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47阅读
  • 17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95):延安府&鄜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15
延安府:繁,难。隶延榆绥道。明,领州三,县十六。雍正三年,升鄜、绥德、葭三州为直隶州,以洛川、中部、宜君、米脂、清涧、吴堡、神木、府谷八县分隶之。乾隆初,以榆林府之定边、靖边二县来隶。南距省治七百四十里。广四百八十里,袤三百九十里。北极高三十六度四十二分。京师偏西七度四分。领县十。

肤施简。倚。西:凤凰山,城跨其上。北:伏龙。东北:清凉。东南:嘉岭。南:卧虎。延水自安塞入,西北而东,西川水东流注之,又东北,南河水北流注之,又曲折东北,左纳丰林川、清化水,东入延长。南:石油泉。

安塞简。府北四十里。北:云台。东:天泽。西:龙安山。延水自保安入,西北纳杏子河,迳城南,曲折东南入肤施。西南:洛水,南入甘泉。北有边墙。

甘泉简。府南九十里。东北:伏陆山。南:秦冒、温泉山。洛水自安塞入,右纳自修川、北河、美水,左纳清泉水、漫涨河水,南入鄜州。西南有甘泉,县以此名。临真镇,县丞驻。

安定简。府北百八十里。东:鹏山。西:祖师。南:祖师山。西北:高柏山,怀宁河出焉,亦名走马水,又东北有东沟,并东入清涧。秀延水自安塞入,即北河,俗名县河,迳城北,合根水、革班川,东南亦入清涧。南:清化水,南入肤施。

保安简。府西北二百二十里。东:艾蒿岭。南:石楼台山。西:九吾。洛水自靖边入,迳城西,纳梁家河、吴堡川、周水,东南入安塞。北:杏子河,亦自靖边入从之。有沙家、静远二镇。

宜川简。府东南二百八十里。东:凤翅山。北:石关。西南:丹阳。东南:盘古山。黄河自延川入,南延水,迳东北来注之。又南过壶口,受云岩河,经孟门,受银川水,即西川,又东南入韩城。北有百直、交口镇。

延川简。府东北百九十里。城西:西山。东:东峰。西北:青眉山。黄河自清涧入,至老龙口,秀延水合清平川、南站川诸水,东南流注之,又南入延长。西北:永平村,有石油井。

延长简。府东百五十里。东北:独占。北:高奴山。西:延水自肤施入,迳城,右合关子口,左小铺原水,又东迳翠屏山,纳苏家河,右安沟,东南入宜川。西北交口水,东至延川注延水。南:锦屏山,下旧有石油井。光绪三十二年,用新法凿取,油旺质佳。附近肤施、延川、宜君数县境均产石油。

定边冲,繁。府西北三百五十里。明正统二年置定边营,属延安镇。雍正九年,以定边、盐场、砖井、安边、柳树涧五堡地置,属榆林府。乾隆初来隶。东南:南梁山。西北:白露山,即白于山,洛水出焉。右合贝川水、郎兒沟,又东,左合吴仓坡水,东南入保安。南:三山水,一名耿家河,自甘肃灵州入,复合黄家泉,西南入甘肃环县。北有边墙,自甘肃花马池入,东南至靖边。西:盐场堡,县丞驻,后省。

靖边冲,难。府西北三百里。明成化十一置靖边营,属延绥镇。顺治初为靖边所。雍正二年设同知,九年,以安边、安塞、镇罗、镇靖、龙州五堡地置,属榆林府。乾隆初来隶。西南:大白莲花山。东:箭杆山。东南:芦关岭。西红柳河,东荍麦河,至城北合流,北出边墙,折东复入怀远边墙为[C104]水。东北:寺湾河、大理河,并东入怀远。龙州堡、宁塞堡二汛。又宁条梁汛,巡司同驻。

