩城县”,韩城县名由此开始。唐昭宗天佑2年(公园905年)更名 “韩原县”。金宝宗祯佑3年(公元1215年)升置“祯州”,辖韩城、合阳两县,州与县同置移于薛峰(今薛峰乡)。元代废州,复名韩城县,县治移回原址。明清民国仍沿其旧。公园1948年3月24日解放,设县制,成立了人民政府。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县为市;1985年2月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12月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12
华县历史悠久,夏为古雍州地,周宣王二十二年建立郑国,秦设郑县,唐设华州,民国二年改华州为华县。古郑国的郑桓公、唐汾阳王郭子仪、教育先驱杨松轩、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外交家潘自力等祖籍于此。老观台遗址、元代圣山禅修寺、少华山晴岚、潜龙寺、永庆寺、白崖裕瀑布、赤水桥上桥、渭华起义纪念馆及新建的少华山森林公园等皆为游人向往。

华县,古时称为华州,因州境内的华山而得名。
  华县,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东部,面积112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人口36万。东临华阴,西接渭南,南依莽莽秦岭,北濒滔滔渭河,距古城西安90公里,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横贯而过,为关中与中原交通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有“通化门前第一州”之称。现代化的通讯、交通极为便利。
  华县历史悠久,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县境内数十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古遗址,彰显着我们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历史,创造文明的轨迹。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庶弟姬友为桓公,在此建立了郑国。春秋时,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秦国在此设置郑县,为本县设县之始。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在郑县设东雍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雍州为华州,此后直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州府,改华州为华县,沿袭至今。在长达1360年的历史岁月中,华县一直是华州州治的所在地,自周迄唐均为京畿重地,向为文明的礼仪之邦。历代以来,贤哲代有人出,涌现了以唐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清末民初教育思想家杨松杆,现代著名学者杨钟键,革命先驱潘自力、高克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历为“人文鼎盛之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12
华阴县
  禹贡华阳地,战国魏阴晋邑,秦惠文王更名宁秦,汉改曰华阴,以在华山之阴也,故治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唐改曰仙掌,寻复曰华阴,又改曰太阴,旋亦复故,移今治清属陕西同州府,今属陕西关中道。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12
山系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 “中华”、“华夏”皆藉华山而得名。早在《尚书》里就有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载有黄帝、尧、舜都曾到华山巡游.秦始皇、汉武帝、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然成风,华山又是道教胜地,为“等四洞天”,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自周末始,即有道家于云台观布道, 金元时华山已成为全真派发祥道场。在历代高道中,尤以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秦汉以来,和道教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广为流传。现存200余篇,其中以“巨灵劈山”、“劈山救母”、“吹萧引凤”影响深广。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骚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

    华山,从得名到现在,大约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汉唐以前华山虽然有名,但登上华山的人是很少的,可说是处于探险阶段。唐宋时代,修道求仙的隐士们开始在华山凿洞为祠,亦引来了少数的诗人和画家,这是开发的初期。到了元明时代,山上营建起楼阁殿宇代替了山洞;山路亦因此得到修整,有的成了石级、有的加上了铁链栏杆,大大方便了登山的游人,这是开发的盛期。到了清代,群众上山的不计其数,文入画家来到华山的亦络绎不绝。于是出现了《华山志》、《华山记》、《华岳志》、《西岳华山志》、《太华山记》、《华岳全集》、《华山小记》、《游西岳记》、《华山经》等不下十种记述华山的书本。至于单篇文章和诗赋就更多了。因此可以说这是华山的兴旺时期。

华山的得名

“华山”山名最早出现在《山经》和《禹贡》中。亦就是说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前就有这个山名了。人类从游牧生活改变成定居的农耕生活,可能是一个个居民点定名下来的关键。居民点的定名又会引起附近山川的定名。华山地区是我国民族最早活动的地方,所以华山得名是比较早的。

      为什么取名为华山呢?传说很多《水经•渭水注》说“其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远而望之,又若华状。西南有小华山”。古代“华”与“花”字是一个意思,互相通用的。由于远远眺望华山,山峰就象一朵花一样,故叫华山。有的说是取少阴用事,万物生华之义;亦有说,山顶上有池,生长千叶莲花,因名华山。据我看,《水经•渭水注》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今日华山的西峰就叫莲花峰。因为顶上有巨石,形如莲花花瓣。但不论怎么说,上述的几种说法都离不开“花”字。所以取名“华山”是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有了“华山”的名字,连它周近的地名亦受到影响。比如华山北面的县名就因位于华山的阴坡而取名为华阴县;在华山南坡的则取名为华阳。甚至说,中华民族的得名亦与华山的名字分不开。

      清代的有名人物章太炎就认为“我国民族旧居雍梁(今陕西境内)二州之地,东南华阴,东北华阳,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亦有说,我国古代亦叫华夏。夏是由于夏族(居于夏水流域),曾居住在满目花簇的华山地带而得名。这两种说法并非无稽之谈,使人听了觉得还有道理。如是,“中华”或“华夏”的得名是与“华山”有关。则华山这座名山更增添了它的光彩!