鄜州直隶州:繁,疲,难。隶西乾鄜道。明属延安府。雍正三年,升直隶州。南距省治五百五十里。广三百五十里,袤三百八十五里。北极高三十六度四分。京师偏西七度十一分。领县三。南:高奴山。东北:晋师。北:开元坡。北:洛水自甘泉入,南流,纳采铜川、牛武川、迳城东南,厢西水合开抚水,自洛川会街子河来注之,又南入洛川。西北:华池水,即清水河,自甘肃合水入,迳城西,与黑水会,又南纳直道河、三川水,西南入中部。州判驻王家角镇。又交道、屯磨、张村、隆益、牛武五镇。

洛川简。州东南七十里。旧治在东北。乾隆三十一年徙凤栖堡,为今治。北:高庙山。东南:烂柯。南:鄜畤山。洛水自西北,南流,纳杜家河,入中部。东仙宫河、黄梁河,迳城南,西南流注之,又南入中部。东南:聿津河,西南入宜君。又南川水,东入宜川。镇十六:仙宫、白城、化石、土基、黄连、吴庄、兴平、梁原、乐生、化庄、硃牛、汉寨、厢西、进蒙、永乡、聿津。

中部简。州西南百四十里。城北:桥山。西北:石堂。洛水自洛川入,右受华池水、沮水、香川水、五交河,又南入宜君。镇五:北谷、保安、孟家、芦保、龙坊。驿一:翟道。

宜君简。州西南二百十里。东南:秦山。西北:太白。西南:青龙。洛水自东北,南流,右受石盘川,左受沙河,即聿津河,又南入白水。西南:缠带水,合玉华川,东北流,入中部,注沮水。又马兰川,西南入三水。姚渠川,东南入同官。马兰镇,巡司驻。又雷远、五里、杏头、石梯、偏桥、突泉六镇。县西姚曲村有石油井。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3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15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夏朝时延安属雍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白狄、晋、魏、秦国所有,秦汉归上郡所辖,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被纳入前秦、后秦、大夏的版图。隋朝始设延安郡,唐宋后为延州或延安府。延安一直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地,很早就成为陕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1935年10月至1947年3月,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延安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15
椐史料记载,夏,今延安市属雍州。商,属鬼方。西周,为犬戎与猃狁领土。

  春秋时,本境为白翟部族所居。战国初期,中部和北部属魏,南部属秦,后全部为秦。

  秦统一六国(前221)后,本境属上郡。

  汉仍为上郡。

  北魏,在本区南部设北华州和中部、敷城、义州、乐州4郡,北部设东夏州和遍城、定阳、上郡、朔方4郡,以及夏州的金明郡。西魏始设延州、敷州、丹州。

  隋开皇三年(583),撤遍城、文安、中部、敷城、丹阳、乐州、金明7郡,仍设延州、敷州、丹州。大业三年(607),废州制,设上郡和延安郡。隋义宁元年(617),增设丹阳郡。

  唐、本区属关内道。武德元年(618),撤上郡、延安、丹阳3郡,设鄜州、延州、丹州。武德二年(619),增设坊州。天宝元年(742),废州制,设延安、洛交、中部、咸宁4郡。乾元元年(758),又废郡制,复设延州、丹州、坊州、鄜州。

  宋,本区属永兴军路,仍设延州、鄜州、坊州、丹州。宋初,西北部被西夏占据。收复后,设保安、定边2军。庆历元年(1041),设鄜延路。元佑四年(1089)延州升延安府。

  金仍设鄜延路,初辖延安府、鄜州、坊州、丹州、绥德州(辖地在今榆林地区)及保安、定边2军。皇统六年(1146),撤定边军。大定十一年(1171),降保安军为保安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保安县为保安州。

  元置延安路,领鄜州、葭州、绥德州(后2州在今榆林市区)。

  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延安路改设延安府。

  清雍正三年(1725年),鄜州升直隶州。本区有两个省辖行政建置延安府和鄜州。

  民国2年(1913),撤府、州,属县改隶榆林道。民国9年(1920),道治迁置肤施城。民国17年(1928),废道,诸县由省直辖。

  民国23年(1934年)建立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

  1935年11月,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改称陕甘省和陕北省。1936年5月,合为陕甘宁省。西安事变爆发后改称中华民国特区。1937年9月6日,改称陕甘宁边区,11月10日改称陕甘宁特区。1938年1月,复称陕甘宁边区。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9月6日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1942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新建吴旗县,隶属三边分区。 11月,设延属分区。

  1943年1月,成立延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延安市和延安、子长、延川、延长、固临、甘泉、富县、志丹、安塞9县。

  1945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迁往西安市,11月5月,改为陕北行政区。

  1948年1月,黄龙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洛川、黄陵、宜君、宜川、黄龙、澄城、韩城、合阳、白水、富平10县。

  建国后,1950年5月改设陕西省延安分区,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称延安专区,设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

  1955年5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

  1968年8月,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

  1969年9月,改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6月,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延安地区行政公署。

  1996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撤销县级延安市,设县级宝塔区。1996年辖1区12县19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3416个村民委员会,162个居民委员会,463354户,19037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332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15
肤施——自战国魏至东汉,肤施在今陕西榆林东南,秦汉为上郡治所。自隋至民国,肤施即今延安,但宋庆历以前,县治在今延安东北延河东,庆历间移治今市。肤施改名延安在1936年。

延州——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为延安郡,后仍为州。1089年,宋升为延安府。西魏治广武,唐治肤施,均在今延安东北,宋移肤施至今延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15
 安塞古为白翟地,秦汉以来设置高奴县,隋唐五代皆为金明县,宋设置安塞堡,于宋淳祐壬子年(1252年)立县。

安塞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的重要后方基地,毛泽东曾在王家湾村居住过58天。以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绘画之乡”、“剪纸之乡”、“腰鼓之乡”,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歌之乡”,被陕西省列为陕北黄土风情旅游景点之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15
甘泉历史悠久,西周即有史载,秦置雕阴县,北魏初置临真县,唐武德元年置伏陆县,天宝元年改甘泉县。名胜古迹有秦直道遗址、隋炀帝赐名的“美水泉”、唐代建筑白鹿寺、千年银杏树、宋代古墓群等。革命旧址有毛泽东发表“雪地讲话”和指挥直罗战役所在地、劳山战役、周恩来遇险处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15
安定(子长县)

远在六千年前,人类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境内始设阳周县,嗣后几经变迁,到蒙古宪宗二年(1252)设立安定县,历经元、明、清三代,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分设赤源县,二十四年(1935)设秀延、安定、子长瓦窑堡四县(市)、三十一年(1942)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改名子长县沿用至今。子长自古为“边镇之咽喉,西塞之要径,秦关之保障”,战事纷繁地瘠民贫为突出的历史特点。在素有中国革命“红都”之称的子长瓦窑堡召开了中国革命历史上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和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中共党校、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先后在此创办。在子长的历史上人文蔚起,素有陕西将军县之誉,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本籍有7064人参加人民军队,1149位仁人志士献身革命。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为进行古代文化研究提供了确凿证据。全县有文物点435处,馆藏文物141件,其中瓦窑堡革命旧址,子长烈士纪念馆已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第二个敦煌”的安定钟山石窟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柏山黄帝陵遗址、阳周故城遗址等亦引起了史学家的关注。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15
子长县历史悠久,禹贡时属雍州之域,商末为翟地,春秋归白荻,战国属魏,秦设阳周县,北魏改城平县,唐沿隋制,宋元宪宗二年设安定县,明清一直相沿。1935年苏维埃政权诞生分设赤源、秀延两县,1936年废赤源设安定,1942年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军改名为子长县,县城由安定镇迁至瓦窑堡镇。