华山为何有这么多名字?

      华山在古代,一时称华山,一时称西岳,有的又叫太华山。后业西岳与华山两个名字联在一起用了。推究其各种叫法的原因。为什么叫华山?前面一节已介绍过了,这是由于华山的形状象“花”一样来的。为了与其西邻的“少华山”相区别,故又叫“太华山”。称为西岳,是与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华岳恒山、中岳嵩山相比,华山的位置都在西边的缘故。从历史根源分析,又与当时的政治中心变动有一定关系。比如西周以前,“华山”与“西岳”是指同一个山。到了西周,政治中心在丰镐(今西安的西南),西岳就不是指的华山,而是指的陇县南面的吴山。吴山即今日陕西省宝鸡市西北的山。以后,政治中心东迁到洛阳的时候,西岳又指的是华山了。如秦的都城在咸阳和长安时,则称华山或太华山,不称西岳。因为华山在都城的东边。汉光武时都城迁洛阳后又称华山为西岳,直到现在。

      “五岳”的形成与古代帝王巡视诸侯守地,搞“封禅”这种祭天祭地的活动、谋求自己的功德“以传万世”有关。我国众多大大小小的山,为什么唯独五岳这么出名呢?我看,大约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五大名山均在我国东半部。这与当时人类活动多在我国东部地区有关,因此西北、西南的名山,诸如峨眉山、青城山、甚至东南的天台山、雁岩山等都不在其列;第二,五岳所在位置,大体是在当时王朝所控制的疆域的四周,有点象“界碑”一样的作用;第三,这些山多在交通路线附近,帝王常出巡的线路上;第四,五岳相对于邻近的山,是比较高大的山,或者能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的山;第五,五岳在我国虽不是最高峻的山岭,但却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中,因而显得巍峨壮丽,各有其独特的引人入胜的地方。大概是东岳浑沦,主峰雄伟特好;南岳烟云,多突出的峰峦;北岳幽森,亦多突出峰峦;中岳肃穆,除多好峰,还有幽美的溪谷;西岳峻峭、石峰如柱、多悬崖峭壁和刀斧劈削地形。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施行家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说明五岳可算得上是山名风景的典型了。从而五岳的名气更是流传久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12
白水县周称彭戏,春秋为彭衙。战国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发始设白水县。北魏秦孝文帝太和二年(公元478年)设白水郡,辖白水、姚谷、南白水(今蒲城)三县。隋开皇三年(公元6581年)废郡,保留白水县名。1947年9月白水首次解放,1948年3月第二次解放。1948年隶属黄龙分区,1949年划归大荔分区,1950年并属渭南专区。1959年撤销县制与蒲城、澄城合为一县,1961年恢复县制。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12
蒲城县历史悠久。夏商属雍州,周封贾国,春秋属晋,秦置重泉,北魏名南白水,西魏始称蒲城,唐名奉先,宋后名蒲城至今。境内文物荟萃,城外桥、景、光、惠、泰五座唐代帝王陵依山为墓,彼此烘托,尤以桥陵石刻最为精美,气势雄伟,为唐十八陵之冠,一九八八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南寺唐塔,北寺宋塔,遥相呼应,明清考院、六龙壁、勿幕图书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保护完好。县博物馆内,历史文物琳琅满目,境内仅省级以上重点文物单位就有12处,一九八八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蒲城历史上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王鼎、井勿幕、李仪祉、杨虎城等先贤志士均出生于此。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12
潼关在商代时隶属定国,称桃林;周代时为畿内地,隶虢国,称渭 ;春秋隶晋,称桃林塞;战国时隶魏。秦惠文王六年(公元前332年),设宁秦县,潼关为宁秦县辖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船司空衙门,专管黄河、渭河的水运事项及船库工作。之后就以官名设县,称船司空县,新莽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东汉时又复名船司空县,属华阴。新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属华州华山郡的定城县,西魏时撤定城县,改属敷西县,直到北周。
隋开皇五年(公元610年),改敷西县为华阴县,潼关属华阴辖地;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华阴县改为仙掌县。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分仙掌为东部潼津县,隶虢州。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撤潼津县,并入仙掌县。公元706年复名华阴县。
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时,设潼关为守御千户所,隶陕西都司,明洪武九年,设潼关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撤潼关卫;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潼关县为潼关厅,民国二个(1913年)废厅,复潼关县至今。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