  子长县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24年,以谢子长为代表的献身革命事业的共产党人就在此活动。1931年至1934年,陕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赤源县苏维埃政府在此诞生,至1935年4月境内大部分解放,并与延川、安塞、保安(今志丹)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共中央北方局驻西北代表团、中共陕甘晋省委、西北军委曾移驻瓦窑堡。特别是1935年11月至1936年6月期间,这里又成为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西北军委(中央军委前身)的所在地。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王稼祥、林伯渠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指挥中国革命斗争。这一年11月底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著名的“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席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的决议》和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在政治局会议之后毛泽在党的政治活动学习会议上,又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同时,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瓦窑堡发布了《抗日救国宣言》,提出了著名的十大纲领。瓦窑堡会议为实现由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战略转折奠定了牢固基础,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促进抗日高潮的到来。此后,党中央又指挥红军进行了著名东征和西征,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15
志丹县,史称保安军、保安州、保安县。
秦汉属高奴县地。三国两晋为匈奴据,唐为金明县地,宋置保安军。金置保安县,后升为州。元复降为县。1934年更名赤安县,1936年为纪念刘志丹烈士而更名志丹县。农牧业为主,产谷子、糜、荞麦等。羊绒、荞麦、杏核为特产。有毛泽东旧居、志丹陵园等革命纪念地。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15
古系雍州之域,西魏大统三年,始置义川县。宋太平天国初,为避太宗匡义名讳,义川改为宜川。明清时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废道后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隶属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8年3月宜川解放后属黄龙分区,1950年以来先后归属延安专区、延安地区、延安市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15
?延川历史悠久,文风裴然,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乡"誉称。建立于隋开皇三年,距今1400多年,以县城脚下河流古名"吐延水"得名。原始社会,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古代曾是不同部落更迭和多民族汇聚生息的地方,明初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格局。千百年来,山川几经沧桑,人民备尝忧患;狩猎牧耕,迁徒往返,争战撕拼,屯戊开发,历代英豪各展雄图,八方移民共创基业;多民族血缘、习惯交相渗透,中原、边赛文化相互融会,渐渐形成黄土文化和当地的历史风貌。

隋唐时期,今延川县城居住着匈奴民族的一个分支——稽胡族。修文县设立于唐武德二年(679),隶属于西和州(州治在今延水关渡口下游的一个山峁上)管辖。唐代贞观二年(628),修文县随同西和州一起被撤销废除,仅存在10年。



隋王朝如同秦王朝,虽然统一了全中国,奠定了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基础,但是隋炀帝的暴政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使隋朝成为又一个短命王朝。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将隋朝统治集团推向崩溃边缘,于是一些隋廷的封疆大吏乘统治力量削弱的机会起兵割据,称帝称王。朔方郡(郡治在今陕北的靖边县白城子)鹰扬郎将梁师都是其中的一个。梁师都打败前来镇压的隋将银青禄大夫张世禄,占据了今延安以北的陕北地域。



公元618年5月,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建立唐朝,改元武德。唐武德二年八月,唐战将段德操出奇制胜,连续两次打败梁师都,追击200多里,斩杀俘虏4000余人,改变了陕北战场上的局势。随即陕北各郡县归属唐朝。唐廷为了稳定陕北局势,便增置州县,修筑城堡,安抚稽胡贵族人员。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设置了西和州修文县等许多州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15
北魏神蘠四年(431),北魏灭大夏国,在今延长县境内置广安县。隋仁寿元年(601),为避太子杨广讳,改广安县为延安县。唐广德二年(764),改延安县为延长县,意为延水在此长流入黄河。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5-15
定边,为“底定边疆”之意。明成化六年(1470)置定边营,清雍正九年(1731)设定边县。1936年南部山区解放,曾属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管辖。全国解放后,安边县并入定边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5-15
靖边县,古夏州,是“气海”、“油田”的中心,是向北京、西安、银川、铜川等输气的起始点。
靖边县,取“绥靖边疆”之意。北魏设山鹿县和长泽县,北周置宁朔县(今杨桥畔)。明洪武六年(1373)设靖边卫。又设靖边道,管辖榆林、绥德、定边、靖边等卫。成化六年(1470)设靖边营,清雍正八年(1730)改为靖边县,县址设新城堡(即原靖边堡),同治八年(1869)移镇靖堡,1942年迁至张家畔。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的国都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最北端58公里处的白则村。该遗址是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5-15
鄜州
州名.治今陕西富县.本秦雕阴县,属上郡.汉分置雕阴,直路二县.苻秦时置杏城镇.北魏孝文帝改为东秦州,孝明帝改为北华州,废帝时改为鄜州.隋大业初改为上郡.唐武德元年(618)置鄜州,治洛交(今富县).天宝元年(742),改为洛交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鄜州.见《旧唐书·地理志一》.唐鄜州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富县,洛川,黄陵北部,甘泉南部地区.辛亥革命后废鄜州,设鄜县.1964年,更名为富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05-15
洛川县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即有人类活动踪迹,发现100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汉高祖元年(公元206年)始置县。后秦姚苌建初八年(公元388年)分县北部设洛川县,因洛河水穿境而过故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05-15
黄陵县政区历史沿革
   据清朝嘉庆12年知县丁瀚主持编纂的中部县志记载:黄帝划野,大禹分州时,唐、虞、夏、商均称“桥国”为黄帝姬性子孙封以。周为雍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白翟部落占据。秦置阳周 西汉设惟道貌岸然县隶属左凭郡。翟道县为汉置的县(根[地名大辞典]、[陕西地理沿革],王莽建立新朝、改翟道为涣县。后汉废县,辖地并入(今之铜川、耀县)。三国时魏,晋均称长城县。(元和志载,长城本翟道)隶属上郡并州(今山西太原)前秦条款坚仍称长城,又名贰县。后秦姚兴于今理南十八里置中部郡。北魏太武帝改为中部县,西魏文帝中部县,西魏文帝大统九年(公元543年)县称理杏城,后兼立郡。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避名讳改为内部。([太平寰宇记])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县治自杏城移驻今址。诏武德二年复称“中部县”属坊州领(坊州城治在今之隆坊。)辖仁里、杏城、思城、永年、安台等五城。
   “杏城”民国志记载 汉将韩胡在此伐杏树筑栅寨驻军以防匈奴而得名,姚始设杏城镇 史书和县志均载:中部境域处在三秦与上郡接合点 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间 战争频繁,政权迭换 建制异常混乱。公元365年符坚与匈奴左贤王曹毂征战后,在县治西北设贰县,城西封其长子尔为辂川侯,城东封次子寅为力川侯。西魏时姚兴与夏王赫连勃勃激战于此,胜利后居住杏城镇,([陕西地理沿革]考证,“杏城在今黄陵县城西南2.5公里处”即今之南城村。]
   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北华州改称敷州,沿所杏城,后移驻洛川县南)领中部郡,敷城郡。
   通志表载:中部群领石保,狄道、长城、等8县。撤销敷城郡,保留敷州。隋炀帝大业三年撤销敷州。在王高城,(今富县境)设立上郡,唐武德元年中部属州。二年分州的中部,城二地于马坊设立访州(今之降坊镇)。天宝元年中部郡,唐肃宗元年又改称坊州,沿所在中部县,领四县。诏唐名将要建徽、王栖耀、韩公武、郭子仪先后为坊州刺史或节度使。
   后五代时,坊州归梁武帝朱温,领四县。“宋史地理志载”:先为中部部军使,又为坊州刺史,置所在地中部县。坊州轩中部县隶属陕西延路。
   元朝忽必烈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废州为中部县,隶属州。
   明朝隶属延安府州。清初因立,雍正三年(公元1275年)州长为直隶,县属不变,改隶为西府、乾州、等全省督粮道。
   县志载:明初县治还在坊州,明宪法规定宗成化年间(公元1470年)移驻今址。
   中华民国初期仍为中部县,隶陕西省榆林道。废道后,属陕西省长官公署,后属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33年(公元1944年)因民族先祖轩辕陵墓所在,经国民党中央政府批准,改名为“黄陵县”。
   自黄帝癸亥元年建置到1988年,历时四千六百八十六年西汉定名“翟道”至今达二千一百九十四年。西魏建立中部县治达一千四百五十三年之久。公元1944年改称“黄陵县”至此达45年。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7-05-15
宜君县
  东晋时苻秦置宜君护军,后魏置宜君县,西魏置宜君郡,隋郡废县存,清属陕西鄜州,今属陕西榆林道,按今宜君县西南有宜君故城,即后魏故县,何时移治,诸志未详,清一统志谓移治当在五代时。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